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二氯喹啉酸的除草剂特性、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二氯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047 次

二氯喹啉酸:除草剂的最佳选择

特性

二氯喹啉酸是一种高效、广谱的除草剂,对多种杂草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它能够快速被植物吸收,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短,对环境影响较小。

适用范围

二氯喹啉酸适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地等各种农作物的除草。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控制多种杂草,包括但不限于狗尾草、稗草、一年生禾草等。

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推荐剂量使用。

2.在使用前应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水稀释。

3.使用时应注意防护措施,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4.喷洒时应保持一定距离,确保药剂均匀覆盖植物表面。

5.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喷洒设备,避免药剂残留。

用户关心的问题

Q:二氯喹啉酸对人体有害吗?

A:二氯喹啉酸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喷洒设备,避免药剂残留。

Q:二氯喹啉酸的残留期是多久?

A: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短,一般为2-4周左右。

Q:二氯喹啉酸对环境有影响吗?

A: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短,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是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药剂流入水源等敏感地区。

Q:二氯喹啉酸的剂量应该如何控制?

A: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推荐剂量使用。不要随意增加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Q:二氯喹啉酸对哪些杂草有控制效果?

A:二氯喹啉酸对多种杂草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包括但不限于狗尾草、稗草、一年生禾草等。

二氯喹啉酸的百科知识

二氯喹啉酸是一种除草剂,化学式为C10H5Cl2NO2。它能够快速被植物吸收,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短,对环境影响较小。它适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地等各种农作物的除草,对多种杂草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参考来源:

1.《农业化学品使用手册》

2.《农业药剂使用指南》

3.《农业技术手册》

问答拓展:二氯喹啉酸使用方法,杀什么草,要注意什么

旱直播田、秧田及水直播田、移栽田均可使用二氯喹啉酸,对于旱伏桐直播田,可在播前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0-50克,兑水50千克后喷雾,出苗后至2叶1心期使用亦可。秧田及水直播田在稗草1-5叶期、稻苗3-5叶期,亩用50%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40千克喷雾,若缺基坦稗草5叶期后使用需加大用量。
一、二氯喹啉酸使用方法
1、旱直播田播前亩用50%可湿性粉剂30-50克,兑水50千克后喷雾,出苗后至2叶1心期施药,效果最好。施药后应该保持土壤湿润,建议保持浅水层1天以上。
2、秧田及水直播田在稗草1-5叶期、稻苗3-5叶期,亩用50%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40千克后在田中无水层时进行喷雾,注意使用药物24-48小时后需要复水,稗草5叶期后,应适当加大剂量,否则防除效果不太明显。
锋掘3、移栽田可以在移栽后5-15天,亩用50%可湿性粉剂30-50克,兑水40千克,排干田水后喷雾,施药后隔水灌浅层水,不仅能防除散稗,对夹棵稗也有很显著的效果。
二、二氯喹啉酸杀什么草
二氯喹啉酸为防除稻田稗草的特效除草剂,属于激素型喹啉羧酸类除草剂,防治稗草且适用期很长,1-7叶期均有效,对鸭舌草、水芹、田皂草、田菁、臀形草内、决明和牵牛类杂草也具有一定的防除作用。
三、使用二氯喹啉酸杀草需要注意什么
1、茄科农作物烟草、马铃薯、辣椒等,伞形花科农作物胡萝卜、芹菜等,藜科农作物菠菜、甜菜等对该药敏感。
2、二氯喹啉酸可与杀草丹、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敌稗、双草醚、氰氟草酯等混用以扩大除草谱。
3、二氯喹啉酸不可与多效唑、烯效唑等生长调节剂混用或短期内间隔使用。

问答拓展:我国哪些地区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药性?

