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属于什么灾害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其中,小麦锈病是一种严重的农业灾害,给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小麦锈病的症状和危害
小麦锈病是由小麦锈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分为条锈病、黑锈病和白粉病三种类型。这些病害都会在小麦的叶片上形成***、棕色、红色等颜色的锈斑,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导致小麦生长不良、减产甚至死亡。
小麦锈病的危害不仅仅是对小麦的直接影响,还会导致小麦品质下降,从而影响小麦制品的质量和产量。小麦锈病还会传播其他病害,如白粉病病菌和黑穗病病菌,进一步加剧小麦的病害危害。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病害,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减轻其对小麦的危害。
我们应该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这样可以减少小麦受到病害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来控制小麦锈病的传播和发生。合理的田间管理和科学施肥也能够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减轻小麦锈病的危害。
小麦锈病相关问题解答
小麦锈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空气传播和种子传播。空气传播是指小麦锈菌随着空气飘散传播,感染其他小麦植株。种子传播是指小麦锈菌通过感染小麦种子而传播。
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生长环境、病害类型等。可以咨询当地农业部门或专业人士,了解当地适宜的小麦品种和抗病性评价。
化学防治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小麦锈病的传播,但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在使用化学防治剂时,应该遵循使用说明,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然的生物控制小麦锈病的传播和发生。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经济等优点,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能够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
物理防治是指通过改变小麦生长环境或采用物理手段,防止小麦锈病的传播和发生。其原理是通过改变小麦生长环境,如调节温度、湿度等条件,或采用物理手段,如喷洒高压水枪、使用紫外线灯等,防止小麦锈菌的生长和传播。
小麦锈病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据统计,小麦锈病每年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人民币。
预防小麦锈病的发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如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田间管理等。定期巡视、发现并及时处理小麦锈病患病植株,防止病害的扩散。
相关拓展:
问: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七大类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灾害、森林灾害。
1、气象灾害:指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等。
2、海洋灾害:指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岸侵蚀、海雾等。
3、洪没者水灾害:指超简握过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容水场所的承纳能力,造成水量剧增或水位急涨的现象。
4、地质灾害:指枯咐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等。
5、地震灾害: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等。
6、农作物灾害:指稻飞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铃虫、小麦锈病、棉蚜、稻纹枯病等。
7、森林灾害:指病原生物或不良的气象、土壤等非生物因素使林木在生理、组织和形态上发生的病理变化。
问:小麦叶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吗
小麦叶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小麦锈病属于真菌类型的病害。小麦锈病又叫黄疸,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分别是由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条锈病菌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是一种真菌病。
真菌感染会出现白霜、或者铁锈。小麦锈病是真菌类型的病害。小麦锈病是真菌感染,可分为叶锈,条锈和秆锈三种。直观表现衫茄是真菌有脓液腥臭味。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春含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小麦简介: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2024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2024年,中国农科院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贾继增领衔的研究团队,完成了染色体级别的D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并首次获得小麦D基因组一个完整的整合图谱。
2024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染色体精细图谱的绘制。全面揭示了小麦A基因组的或森察结构和表达特征。这一成果5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上。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防治小麦锈病可以使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
1、三唑酮
在为小麦防治锈病的时候,目前使用最多的药剂就是三唑酮。在小麦锈病的发病初期合理的喷施三唑酮,并均匀的喷洒效果会更好。
2、烯唑醇
烯唑醇也可以防止小麦锈病,我们可以在它的发病初期为它喷施12.5%的烯唑醇2000倍液。在种植过程中应该合理地为它喷施,注意不要漏施,如果防治效果不好的话,应该及时为它喷施第二次。
3、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保护和治疗兼具的杀菌剂,可以被根,茎,叶等部分吸收。对于预防小麦锈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锈病农业防治方法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樱斗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脊正磨。
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
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清姿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