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西瓜的病害用那些药

2023-12-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94 次
西瓜的病害用那些药

  本篇农资经验会给全国农资人分享“西瓜的病害用那些药”的内容进行详细,期望对各位农资人们有一点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您好。(1)西瓜枯萎病。发病初期,发现零星病株时,用12%的绿乳铜乳油500倍液,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4-05升,或用125%的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灌根,每株灌100毫升。

  于坐果初期开始喷洒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的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36%的甲基托布津悬浮剂400-5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的**酮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每亩喷药液60升,隔10天喷1次,共防治2-3次。喷药须在晴天下午,以防日灼。

  (2)西瓜疫病。以防为主,在发病前一定要喷药进行保护防治,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药剂选用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3)西瓜花叶病毒病。

  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的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发病初期喷施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5%的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也可与600倍5406细胞**素混合喷或交替喷。

  (4)西瓜蔓枯病。发病初期喷75%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的硫悬浮剂5000倍液。

  5-7天喷1次,连续喷3次。

  发病初期可喷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6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发病前3-5天开始喷药,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药剂可选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的多茵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2%的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

  熏蒸法:每平方米用硫磺粉25克,锯末500千克点燃,密闭棚口,熏一夜即可。

  粉尘法:每亩用1千克百菌清或克露粉尘剂喷粉。

  喷药防治:发病初期,用15%的**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的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喷雾。发病严重时用50%的可湿性硫磺粉与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匀,对水700倍喷雾,可兼治炭疽病、霜霉病。


好文探索:最新病毒病防治药剂措施大盘点!(实用好文)


  病毒病指由植物病毒引起的瓜果等蔬菜病害,号称“植物**”。

  苗期发病:影响植株生长,直至引起幼苗死亡。

  成株期发病:可导致叶片尤其是嫩叶皱缩、黄化、小叶等,果实畸形,茎秆产生褐色条斑,植株长势受抑,产量减少。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设施蔬菜、瓜果面积增加和传毒昆虫猖獗,蔬菜病毒病呈大发生趋势,几乎所有蔬菜都有病毒病,严重危害瓜果类、茄果类蔬菜,主要棚室作物如番茄、辣椒、西瓜、黄瓜、毛豆等都有病毒病,露地西瓜、辣椒、毛豆等也发病严重,轻者减产三至五成,重者绝产。

  据农业部统计,2023年全国的蔬菜播种面积2.73亿亩,蔬菜病毒病发生面积就达到1.4亿亩。

  2023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华南、西南、华东和华北的13个省份严重发生,80%种植田块发病,损失在亿元以上。

  二、蔬菜病毒病发病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主要原因。

  1、是全国设施蔬菜面积迅猛发展。

  设施地蔬菜因本身的小气候(高温)和传毒昆虫量多更容易发生病毒病。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设施蔬菜6020万亩,比2000年增长86%。

  2、是传毒介体昆虫危害扩大。能传播病毒的昆虫包括蚜虫、烟粉虱、白粉虱、褐飞虱等,都是难以防治且危害区域逐年扩大的农业害虫。

  以白粉虱为例,现在几乎全国都有分布,每年的防治面积超过蔬菜种植面积的60%,且对部分农药的抗药性达到300倍以上。而传毒昆虫不解决,病毒病发生就不可能杜绝或减少。

  3、是国外一些新病毒的传入,黄瓜绿斑驳病毒病,果实内部造成腐烂,果肉纤维化。韩国**发现,1995年严重发生,造成西瓜果的倒瓤,称为血果肉,严重影响西瓜产量、品质。

  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我国台湾均有发生并引起严重损失。2023年我国辽宁省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黄大寨村19户农民的大棚西瓜也发生了此病,绝收90亩,给农民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4、是病毒病的不断变异。南阳社旗烟草病毒病用盐酸吗啉呱·乙酸铜,今年治不住了。

  三、蔬菜病毒病与其他病虫害的区别。

  1、蔬菜病毒病与生理**害的区别。

  生理**害没有传染性,无发病中心,不存在病害从病株向健株不断扩展、蔓延的现象。当引起病害的生理因素恢复正常时,就停止发生,并可逐步恢复。

  而病毒病可传染,有明显发病中心和扩展蔓延趋势,常表现为系统性全株症状,叶片和嫩枝表现最为明显,不可恢复,即使因环境变化症状可能暂时不显现,但病毒不会消失。蔬菜一旦感染病毒病,病区内局部或大面积或全田就会同时成片发生,且分布均匀,病株症状一致,发病迅速。

