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天敌是什么 蝗虫的天敌介绍
这篇文章内容会给广大网友分享“蝗虫的天敌是什么”的内容进行详尽详细,希望对广大农友稍微有点帮助,开始你的阅读吧!
1、蝗虫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在自然界中天敌有蛙和鸟两大类,尤其是蛙类,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是蝗虫最主要的天敌,除此之外蜥蜴、蜘蛛、螳螂等动物也捕杀蝗虫。
2、几乎所有蛙类都是蝗虫的天敌,蛙类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凡长有芦苇、杂草的低洼地、坑塘、沟渠等处,都是其良好的生存场所,所以蛙类是制约蝗虫生息繁衍的先头部队。
据统计,一只青蛙一个夏季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一只泽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害虫,最多的可达266只,即使是身体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个月也能捕食近万只害虫。照此推算,两平方米的庄稼地里只要平均有一只青蛙坐镇,便足以抑制跳蝻的生存。
这几天,关于蝗虫的消息可以说真的不少,主要这波“蝗灾”可以说算是世界性的灾难之一,从非洲到亚洲是路过了过个国家,并且还跨过了海洋区域。而根据2月22日科学报告指出,如今位于中东地区蝗虫的灾难还在发生,所以说虽然我们看到印度等地已经完全控制了,但是还有很多国家是在蝗灾之中。
根据专家们表示,这次的蝗灾的主力军是沙漠蝗虫,同时它的影响也是蝗虫之中影响多,波及范围大的物种之一,沙漠蝗虫是典型的独居型昆虫,一旦条件形成才会成群结队,那影响会成倍增长。根据科学报告指出,这批蝗虫就是在东非地区遭遇暴雨之后孕育的,随后的干旱迫使这些昆虫小范围**,同时在一个优质的气候条件之下,导致它们产生更大的群集行为。
而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们预计随着这批沙漠蝗虫的幼虫逐渐长成,第二批蝗虫的爆发将在今年的四月出现,之后的数量可能是现在的600倍,所以蝗虫的治理就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了,那大家的提问也来了,蝗虫最怕什么为什么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三类可能是少不了的。
蝗虫最怕之一——气候,为什么。
我们在前面也说了,气候是导致这次蝗虫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气候都差劲了,它如何繁殖,很明显是不可能的,并且这次我们也看到了,蝗虫从非洲到亚洲地区,就算是到了印度地区,也没有进入到我国,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天然的屏障在哪里,一座大山让这群“蝗虫”无法进行翻越,同时最为主要的就是这座大山的气候条件不允许,只要他们想过来,这条路是其中之一,很明显蝗虫属于生物,也不可能意外的冒险去爬山被“冻死”吧。
第二个就是,我国本身的天气也比较寒冷,最近虽然没有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但是还是又弱冷空气活动,所以就算是蝗虫到达了边界地区,看到这么寒冷的天气也不会过来,只会找一些比较温暖的地区生存,这样也有利于它的繁殖,这就是其中的部分原因。当然说道这里,我们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蝗虫怕气候,地球大部分的生命体都是害怕气候变化的,这个可能没有什么争议的。
蝗虫最怕之二——鸡、鸭、鹅,为什么。
鸡、鸭、鹅可以说是蝗虫自然界之中的“天敌”,这算得上是一种天生的天敌。在历史上,我国也具有“养鸡斗蝗”的纪录。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在2023年的时候,农业部发动河北、内蒙古、甘肃等十个地区进行牧鸡治蝗,全国有125万农牧户出动了近300万只鸡,对1400多万亩草原蝗虫进行了治理,共减少牧草直接经济损失127亿元,户均减灾1万多元,户均增收近6500元。
所以说,鸡、鸭、鹅是蝗虫最怕的,这是最为直接的“天敌”,当然很多人看到“养鸡斗蝗”的纪录报告,不少的人也想起了,我们以前治理蝗虫的技术真的是一流,真的是“纯天然无污染”,带来的价值效应还高。
当然对于这种情况,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能实现的,毕竟鸡、鸭、鹅要达到一个大规模才能够将蝗虫治理更快。
蝗虫最怕之三——人类,为什么。
对于人类来说,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全球不少地区还真的有吃的,不然也不会给予这种高价值,例如在香港等地具有“飞虾”的美称,在美国还举行“昆虫宴”招待贵宾,其中就有蝗虫。
所以说这是文明世界的一种美食吧。当然这个具体是什么样子的蝗虫可以食用,大家按照科学的方法去看就行。
如果人类去食用这些蝗虫的话,当然数量也是有限的。如果这次印度说的4000亿蝗虫可以食用的话,就算是我们人类可以捕捉,估计也吞不下这么多。
