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简介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病虫害一直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从小麦病虫害的种类、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小麦病虫害的种类小麦病虫害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螟虫等。这些病虫害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会导致小麦减产,有的会影响小麦品质。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艺防治等。其中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治方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药剂残留和环境污染等。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新型的防治方法,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高温、低温、光线等物理因素进行防治。农艺防治是通过改良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施肥等措施来防治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与防治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情况有关。化学防治虽然防治效果显著,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药剂残留和环境污染等。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新型的防治方法,对环境污染小,但是防治效果相对较弱。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高温、低温、光线等物理因素进行防治,但是操作比较复杂,防治效果也较弱。农艺防治是通过改良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施肥等措施来防治病虫害,但是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总结,效果较为稳定。
拓展百科知识1.条锈病:是小麦上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茎秆。该病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品种抗性等因素有关。
2.蚜虫:是小麦上比较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茎秆。该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植株生长状态等因素有关。
3.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相对于化学防治来说,对环境污染小,但是防治效果相对较弱。
参考文献:[1]刘志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中华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1):1-5.[2]赵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与水电,2024(4):114-116.相关问答拓展:
小麦病有哪几种?
小麦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白粉病:又称小麦白粉病,是小麦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于春、夏季节,病原菌为白粉菌。病叶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菌丝和孢子,严重的会导致叶片早衰、凋萎和小麦产量下降。
2.条锈病:是小麦上另一种常见的病害,由条锈菌引起。病叶上出现红褐色的条锈状斑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萎、萎缩,甚至整株植株死亡。
3.赤霉病:也称小麦赤霉病,由赤霉菌引起。病叶上出现暗红色、暗紫色的菌丝和孢子,叶片出现叶斑,叶尖枯黄、卷曲,严重时可导致小麦成熟期提前、产量下降。
4.叶枯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真菌病害,由小麦叶枯菌引起。病叶上出现灰白色的孢子和菌丝,叶片出现枯黄、枯褐、脱水和卷曲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植株死亡。
小麦叶子发黄有锈斑怎么回事?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
其实,小麦条锈病传播速度很快,等发现一片一片地的小麦茎叶发黄时,发病就已经相当严重了,也就是说错过了最佳防治时间。另外,就是如果用药不对路。小麦条锈病严重发生的原因
防治小麦条锈病,要记住关键的16个字,那就是“带药侦查、打点保面。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就要开始大面积的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肟·戊唑醇等。
咪鲜胺加戊唑醇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吗?咪鲜胺加戊唑醇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
戊唑醇咪鲜胺是一种三唑类高效新型复合类杀菌剂,戊唑醇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咪鲜胺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戊唑醇咪鲜胺可有效地防止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等。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调节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的作用。
主要防治病害如下:炭疽病、蒂腐病、青霉病;香蕉芒果草莓花生辣椒茄子甜瓜番茄等蔬菜的的炭疽病、叶斑病;水稻恶病、稻瘟病;油菜菌核病、叶斑病;蘑菇褐斑病,梨的黑星病等效果显著。赤霉病是小麦和大麦的重要病害,在大流行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40%。同时,由于病菌的代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赤霉病是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一般只要初侵染菌源量大,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会爆发流行。
防治办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播种前用种衣剂+新高脂膜800倍液拌种处理(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可以避免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2、秋季深耕灭茬,并喷洒杀菌药剂+新高脂膜800倍液处理土壤,不仅减少菌源,还能减少越冬虫源。灌足底墒,施足底肥,特别是氮、磷、钾肥合理匹配,增施有机肥,确保小麦健壮生长。并适当提早播期,使小麦在病害大流行前抽穗扬花以减轻病害发生。
3、保穗壮穗:根据小麦生长态势和病害发病特点,要适时喷施保护药剂预防。要在孕穗期喷施壮穗灵,强化整个穗期的生长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强抗病能力。当小麦齐穗至盛花期,抢晴喷药1-2次。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400倍液,或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0公斤喷雾,可有效灭治赤霉病。
4、适时抢收。小麦成熟,及时抢收、抢脱粒、抢晒、抢归仓,避免小麦后期遇雨,病害在麦堆内蔓延。
小麦病害有哪些?小麦叶锈病
白粉病
黑穗病
纹枯病
全蚀病
黄矮病
蚜虫
红矮病
叶斑病
吸浆虫
红蜘蛛
(3)赤霉病。主要为害穗部造成穗腐。潮湿时在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后期病部可出现黑色颗粒状物。(4)全蚀病。苗期受害导致根部变黑、叶片黄化、灌浆期病株提早枯死形成“枯白穗”。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产生黑褐色菌丝层,潮湿时病株基部叶鞘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