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苞叶上长小叶的玉米确实高产吗

2024-02-0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79 次
苞叶上长小叶的玉米确实高产吗

  此篇农资总结会给全国农友们刨释一下“苞叶上长小叶的玉米确实高产吗”的内容进行阐述,期待对各位农友们有一点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苞叶上长小叶的玉米不一定高产。玉米植株在栽培措施不当的情况下以及受到不良气候的影响时会导致该植株的苞叶上长小叶,不能将玉米植株苞叶上长小叶作为判断该玉米植树是否高产的依据。

  玉米植株的成熟有三个时期,它们分别是:乳熟期、蜡熟期以及完熟期。其中,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时期,如果将玉米要用以茎秆青贮时,其最佳收获时期则是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

  正确熟练的了解玉米植株的收获期能够保证玉米植株的高产。

  防治玉米植株苞叶上长小叶可以提高育苗移栽质量,防止僵笛。也可以在施肥的时候根据玉米植株的密度和苗情正确选择适合的量。除此之外,对于苞叶上已经长小叶的植株需要注意采取剪苞措施,避免产量损失。


好文探索:玉米“苞叶短、包不住棒子”,果穗籽粒**外,七大原因全面分析


  (北方农村网专家顾问团汇总整理)最近种植户反应玉米出现苞叶短的两类情况:一类是有的地块苞叶长度只有果穗长度1/3或一半。另一类情况是:同一品种种植不同地块,有的地块正常,有的地块出现短苞叶情况。

  由于苞叶短,籽粒**在外面,影响灌浆,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苞叶短易招虫害(如双斑萤叶甲虫、粘虫、金龟子、玉米螟、棉铃虫等),也会造成减产。

  玉米苞叶短,是指玉米果穗顶端不结实,籽粒不饱荚的现象,严重影响玉米增产。主要原因有以下七点:原因一、缺钾引起的。

  如果穗顶端籽粒瘪小,呈不正常的白色,则是土壤中缺钾。

  请注意:玉米是喜欢高氮高钾作物,氮钾比例1:0.7-1.5,随着钾的比例提高,而大幅度提高产量。玉米用钾不足,导致抗旱性差,营养比例失调,果穗发育不正常(请查阅倒数第一图到第四图)。

  玉米一般使用氮磷钾比例为2:0.8:2为适宜,每亩用纯氮在36斤左右为合适,不超过48斤(由此可见,亩用纯钾25-33斤为宜)。——高氮高钾是种玉米“最省钱、最高效”的施肥方式。

  有观点提出是缺磷是不正确的,因为磷当季利用率只有10%-25%,有“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的土壤留存,可供下季使用。甚至间隔2-3年不用磷也是可以的(请查阅倒数第五图、倒数第六图)。

  原因二、拔节到喇叭口期干旱缺水引起的。

  拔节期到喇叭口期,遇到干旱或者浇水过晚,导致苞叶和果穗分化不同步,出现苞叶短现象。

  种植密度过大,除了造成玉米生长后期通风、透光条件不良,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之外,还有容易倒伏、营养不良的两大弊端。

  一些人傻乎乎地、不动脑子地胡乱提高密度,你想过没有——同样你一亩地施肥100斤,亩密度3700棵、亩密度6000棵,单株平均肥料13克多、8克多,一棵玉米“少吃40%的营养”,肥料勉强让秸秆长起来了,到长玉米棒子的时候“饿病啦”(单株分配的肥料供应不足啊,不抗病、不抗倒、不高产、不耐高温等,你说你图啥呢)——如果一些高素质的三农人士想提高自己,请查阅《“七论”玉米降密度,稳定高产是正道》和《李少昆博士详解玉米“十大问题”》这两篇文章。

  个别品种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在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时也会出现苞叶和果穗发育不同步现象。

  同样条件下,冀审“炮弹型玉米978”,却表现优良,没有秃尖,一个玉米棒子都在1斤左右(见倒数第七图)。

  原因五、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用量极少但同等重要。

  土壤中缺少硼、铜、锰、钼、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对玉米雄花花粉的形成和授粉时的活性均有不利的影响,导致果穗发育不良,退化,畸形。

  据北京海平高科公司和北方农村网的多年试验,结合玉米喷施控旺防倒剂时,加配“蓝色晶典”50克喷施,可大大提高抗倒能力,又减少玉米秃尖和减轻玉米病害,增产显著,得到农民欢迎。

  原因六、果穗顶端小穗退化或顶端花丝发育晚。

  果穗顶端小穗、退化畸形,有时出现雌雄同花或雄花发育而雌花不发育。影响玉米的正常授粉。

  果穗顶端花丝发育晚,吐丝延迟,往往与雄花抽花时不配对授粉,使之不能结实。

  原因七、有人提出药害,北方农村网专家顾问团对此存疑比较大。

  有人提出“玉米种植户为了防倒或防虫、防病,在抽雄前喷施化控剂或**类杀菌剂,导致苞叶和果穗发育不同步造成的”——对此,北方农村网专家顾问团的技术人员存疑较大,因为:在河北沧州吴桥县,有一部分农民仍然保留着在玉米抽雄穗前(刚有雄穗抽出的时候)喷施40%乙烯利每亩30毫升的习惯,抗倒效果明显,没有出现所谓的药害(当前玉米控旺剂和抗倒剂的主要成分都是乙烯利)。

  另早年有报道玉米用乙烯利最大亩用量50毫升(新疆)。

  这个方法源于20多年前的一项技术,能流传至今,说明有存在的合理性。

  没有全面推广开来主要原因是该时期喷药不太方便。

  关于**类杀菌剂可能性的原因,也不是很大。

  据杨利华研究员指出:**类杀菌剂使用量在正常用量的3倍或3倍以上,可导致结实不良——但如此用药的概率是很低的。同时,玉米对抑制性农药的耐受力还是非常强的,北京海平高科公司邯郸办事处曾做过试验:亩用60毫升甲哌鎓、40克烯效唑后,玉米没有明显变化。


精选问答:


  1、玉米早收一天能减产多少?

  百分之一,如果提前3天收获,大约减产4%;如果提前一星期收获,大约减产7%;如果提前10天收获,大约减产10-12%。咱们掰开玉米苞叶,如果看到乳线居于玉米颗粒中间的时候,那么就要注意了,差不多再过10天,玉米就到了收获的时候了,并且这10天每天每亩玉米都可以增产12-16斤,甚至更多。

  2、一穗玉米可食用多少克?

  100克左右

  一根玉米通常的重量在200g-300g之间。玉米只有46%的部分是可以食用的,可食用的部分重量在92g-138g之间,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玉米中含有的核黄素等高营养物质,对人体是十分有益。

  所以一穗玉米可以食用差不多为10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