所以说,我们可以说也是“蝗虫”最害怕的,但是真的这个蝗虫可以食用的话,也是能力有限吧,4000亿蝗虫能吃到自己“TU”吧。
这就是我给大家说明最害怕的三类。
当然最有影响力的可能就是气候带来的影响,可以分分钟消灭,但是对于蝗虫来说,也不那么容易被灭掉,因为它们也是随着气候在不断的演变之中。
基本上全部蛙类都是蝗虫的天敌,和蝗虫一样,凡事有生长芦苇、狗尾巴草等杂草的低洼地、池塘边、河沟等地方,都是蛙类生存的适宜场所。白翅浮鸥、田鹩等鸟类会捕食蝗虫,尤其是燕_。
如果捕食蝗虫的鸟类正处于孕育雏鸟的时期,它们会更加需要食物,所以会捕食大量的蝗虫。
土蝗是指除飞蝗以外的其他蝗类,其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其群落结果和发生危害特点有所不同。如中华稻蝗、短额负蝗等。
蝗虫可以将小麦、水稻、玉米、青菜、芦苇、瓜果、树木以及野草的叶子和花朵等作为食物,把谷物蔬菜和树木叶子上啃食成一个个孔洞,若大面积出现时能把农作物吃得仅剩杆子或全部吃干净,会对农牧业和林业造成巨大危害,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
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黄脊蝗、短脚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
在1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取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
蝗虫怕鸟类、蛙类、鸡、鸭等天敌。
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蛙和鸟两大类,如青蛙、蟾蜍、麻雀、鹌鹑、燕鸻、白翅浮鸥、田鹩、燕子等,尤其是蛙类,通常和蝗虫生活在同一环境下(一般都生活在长有芦苇、杂草的坑塘、沟渠等地方),能够率先制约蝗虫的繁殖。
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蛙和鸟两大类,尤其是蛙类,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凡长有芦苇、杂草的低洼地、坑塘、沟渠等处,都是其良好的生存场所,所以说,蛙类是制约蝗虫生息繁衍的先头部队。
据统计,一只青蛙一个夏季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一只泽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害虫,最多的可达266只。即使是身体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个月也能捕食近万只害虫呢。照此推算,两平方米的庄稼地里只要平均有一只青蛙坐镇,便足以抑制跳蝻的生存。
鸟类生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从食物中取得能源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碳水化合物是鸟类的主要热源,鸟类的体温比人类高,而且鸟类不停地飞翔、跳跃、捕食,也要消耗大量的热量,所以需要补充大量的饲料,否则影响鸟类的生长与育雏。
鸟类需要脂肪,如各种油料作物的种子:菜籽、葵花籽、芝麻、松子等。
脂肪可以维持鸟类的体温,保护内脏及保持羽毛的光泽等。
一些鸟类是杂食性的,也有的鸟专吃虫子,它们对保护生产及人类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
一窝大山雀在半个月的育雏期间约可吃2000个昆虫。一窝燕子,一个月可吃1200个蝗虫。一只啄木鸟一天可以消灭上百条藏在树干中的害虫,还可以保护它周围90亩森林免遭虫害。燕鸟、大山雀和杜鹃也能消灭大量的鼠类。
鸟类资源是国家的巨大自然财富,它对保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如果农林益鸟减少,就会造成虫害与鼠害,就会危害农业林业,给人类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吃蝗虫的鸟类在育雏阶段,更需要捕食大量的蝗虫。以普通燕子为例,一对亲鸟和一窝雏鸟每月吃蝗虫可达多只。
吃蝗虫的鸟类有燕鸻、白翅浮鸥、田鹩等,尤以燕鸻最为突出。
由于蛙类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是蝗虫最主要的天敌。
凡长有芦苇、杂草的低洼地、坑塘、沟渠等处,都是蛙类的生存场所。据统计,一只青蛙一个夏季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一只泽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害虫,最多的可达266只。
成虫与蝗蝻的食性相同,均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5%以上。它们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农林牧业重大经济损失。
有些种类为寡食性害虫,如东亚飞蝗,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有些种类为多食性,如大垫尖翅蝗等。
