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防治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675 次
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防治

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防治

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是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在云杉幼树落叶松上寄生,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保护云杉幼树落叶松的健康生长。

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是引入天敌,如瓢虫、蚜茧蜂等,它们能够捕食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这种方法需要注意引入天敌的数量和时机,否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能够有效控制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的数量。农药使用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以免对树木和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可以利用高压水枪将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冲刷掉。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水压和水流的方向,以免对树木造成伤害。

用户关心的问题

1.如何判断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的数量是否达到防治标准?

可以通过观察云杉幼树落叶松的叶片和枝条,如果发现有大量的白色小虫,说明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的数量已经达到防治标准。

2.化学防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化学防治需要注意农药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时机,应该选择对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有特效的农药,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同时,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3.物理防治是否会对树木造成伤害?

物理防治可以有效控制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的数量,但是需要注意水压和水流的方向,以免对树木造成伤害。

百科知识

落叶松球蚜是落叶松球蚜科昆虫的一种,寄生在针叶树上,会对树木造成危害。它们以树汁为食,会导致树木生长缓慢、萎黄、死亡等问题。

参考来源:

《现代农业技术手册》

问答拓展:怎样防治红皮云杉枯梢病?

红皮云杉的病虫害防治:1.云杉枯梢病为害红皮云杉幼树枝梢,病部皮层变黑褐色坏死,引起枯梢落叶。防治方法:①防止枝梢发生伤口。②冬季或早春汪启剪掉病枝烧毁。③发病期可喷1∶1∶150的波尔多液。

2.落叶松球蚜的防治方法:6月中旬红皮云杉树上飞有有翅蚜时,用2%三硫磷顷并粉剂或50%三硫磷2000倍液,或5%马拉松粉剂或50%马拉松乳剂500倍液,或70%灭蚜松或50%灭蚜松雀陵迹粉剂1000~1500倍液,或621烟雾剂等杀灭。

问答拓展:球蚜是什么?

(gallaphides)

(方三阳,李兆麟)

同翅目,球蚜科。是同翅目中一个古老而复杂的类群。全世界已知40余种。

生活习性

和蚜总科中的其他类群有显著差异,主要是:①所有的球蚜,都只寄生在针叶树上;②全生活史两年,包括各个不同的虫型,而每一虫型在寄主上的寄生部位亦不相同;③必须有两种寄主树种,其中第一寄主为云杉属的树种,第二寄主因虫种而异,可以是落叶松属、松属、冷杉属、铁杉属或黄杉属树槐差种;④在全生活史中(见图),有性世代的出现是固定的,其亲代都是具翅的,且只出现在云杉属的树木上。在全生活史中,包括以下6个不同虫型:①干母:在第一寄主上,起源于有性虫所产的受精卵。②瘿蚜:在第一寄主上,起源于干母所产的无性卵。嫌仿③伪干母(尼母):在第二寄主上,起源于瘿蚜所产的卵。④性母:有翅,迁飞回第一寄主。⑤侨蚜:在第二寄主上,有翅或无翅,营孤雌生殖,其后代可分化为停育型若虫和进育型若虫。停育型若虫当年不再生长,即以初孵若虫越冬,第二年早春再活动,成长为伪干母;进育型若虫继续生长,成长为侨蚜,一年可繁殖4~5代。⑥有性虫:在第一寄主上,起源于性母所产的卵,分别长成雌蚜和雄蚜,交配后产受精卵,由此卵孵化为干母若虫。

落叶松球蚜生活史

中国的重要球蚜

在中国分布最广、为害严重的是落叶松球蚜和红松球蚜。

落叶松球蚜(AdelgeslaricisVallot)全周期种,多形态,在分类上通常采用1龄干母的形态特征。干母1龄若虫呈卵圆形,体长0.5毫米,黑色,被稀疏的玻璃丝状长丝。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可见:头部背面有两大三角形腺板,每一腺板沿缘有6个腺孔群;前胸有两大块方形腺板,每一腺板四角上各有一个腺孔群;从中胸到腹部第五节,各有6个圆形腺板,除中、后胸缘腺板有2个腺孔群外,每一腹板各有1个腺孔群。分布东北、华北、西北。黑龙江带岭林业试验局落叶松林人工林,1959年,由于球蚜为害,当年高生长降低了40%。

红松球蚜(PineuscembraepinikoreanusZhangetFang)干母在鱼鳞云杉上,越冬1龄若虫体长约0.5毫米,黑色,卵圆形,腹面平,背面凸出,触角3节,全体密被向后伸展的白色粗蜡毛。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可见:背面除头和前胸外,具有典型的6纵列方形骨板列;每一骨板内具有若干个略呈多角形的双边的腺小面,它们形成网状纹;每一骨板有一圆形小孔。分布黑龙江省。严重为害采伐迹地上和人工林内的20年生以下的红松幼树。有时也为害苗圃内的3年生红松幼苗。在红松幼树上,以2龄无翅孤雌侨蚜在针叶束基部内侧白色蜡毛团内越冬。4月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脱皮,逐渐长大,并从针叶束基部内侧移到外侧。5月上旬越冬代侨蚜成熟,开始产卵,卵橙色或淡红褐色。母蚜产卵期较长,到5月下旬仍在大量产卵,而这时大部分若虫已爬入嫩梢芽缝内为害。若虫到2龄时开始分化,其中大部分若虫分化为带翅芽的性母若虫;小部分仍旧是无翅孤雌侨蚜。6月上旬,在红松针叶上出现有翅性母,不久即迁飞到鱼鳞云杉上。到6月中旬在红松嫩梢芽缝内只有正在产卵的第一代侨蚜成虫。6月下旬卵开始孵化,刚孵若虫(第二代侨蚜)都集中在红松新叶束内为害。7月末到8月初在红松针叶束内出现第三代侨蚜若虫。8月下旬出现第四代侨蚜若虫,9月上旬孵化结束,中旬所有若虫进入越冬状态。

防治方法

①育苗时,注意防止第一寄主和第二寄主在同一苗圃;造林时,避免第一寄主和第二寄主树种混交。②在球蚜易于集中分布的避风的洼地、沟槽及其坡面等小地形环境中,避免营造易感染虫害的树种。③保护和利用瓢虫、食蚜蝇等天敌。④一年中,在虫口相对集中、虫龄发育较为整齐、抗药力较弱的芹明纤侨蚜第一代卵孵化盛期至若虫1、2龄期,施用敌百虫、敌敌畏等药剂。

问答拓展:云杉上长这东西是怎么回事

朋友,这是虫瘿,就象柳树梢上常有的小疙瘩一个道理。产生的原因是云杉树受蚜虫虫害而形成的症状。
我在百度百科中摘录文字如下(你可以参阅百度百科“云杉虫瘿”词条):
1、在营林技术上,避免第一寄主云杉和第二寄主落叶松两树种混交造林和同地、同圃育苗;防治保护的主要对象是第二寄主落叶松,药剂防治有利时机是侨嫌消搏蚜第一代或第一代(球蚜)孵化盛期(1龄若蚜期);有桥伏效药剂有50%氧化乐果乳油,92%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
2、在云杉虫瘿形成后,虫瘿未开裂前,采取人工摘除虫瘿集中烧毁的办法最芹祥有效。
3、加强圃地苗木球蚜防治,有利阻止此类蚜虫的扩散。
4、注意保护利用天敌七星瓢虫、异色瓢虫、中华草蛉、食蚜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