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养殖 大黄鱼养殖技术
这一篇文章会给农资人解释一下“大黄鱼养殖”的内容进行讲授,期待对广大农友有一些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大黄鱼品种特点大黄鱼是一种常见的海水养殖鱼类,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大黄鱼体形长而侧扁,头部扁平,口大而斜。成年大黄鱼体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可达10千克左右。
大黄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用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大黄鱼养殖技术大黄鱼是一种需氧性强的鱼类,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保证水质清洁、充氧充足。同时,大黄鱼对水温和盐度的要求也比较高,养殖前需要进行水质调整和饲料配制。
大黄鱼的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池塘养殖适用于大规模养殖,但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资源。网箱养殖适合于海岸线较长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海域资源,但需要考虑风浪、潮汐等自然因素。
大黄鱼的饲料主要以鱼粉、豆粕、玉米粉等为主,需要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养殖密度进行科学配比。同时,还需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情况,以避免**的发生。
大黄鱼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大黄鱼作为一种高品质、高营养价值的食用鱼类,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据统计,2024年我国大黄鱼产量达到65万吨左右,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
拓展百科知识1.大黄鱼的学名是Larimichthyscrocea(lālímíjūnsīkèxièyá)。
2.大黄鱼是一种温带海水鱼类,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东海和黄海等区域。
3.大黄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鱼类、虾、蟹等为食。
参考文献:
1.陈建华.大黄鱼养殖技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24.
2.赵兵,王晔,陆俊杰.大黄鱼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渔业信息,2024,34(6):39-41.
相关问答拓展:
1、野生小黄花鱼怎么看?
第一:对比头部,野生黄花鱼头部比较尖,而养殖的头部比较圆。
第二:看鱼鳍,野生黄花鱼的鱼鳍比较尖长,而养殖的鱼鳍比较短宽。
第三,观察鱼鳞,野生黄花鱼鱼鳞没有出现倒插现象,而养殖的鱼鳞出现倒插了。
第四,看鱼尾,野生黄花鱼鱼尾比较大长,而养殖的比较短小。
2、养殖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在于1、鱼头:野生大黄鱼鱼头小且尖,养殖大黄鱼鱼头大而浮肿。
2、鱼尾:野生大黄鱼鱼尾修长有力,而养殖大黄鱼鱼尾短小。
3、背鳍:野生大黄鱼背鳍有锯齿呈**,养殖大黄鱼背鳍颜色灰白。
4、口感:野生大黄鱼肉质紧嫩,养殖大黄鱼肉质松散。
3、野生黄花鱼和养殖黄花鱼怎么区别?
1、体型区别:人工养殖的黄花鱼和野生黄花鱼的体型就是不同的。野生黄花鱼的体型比较小,但人工养殖的黄花鱼体型相对来说比较大,有时候体型的差异很大,很明显可以区分出来。?
2、颜**别:人工养殖和野生黄花鱼的颜色也是不同的。野生黄花鱼的颜色是透色的或者是微**的,人工养殖黄花鱼的颜色则是灰白色的。?
3、身体形状区别:二者身体的形状也有一定的差异。野生黄花鱼形状是比较薄,比较扁平;人工养殖黄花鱼的形状则是比较厚,比较肥的。?
4、内脏区别:野生黄花鱼和人工养殖黄花鱼的内脏也是不同的,若是可以剖开它们的身体则可以明显看到。野生黄花鱼的内脏比较干净,但人工养殖的黄花鱼内脏有一些污浊的物质。?
5、肉质区别:二者肉质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野生黄花鱼由于活动比较多,肉质就比较紧实;但人工养殖的黄花鱼活动量不大,所以它们的肉质就会松散一些。
4、野生黄花鱼与养殖的黄花鱼有什么区别?
鱼头形状不同:养殖的黄花鱼鱼头较大,而且嘴唇颜色比较淡,野生的鱼头较小,嘴唇颜色为红色。尾巴长度不同:养殖的黄花鱼尾巴的长度是比较短的,但是野生的黄花鱼尾巴长度相对较长一些。背鳍不同:野生黄花鱼背鳍生长锯齿,而且较长,养殖的黄花鱼背鳍比较粗糙,颜色为灰白色。
5、怎样区分大黄鱼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
野生鲤鱼会有捕捞的伤痕,而且体型较小,肉质鲜美,很少有腥味。
人工养殖的鲤鱼鱼鳞都比较完好,整齐,通体比较黑,基本市场**的都是养殖的。
基本上养殖的整体看起来比野生的神气多啦。
我外公就是太湖的以前的一批渔民,每年回去都能吃到野生鲤鱼,国家都某些时候禁止捕捞了。我不爱吃鱼,但是野生鲤鱼真的没有腥味,我可以吃。
拓展好文:4.8斤野生大黄鱼,卖出元!它为啥这么贵?
近日
浙江宁海迎来了
新春第一网
渔民王明明在朋友圈
晒出喜讯
捕获到一条4.8斤重的
野生大黄鱼
并且以元的价格售出
(图片丨浙江之声)
随着消息传开
不少网友表示疑惑
近年来
野生大黄鱼资源
是否得到修复?
小黄鱼
在超市卖20元一条
野生大黄鱼
为啥就这么贵?
它们有什么区别?
养殖和野生之间的区别
又如何分辨呢?
野生大黄鱼
为啥贵?