二氯喹啉酸是水稻田经济、有效、安全的防除稗草的除草剂品种之一,尤其对高龄稗草有特效,且用药后不必保持深水层,故其适用范围及施用方法要比丁草胺、禾草敌等除稗剂优越。用二氯喹啉酸处理稗草后,稗草的幼嫩叶片先轻度失绿,然后叶片弯曲,逐步萎蔫,最终死亡。
2024年在湖南的安乡、南县、沅江县出现二氯喹啉酸对稗草防效不好的投诉液信。2024~2024年多数零售商放弃经销二氯喹啉酸,销售量直线下降。同期厂家将销售重点转移到新的直播稻前稿区。2024~2024年五氟磺草胺得到大面积推广,二氯喹啉酸在直播稻老种植区销售锐减。1997~2024年是二氯喹啉酸大面积应用的年代,前后不到10年。2024年每667米2推荐45克(有效成分),为当年推广剂量的2倍以上,防效也只能达到60%左右。
近年来,我国的主要水稻产区不断有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药性的报道,且抗性程度越来越严重,部分稻区已达高抗水平,甚至少部分地区的抗性比更是高达718.48和695.84,远远高于早期报道的抗药性程度,以至于二氯喹啉酸对这些地区稗草基本失效。
近些年来,随着二氯喹啉酸使用年限的增加和人为过量施用等因素影响,稗草对其产生了抗药性,且抗药性程度日趋严重。目前国内各主要水稻产区均有二氯喹啉酸抗性产生的报道。杨彩宏等(2024)对广东佛冈、韶关、梅州等地共14个点的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14个稗草生态型均未表现出抗药性。李拥兵等(2024)对我国南方部分稻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湖南省安乡县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明显的抗性,其抗性样品的50%抑制浓度(IC50=6.972)与敏感性样品的50%抑制浓度(IC50=0.256)比值高达27.23倍。常德市郊、汉寿县和湖北省黄梅县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也可能正在形成,它们的抗性样品的so%抑制浓度与敏感性样品的50%抑制浓度比值分别达到2.63倍、2.31倍和2.02倍。吴声敢等(2024,2024)对浙江省部分稻区稗草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稗草抗药性生物型在浙江省个别稻区也已经产生,其中绍兴陶堰和温州塘下的稗草样品的so%抑制浓度与敏感性样品的s096拇制浓度比值分别达到718.48倍和695.84倍。.若继续使用二氯喹啉酸,会加快稻田稗草抗性水平的迅速提高。董海等(2024)对辽宁省稻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测定,结果也显示辽宁省稻区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其中盘锦盘山、东港、沈阳新城子、辽阳灯塔、大连庄河、营口稗草样品的50%抑制浓度与敏感性样品的50%抑制浓度比值分别达到5.09倍、3.83倍、3.36倍、3.14倍、3.07倍和3.05倍。
调查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稗草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尤其是湖南、浙江、江苏和安徽等省区的抗药性水平较高。另外,在辽宁省也有抗药性稗草的生物型发生,但整体抗性水平不高。
上述抗性稗草的分布结果表明,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水平与使用除草剂的品种、时间、次数和剂量息息相关,抗性水平与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呈正相关,使用时间越长的地区,对其抗药性越高。故在同一地区长期单一地使用某一类型的除草剂,易使杂草对该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目前抗性稗草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闹悔轮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使用二氯喹啉酸较多的稻区。但目前二氯喹啉酸或其混剂仍为我国稻区稗草的主要防治药剂之一。加强我国稻区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监测,对二氯喹啉酸的可持续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问答拓展:二氯喹啉酸和二氯喹啉草酮哪个对杀稗草稻稗更好效果?

二氯喹啉酸对杀稗草稻稗效果更好。
二氯喹啉拿局含酸,是一种激素型喹啉羧酸类除草剂。腊握为无色晶体。
主要用于水稻、玉米、高粱田地。
二氯喹啉酸是防除稻田稗草的特效选择性除草剂,属激素型喹啉羧酸类除草剂,与生长素类作用相似,主要用于防治稗草且适用期很长,1至7叶期均有效。水稻无不良反应。
使用方法
1.插秧田稗草1至7叶期均可施用,亩用13.5至26克有效成分,喷雾,药前将水排干,药后放水回田,保持3至5cm水层。
2.直播田秧苗2.5叶期以后施药,用量同上。
注意事项
1、土壤中残留量较大,对后茬易产生药害,后茬可种水稻、玉米、高粱。
2、茄科(烟草、马铃薯、辣椒等)、伞形花科(胡萝卜、芹菜)、藜科(菠菜、甜菜)锦葵科、葫芦科(各种瓜类)、豆科、菊科、旋花科作消笑物对该药有反应。
3、可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敌稗、氰氟草酯等混用以扩大除草谱。
4、部分地区常年超量使用二氯喹啉酸,以致田间产生累积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