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中国棉花产地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67 次
中国棉花产地

  本篇知识汇总会给农友们解释“中国棉花产地”的内容进行讲授,期望对大家有几分帮助,关注下本站哈!

  主要包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山西等省。

  长江流域棉区: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

  新疆棉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和河西走廊。

  1、黄河流域棉区主要包括河北省(长城以北除外)、河南省(不包括南阳、信阳)、山东、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甘肃陇南、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北京、天津郊区,其中山东、河南、河北棉花产量较大。

  2.2023年,黄河流域棉区播种面积266.1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1199.3kg/公顷。

  长江流域棉区分布在中**带湿润区。棉花产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沿海棉区、上海长江口棉区、浙江钱塘江口棉区、安徽沿江棉区、江西鄱阳湖棉区、湖南洞庭湖棉区、湖北江汉平原棉区、河南湖北南襄盆地棉区、四川盆地棉区,其中湖南和湖北的棉花产量较大。

  2.2023年,长江流域棉区播种面积232.1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1049.5kg/公顷。

  新疆棉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和河西走廊。

  2、新疆棉区分为南疆棉区、北疆棉区和东疆棉区。

  其中,南疆棉区是新疆棉花的主要产区,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总产量的80%。在南疆棉区,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产量最大,约占新疆棉区总产量的50-65%。

  3.2023年,新疆棉区播种面积为2506.1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为2046.4kg/公顷。


好文探索:国家统计局解读2023年棉花生产情况


  2023年全国棉花产量小幅下降。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解读棉花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棉花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棉花产量573.1万吨,比2023年减少18.0万吨,下降3.0%。其中,新疆棉花产量512.9万吨,比上年减少3.2万吨,下降0.6%。其他地区棉花产量60.2万吨,比上年减少14.7万吨,下降19.6%。

  2023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为3028.1千公顷(4542.2万亩),比上年减少140.8千公顷(211.2万亩),下降4.4%。其中,我国最大产棉区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为2506.1千公顷(3759.1万亩),比上年增加4.1千公顷(6.2万亩),增长0.2%。

  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该地区继续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加之去年以来棉花价格上涨,农户种棉积极性较为稳定。其他棉区受种植效益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棉花播种面积为522.1千公顷(783.1万亩),比上年减少144.9千公顷(217.4万亩),下降21.7%,自2023年以来连续13年下降。

  其中,长江流域棉区[1]播种面积为232.1千公顷(348.1万亩),比上年减少51.7千公顷(77.5万亩),下降18.2%。黄河流域棉区[2]播种面积为266.1千公顷(399.2万亩),比上年减少91.8千公顷(137.7万亩),下降25.7%。

  2023年全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1892.6公斤/公顷(126.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27.4公斤/公顷(1.8公斤/亩),增长1.5%。

  其中,新疆地区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2046.4公斤/公顷(136.4公斤/亩),比上年减少16.3公斤/公顷(1.1公斤/亩),下降0.8%。由于今年新疆春季低温时间长,夏季局部阶段性干旱,对棉花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但后期气象条件转好,农户加强田间管理,新疆棉花单产稳中略降。

  其他棉区气象条件总体较为适宜,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1153.9公斤/公顷(76.9公斤/亩),比上年增加29.8公斤/公顷(2.0公斤/亩),增长2.7%。其中,长江流域棉区单位面积产量为1049.5公斤/公顷(70.0公斤/亩),比上年增加38.5公斤/公顷(2.6公斤/亩),增长3.8%。黄河流域棉区单位面积产量为1199.3公斤/公顷(80.0公斤/亩),比上年增加20.0公斤/公顷(1.3公斤/亩),增长1.7%。

  [1]长江流域棉区包括5省: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


精选问答:


  1、世界最优质的棉花产地?

  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产品就是我国的新疆地区,新疆地域气候偏干旱,但是阳光充足,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是种植棉花的最好季节,这个时候的新疆气候温暖,有一定的降水,更利于棉花的生长,而到了采摘棉花的季节,就很少有下雨啦,更利于机械化采摘棉花,所以新疆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

  2、中国棉花主产地分别在哪里地区?

  我国是棉花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生产大国,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度-46度,东经76度-124度之间,气温>=10度,产棉省市区22个,棉田面积在40万公顷以上有7个(新疆,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安徽);在10万公顷以上的有4个(湖南,江西,四川,山西):其他的各省市只有较零星的种植。从区域上划分,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1、新疆棉区主要包括新疆和甘肃地区,国内主要使用新疆棉。新疆产棉量约占我国棉产量的50%。该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属灌溉棉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棉田集中,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单产水平高,原棉色泽好,“三丝”含量相对于其他棉区低。新疆棉区主要包括南疆和北疆。以前新疆棉花有含糖的问题,现在随着品种的改良,含糖的情况比较少。但新疆棉花纤维强力低于黄河、长江流域棉区,主要是由于回潮率低。(1)南疆(以天山为界):光照时间长,气温南疆比北疆高,种植时间和采摘时间好。特点是白度好,长度好,一致性也好,而且马克隆值好,主要是A--B2级,细度好,可纺40以上支纱,加工质量比内地好,回潮率低(标准在8.5%),由于气温高,棉花回潮率能达到6-7%左右,棉花都是在**以上,比北疆好。另外,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位于南疆阿克苏,长绒棉纤维长度在36-37mm,仅次于埃及长绒棉,比美国皮马棉要好。(2)北疆:光照时间比南疆短,阴雨多,水量大,马克隆值低于南疆,强力低,光泽白度比南疆低,以**为主,水分高,可纺40s-60s纱。2、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棉区目前是中国植棉面积较大的棉区,包括河北省(除长城以北)、山东省、河南省(不包括南阳、信阳两个地区)、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甘肃陇南、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和北京、天津两市的郊区。黄河流域棉区日照较充足,热量条件尚好,土壤肥力中等,年降水量适中,在正常年份下,纤维品质较好。但由于某些地区间作套种的配置不当,病虫危害程度各异,加之有些年份后期的阴雨低温寡照,造成年度间纤维品质不稳定。山东、河北棉花相似,颜色好,光泽好,纤维长,短绒率低,强力好,比湖北高一个等级,马克隆值小,可纺40支纱,但三丝多。河南除南阳和信阳两地外属于套地种植,生产期短,棉花强力低,细度高,颜色没有山东、河北的好,锯齿加工短绒高,也可以纺40s。南阳和信阳地区不是套种,棉花品质与湖北棉花相似。3、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棉区位于中**带湿润区,商品棉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苏的沿海和沿江棉区,上海的长江口棉区、浙江的钱塘江口棉区、安徽的沿江棉区、江西的鄱阳湖棉区、湖南的洞庭湖棉区、湖北的江汉平原棉区,跨河南、湖北的南襄盆地棉区及四川盆地棉区等地。其中产棉量比较大的是湖南、湖北。其棉花特点是成熟度好,马克隆值偏大,纤维偏粗,80%以上的棉花马克隆值在4以上,三丝少,短绒率比河南低,颜色发灰,可纺21支,32支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