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葡萄上使用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有哪些品种

2024-02-2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99 次

  这一篇文章内容会给全国农资人介绍“葡萄上使用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有哪些品种”的内容进行精确诠释,但愿对农友们有一些帮助,下面开始阅读吧!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是通过药剂的干预使植物的某些生长习性得以改变,以达到人们所希望结果的技术,是现代科技在种植业生产上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的应用,是种植技术的一大进步。

  该项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逐步开始在我国蔬菜、果品等生产上应用,并呈现应用步伐加快的趋势。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于有核葡萄的无核化处理。

  利用赤霉素(GA3)等诱导有核葡萄的种子败育,使其转化为无核葡萄。赤霉素(GA3)是国内外最早用于有核葡萄品种进行无核化处理的生长调节剂。

  赤霉素(GA3)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植物细胞**和细胞延伸生长,在葡萄开花前用赤霉素(GA3)处理,使花粉和胚株发育异常,从而使有核葡萄变为无核葡萄。具体做法是:二倍体品种如玫瑰露等,在盛花前11——14天,用浓度50—1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GA3)浸蘸花序。

  四倍体品种,如巨峰、先锋等品种在开花之后,巨峰在盛花期、先锋在盛花至盛花后3天,用浓度为25—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GA3)浸蘸花序。无论是花前诱导还是花期诱导,葡萄在变为无核的同时因内源激素消失,果粒均会变小,都需要在幼果期再一次使用赤霉素处理,使果粒膨大达到正常大小。

  这样,药剂首次处理诱导产生无核,第二次处理增大果粒,这就是葡萄无核化的二次处理栽培模式。第二次处理的适宜时间一般为花后的15天、第一次使用后的10天,使用浓度为25毫克/千克(ppm),使用方法为浸穗。

  不同品种,在用赤霉素(GA3)进行无核化处理的具体细节上,如浓度、处理时间也有差异。

    二、用于葡萄果实膨大。

  上述的有核葡萄无核化处理后的第二次处理,主要作用即膨大果实。无核品种用赤霉素(GA3)处理,既可提高坐果率,又能促使果粒增大。

  葡萄果实膨大常用药剂有赤霉素(GA3)、吡效隆CPPU。CPPU对葡萄的膨大作用比GA3更显著,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使果实成熟期延迟、着色不良、糖度下降等,GA3虽膨大作用略小,但有利浆果成熟上色。

  二种药剂混配使用,有着互补作用。CPPU和GA3作为葡萄膨大剂的混配浓度因葡萄品种而异,巨峰系葡萄通常以GA325毫克/千克、CPPU2—5毫克/千克。

  葡萄膨大剂能使巨峰、藤稔等有核品种果粒增大10%—40%,能使无核白鸡心、无核早红等无核品种增大1—3倍。使用方法:有籽葡萄在盛花后15—20天使用,无籽葡萄在落花后5天和15—20天各使用一次。

    三、用于果穗拉长。有些品种的葡萄果梗较短,果粒着生紧密,在浆果膨大过程中,果粒易互相挤压,因而造成穗型不规则,果粒大小不均匀,影响了果穗的外观。

  为解决这个问题,常用果穗拉长剂进行处理,使果串松散、果粒均匀,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目前,主要采用赤霉素,一般在花前对花序进行处理,具体最佳使用时间、浓度,要根据葡萄品种、使用的拉长剂种类进行试验后确定,如藤稔在花穗5㎝长时,用5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喷施或浸蘸花穗,一般不宜过早或近花期太采或在花期处理,否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大小粒现象。使用浓度也不易过高,否则可能会引起果穗畸形。

    四、用于抑制葡萄的营养生长、提高座果率、改善品质。对植株生长旺盛的葡萄,使用矮壮素(CCC),能抑制副梢抽生,代替人工摘心和去除副梢,并有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

  用于促进坐果,如在巨峰葡萄上施用时期一般在葡萄开花前5—10天,浓度为1000—2000毫克/千克,使用方法是喷洒新梢。用于控制长势,一般在花后1个月喷施新梢,浓度为1500—2000毫克/千克,注意:喷施后单粒重有所下降。

  另外,调节磷、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也有一定效果。调节磷在葡萄上使用能显著提高果实含糖量,而且具有抑制营养生长、控制副梢的作用。使用时间在浆果成熟前一个月使用,使用浓度为500—1000毫克/千克。

  经试验,调节磷可使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促进有色品种上色。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不仅可提高葡萄坐果率,而且对果实的品质、产量和成熟的整齐度均有良好效果。

