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氯吡脲能否用在柑桔上
柑橘膨果期使用几次氯吡脲?
两次
氯吡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与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作用基本相同。氯吡脲在柑橘沙糖桔果树上的使用时间,一般在花芽分化的后期,花蕾期或始花期、盛花期、果实膨大期用来促花坐果等。
核桃可以用氯吡脲吗?
脲有膨大果实,促进增产的作用,在果树上应用,增产效果及其显著。
氯吡脲葡萄使用浓度过高,易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酸度,减慢着色,延迟成熟。
若单独用用赤霉素GA3(10毫克/升)在盛花后7~10天浸或喷花序,以提高其坐果率,但会引起穗轴硬化及幼果大小不齐等。
将氯吡脲(5毫克/升)与赤霉素GA3(10毫克/升)混合,不仅明显提高了坐果率,而且还促进幼果膨大,防止穗轴硬化及幼果大小不齐等副作
氯吡脲是膨大剂吗,怎么使用呢?
氯吡苯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却较6-苄氨基嘌呤高10-100倍。
①猕猴桃。谢花后20~25d,用0.1%药液5~20ml加水1kg(即浓度为5~20mg/L),浸渍幼果1次,可膨大果实。
②枇杷。浸幼果,使用浓度10~20mg/L。果实膨大期对树冠喷施2~3次,浓度为500mg/L赤霉素加30mg/L的吡效隆,可有效促进果实的后期生长膨大,使果实提高品质,提早成熟上市。
③葡萄。用0.1%药液5~15ml加水1kg(即浓度为5~15mg/L)药液在谢花后10~15d浸渍幼果穗,可膨大果实,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④无核葡萄。选择生长健壮的的壮龄葡萄树,花前3d使用赤霉素50mg/L浸花穗和花后10d赤霉素50mg/L加吡效隆100mg/L浸幼果两次,能显著增加单粒重和单穗重。花后10d用吡效隆10~20mg/L浸幼果,能明显增大果粒。
⑤桃。开花后30d以20mg/L浓度药液喷幼果,可膨大果实,促进着色,改善品质。
扩展资料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不仅能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进作物的抗逆性,使农业生产省工、节本和高效。“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国,氯吡脲主要用在西瓜等园艺作物上,赤霉酸主要用在柑桔等作物上。从使用多年的情况看,技术成熟,生产效果好。
杨梅最强的膨大素配方?
磷钾肥+中微量元素肥+生长调节剂即:磷酸二氢钾+流体钙镁+流体硼+芸苔素内酯。
钙是表光元素,是作物所需的中量元素,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其对水分和矿质养分的吸收,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促进果实膨大、着色,增加产量;
镁是另一种中量元素,构成植物体内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果实膨大和籽粒灌浆,是光合产物累积的结果,因此都有镁有关。
硼,是所有作物必不可少的一种必需营养元素。尤其在开花坐果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肥料所无法替代的。
什么农药能使果实增重?
缩节胺
1、甲哌鎓(缩节胺)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能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抑制茎叶疯长、控制侧枝、塑造理想株型,提高根系数量和活力,使果实增重、品质提高。广泛应用于棉花、小麦、水稻、花生、马铃薯、葡萄、蔬菜、豆类、花卉等农作物。
2、使用方法:喷洒250g/L甲哌鎓水剂(助壮素)在各时期的作用同甲哌鎓(缩节胺)原药作用相同。喷洒时以下午高温后有一段光照和湿度大时为宜。棉业对甲哌鎓(缩节胺)或250g/L甲哌?水剂(助壮素)吸收快而输出慢,喷施后6小时遇降雨,则不需要重喷。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