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农药拌种发芽有影响吗 农药拌种发芽有影响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497 次
农药拌种发芽有影响吗 农药拌种发芽有影响吗

农药拌种发芽有影响吗?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深知农药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农药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对种子的影响。那么,农药拌种发芽有影响吗?

农药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研究表明,农药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农药会对种子形成障碍,阻碍种子的发芽;有些农药则会导致幼苗生长缓慢、畸形或死亡。农药残留也会对作物品质产生影响,降低作物的营养价值。

如何减少农药对种子的影响

为了减少农药对种子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我们应该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这样可以减少农药对种子和作物的影响。

2.正确使用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我们应该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农药,不要超量使用或滥用农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尽量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种子。

3.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除了使用化学农药,我们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昆虫和微生物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减少对种子和作物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农药拌种发芽有影响吗?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药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正确使用农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等措施来减少影响。

拓展问题:

1.除了农药,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种子的发芽?

除了农药,还有气候、土壤、种子品质等因素会影响种子的发芽。例如,过度的干旱或过度的湿度、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种子质量差等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

2.如何评估农药对种子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幼苗生长试验等方法来评估农药对种子的影响。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药对种子和幼苗的影响程度。

3.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有何区别?

化学农药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农药,它具有广谱、快速、效果明显等优点。而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昆虫等自然界的生物杀灭病虫害的农药,它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

4.如何正确使用化学农药?

正确使用化学农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农药、注意使用时间和方法、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等。

5.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利用昆虫、微生物、植物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利用一些微生物制剂控制病菌、利用植物提高土壤抗病能力等。

问答拓展:用甲拌磷拌过的土豆种子对出苗有影响吗?

用甲拌磷拌过的土豆种子对出苗没有影响。

但甲拌磷只能用于棉籽拌种,不能用于蔬菜、茶叶、果树、桑树、中药材等作物。

甲拌磷,为高毒、高效、广谱的内吸性除虫、除蜻剂,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甲拌磷进人植物体后,受植物代谢的影响而转化成毒性更大的氧化物(亚双、砚),昆虫取食后体内神经组织的乙酸胆碱醋醉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而导致中毒,直至死掉。由于甲拌磷及其代谢物形成的更毒的氧化物。在植物体内能保持较长的时间(1至2个月,甚至更长),因此药效期长.要特别注意残留毒性。甲拌磷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都有效,如蚜虫、飞虱、蓟马、红蜘蛛、潜叶蝇、拟步行甲、象甲、跳甲、楼站、金针虫等。

注意事项

1.甲拌磷只限用于棉籽拌种.不准用于蔬菜、茶叶、果树、桑树、中药材等作物。严禁喷雾使用。

2.拌种、播种时要注意安全防护,以防中毒。

3.在水、肥过大的情况下,若甲拌磷用量过大,会推迟棉花的成熟期,必须加以注愈。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又称高毒、高效、广谱的内吸性除虫除螨剂,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都有效,如蚜虫、飞虱、蓟马、红蜘蛛、潜叶蝇、拟步行甲、象甲、跳甲、蝼蛄、金针虫等。对鳞翅目幼虫药效较差。

甲拌磷进入植物体后,受植物代谢的影响而转化成毒性更大的氧化物(亚砜、砜),昆虫取食后体内神经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而导致中毒,直至死掉。由于甲拌磷及其代谢物形成的更毒的氧化物,在植物体内能保持较长的时间(约1-2个月,甚至更长),因此药效期长,但也要特别注意残留毒性问题。

②主要制剂

55%乳油、3%和5%颗粒剂,与其他农药复配的种子处理剂。

③防治对象

用于棉花拌种或浸种。种子经处理后,由于内吸作用,在苗期对蚜虫、螨、蓟马、介壳虫等有强毒杀作用,且残效持久。

农业部规定,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这集中农药禁止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因为这种农药会被植物根系吸收,灭虫效果好,可一旦在蔬菜上使用,对人体是有害的。人体一旦食入甲拌磷,会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容易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重大疾病。还有,甲拌磷在人体潜伏期长、不易发现,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问答拓展:6%戊唑醇拌种超量影响小麦发芽吗

