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锈病如何识别?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详细解答!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嫩茎亦被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叶片正面初生淡黄绿色至黄色斑点,边缘不明显后渐变褐色较大病斑。叶片背面对应部位生白色隆起状疱斑,近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有时愈合成较大的疱斑,后期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状物(病菌的孢子囊及孢囊梗)。严重时病叶四凸不平,病斑密集,变黄枯死或脱落;叶柄症状与叶片的相似茎基部、根部被害呈肿瘤状,淡黄褐色,不规则形,内含大量卵孢子。病株叶片背面和肿茎产生白色疱斑是本病特征。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重病区(田)与非旋花科蔬菜轮作2~3年,有条件地区与水稻、水生蔬菜轮作,效果更好。
2.清洁田园收获后集中收集、烧毁病株残体,翻晒土壤,减少菌源。
3.加强田间管理低湿地区实行高垄、高畦栽培,合理密植。
增施有机质肥和磷、钾肥,提高土壤肥力和疏松度,适时喷施叶面肥、少量勤施追肥,促植株早生快发,壮而不过旺,减轻延缓病害发生。要合理灌溉,干旱时沟灌,夏、秋季应坚持早晨泼酒浇水,做到早、勤、透,冲掉叶面露水,切断病菌侵染来源。
4.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病的重要途径,远离病田(病区)设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子或用35%甲霜灵拌种剂、72%霜尿锰锌可湿性粉剂、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安克锰锌),按干种重量0.3%拌种。
5.选种抗(耐)病品种如福建华安蕹菜、广东大骨青、赣蕹2号、细叶通菜和柳叶菜等,尤其在重病区应适当选种。
6.药剂防治南方菜区6月中句种子田和低注田,8~9月生产田发病盛期,是药剂防治的重点时期。在梅雨或台风雨频繁季节应抓住雨后或抢施药,可参见高苣和菜病的用药种类,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0克升醚菌酯悬浮剂1200倍液,或50%琥铜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25%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43%成唑醇悬浮剂3000~5000倍液,或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溶菌灵)600~800倍液,或40%三乙酸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根据病情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