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莲藕怎么种植简单方法 莲藕如何种植

2024-02-2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65 次
莲藕怎么种植简单方法 莲藕如何种植

  此篇知识会给农资人说明“莲藕怎么种植简单方法”的内容进行分析,但愿对各位网友们有一些帮助,欢迎大家收藏本站!

  1、种植莲藕之前,要根据种植地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莲藕的栽培种可以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类,如果主要用于观赏,则选用花莲,若用于食用,以藕莲和子莲为宜,而且还要根据水位深浅选择浅水藕或深水藕。

  2、种植莲藕时,要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微酸性或近于中性的粘质土作为藕田,藕田的水深保持在5-6厘米的浅水层,然后在其中挖坑,并将藕种埋入坑中,注意将莲藕的尾部露出土面,藕芽一段向下。

  3、莲藕是水生植物,整个生长期都离不开水,养殖中期要将藕田的水深控制在15-16厘米,后期再放浅水,以利于结藕,夏季要用新高脂膜喷施于植株叶面,防止太阳暴晒的同时,调节莲藕对水分的吸收量。

  4、莲藕生长期间,主要的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刺蛾等,它们主要危害立叶和花蕾,发现时用敌百虫和乐果加以喷杀,病害以枯萎病、病毒病为主,栽培期间要避免使用除草剂,发病初期喷施植病灵乳剂进行防治。

  荸荠不耐霜冻,需在无霜期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立秋前可随时育苗移栽。

  可与水生蔬菜莲藕、茭白,水生经济作物席草、水稻、麦、油菜等前后接茬。在小满至芒种期间栽植的统称为早水荸荠。小暑至大暑期间栽植的统称为伏水荸荠。在立秋至处暑期间栽植的,统称为晚水荸荠。

  早水荸荠在立冬前后采收,后茬可栽油菜、三麦或席草。伏水荸荠在冬至至春分采收。晚水荸荠在春分至清明采收完,后茬可作水稻秧田。在华南地区气温较高,早栽不能早结球茎,一般多种植晚水荸荠。

  荸荠无论采用分株繁殖还是球茎繁殖都是先育苗后栽植。苗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栽植后活棵期的生长状况、抗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的能力以及球茎的个数和重量。

  培育荸荠健壮苗就成为夺取高产稳产的首要条件。

  1、严格选留种,保全苗作为种用荸荠必须在上一年植株生长的后期对地上部进行观察。

  将地上部群体生长整齐一致、无倒伏或倒伏轻微、无病虫危害的田块定为留种田,此为初选。荸荠收获时,从留种田中选外形圆整、表皮无破损、芽头粗壮、皮深褐色、单球茎重在15~20g以上、符合于所采用品种特征的球茎贮藏越冬,再进行复选。

  伏水荸荠4月中旬、晚水荸荠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催芽育苗时,从贮藏的荸荠中选择饱满、表皮光滑且色泽一致的球茎。皮色不一致的花荠通常是带病荠,应予剔除。

  将选出的芽头粗壮的种荠进行育苗,此为决选。

  2、药剂浸种浸根,育无病苗荸荠秆枯病是荸荠生产上的大敌,农民称为瘟病。

  常因此病的危害导致荸荠减产,严重者甚至绝产。种荠带菌是以后病菌扩展、蔓延的主要来源。

  若种荠带菌,在生长期中即使多次用药防治,也基本上效果甚微。而采用育苗前药剂浸种,栽植时用药浸根的方法,防病效果十分显著。

  具体做法是在育苗前用25%多菌灵500倍液浸种8~12h取出沥干,然后催芽育苗。栽植前用25%的多菌灵500倍液浸根16~24h。

  3、假植促根,育壮苗荸荠栽植后必须早发棵、早分蘖、早分株、早封行,才能早结荠,获高严。栽植苗必须根系粗壮发达。

  假植是促进发根的有效手段。通常荸荠最初排种时球茎相距3cm,大约20~25天,苗高20~25cm时移苗假植1次,移苗距离放稀到12~15Cm,这样既利于发根,又扩大了苗的营养面积。