  2、蔬菜病毒病与真菌或细菌侵染的区别。

  真菌或细菌侵染均能产生特异**症,如在发病部位会有霜、粉、锈、霉状物或菌脓等,而病毒侵染不产生由病原体形成的外部病症。

  3、蔬菜病毒病与线虫为害的区别。

  线虫为害植株地上部也可形成矮化、黄化或畸形等类似病毒症状,但在一定的部位可以镜检到线虫。

  如根结线虫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而病毒病则是由病毒侵染蔬菜导致的,无法检测到线虫。

  四、现用防治病毒病的药有哪些。

  现有登记防治病毒病的有效成分共有17种:盐酸吗啉胍,菌毒清(辛菌胺),三氮唑核苷,三十烷醇,羟烯腺嘌呤,烯腺嘌呤,混合脂肪酸,铜制剂,钙制剂,锌制剂,氯溴异氰**酸,硫磺,香菇多糖,葡聚烯糖,低聚糖素,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苦参碱。

  盐酸吗啉胍,菌毒清(辛菌胺),三氮唑核苷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前两个已使用了几十年,田间实际效果都差,防效一般在50%左右。

  三十烷醇,羟烯腺嘌呤,烯腺嘌呤,混合脂肪酸主要起激素作用,田间使用存在一定风险,植株苗期可能会产生药害,实际田间效果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

  铜制剂,钙制剂,锌制剂,氯溴异氰**酸,硫磺主要是物理作用,可在叶面上缓释,作用时间长,但只能作用于老叶,不能阻止病毒在植株体内扩散,不能缓解新发叶片病毒病症状,不能减少产量损失。

  香菇多糖,葡聚烯糖,低聚糖素,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苦参碱是一类天然物质,属生物农药。

  间接抗病毒作用可以激发植株自身的防御系统,提高作物免疫力及抗病能力。直接抗病毒作用对病毒的**和扩散有一定的作用,阻止病毒对细胞的吸附过程及破坏病毒结构,对病毒进行酶解作用。从实际应用看,因田间效果不稳定,受气候和品种影响比较大,都没有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开。

  五、现有药剂难以完全控制蔬菜病毒病的原因。

  1、蔬菜病毒病种类大约有100多种,常见的有50种左右。而且一种作物被侵染的病毒通常不是单一病毒,而是多种病毒。

  如番茄病毒病一般包含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等,这给生产防治带来了巨大障碍。

  2、蔬菜病毒病预防主要靠种子消毒和抗病育种,现有一些治疗作用的化学和生物药剂,效果都较差。

  在植株生长后期和结果期得病毒病,农民基本都放弃用药,主要原因在于防治效果不明显,不能显著减少产量损失。

  从病毒的侵染机制来分析,病毒在植株细胞中存在和繁殖,药物要进入细胞杀死病毒,又对细胞无损,很难做到。病毒是自然界分子结构最小,繁殖速度最快,变异最快的。而病毒病又是混合发生,药剂对一种或几种病毒有效,但对其他同时发生的病毒效果差或无效,所以针对病毒病,现阶段国内外所有药剂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发展,不能根治,不能显著减少产量损失。