    五、用于促进葡萄着色和催熟。目前市场上**和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是以乙烯利、脱落酸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可促进浆果提前着色和提早成熟的作用,提早时间均在7天以上。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葡的安全性。在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时,一定要选用无公害绿色食品葡葡生产允许使用的、采用发酵工艺生产的植物激素产品,不要采用化学有机合成方法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不会对葡萄的食用安全性构成威胁。

  在采购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后再选购,不能盲目跟着人家选购。目前,在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上,B9、乙烯利等调节剂是不允许使用的。

  欧盟国家对氟节胺、抑芽唑、245-T等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禁止使用。另外,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浓度和允许使用的次数,以及安全间隔期,使用浓度过浓、次数过多或安全间隔期过短,都可能给葡葡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

    要确实了解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产生的副作用,弄清哪些品种可以使用,哪些品种不能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是所有品种都可以使用。

  例如,膨大剂在藤稔、高妻、金锋、京亚等欧美**和无核白鸡心、优无核、红宝石无核等欧亚种无核品种上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有籽的某些欧亚品种上使用,使用还不如不使用,使用后果粒虽略有膨大,但成熟期推迟,含糖量下降,如使用不当果粒反而变小,如京玉、奥古斯特、维多利亚、京秀、矢富萝莎、美人指、意大利、红地球、秋黑等。里扎马特使用后虽能增大果粒,但影响上色,含糖量下降、易导致采后落果。对这些品种就不宜使用膨大剂。

  另外欧亚种的奇妙无核、欧美**中的金星无核、皇家秋天等品种使用后效果不明显。多数膨大剂是广谱性的,适用各种品种,但也有些是专用性的,只能适用某些品种。

  又例如无核剂,并非所有有籽品种都可使用无核剂进行处理,必须在试验中进行筛选确定,从目前研究看,先锋、翠峰、玫瑰露、巨峰、蓓蕾A、等品种进行无核处理较稳定,无籽率高、果粒达到或接近未处理时的大小,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如使用后无籽率不明显或不稳定、而且果粒明显变小的品种就没有使用价值。

  有的品种使用无核剂处理后,产生穗轴扭曲、木栓化、果梗增粗硬化、浆果脱落等副作用,就不适宜进行无核化处理。花序拉长剂,座果性能特别好的品种如欧亚种的京秀、欧美**的金星无核等可使用花序拉长剂,但如奥古斯特、维多利亚、美人指、里扎马特、巨峰就不宜使用。

  另外,座果性能好的品种就不宜使用保果剂,使用后反而增加疏果工作量。多效唑(PPP333)、矮壮素(CCC)、缩节胺(甲呱嗡)、调节磷等,只适用于长势强旺和徒长的品种及果园,不适宜长势中庸的品种和葡葡园。究竟哪些品种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哪些品种不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应通过试验后确定。

  赤霉素、芸苔素内酯、氯吡脲、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叱咤醇、乙烯利、噻苯隆、氟节胺、复硝酚钠、三十烷醇。

  各种药物作用稍有不同,要依你的使用目的来选择适合的生长调节剂。

  在氟节胺的使用说明中,明确标有“不可与其他杀虫剂混用”。

  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氟节胺是烟草专用抑芽剂。使用时如与其他杀虫剂混用,可能导致化学反应,降低有效成分,从而使得不再具备原本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可能产生植物药害。

  哪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制发芽。

  抑芽敏药液对25cm长以上的侧芽效果不好,施药时应事先打去侧芽。对鱼类有毒,对人、畜的眼、口、鼻及皮肤有**作用,对金属有轻度腐蚀作用,应注意避免接触。抑芽敏不可与其他农药混用。如误服本剂,应给患者服用大量医用活性炭,但不要给昏迷患者喂食任何东西。

  此药无特殊解毒剂,需对症治疗。本药剂应贮存在远离食品、饲料和避光、阴凉的地方。

  避免将药剂存放在低于0℃和高于35℃的温度条件下。避免药雾漂移到邻近的作物上。避免药剂污染水塘、水沟和河流,以免对鱼类造成毒害。

  氟节胺和氯氟氰菊酯合用对烟草有伤害不。

  能促进植物发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赤霉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苄氨基嘌呤、单氰胺等,抑制植物发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氯苯胺灵、抑芽丹、仲丁灵、二甲戊灵、氟节胺等。

  赤霉酸具有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酸处理可提高大田作物、蔬菜、花卉等种子的发芽率,也能促进块根、块茎作物休眠芽萌发。有些作物,尤其是苗木、花卉、药材、牧草,播种时仍有部分种子处在休眠期,如果不进行处理,发芽率很低,需要加大播种量才能保证全苗,这就造成了种子浪费,增加成本。