  移苗时发现病苗、瘦弱苗还可及时剔除。

  4、浅水薄肥,育大苗育苗期间尤其是伏水荸荠育苗期间温度不稳定,有时温度偏低,不利苗的生长。

  苗期灌浅水可以提高土温,促进苗的生长。一般在移苗之前灌水深1~2cm,移苗后,随着苗长大,气温也逐渐升高,灌水深掌握在2~3cm,最深不宜超过4cm。

  苗期追肥宜轻施勤施,当苗高10cm左右时浇稀粪水1次,随即浇水,以后每隔5~6天浇稀粪水1次。这样在栽植时苗高可达35~40cm,有的甚至达60cm以上,叶状茎粗05cm以上。

  长江中下游地区荸荠从5月份到8月份都可以栽植。一般栽植早的,无论是球茎苗,还是分株苗,均表现为光合面积大、单株产量高。

  7月30日与8月4日栽植期仅相差4~5天,但每6667㎡产量就相差430kg之多,这与分株苗栽植后所需较长的缓苗期以及分蘖、分株的最适期有关,故分株苗栽植不宜过迟。一般早栽优于晚栽,以6月15日栽植的产量和大荠率最高,品质最好。

  随着栽植期推迟,产量下降,大荠率降低。但栽植期也不是愈早愈好。

  过早栽植的荸荠,由于母株丛形成时常遇梅雨季节,过密的分蘖常易引起内部湿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叶状茎极易感病,造成减产。所以,确定适宜的栽植时期,既要考虑到茬口的安排,同时更要考虑到使分蘖盛期避开高温多湿的季节,防止病害的大面积发生。

  荸荠栽植用苗分为球茎苗和分株苗2种。所谓球茎苗,就是将种荠催芽育成小苗,最后以球茎为栽植单株,每一种球只育成1株苗。分株苗是指在定植前尽量提早用球茎育苗,促其多分蘖和分株,栽植时将分蘖和分株—一拆开,每一栽植苗含有叶状茎3~4根,每一种球可育成数株苗。

  球茎苗定植后缓苗期短,早期分株多且停止早,采收时球茎的大荠比例比分株苗的高,但田间易造成局部分株、分蘖过剩,互相拥挤,遇大风暴雨时会引起倒伏,还易发病。一般栽植期偏晚的,如7~8月栽植的宜用球茎苗。而分株苗定植后缓苗期较长,只适于早栽(5~6月),若栽植过迟,则由于高温期较短,植株分蘖和分株较少,田间叶状茎密度不够,产量不高。

  5~6月栽植的分株苗,分株、分蘖均匀,叶状茎生长健壮,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发病轻。采用分株苗还可节省用种量,结荠早,增产潜力大。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是丰产的基础。荸荠球茎的充实膨大依赖于地上叶状茎源源不断地**充足的光合产物,群体愈是合理,球茎的膨大发育愈是充分。

  群体过大造成郁闭现象,光合效率低,茎叶软弱,容易感病。群体过小不能充分利用光能。据试验,麦茬早水荸荠用分株苗栽植时每6667㎡栽3000株最适宜,表现为分株结束迟,叶面积指数较适宜,内部通风透光较优,叶状茎寿命长,光合强度下降慢,地下所结的球茎于物量高,产量高。

  麦茬早水荸荠用球茎苗栽植时以每6667㎡栽1000株最适宜,表现为分蘖分布较为合理,生长健壮,通风透光好,光合强度高,产量高。对于单季中、晚稻秧田和夏茭白、席草茬的伏水荸荠,若用球茎苗栽植,密度以每6667㎡2500~3000株为适宜,行距70~80cm,株距30~40cm。若用分株苗栽植,密度以每6667㎡4000~5000株为适宜,行距50~60cm,株距25~30cm。

  接早稻茬的晚水荸荠,须栽植球茎苗,于7月30日前栽植的密度以每6667㎡4000株为适宜,行距50~60cm,株距30cm左右。8月栽植的密度以每6667㎡4500~5000株为适宜,行距40~50cm,株距30cm。