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一起并称中国三大海产,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以虾、螃蟹、其它甲壳纲动物和鱼类为食的肉食性鱼类,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400-800克,身体呈金**,有“海上土豪金”之称。
(图片丨央广网)
据记载,原本野生大黄鱼本是一种产量高、存活率高的鱼,早期人们的捕捞技术也简单,能给大黄鱼留有繁殖的余地。但自从1960年的敲罟法(通过敲打,制造声音将黄鱼震昏,再把昏死的鱼群赶入网中)传遍大江南北后,大黄鱼捕捞量直接从每年5000吨,飙升到10万吨。
在1974年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让大黄鱼损失严重的大事。那年春节刚过,浙江省就组织了2000对机帆船前往舟山渔场,当时的舟山渔场是大黄鱼的一个主要越冬场所。那一年的黄鱼特别多,船开过去,就会看到海面下都是密密麻麻的鱼群。
看到如此多的鱼群,渔民们就开始了疯狂捕捞模式。当年,仅仅浙江省的大黄鱼产量就达到16.8万吨,全国各地前前后后赶来了5000多对机帆船,甚至连韩国也跑来捞走了3、4万吨。
(图片丨青岛渔业博览会)
1974年春天,保守估计全国大黄鱼捕捞量超过了25万吨。但过量的捕捞,人们根本无法全部消耗掉,以至于不仅大黄鱼价格猛跌到每斤只有几分钱,甚至很多大黄鱼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只能腐烂在海岸边当肥料用。
(图片丨青岛渔业博览会)
那一场捕捞几乎是对大黄鱼的**,后来老渔民们都说,1974年的那场捕捞是他们最后一次见到铺满海面的大黄鱼。
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食用鱼,野生大黄鱼曾面临严重的过度捕捞问题,捕捞量不断下降,售价也节节攀升。如今,超过4斤的特大黄鱼,因为太稀有,通常都能卖出天价。以浙江为例:
2024年1月19日,舟山渔民捕获一条5.6斤野生大黄鱼,成交价元,折合5714元/斤。
2024年2月28日,宁波渔民捕获一条7.1斤野生大黄鱼,成交价元,折合5915元/斤。
2024年1月15日,象山县一渔船一网捕获4900斤野生大黄鱼,打包以957万元价格成交,折合1953元/斤。
野生大黄鱼资源
得到一定的修复
据了解,此次并非王明明父子第一次捕获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近3年来,他们平均每年都会捕获两条4斤以上的野生大黄鱼,一斤以上的大黄鱼更是经常能捕到。这么密集地捕到野生大黄鱼,应该得益于大黄鱼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修复。
(图片丨新华网)
为了保护岌岌可危的大黄鱼种群,各种保育措施先后出炉。1985年,福建省在宁德市三都湾内官井洋海区与宁德、福安交界海域成立了官井洋大黄鱼保护区。1994年,东海各省开始实施伏季休渔。
人工繁育大黄鱼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86年,原国家农牧渔业部和福建省科委正式将“大黄鱼人工育苗量产及其增养殖应用技术研究”作为“七五计划”期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990年,大黄鱼人工繁殖与育苗综合技术逐步成熟,当年实现全人工批量育苗104万尾。
培育成功的大黄鱼幼苗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成为养殖鱼,走向人们的餐桌——全国现在每年的大黄鱼养殖产量约有25万吨,是食用大黄鱼的绝对主力;二是被放归自然海域,用以恢复和扩充野生种群,这一做法也被称为增殖放流——仅在2024年6月,东海海域就放流了50万尾大黄鱼鱼苗。
(图片丨千图网)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农业农村办负责人邬翱宇:
几年前,4斤以上野生大黄鱼即便是在东海大洋也很罕见,如今在宁海湾海域也时有捕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岸的水质环境越来越好。持续实施的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政策对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起到了重要修复作用,生态效益越来越明显。
养殖和野生的大黄鱼
如何区别?
虽然野生大黄鱼成为了“奢侈品”,但市场上还有大量售卖的人工大黄鱼,不仅做菜非常香,营养价值也不输野生大黄鱼。那么,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看鱼尾
养殖的大黄鱼常年生活在网箱之中,空间有限,尾巴一般很短;野生的长时间在大海中回游,尾巴会比较修长。
看鱼头
养殖黄鱼鱼头较大,野生黄鱼头则比较小。
看胸鳍
野生的黄鱼胸鳍更长,翻过来可以盖住眼睛,而养殖的是短粗型。
食用口感
大黄鱼是一种海鱼,本身的肉质比较鲜美。在食用野生大黄鱼的时候,能感觉到肉质非常坚实黏重。而养殖大黄鱼的肉质黏性很差,炖煮时容易松脱。
(图片丨千图网)
另外,野生大黄鱼的鳍一般干净而完整,鳍形较长,而且从海里捕捞上来时,由于气压减低引起鱼鳔**而毙命,不大有痛苦挣扎过程,身上的鱼鳞、鱼鳍不会留下充血的痕迹。那些鳍看上去有点红、有点破损,鳍形较短,鱼身上有红点、伤痕的,应该是养殖的。因为人工养殖大黄鱼一般被关在网箱里养,在狭小的空间里游动时容易撞伤。
小黄鱼和野生大黄鱼
有啥区别?
说到大黄鱼,不得不提及小黄鱼。很多人会误以为小黄鱼是还没有长大的大黄鱼。实际上,小黄鱼可不是大黄鱼的小时候,而是另外一种鱼类。
它们同属石首鱼科,从外形上看,大黄鱼的尾柄细长,小黄鱼的尾柄短粗;凑近点儿看,大黄鱼臀鳍鳍条数为7-9条,一般为8条,而小黄鱼臀鳍鳍条数为9-10条,一般为9条。
(图片丨青岛渔业博览会)
还有种辨别方法,得等你吃过后数脊椎——大黄鱼一般是29枚,小黄鱼一般是26枚。
随着野生大黄鱼
资源的修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会有越来越多
价格“亲民”的野生大黄鱼
走上百姓的餐桌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