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怎么预防倒伏 附预防补救措施
如何预防小麦倒伏?
选择适宜的品种
小麦品种的抗倒性不同,因此在种植前应选择抗倒性好的品种。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抗倒性强的小麦品种,例如“长柄系列”、“高秆系列”等,这些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倒伏的概率较小。
合理施肥
合理的施肥可以增加小麦的抗倒性。在生长过程中,小麦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特别是氮肥。适量的氮肥可以增加小麦的秆粗和茎壁厚度,提高小麦的抗倒性。肥料的施用量也要注意,过量的施肥会导致小麦茎秆变得细弱,反而容易发生倒伏。
加强田间管理
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小麦倒伏。例如,在小麦生长初期,要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出现干旱缺水的情况。在小麦生长中后期,要及时加强支架的建设,增加小麦的支撑力,避免因风吹雨打等自然因素导致小麦倒伏。
预防小麦倒伏的补救措施
如果小麦已经发生了倒伏,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补救措施:
1.支架法
支架法是最常见的补救措施之一,即在小麦倒伏后,采用支架的方法将小麦扶正。支架的材料可以是竹竿、木棍等,支架的高度应适中,不能过高或过低,支架的位置应固定牢固,避免小麦再次倒伏。
2.倾斜法
倾斜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补救措施,即在小麦倒伏后,将小麦的茎秆倾斜一定角度,使其重新站立。此方法适用于小麦倒伏角度不大的情况。
3.扭曲法
扭曲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补救措施,即在小麦倒伏后,将小麦的茎秆扭曲一定角度,使其重新站立。此方法适用于小麦倒伏角度较大的情况。
用户关心的问题
1.小麦倒伏会对产量和质量有何影响?
小麦倒伏会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因为小麦倒伏后,茎秆的表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导致小麦的生长速度变慢,产量降低。小麦倒伏后,易受病虫害侵袭,导致小麦质量下降。
2.如何判断小麦是否会倒伏?
小麦是否会倒伏,与小麦的品种、生长环境、气候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小麦生长过程中,如果茎秆变得过长、过细,或者遇到强风、暴雨等自然因素,都容易导致小麦倒伏。在种植小麦时,要注意选择抗倒性好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3.小麦倒伏后,如何处理?
如果小麦已经发生了倒伏,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常见的补救措施有支架法、倾斜法、扭曲法等。具体方法根据小麦倒伏的情况而定。
4.小麦倒伏后,是否可以使用农药进行治疗?
小麦倒伏后,如果没有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不建议使用农药进行治疗。因为农药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小麦受到了病虫害的侵袭,可以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治疗,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5.什么是小麦的抗倒性?
小麦的抗倒性是指小麦茎秆的硬度和强度,即小麦茎秆对外力的抵抗能力。抗倒性强的小麦品种,茎秆粗壮、茎壁厚度大,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不易倒伏。
参考文献:
1.《小麦栽培技术手册》
2.《农业生产实用技术》
3.《农业气象学》
问答拓展: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小麦倒伏防治方法
对于小麦的倒伏,必须及早加以预防,一是可以采取农业措施,二是可以应用化学调控方法进行控制。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及小麦倒伏的防治方法。一、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麦倒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品种抗倒性差,高秆品种,茎秆柔软,抗倒能力差,受到灾害易引起倒伏。
不当的栽培措施,播量大,致使田间群体大,拔节期苗株拥挤,通风透光差,个体羡销发育弱,易引起倒伏。兄知游
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大风、大雨、冰雹、连阴雨等会造猛空成严重倒伏灾害等。
二、小麦倒伏的农业防治方法
1.选用抗倒伏的小麦品种。
2.进行合理密植。
3.对桃肥较足的棉田控制施用底肥。
4.对长势偏旺的麦苗在拔节前用石滚镇压。
5.区别不同苗情施用拔节肥,肥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忌用拔节肥。
6.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开好沟厢,排明水、降暗水,促进根系良好发育。
三、小麦倒伏的化学调控方法
主要是通过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细胞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从而控制小麦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小麦根系发达、节密叶厚、叶色深绿,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
一是可在小麦拔节前喷酒助壮素或缩节胺,每667平方米(1亩)用助壮素10~20ml或缩节胺2.5~5.0克,兑水50千克喷酒。
二是可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667平方米用壮丰安25~30ml,兑水25~30千克喷酒。
三是可在小麦拔节前10天左右喷酒多效唑溶液,一般667平方米用多效唑粉剂30~40克,长势旺的用50克,兑水30~40千克喷酒。
四是可在小麦拔节初期喷酒0.15%~0.3%的矮壮素液,667平方米用50~70千克。
五是可在小麦幼穗分化初期,667平方米用北农化控2号15克,兑水30千克喷酒。
问答拓展:倒伏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该如何防倒伏?