  栽植荸荠,首先要施足基肥,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荸荠在苗期、生长初期及分蘖期对磷的吸收率很高,磷肥要作为基肥施用。一般每6667㎡施堆厩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15~20kg,氯化钾10kg。

  定植以后,随着叶状茎的生长,分蘖、分株不断发生,植株吸肥量逐渐加大。在母株旺盛分蘖之前需重施1次氮肥,到抽生结荠茎时再施1次氮肥,促进叶状茎封行,防止早衰,一般每次每6667㎡施**素15kg。

  在分蘖、分株初期适当补施磷肥,一般每6667㎡施过磷酸钙10kg。整个生育期不能缺钾,特别是进入结球期。

  缺钾严重时,地上部生长不壮,球茎不够充实。在分蘖、分株初期,结球初期和中期应适量施用钾肥,每次每6667㎡施氯化钾10kg。

  在球茎膨大始期喷乙烯利1000μ1/L或02%的磷酸二氢钾,对荸荠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球茎膨大作用明显,因而增产较显著,二者分别比对照增产1846%和137%。早水荸荠定植以后,当时气温还不高,植株本身蒸腾量较小,故灌水宜浅,为2~3cm。以后随着叶状茎伸长逐渐加深灌水,但一般不超过10cm。

  在分蘖、分株和结荠期,田间不能缺水。但在施氮肥后为避免徒长,可短时间浅水管理,出现徒长趋势时可适时搁田。

  在地下球茎充实膨大后,地上部叶状茎常会倒伏,此时必须排干田水,以免早熟的球茎萌芽。晚水荸荠栽植时正值高温季节,若缺水,会因地表温度高,使幼苗受灼伤,故要及时灌水,以5~6cm为宜,活棵后转入正常生长,应经常保持7~9cm的较深水位,促进快速分蘖和分株,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足够的营养体系,为以后结荠打下基础。

  在田间越冬的球茎,冬季仍需保持1~2cm的水层,防止土壤冻裂而流入雪水,冻伤球茎。

  (一)病害防治主要是荸荠秆枯病的防治。

  在中国荸荠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是荸荠秆枯病,属真菌**害。多在高温季节开始发生,发病早、蔓延快、损失大。

  (1)叶鞘的症状植株首先在基部叶鞘上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以后逐渐扩展至整个叶鞘,病斑干燥变为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或长短不定的黑色线条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2)叶状茎的症状基部叶鞘上的病斑进一步向上扩展,使叶状茎发病。

  在湿度大时。起初病斑亦为暗绿色,水渍状,典型病斑为梭形,也有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

  病部组织变软凹陷,易倒伏。其上生黑色小点或黑色短条点,有时呈同心圆状排列。天气干燥时,初期病斑为淡褐色小斑点,病斑易失水干燥,中间灰白色,外围暗褐色。

  病斑可扩大相互联结成长条状枯**大斑,有时病斑上下的组织干枯形成区域较大的枯死斑。一般不生黑色线条点,重者可使茎秆枯死倒伏,呈暗**。

  早晨露水未干或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用放大镜观察时为无色或带白色的团,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叶状茎上的多数病斑常因雨水冲刷仅见黑色小点,很少或几乎检查不到分生孢子。

  (3)花器的症状主要危害鳞片和穗颈部,引起花序枯死,症状与叶状茎上相似。

  2传播途径据观察,病菌在田间主要先形成中心病鞘和病秆,随雨水和灌溉水传播扩散,因此病害在田间往往是成片发生。

  3、发病条件及田间病情消长动态病菌生长最低温度为5℃,最高温度为32℃,最适温度为23~29℃。

  在长江中下游种植的早水荸荠(5月上旬定植)若在老病圃定植,发病早,6月下旬至7月中旬进入发病高峰,叶状茎成片倒伏枯死。7月底至8月初随降雨量增加而发病严重,出现第二次高峰。

  6月中旬定植老病圃的伏水荸荠一般在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中、下旬进入发病高峰,9月底至10月初病害逐渐停止发展。

