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河蟹怎么养

2024-02-2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84 次
河蟹怎么养

  本篇经验会给农资人谈谈“河蟹怎么养”的内容进行概括性剖析,期望对各位农资人们有点帮助,还不赶紧收藏吗!

  建塘: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建塘。种植水生植物:在水域种植浮萍、水葫芦、睡莲等水生植物。

  放养蟹苗:河蟹用水反复浸泡,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日常管理:定期向池塘撒生石灰,改善水质。

  河蟹适宜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养殖。池底土壤以粘土、沙土或亚沙土为宜。

  出苗前半个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池塘中水草和底栖生物的数量决定了河蟹的产量。

  养殖时,水域宜种植浮萍、水葫芦、睡莲、海藻、枯草等水生植物。水草不仅可以为河蟹补充维生素,还可以起到遮荫的作用,满足河蟹的生长习性。

  挑出大小整齐、步法完整、体格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的蟹苗,然后用水浸泡2-3分钟,取出10分钟,再次浸泡,重复操作2-3次。等河蟹适应水温后,再放入池中,以提高成活率。

  养殖期间,河蟹以人工饲料投喂为主,坚持精、青、粗合理结合的原则。其中精细饲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性饲料占25%。

  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定期洒生石灰改善水质。


好文探索:河蟹怎么养才能养得活,养河蟹的基本知识


  河蟹是变温甲壳类动物,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5-25℃。做好河蟹生长期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河蟹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养殖户的收入。

  下面就河蟹生长期养殖管理的要点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河蟹的第一次蜕皮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全年水产养殖的生产水平。

  可以在第一次蜕皮前降低水位,提高水体温度,缩短螃蟹的摄食时间,恢复体质。饲料以优质颗粒饲料或小杂鱼为主。

  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诺霉清多矿和维诺水产高维,保证首次蜕皮的顺利进行。

  在蜕皮高峰期,池塘环境应保持相对安静,饲料投喂量应适度减少。

  蟹蜕皮集中期应避免用药和施肥。

  使用维诺众养菌,适当肥水和活水,保持水透明度在30-40cm。

  **萌发初期,可在**藻**处撒生石灰,用量为0.15kg/m2,通过改变PH值改变小范围水的PH值即可杀死**。小范围内的水的价值。

  它还可以通过增加水体中有益细菌的浓度来抑制**的生长。养殖过程中应及时采用换水、维诺众养菌调水、换底等方法,改善池塘水质和底质,防止死水污染池底。

  **的腐烂。河蟹蜕皮期间,应避免使用杀青苔的药物。

  种植水生植物不仅可以为河蟹的生长提供植物性饲料,还可以调节池塘水温,净化水质,为河蟹提供栖息和蜕皮环境。蟹塘宜套种多种水草,水草种类要合理搭配。

  水生植物的种植以黑藻、苦草、线虫等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为辅,河蟹生长期池塘应保持60%左右的水生植物覆盖率。

  若水草过细,应及时补种或移栽。

  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可以手动去除。在养殖过程中,不新鲜、草叶发黄、茎变软的水草要及时去除,以免腐烂,影响池塘水质。

  水位按“春浅、夏满、秋宜”的原则调节。3-5月,池塘水深控制在0.6m左右。6-9月水位保持在1.2-1.5m。

  10月至11月,水位稳定在1m。养殖期间,注意及时注水、换水,改善池塘水质。

  在蜕皮前几天添加新水可以**螃蟹脱壳。

  春秋两季,每15天换一次水。夏季高温季节,每周换水一次,一般选择在清晨外界水温较低时注水,每次换水量为水池的1/4-1/5水。

  螃蟹脱壳过程中,为避免对螃蟹造成**,影响蜕皮,换水不宜过快。

  定期洒生石灰,并使用维诺众养菌调节水质。

  每隔15天,全塘洒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同时增加水体钙含量,有利于螃蟹蜕皮。从4月份开始,适时使用生物制剂和基质改良系统,调整池塘水质,增强池塘自净能力,维护池塘良好的生态环境。


精选问答:


  1、1月的螃蟹还好吃吗?

  不怎么样,1月时大闸蟹已经进入晚期,产量减少,品质低。大闸蟹不够肥美。好吃肯定还是好吃的,但是不够享受。

  大闸蟹蟹香浓郁,膏红味美,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受到大家的喜爱,每年吃大闸蟹的黄金季节只有短短的4个月,错过了一次也就错过了一年,其他时间大闸蟹都是尚未成熟,在养殖阶段的。

  2、小河蟹怎么养?

  先在盆子里放点沙,放一点水,要晒过的自来水。

  可以适当的让小河蟹晒晒太阳,但不可以晒太久。

  小河蟹最好吃红线虫或者其他内脏和草类。

  注意食量,时间半小时为准,最好是几只一起养,成活率更高。

  扩展资料:

  螃蟹养殖技术,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的蟹类。在生殖洄游前均为幼蟹,因其壳色偏黄,俗秒“黄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发育,肝脏的重量远远大于生殖腺重量。当它在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后就发育为“绿蟹”,过购墨绿性腺发育丰满,雄蟹螯足绒毛绸密,步足刚毛粗长,雌蟹腹部完全覆盖头胸甲腹面,腹部边缘的刚毛长而密。 河蟹的生命是短暂的,在它的生活史中历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等几个阶段,一生中需要幼体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再经13—15天蜕皮成为成蟹,它一生只有一个生殖周期,繁殖结束生命也就终止,一般来说,河蟹的寿命为1—3周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