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轮选103小麦的特点是什么轮选103小麦品种介绍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62 次
轮选103小麦的特点是什么轮选103小麦品种介绍

轮选103小麦品种介绍——优质产量的双重保障

轮选103小麦的特点

1.抗逆性强

103小麦作为一种耐旱、耐寒、耐病的小麦品种,能够适应北方地区的恶劣气候条件,而轮选103小麦能够更好地发挥103小麦的抗逆性,避免连续种植导致的病虫害的滋生和土地肥力的逐渐降低。

2.产量高

轮选103小麦能够保障小麦的产量,因为轮换种植能够避免连续种植导致的土地疲劳和病虫害的滋生,从而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3.优质性好

轮选103小麦的种植不仅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还能够提高小麦的品质。因为轮换种植能够保证土地肥力的恢复和病虫害的减少,从而保证小麦的品质。

轮选103小麦的优势

1.保障小麦产量

轮选103小麦能够保障小麦的产量,避免连续种植导致的土地疲劳和病虫害的滋生,从而保证小麦的高产。

2.提高小麦品质

轮选103小麦的种植能够提高小麦的品质,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和优质产量。

3.减少农药使用量

轮选103小麦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因为轮换种植能够避免病虫害的滋生,从而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用户关心的问题

1.轮选103小麦的轮换方案是什么?

轮选103小麦的轮换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可以采用小麦与豆类、玉米等作物轮换种植,也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轮换种植。

2.轮选103小麦的适宜种植地区有哪些?

轮选103小麦适宜种植在我国北方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省份。

3.如何保证轮选103小麦的效果?

保证轮选103小麦的效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选择适宜的轮换作物;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注意土壤保护和治理;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

轮选103小麦品种介绍当中提到的农药——敌草快

敌草快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等作物的除草。其主要成分为草铵膦,能够有效地杀灭草本杂草和一些难以控制的杂草,且对作物的影响较小。使用敌草快时需要注意控制用药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文献:

1.《小麦轮换种植技术》

2.《小麦生产技术》

3.《小麦栽培与管理》

问答拓展:轮选103小麦品种介绍

轮选103小麦品种介绍:

轮选10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种麦类作物。

品种来源: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亲本组局拆合:石麦12/石家庄8号。

育成年份:2024年。

报审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时间:2024年5月。

主要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42天,与对照石4185相当。幼苗半匍匐,叶色绿色,分蘖力较强。亩穗数48.2万,成株株型较紧凑,株高68.6厘米。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烂桐较饱满。穗粒数31.8个,千粒重39.5克,容重778.8克/升。熟相好。抗倒性较强。抗寒性与对照石4185相当。

品饥腊坦质:2024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粗蛋白质(干基)13.10%,湿面筋28.2%,沉淀指数18.8毫升,吸水量58.6毫升/100克,形成时间2.4分钟,稳定时间1.6分钟,最大拉伸阻力97EU,延伸性127毫米,拉伸面积16平方厘米。

抗病性: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2024~2024年度中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2024~2024年度高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

问答拓展:轮选145和轮选103区别

轮选103是冬性中熟小麦品种,轮选145是普通小麦品种。
轮选145小咐盯麦品种生育期240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叶色绿色,分蘖力较强,轮选103小麦具有良好的抗倒性,而且综合抗性好。
小麦在作衡迅和物轮作中有优势,所以要进行昌销轮选小麦的种植,趁着初期理想的生长条件提前种小麦。

问答拓展:轮选103小麦品种介绍、

轮选103小麦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种麦类作物。该品种属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42天,成株株型较紧凑,株高68.6厘米。适播期为10月上旬。适宜在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

麦塌吵升粒的外壳以及穗粒均为白色,质地较硬,籽粒较为饱满。穗粒数31.8个,千粒重39.5g,容重为778.8g/L,属于二级小麦,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抗寒能力;对条锈病、白粉碰行病、叶锈病的抵抗力较弱。

栽培技术要点

适播期为10月上旬。亩适宜基本苗23万。中等地力条件下,每亩底施二铵25kg,**素20kg,钾肥5kg。11月中旬浇冻水。

根据土壤墒情,群体适宜情况下,春生第五叶露尖前后或旗叶露尖时浇春季第一水,并每亩施**素7.5-10kg。抽穗至杨花前后浇第二次水团老,扬花7-15天后浇第三次水。抽穗后注意防治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