  7月中、下旬定植的晚水荸荠,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发病,9月至10月进入发病盛期,10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早栽一般比迟栽发病早而严重。

  据观察,其发病的早迟与轻重,除种荠养带菌和在老病田种植外,常常与雨水多少、地上叶状茎封行早迟、施肥策略等都有密切关系。一般封行早的发病重。

  前期偏施氮肥,加上多雨天气,病害极易流行。

  4防治技术在防治上强调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接种试验和田间观察,荸荠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但无一表现高抗。

  (2)种球处理种球用25%多菌灵250倍液浸24h后育苗。

  定植前再进行浸根处理(16h),可基本消除种苗带病传播。

  (3)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栽植荸荠1茬后3年内轮作其他作物。

  (4)注意灌水方式最好划小块,围小埂灌溉,避免病菌随灌溉水传播。

  (5)大田喷药保护在封行前(扬州在7月底~8月初)密切注意病情动态,一经发现病秆立即喷药保护。

  常用的药剂有25%多菌灵250倍液,45%代森铵10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每5天喷1次,病情控制后可延至10天喷1次。

  最好使用2~3种药剂,交替喷雾。

  (二)虫害防治荸荠生产上最严重的虫害是白禾螟,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荸荠生育期间发生不完整的4代。

  一、二、三、四代发生时间分别为6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中旬,9月中旬~次年6月上中旬,其中第三代是发生量最大、危害最重的世代,也是防治的重点。主要以幼虫钻入叶状茎蛀食,造成叶状茎大量枯死,以至少结或不结荠。

  防治措施:及时清理荸荠残茬,压低越冬基数。田边、沟边杂草不宜全部清除,有利于保护天敌。合理用药,重点防治第三代,掌握在卵块孵化高峰用药,以乐果1500倍液、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并交替使用为宜。

  荸荠球茎的成熟度是影响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球茎膨大后开始是皮薄肉嫩含水分多,以后皮变厚,干物质增加。

  早、伏水荸荠结荠早,可比晚水荸荠早采收。但早收的球茎含淀粉多,味不甜。

  一般12月份以后,球茎内含糖量增加,皮色深红,鲜食和罐藏都适宜,为采收适期。为延长荸荠的供应期,可在结冻前采收贮藏,一直可供应到第二年的5月份。

  晚水荸荠可在田间越冬,第二年3月底萌芽前采收。春季采收的球茎皮厚、肉质较粗老,品质下降,但顶芽充实,作种用最宜。

  一般都用疏齿耙掘取,要尽量防止掘破球茎。

  1、土壤:种植莲藕时,需要为其选择腐殖质丰富的黏质壤土。

  2、种植:将色泽鲜亮且顶芽饱满的藕种埋入土壤中。

  3、施肥:莲藕幼苗期,需要为其追施复合肥。

  4、灌水:莲藕是水生蔬菜,需要保证池塘水深约为30厘米。

  莲藕是水生植物,整个生长期都离不开水,藕田一般前期保持5-6cm浅水,中期水深15-16cm,后期再放浅水。

  莲藕喜肥,对肥的需求也较多,但不能施肥过多,可以薄肥勤施,在莲藕的生育期要追加2~3次人类**肥,在立叶开始出现时就要施1次肥,长出5片叶子时施第2次肥,开始结藕时施第3次肥。

  莲藕常见病害有荷叶枯萎病、莲藕病毒病、莲藕黑斑病、莲藕**病等,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刺蛾等,要注意防治,水蛆会**莲藕根、茎、叶的汁液,可施石灰驱杀。

  一般5月中下旬要人工扯草一次,不要用农药除草。

  1、选种的时候都要选择藕头饱满、项芽完整、藕身肥大、藕节细小、后肥粗壮和色泽光亮的母藕或充分成熟的子藕。

  2、当莲藕终止叶的叶背呈微红色,基部立叶的叶缘开始枯黄时藕已成熟。挖藕前,先将池中水放净,在池内覆盖5公分柴草或秸杆,使土松散。挖藕时,先找到后把叶和终止叶,两者连线所指的方向,便是藕的着生处。

