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柑橘黄龙病有哪些症状,怎样治理-

2024-02-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45 次
柑橘黄龙病有哪些症状,怎样治理-

  这篇农资知识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析“柑橘黄龙病有哪些症状,怎样治理-”的内容进行精确详细,希望对各位有一些帮助,赶紧收藏吧!

  柑橘黄龙病典型症状:①黄梢型:外围部分枝条或树顶新梢叶片黄化,黄化的叶片极易脱落。②黄斑型:叶基部、叶脉附近或边缘褪绿黄化。③缺素型:果小而畸形,病叶小。

  我国柑橘黄龙病至今已有11个柑橘栽培省、区遭受其危害,严重制约了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也为出口贸易带来非常不利影响。

  严格检疫制度、繁育健康种苗、清除菌源和传毒媒介、高效环保化学农药的使用等多个环节。

  21严格检疫制度,繁育健康苗木。

  外检部门要严格检疫,防止美洲种、非洲种及其变异株系传入我国。大力繁育并推广健康苗木。对于没有隔离育苗条件的老病区采用防虫网棚培育无病苗,育成的苗木需经电镜检查和血清学等生物技术手段鉴定证明是无病的才可以种植。

  22防治柑橘木虱,消灭传播媒介。

  柑橘木虱具有快速繁殖、传病性高、终身带菌的特点,因此在冬季要彻底清园(柑橘木虱处于相对静止期),杀灭越冬柑橘木虱。在萌芽期喷10%吡虫·灭多威可湿性粉剂、20%氰戊·马拉松乳油、30%吡虫啉乳油和40%马拉硫磷乳油等药剂防止成虫在芽隙处产卵。

  23提高树体抗性,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的抗性。新梢转绿后对柑橘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及时挖出黄龙病树。挖病树和治木虱必须同时进行,在进行挖除之前要喷药,防止木虱迁移传染。柑橘种植过程中要注重优化种植结构,杜绝种植柑橘木虱转移寄主的植物,比如说九里香和黄皮等。

  柑橘黄龙病是怎样传播和为害的。

  本病主要以柑橘木虱为传播媒介,还可借助嫁接、菟丝子传播,有效控制果园柑橘木虱数量即可控制果园黄龙病爆发。

  带病苗木或带病接穗是远距离传病的主因,往往使无病的新区变成病区。

  1、果园或果园附近存在病源,即黄龙病病树。

  2、果园或果园附近有传毒媒介,即柑橘木虱。

  3、柑橘木虱在病树取食累计5个小时,即可带毒。

  4、果园内发生不整齐,随时有嫩梢发生,可吸引柑橘木虱前来取食、传毒。

  (1)严格检疫制度,杜绝病苗、病穗传入无病区和新种植区。

  (2)培育无病苗木。①苗圃地应选择在无病区或隔离条件好的地方,或用塑料网棚封闭式育苗。

  ②建立柑橘无病毒繁育体系。凡经选出的良种株系,必须通过指示植物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通过茎尖嫁接脱毒技术获取茎尖苗木,按无病毒规程操作繁育无病苗木。③“体系”未建立时,砧木种子应采自无病树的果实,种子用50~52℃热水浸泡5分钟,预热后再浸泡在55~56℃的热水中,恒温达50分钟。

  接穗应采自经鉴定的无病母树,并用1000倍盐酸四环素液浸泡2小时,后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嫁接。④加强苗圃的管理制度。

  (3)防治柑橘木虱。①加强栽培管理,每次新梢抽发整齐,统一喷药防治。

  在萌芽期即要喷第一次农药,防治成虫产卵在芽隙处。农药以有机磷为主,可选用水胺硫磷、氧化乐果或机油乳剂等。

  ②加强冬季清园喷药,消灭越冬期活动力差的柑橘木虱,是全年防治的关键。③调整果树品种结构,在柑橘产区内不种植黄皮、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杜绝柑橘木虱转移寄主。

  ④黄龙病严重的地区进行统一防治。因为黄龙病防治最难的一点是统防统治,只要有一家不管,大伙都跟着倒霉。

  (4)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每次新梢转绿后全面检查黄龙病株,发现一株挖除一株,不留残桩。

  当今,利用物理及生物综合方法。

  (5)病区重建柑橘园。

  ①应整片挖除病、老树,清理环境,先种植一年短期作物后再行种柑橘。②采用隔离种植。

  (6)以产业化经营方式发展柑橘生产,做到发展规模统一规划,园区内统一品种,生产上统一措施,技术上统一指导,管理上统一规程。能有效控制发病率。

  (7)立体防治: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采用立体化防治的方案。一是生长期(时间上)立体化防治,花芽期与展叶期是易于被侵染的关键时期。

  秋季采果后是病菌繁育并潜藏的关键期,对解决来年病原基数及病害危害程度具有重大作用。二是株体不同部位(空间上)立体化防治,中(草)药制剂溃腐灵具有传导性好的特性,树体的根、皮、叶、果都能够吸收药液的有效成份,传导过程当中能够杀灭潜藏(韧皮部和越冬)病菌。三是用法上立体防治,中(草)药具有营养复壮的特性,通过复壮提高免疫力和杀菌两个作用来防治病害,而灌根、清园(枝干喷雾)、喷雾是实现两个作用的立体化途径。

  (8)中西结合:中(草)药制剂具有多种成份复方而成、调理生长、提高作物免疫力、杀菌广谱、持效期长、由内而外防病治病的优势,单一成份的常规用药具有速效(抗药性较大)的特性,中西结合、复配使用有利于优势互补,在重症治疗时保障效果。

  (9)微生物治理:通过添加巴内达碧卡菌肥,对病原体起抑制作用,对果木起保护,防护作用。

  引起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类立克次体,近来的研究表明,这种病原物是一种不能被分离培养的细菌。

  本病通过带病苗木、接穗的嫁接和柑橘木虱近距离传播,通过带病种苗、接穗的调运和传毒昆虫的迁飞远距离传播。带菌柑橘木虱的若虫和成虫从病株吸食病原菌后,在其体内繁殖,终生带菌,不通过卵传递。

  柑橘黄龙病为害柑橘所有种类(品种)的实生植株和嫁接植株,在成年橘园和新定植橘园,均能严重发生,使果实丧失经济价值,**橘树死亡。

  发病的条件:①果园生态环境方面,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温度偏低,没有柑橘木虱分布,即使有少量病株,亦不会蔓延而致柑橘黄龙病大发生。在较高山岭的山沟果园,比较遮阳,不利柑橘木虱生存,亦无柑橘黄龙病大发生。②栽培管理方面,管理粗放的果园少喷杀虫剂,柑橘木虱多,加速柑橘黄龙病蔓延。

  ③病源数量方面,病株率高的果园及其相邻果园内,在未能严格防除柑橘木虱的情况下,病害蔓延迅速。病株是病源,由于病树落叶后经常萌发新梢,有利于柑橘木虱大量繁殖,加速了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