  但研发新的抗病毒农药也一直是国内外农药企业想突破的难点,这正是由于抗病毒病药剂的巨大市场空白决定的。

  3、超级抗病毒药剂的开发重点(三位一体,综合着手)。

  盐酸金刚烷胺、三氮唑核苷---独家引入医用成分(杀灭抗**毒)。

  氨基寡糖素---抗病毒生物农药(阻止病毒**与扩散)。

  盐酸吗啉胍---基本抗病毒药物。

  活性黄腐酸嘉美金点---提高植物抗病性。

  螯合锌嘉美金品---补充锌元素,促进植物生长点健壮。

  三十烷醇、芸薹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病性。

  发生特点:高温、干旱、刺吸式害虫为害重,植株长势弱,重茬等,易引起该病的发生。

  我亲眼见过的一个案例是:有个农户后墙坍塌了一部分,接近坍塌地方的西红柿基本没有病毒病,而是南部(也就是前棚脸的位置)发生比较严重。

  白天控制在25℃,不要超过30℃,夜间保持在15-17℃。

  传播途径:通过刺吸式害虫,可通过摩擦、打杈、邦架等田间作业,机械传播。

  ①种苗处理播种前可用盐水选种法,即带病毒种子的质量一般比健康种子轻而漂浮,除去上漂的种子以降低种子的带毒率。

  或将干燥的种子置于70℃的干燥箱中2-3天,使种子上附着的病毒钝化,也可以增加种子内部的活力。也可以用1%高锰酸钾液或10%磷酸三钠液浸泡20-30min,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催芽播种。

  播种时间也应尽量避开高温及蚜虫高发期。

  ②田间土壤及杂草处理栽培地应避免连作,最好采用不同作物和品种的轮作和套作,这样可以减少病原的积累。

  同时可以在秋季对土壤深翻,促使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病毒钝化。土壤不能干旱,要保持湿润,要降温,不能一直高温。

  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钙肥,冲施有机活化营养套餐肥嘉美红利、赢利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多年生杂草是各种病毒的重要携带者,及时铲除杂草可避免传毒害虫栖息和**。

  ③减少接触传毒一些病毒病可通过植株摩擦伤口传毒,因此在栽培上应加大行距,尽可能减少枝叶摩擦从伤口侵入。农事操作(如嫁接、整枝、打杈、摘心)前要使用肥皂、酒精等对手、衣服、农田工具等进行消毒,使大多数病毒被钝化而失去传染能力。

  操作时,病健株分开,先健株后病株,发现病苗弱苗及时拔除,避免病毒大面积发生。

  ④及时消灭传毒介体蚜虫、粉虱等病毒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种子传播、土壤传播、汁液传播、昆虫传播。

  其中,绝大多数都能通过粉虱、蚜虫、叶蝉等昆虫传播, 从苗期开始就要严防传毒昆虫。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交替用药防治蚜虫效果较好,粉虱可用25%噻嗪酮乳油1000倍液或25%甲基克杀螨乳油1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剂4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500倍液交替喷施等药剂防治。

  有些传毒介体耐药性较强,应注意几种药剂轮流使用,特别注意喷施邻近菜地及田边、地头杂草。除了喷药消灭蚜虫、粉虱之外,也可用大于60目防虫网避虫,或在田间悬挂黄板涂粘虫胶,诱集有翅蚜、白粉虱和潜叶蝇等害虫,或利用银灰膜反光驱避蚜虫。

  ①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在考虑蔬菜的产量与品质的同时,尽可能选用该种蔬菜主要病毒病的抗(耐)病品种,能提高作物自身抗病力,减轻病毒感染。育苗须加强温度、湿度管理,苗期要勤灌水,以降温保根,增强抗性。严防幼苗疯长,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抗逆性。

  适时早定植,促进壮苗早发,提高幼苗的耐病力,避开田间发病期,及时淘汰病、弱苗。

  ②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实施科学栽培,增强抗病能力 挑选不带病的健苗移植,施足基肥,勤浇水,提高蔬菜的抗病力。

  定植时,连片种植,可降低传毒昆虫密度,减轻发病程度。合理增施肥料,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促进病株恢复,减少损失。定植后,勤中耕,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力。

  蔬菜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带出田间集中烧毁深埋处理。

  ③蔬菜生长期,定期施用有机活化营养套餐肥,增强抗病力膨果期施用嘉美赢利来,同时喷施嘉美脑白金或金点2-3次,补充蔬菜生长所需养分,增强作物耐病性。

  ④调节叶片微环境预防一般细菌**害、病毒病及蚜虫等适宜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生长。在喷嘉美金点或醋液后的蔬菜植株表面呈酸性,能抑制或杀灭不喜酸性条件的菌害、虫害。

  定植后,用嘉美金点,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可有效防治病毒病,并且增产30%以上。

  ⑤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嘉美金品例如黄化病毒、蕨叶病毒类与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有密切关系。

  ⑥不要棚室周围种植大量容易感染病毒病的蔬菜在外界温度较高时,菜农朋友习惯在棚室前后种植大量无关蔬菜,以供家庭食用,例如番瓜(吊瓜)等,或者在棚室内种植容易感病毒病的其他蔬菜,比如种植黄瓜的温室内种了几株辣椒,都能容易造成病毒病大发生。

