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耕地质量是什么
这篇技术知识会给农资人分享“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耕地质量是什么”的内容进行周密剖析,期待对各位农资人们有少许帮助,赶紧收藏吧!
耕地一般分为15级,1-4级为优等地,5-8级为高等地,9-12级为中等地,13-15级为低等地,1级耕地质量最好,15级最差。耕地一般可分为常用耕地和临时耕地,其中临时耕地是指在常用耕地外临时开垦且无**常收获作物的土地。
一、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1、耕地等级(1)耕地质量共15个等级,1级耕地质量最好,15级耕地质量最差。
(2)耕地质量1-4是优等地,5-8是高等地,9-12是中等地,13-15是低等地。2、
耕地简介(1)可用于种植作物和经常耕锄的田地为耕地。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西部耕地面积小。
(2)耕地一般可分为常用耕地和临时耕地。常用耕地是指专门种植作物、经常耕种、收获正常的土地,临时耕地是指在常用耕地外临时开垦种植作物、收获不正常的土地。
1、耕地质量的含义一般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和安全生产所需的土地力量和土地环境质量,称为耕地质量。
目前,耕地质量的下降正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风险。2、
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1)由于不注意土地养殖的结合,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吸附营养物质的能力低。在流水的作用下,营养物质会流出耕地,导致地力下降,影响耕地质量。
(2)灌溉不合理,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导致耕地质量下降。(3)农药、化肥、污水、垃圾和一些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会污染土壤,降低耕地质量。
(4)在风力较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大风会吹走大量表面土壤,导致土壤退化,降低耕地质量。(5)酸雨面积过大,容易造成耕地板结,降低质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