  用较低浓度赤霉酸处理后,这些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例如,用600毫克/千克赤霉素处理茄子种子24小时,可使发芽率提高18%。

  人参用15毫克/千克赤霉酸在播种前浸种15分钟,也可明显提高发芽率。马铃薯播种前用0375~075毫克/千克赤霉酸浸薯块10~30分钟,可使休眠芽解除休眠,发芽率提高、出苗更整齐。

  吲哚丁酸萘乙酸也具有激化植物细胞的活性,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用吲哚丁酸萘乙酸有效成分15~20毫克/千克浸玉米种子,100~150毫克/千克浸泡杨树枝条有提高种子发芽率和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

  另外,几丁聚糖可激活种子蛋白酶,用于玉米种子播种前包衣能促进玉米种子发芽、调节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复硝酚钠、苄氨基嘌呤也对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

  单氰胺可抑制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加速体内氧化磷酸戊糖(PPP)循环,促进体内基础物质生成,起到调节生长作用。在葡萄发芽前15~20天喷雾或涂抹芽眼,可使葡萄提早发芽7~10天,这样就能使葡萄提前开花、提前成熟上市。

  促进发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时浓度应适宜,如果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发芽。

  氯苯胺灵是一种芽前除草剂,通过抑制细胞有丝**,使杂草幼芽生长受抑制而致死,因其具有挥发性,所以目前被用于商业马铃薯库储存期间熏蒸,抑制马铃薯发芽。

  马铃薯收获后储藏期间,在温湿度适宜时薯块发芽,芽长至一定长度后,马铃薯营养及可加工性变差、失去商用价值。另外,发芽的马铃薯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称龙葵素,它对人体胃肠黏膜有**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

  发芽马铃薯的芽眼、芽基部和变绿的部位含量更高,人吃了会出现咽喉痒、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会死亡。使用很低剂量的氯苯胺灵(1吨马铃薯用30~40克)熏蒸,就能有效抑制储存的马铃薯发芽,不影响马铃薯营养价值,也不影响其适口性和商品性。

  氯苯胺灵不可用于种薯。

  抑芽丹、仲丁灵、二甲戊灵、氟节胺是在烟草上使用的抑芽剂。

  在烟草生长过程中,腋芽生长会消耗养分,影响烟叶产量及品质。烟株打顶之后,彻底抹腋芽是烤烟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烟株腋芽萌发力很强,抹去后还能迅速再生,人工抹芽不但费工多,而且效果差。采用抑芽丹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或涂抹烟草腋芽部位,可有效抑制腋芽生长,能有效提高烟草产量,改善烟叶品质,减轻劳动强度。

  氟节胺(flumetralin)是一种接触兼局部内吸型抑制烟草侧芽的二硝基苯胺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它是优良的烟草抑芽剂。

  1977年由瑞士汽巴―嘉基(Ciba―Geigy)公司开发成功。

  1990年以抑芽敏(Prime)作为商品名在我国正式登记,登记号为PDll6―90。它是一种在国际上较受欢迎的新型高效抑芽剂,适用于烤烟、明火烤烟、马里兰烟、晒烟、雪茄烟。

  国内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最早进行研究开发,并于1998年研制成功,1999年获得了农药临时登记。在烟草人工打顶24小时内施药一次,整个生长季节内不用抹芽。

  每亩用25%氟节胺乳油60-70mL,其作用迅速,吸收快,只要施药后2h无雨,即可奏效,雨季中施药方便。药剂接触完全伸展的叶片不会产生药害,不含有害残留物。


好文探索:葡萄生长调节剂使用指南(完全版)


  葡萄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较广泛的作物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的无核化、促进生根、控制生长、保花保果、增加产量、提高浆果品种、延长或打破休眠、防止或促进脱落、提高抗性、组织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长素最明显的生理功能就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可经植物的根、茎、叶吸收,然后传导到作用部位。

  能**细胞**和组织分化,促进子房膨大,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促进开花。

  低浓度抑制纤维素酶的合成,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防止落花落果落叶。高浓度会引起内源乙烯的大量生成,促进离层形成,可用于疏花疏果和催熟增产。

  萘乙酸可诱发枝条不定根的形成,加速树木的扦插生根,还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抗涝及抗盐碱的能力。

  吲哚乙酸有维持植物顶端优势、诱导同化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促进坐果、促进植物插条生根、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果实成熟及形成无籽果实等作用,还具有促进嫁接伤口愈合的作用。