  ⑦注意抓住预防病毒病的关键时期通过实践证明,苗期以及生长前中期都是病毒病的容易发病阶段,所以要提起预防。

  另外高温、干旱是病毒病的发病条件在高温季节注意遮荫降温,小水勤浇。

  ⑧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用50%氯溴异氰脲酸+复硝酚钠1000倍液。发病较重时用吗啉胍乙酸铜+复硝酚钠4天喷施2次。

  目前没有哪一种药剂能彻底根治蔬菜病毒病,生产中常用的药剂只能钝化病毒,防止病毒病的进一步扩散,但是对已经发生病毒感染的植物并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所以,蔬菜病毒病重点在“防”,不在“治”。


精选问答:


  1、西瓜育苗专用药?

  一、西瓜都打什么药?

  1.出苗后用苗**2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根茎部,预防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死苗、烂苗。七天一次,连续两次;

  2.移栽前3天,用枯萎逢春+孤雄霉素喷雾。可有效防治枯萎病,细菌**害,保护伤口免受侵染;

  3.移栽时,用苗**00倍液沾根,可防治土传病害(枯萎病、病毒病、疫病);

  4.移栽后5~7天,用病毒多星+孤雄霉素+丰收宝喷雾,防病又壮苗(预防病毒病,蔓枯病、立枯病,健壮瓜苗);

  5.瓜苗生长到60-80cm时,用孤雄霉素+枯萎逢春+病毒多星+丰收宝喷雾2次,每隔7~10天1次,保叶又护苗(可预防病毒病、枯萎病、蔓枯病、叶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等,进一步促进瓜苗生长);

  6.西瓜授粉前后,用孤雄霉素+80%烯酰.醚菌酯+高聚碘+硼元素。授粉前3天和授粉后5天各1次,安全保叶、保花又保果(可防治授粉期和幼果期的疫病、白粉病、炭疽病、叶枯病、霜霉病、蔓枯病等,对西瓜安全,同时促进开花和坐果,防止落花落果,防治绵腐病等引起落果的病菌);

  7.西瓜长到鸭蛋大时,用加膨果素+80%烯酰.醚菌酯+孤雄霉素。叶面喷雾2~3次,每隔7-10天1次,除病除虫又壮果(可防治疫病、炭疽病、叶枯病、蔓枯病、白粉病、霜霉病等同时快速补充叶片和果实的营养,促进果实膨大);

  8.西瓜生长后期(果实成熟后期),用加孤雄霉素+叶斑净+0.3%钙元素。叶面及果实喷雾,护果又防裂(可预防果实的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各种叶斑病、蔓枯病、脐腐病等,防止裂果,提高果实的光亮度、品质和产量);

  9.复壮肥:第一次摘瓜后根据植株长势追施丰收宝,提壮植株。

  2、西瓜枯萎病的克星?

  噁霉灵:西瓜枯萎病的克星

  噁霉灵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土壤消毒剂,同时还扮演内吸、传导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角色,对病害具有预防和作用。并且它属于抗重茬产品,可以很好的防治重茬造成的病害。

  噁霉灵喷洒在作物上时,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在作物体内移动速度很快。

  当喷在叶面上时,3个小时就能移动到作物的茎部,24小时就能移动到作物全身。

  正是因为它在作物体内作用迅速,所以能及时地预防和作物上的病害。同时在植株内产生两种糖苷,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生根壮苗、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产品性能(用途):

  本品是由噁霉灵与基肥混配而成的用于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粒剂,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防治西瓜枯萎病,采用撒施的方式,30-40千克/亩。在西瓜移栽前撤施1次。

  (1)公顷用制剂量=亩用制剂量×15

  (2)总有效成分量浓度值(毫克/千克)=(制剂含量×)÷制剂稀释倍数)

  注意事项:

  1、在西瓜移栽前撒施一次,安全间隔期为收获期。

  2、药品及其废品不得污染各类水域等环境。本产品对蜜蜂高毒,开花植物花期禁用,对鸟类有危害,鸟类保护区附近禁用。

  3、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4、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

  5、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6、**及哺乳期的妇女禁止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