倒伏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发生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降低了千粒重和产量。根据多年调查,如果抽穗前出现倒伏,产量一般会降低30%-40%,灌浆期产量会降低10%-30%。倒伏造成田间湿度高,通风透光差,易发生白粉病、条锈病等病害。早春是防治小麦倒伏的关键时期返碰,其综合技术措施如下:
1.肥水科学管理。对于返青期亩产65万头以上的高产麦田,小麦第一节间定长后(即拔节期后期),每亩追施7.5-10公斤尿素浇水,不仅能减少无效分蘖,减少基部节间长度,促进茎秆粗壮,后期防止倒伏,还能增加穗粒数,提高品质。追肥中期需控制氮肥追肥,培育高光合效率群体和壮苗,注意增施磷钾肥,用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肥。
2.深锄和切根。深耕是控制种群、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对于人口多(上升期亩产高产麦田90万以上)、生长势旺的麦田,在上升前后深耕8-10厘米,切断浮根,抑制小分蘖,促进主茎启世孙和大分蘖生长。加速两极分化,推迟闭垄期,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3.适当抑制。对于群体较大、植株较高的麦田,除了控制返青肥水和深耕外,还需在起身后、拔节前进行镇压,以促进根系扎下,蹲下粗茎基部节间,降低株高。镇压视繁华程度进行2-3次,每次间隔4天左右,也要掌握“湿地无压,晨阴天无压”的原则。
4.化学控制。化学防治是防止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小麦生育期每亩喷施30公斤200ppm多效唑溶液,可使植株矮化,增强其倒伏抗性。对于群体大、生长旺盛的麦田,拔节初期每亩喷施0.13%-0.3公斤矮壮素溶液50公斤-70公斤,可有效抑制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粗壮坚硬,从而防止倒伏;小麦拔节期,每亩施用15~20毫升生长素,叶面喷施悄链50~60公斤水,可抑制节间伸长,防止后期倒伏。
倒伏原因:
1.气候因素。小麦灌浆后期,偶有阴雨天气伴有阵风或大风,可能造成局部或大面积小麦倒伏。
2.栽培措施不当。比如亩产茎数太多的高产田,浇小麦黄水,返青前期肥水不当会削弱茎的抗倒伏能力,遇风后会不同程度出现倒伏。
3.品种抗逆性,不同小麦品种对倒伏的抗性不同。
问答拓展:如何防治小麦倒伏?
如何防治小麦倒伏
(1)选用矮秆抗倒伏品种抄。如郑单958、农大108等品种。
(2)适当加深耕层,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数和入土深度。
(3)育苗移栽。经过缓苗期,茎秆更敦百实粗壮。
(4)肥地蹲苗。水肥较高田块,拔节前控水肥芹明蹲苗,促根下扎度和茎秆健壮。
(5)合理密植。通常紧凑型品种亩尘嫌留苗4500株,平展型品种3500株左右。
(6)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
(7)化学调控。按用药说明喷洒金得乐或康丰利等抗派首手倒伏调节剂。
(8)防治玉米螟、道茎腐病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