  1、温度:种植莲藕的温度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太高的话莲藕容易烂在土里,太低的话莲藕是不发芽的,一般适宜的温度在17度左右。

  2、选种:一般来说选择用来作为种子的莲藕的话,一般建议选择那种四节左右的比较肥的莲藕适合用来作为种子。

  3、距离:种植的时候,每个藕种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了,一般来说45厘米的间隔会比较适合莲藕日后生长,长出莲叶什么的也不会太拥挤。

  4、水:莲藕生长的时候,池塘里面也要有一层浅浅的水,一般水深保持在12或者13厘米左右是比较适合莲藕生长的。

  5、施肥:同时为了促进莲藕而生长,当一株莲藕长出了大概六片叶子的时候,你就需要进行施肥了,不然对莲藕本身消耗就会比较大。

  6、一般在莲藕开花期的时候,对莲藕自身的消耗是比较大的,所以建议各位在花期的时候注意除叶,尽量除去多有的叶子,避免叶子占了荷花生长的养分,导致荷花不开或者提前凋谢。


好文探索:莲藕怎么种?莲藕的种植技术分享


  莲藕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其口感微甜而脆,营养价值高,不仅可以生吃也可烹饪出各种菜肴,在市场上需求量还是很不错的。在我国莲藕有着广泛的种植,作为重要之一,项目也是很受种植户欢迎的。

  那么莲藕要怎么种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种植莲藕的水田应该考虑光照充足、水量稳定、土质优厚肥沃的处于低洼地势的烂田以及低洼位置的水田。

  在种植的同时,水田可以用来轮流种植茭白、荸荠、水芹、茨菇等水生作物,也可以在水稻秧田中种植一个季节的莲藕。

  莲藕在选种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在莲藕的下部是否有长出新嫩芽,而且在嫩芽的旁边也会重新长出一些新的根,这样的幼苗是可以直接拿去栽种的。

   在选种的时候,最好选择至少是要三节或三节以上的完好无损的莲藕,尽量选择一些看起来比较大没有病害的完整的藕,并且新长出的芽看起来长势比较旺的,这样到时发育的幼藕也会更好。

  一般适合莲藕种植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三月、四月。

  最适合莲藕生长的温度是二十到三十度左右,所以最早栽种莲藕的温度也必须要达到十五度以上,不然成活的几率不高。

  当前浅水藕的种植方法一般为斜插法,即把藕种的头部斜插入泥土中,深度为8-12厘米,斜度为20-25°,藕的头部左右相对,偶头四周的栽植点全部朝往田里,通常以三岔式排列为佳。

  (1)在种植完大概一个月之后池塘中的荷叶和荷花都会慢慢的长出来了,这时我们要将一些叶子和花蕾摘掉,避免它们吸收掉大量的养分,阻碍莲藕的生长。

  (2)在种植前2周施下基肥,一般每亩可施绿肥,粪肥5方左右,然后深耕25公分,耙平后,放浅水。

  为了满足莲藕生长过程中,对的需求,种植户应做到合理的追肥。一般在种植5周左右,植株长出几片叶时,开始追施莲藕发棵肥。

  每亩追施15公斤**素即可。等到藕田长满立叶,并且部分莲藕植株已经出现高大叶片时,此时莲藕地下茎已经进入结藕期,种植户要及时的追施结藕肥。

  (3)生长前期为了提高藕田的温度,将水位控制在5-10厘米之间。生长中期浅水藕的叶子开始伸展,需要较大的水量,一般将水位调整至20厘米左右。生长后期藕株出现后栋叶后,为了帮助结藕,可以将水位降低为10-15厘米之间。

  等到莲藕的终止叶背面的颜色带有一点点红色的时候以,就说明莲藕已经成熟,可以进行采收了。莲藕的收获通常在水中进行,收获时,用手将莲藕附近的泥土除去,然后沿着后面的叶子用鞭子慢慢地将整个莲藕拔出。

   莲藕种植在我国十分普遍,而在种植过程中也要注意细心管理,这样才能保障藕田高产,而且种出来的藕品质好,能够吸引更多的采购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