当季节干旱时,它们更贪食,取食的大量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即排泄出体外,以便从中获得大量水分,**生理代谢需要,从而增加了对作物的危害程度。
蝗虫怕什么广西人、广东人、湖北人看了看手中还没吃完的蚂蚱,冷冷的嘲笑道:听说过“飞蝗腾达”吗。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咱就来介绍一下蝗虫怕什么。
蝗虫在中国来说一般叫做蚂蚱,不过这次东非发生蝗灾的蝗虫和中国境内的蝗虫可不是一个品种,据说东非的蝗虫叫做沙默蝗,被称为“蝗虫中的战斗机”,威力远比国内的凶猛的多。
据说这种蝗虫的长度和一根手指相当,成千上万的蝗虫组成的蝗虫群的规模极大,往往能达到长60公里、宽40公里。
这次非洲蝗灾,在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5亿多只蝗虫,每天消耗约3万5千人份粮食。
目前,东非境内的入境蝗虫总量已经超过3600亿,所到之处片草不留,沿途国家的粮食安全岌岌可危。
而且更可怕的是,目前这些蝗虫群已经迁徙到了印度,距离我国云南、四川等地仅仅一步之遥。
所以,众多网友问了,蝗虫怕什么呢下面我就来列举一下。
我国曾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人数堪称世界之最。
近几十年来,我国蝗虫灾害时有发生,但是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里面少不了中国吃货的贡献。
据生物研究所的实验表明,蝗虫的蛋白质占体重(干重)的75%,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
正因为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所以在中国的餐馆里,出现了一道以蝗虫为原材料的菜——“飞蝗腾达”,深受民众的喜爱。至于味道嘛,用一句“隔壁小孩都馋哭了”一点都不过分。
由于野外的蝗虫很难捕捉,所以商家往往通过养殖来满足吃货们的胃。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一斤蝗虫的价格大约是35元,大概是猪肉价格的2~3倍。
遮天蔽日的蝗虫群虽然令人类恐惧,但在大自然中,还是由你很多飞禽猛兽可以降服它们的,它们的天敌大概有如下几类:。
我们在河边常见的青蛙就是制约蝗虫的一大利器,青蛙与蝗虫的生活环境类似,芦苇地、长满杂草的低洼地、坑塘、沟渠等处,都是青蛙和蝗虫的栖息地。
那么。青蛙消灭蝗虫的能力怎么样呢据统计,一只青蛙一个夏季能消灭多只害虫,一只泽蛙平均每天可以吃掉50只害虫,最多的可达266只,即使是身体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个月也能捕食近万只害虫。
吃蝗虫的肯定少不了小鸟,这些鸟类有燕子、白翅浮鸥、田鹩等,家禽中的鸡鸭也吃蝗虫,不过和前三种鸟类比就吃的少多了。以燕子为例,成年的鸟和一窝雏鸟这一大家子每月吃蝗虫的数量约为多只。
蜘蛛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以昆虫、其他蜘蛛、多足类等昆虫为食。别看蜘蛛的体型没有蝗虫大,但只要粘在了它的蜘蛛网上,蝗虫和苍蝇、蚊子就没多大区别了,而且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对于蜘蛛来说可以美美的吃上一段时间了。
螳螂在同体型的昆虫中属于战斗力爆表的存在,属于顶级的肉食性昆虫,可捕食如蝇、蚊、蝗、蛾、蝶、蟋蟀等40多种昆虫,即使面对体型比自己大的蝉、飞蝗等大型昆虫,它也可以利用自己孔武有力你的大钳子将对手大卸八块。
至于为什么说是控制,而不是消灭呢因为蝗虫在世界范围内的种类之多,种群数量之大都是个天文数字,我们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没办法将其灭种。
而且,蝗虫作为生态链中的一员,它肯定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接下来,我就讲一下有哪些有效控制蝗虫规模的方法。
蝗虫喜欢干旱环境,干旱环境有利于蝗虫的产卵和发育,所以民间一直有“极旱而蝗”的说法,所以在发生蝗灾的区域进行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的**蝗虫的产卵环境。
另外,在灾区种植棉花、冬枣等蝗虫不喜欢吃的植物,也能抑制蝗虫的发生。
化学农业是治理蝗虫的应急手段,之所以称之为应急手段,因为农药虽然见效快,但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只有在蝗虫成片、密度较大的区域利用飞机进行喷药处理,如果密度较低的话建议采用其他方式。
生物防治一般是采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
也可引进蝗虫的天敌进行防治,但天敌的引入也存在破坏当地生态链的可能性。
说起生物防治技术,由于咱们家禽中的鸡、鸭、鹅也是蝗虫的天敌,所以我国曾经有过使用鸭子进行灭虫的先例。
据2023年6月新华社援引2000年的媒体报道,浙江当时曾“派出”3万只鸭子乘飞机赶往新疆吃蝗虫。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