  低浓度吲哚乙酸与赤霉素、激动素协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高浓度则可诱导内源乙烯的生成,促进其成熟和衰老。

  吲哚丁酸可经由植株的根、茎、叶、果吸收,但移动性很小,不易被吲哚乙酸酶分解,生物活性持续时间较长。

  能**细胞**和组织分化、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诱发形成不定根、促进扦插生根等。

  具生长素作用,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果,使用后能被植物各个部位吸收,并通过输导系统运送到各个生长旺盛的幼嫩部位。

  可促进同化产物向幼嫩部位转运,促进细胞伸长、果实膨大、根系生长,防止离层形成,维持顶端优势,并能诱导单性结实。

  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双子叶植物),可作为除草剂。

  典型生理作用是显著地促进植物茎节的伸长生长,并在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等植物的各种生理现象中扮演重要角色。

  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内源激素之一。

  可改变某些作物雌雄花的比例,诱导单性结实,加速某些植物果实生长,促进坐果。

  打破种子休眠,提早种子发芽,加快茎的伸长生长及有些植物的抽薹。

  扩大叶面积,加快幼枝生长,有利于代谢物在韧皮部积累,活化形成层。抑制成熟和衰老、侧芽休眠及块茎的形成。

  常用的细胞**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6-BA、玉米素、激动素、氯吡脲、噻苯隆等。

  具有较高的细胞**素活性,主要用于促进植物细胞**,常用于组织培养中。

  与一定比例的生长素配合,以促进愈伤组织细胞**、增大与伸长,诱导组织(形成层)的分化和器官(根和芽)的分化。

  可抑制细胞内核酸与蛋白质的分解,使细胞结构保持完整,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延缓花卉与果实衰老,防止离层形成,提高坐果率。

  可调节叶片气孔开放与光合作用,有助于延长叶片的同化能力与叶片寿命,有利于产品保鲜。

  还可以诱导块茎形成,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和生长。

  生产中使用的外源玉米素属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

  它能促进植物细胞**,阻止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减慢呼吸作用,保持细胞活力,延缓植株衰老。

  激动素可以被作物的茎、叶和发芽的种子吸收,在植物体内移动缓慢。

  可促进细胞**和组织分化,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降解,有保鲜和防衰作用,可延缓离层形成,增加坐果。

  解除顶端优势。促进种子发芽、打破侧芽休眠,调节营养物质的运输,促进结实,诱导花芽分化,调节叶片气孔开张等。

  生产中常用的乙烯类植物生产调节剂主要是乙烯利, 吲熟酯、乙烯硅也具有乙烯利的作用。

  被植物吸收后,能在根、茎、叶、花、荚和果实中释放出乙烯,产生内源激素乙烯所引起的生理功能。

  可增进植物汁液分泌,加速果实成熟以及叶片、果实的脱落,矮化植株以及改变雌雄花比例,诱导某些作物雄性**。

  在植物体内,乙烯利不仅自身能释放出乙烯,还能诱导植株产生乙烯。

  脱落酸在植物体内天然存在,外源脱落酸一般通过发酵制得,属生物源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

  它不但可以引起芽休眠、叶片脱落、抑制生长、提高抗逆性,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和果实增大。

  常用到的主要包括矮壮素、助壮素、多效唑等。

  可经由植株的叶、嫩枝、芽和根系吸收,然后转移到起作用的部位,主要作用是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作用是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使植株的节间缩短、矮壮、抗倒伏,促进叶片颜色加深,光合作用加强,提高植株的坐果率、抗旱性、抗寒性和抗盐碱的能力。

  助壮素为抑制性哌啶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经由植物的根、嫩枝、叶片吸收,在植物体内容易传导运输,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抑制植物细胞伸长生长,减弱顶端优势。控制营养生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促使株型紧凑。

  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多效唑可经由植物的根、茎、叶吸收,然后经木质部传导到幼嫩的分生组织部位,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多效唑在植物体内移动性较慢,有一定的“呆滞期”,可延缓植物细胞**和伸长,抑制营养生长,使植株节间缩短,茎秆粗壮,叶片增厚,叶色浓绿,侧枝增多,根系发达。

  多效唑能增加植物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目前,生产中葡萄的繁殖大多采用硬枝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不同扦插方法都广泛地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以提高成活率。

  ●扦插生根主要应用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酸等促进生根,提高繁殖率。通常来说,吲哚丁酸与萘乙酸等量混用或依一定比例混用,生根效果比单用的好。