6%戊唑醇拌种超量影响小麦发芽。

使用技术

(1)合理配置浓度:使用杀菌剂(包括水剂和可湿性粉剂)喷雾时,都需要用水将药剂配成或稀释成适当的浓度.不同的杀菌剂其使用浓度都有其特殊要求,配置浓度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不可随意加大或缩小.如果浓度过高就极易造成药害,而浓度过低则达不到用药防治病害的效果。

(2)选准喷施时问:一般而言,喷施杀菌剂的时间过迟或过早都会影响防治效果.喷药时问过早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降低防治效果.而喷药时间过迟则因大量病原物已经侵入寄主或造成危害,这时即使喷内吸治疗剂,也因亡羊补牢结果事倍功半.因此,使用杀菌剂时应根据作物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以及病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及时用药.通常杀菌剂的用药时间均应掌握在发病前(保护用药)或发病初期(防患于未然)为佳。

(3)掌握用药次数:杀全面的村镇信息共享菌剂的喷药次数主要是根据药剂残效期的长短和气象条件来确定.一般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3次.遇特殊情况,如施药后遇雨,应及时补喷一次。

(4)提高用药质量:杀菌剂的喷药质量包括用药数量和喷药质量.用药数量要适宜,用药过多一方面会增大成本,另一方面还极易造成药害.而用药过少则无法达到用药目的.用药质量要讲究,喷药时要求雾点细密,喷药均匀,要喷遍植株茎干和叶片正反面,力求做到不漏喷。

(5)严格防止药害:杀菌剂造成药害有多种原因,首先一般水溶性较强的药剂容易发生药害,其次不同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也不同,例如波尔多液一般不会造成药害,但对铜敏感的作物也可以产生药害.豆类、马铃薯、棉花则对石硫合剂敏感,药害的几率较高.再者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药剂的反应也不同,一般幼苗和孕穗开花阶段容易产生药害.另外,药害与气象条件如气温、日照等也有一定关系,一般高温干旱、日照强烈或雾重、高湿等条件下用药均易引起作物药害。

(6)谨慎药物混用:杀菌剂不少为碱性农药,故不能与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杀虫剂混用,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呈碱性不能和1605、乐果、敌敌畏等混合使用,否则会造成两败俱伤.还有一些杀菌剂如多菌灵、白僵菌等不能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托布津等杀菌剂混用,同样会造成杀虫(菌)微生物丧失生理活性和杀虫(菌)能力而失效。

(7)注意规避抗药性:使用杀菌剂也存在作物病害的抗药性问题,长期使用单一的药剂(主要是内吸杀菌剂),就会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即使多次重复用药也无济于事,甚至变本加厉.为规避病害抗药性,要科学选用农药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不同类型的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严禁长期单独使用一种农药。

问答拓展:你好,我用43%的戊唑醇15克拌小麦种25公斤对小麦有影响吗,还能正常出苗吗?

用43%的戊唑醇15克拌小麦种25公斤,浓度太高,对小麦当然有影响吗,不能正常出苗。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能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除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该品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消灭病菌。
使用方法
小麦散黑穗病:小麦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100至150克(有效成分2至3克),或用6%戊唑醇悬浮剂商品量30至45毫升(有效成分1.8至2.7克)拌种。戊唑醇拌种对小麦出芽有抑制作用,一般比正常不拌种晚发芽2至3天,最多3至5天,对后期产量没有影响。充分拌均后播种。
玉米丝黑穗病:玉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至600克(有效成分8至12克)拌种。充分拌匀后播种。
高粱丝黑穗病:高粱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至600克(有效成分8至12克),或用6%戊唑醇悬浮剂商品量100至150克(有效成分6至9克)拌种,充分拌均后播种。
注意事项
接触本剂应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穿好防护衣服。工作时禁止吸烟和进食。工作结束后,应用肥皂和清水洗脸、手和***露部位。
用本剂处理过的种子,严禁用于人食或动物饲料。
本剂应贮存于干燥、通风、阴凉和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茎叶喷雾时,在蔬菜幼苗期、果树幼果期应注意使用浓度,以免造成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