  ●压条繁殖葡萄地面压条时,在特殊情况下,当嫩梢已长到一定高度进行压土前,可在其基部涂较高浓度的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酸等调节剂。也可同时在压条母枝上环割,调节剂涂于割口。也有经茎叶吸收,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至嫩梢的基部,促其发根。

  ●葡萄嫁接嫁接时可将砧木的基部放在适当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可提高嫁接存活率。

  ●葡萄定植葡萄苗旺盛生长期前喷矮壮素或甲哌鎓,可以促进根系发达,提高苗木质量。在绿苗移植或定植前,喷矮壮素或甲哌鎓,能够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成活率。葡萄大树移栽时,将根在含有吲哚丁酸或萘乙酸的泥浆中浸蘸,可促进其长出新根,提高移栽成活率,并能较快地恢复地下部与地上部的平衡。

  葡萄芽休眠的开始和终止,除环境因素外,主要是内部促进物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素)和抑制物质(主要是脱落酸)相互作用的结果。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打破葡萄芽的休眠,较有效的有赤霉素类和细胞**素类。

  ●赤霉素对叶芽萌发的效果优于花芽,原因在花芽与叶芽的需冷量不同有关,常用浓度50~100mg/L。

  ●细胞**素类的6-BA常用浓度为50~100mg/L。

  ●50mg/L的噻苯隆与1.5%单氰胺混用提高萌芽率的效果最好。

  ●休眠的葡萄种子,用高浓度(8000mg/L)的赤霉素浸泡20小时,可打破休眠。

  生长过旺的葡萄,体内激素平衡状况和营养分配不利于**的发育和坐果。

  使用抑制生长和延缓生长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控制营养生长,防止徒长,提高坐果率和果品质量。

  ●矮壮素可抑制枝条营养生长,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加大,一般花前喷可以提高坐果率,增加穗重,但果粒小、品质差。

  ●喷施多效唑100~300倍液对葡萄新梢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花前5天至始花期,用60mg/L赤霉素浸蘸果穗,可明显提高葡萄坐果率,在盛花期11~14天以及盛花后10天分别用赤霉素100~150mg/L、100mg/L浸蘸果穗2次,可防止落花落果。

  ●在葡萄豌豆粒大时,用300mg/L萘乙酸浸蘸果粒,可提高坐果率。

  ●用萘乙酸~倍液于采前喷洒或浸果穗1~2次(间隔1周左右),可防止葡萄落果。

  ●增大果粒在葡萄生理落果后和幼果迅速膨大期,用赤霉素、KT-30S处理能显著增大果实,提高商品价值,并明显提高果穗的紧密度。

  ●提高果实含糖量脱落酸和乙烯利都能提高葡萄果实的糖酸比,作用原理是使果实含酸量降低,注意重点喷施果穗。

  ●调节葡萄果实成熟如在果实开始上色时,用300~700mg/L乙烯利喷布或蘸果穗,可提前成熟4~11天。在葡萄盛花前7~14天第1次用100mg/L赤霉素浸渍果穗,可提早开花,同时提早10~20天上色。

  ●延迟果实成熟除促进葡萄成熟外,有时也可采用药剂推迟葡萄成熟期,开展延迟栽培,以延长葡萄的供应期。

  常用药剂是2-苯并吡噻氧基乙酸,一般在幼果生长期到成熟这一阶段用10~20mg/L的药液喷布果粒。

  在有核葡萄花期前后使用赤霉素等药剂处理果穗,可以使子房受精、产生种子,从而形成无籽果实。

  在盛花期前2周用100mg/L赤霉素浸蘸果穗,诱导其产生无核果,在花后10天左右再重复处理1次使浆果膨大。


精选问答:


  1、葡萄拉长剂有哪些药剂?

  赤霉酸(GA3) 赤霉酸,俗称九二0,经赤霉菌发酵制取,属广谱高效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 美国汤姆森无核(无核白)葡萄使用方法为:盛花期全株喷施一次5~20毫克/升赤霉酸水溶液,坐果期再全株喷施一次20~40毫克/升赤霉酸水溶液。

   中国无核白葡萄使用方法为:谢花末期至果实膨大期果穗喷1~2次赤霉酸水溶液,浓度介于25~100毫克/升。 其他对赤霉酸

  2、葡萄保花保果膨大配方?

  保果膨果方法是在葡萄开花后,使用适当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果穗,噻苯隆活性强于氯吡脲,膨大效果好,但处理后会推迟果实成熟一周左右;且影响果实上色,多用于黄绿品种。

  若环境温度低、葡萄树势弱,宜选择噻苯隆;环境温度高,葡萄树势壮,宜选择氯吡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