啶虫脒5%每亩用量(70%啶虫脒使用方法和用量)
?为做好当前棉花的因苗管理,培育壮苗,给今年的农业生产打下一个较好的苗情基础,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棉花苗期的主要生育特点
棉花苗期是指从出苗到现蕾,一般从4月底至5月底、6月上旬,约40-45天的时间。苗期长根、长茎、长叶,以增长营养体为主,在苗期根的生长快,主根伸长比地上部株高增长快4—5倍。
温度是决定棉花苗情的主要支配因素,棉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低于17℃会严重影响棉苗生长。低温或气温不稳,则幼苗长势弱、抗逆性差,易导致病害、死苗或晚发。由于棉苗较小,苗间相互荫蔽少,光照问题不突出。
幼苗株体小,对养分吸收量不多,但对养分反应敏感,缺氮影响营养生长,缺磷则抑制根系发育。氮肥过多,会使棉苗营养生长过旺,叶片过大,茎节过长,呈旺苗长相。苗期对水分要求较低,土壤水分偏少时,有利根系下扎,地上部墩实,促苗早发。
苗期生育要求,在一播全苗基础上,达到壮苗早发。关键在于促进根系发育,壮苗先壮根,早发先发根。只有根系长的深而广,才能培育出壮苗,才能促进早发,早现蕾、早开花、早结桃,桃多桃大。
二、棉花苗期主攻目标:培育壮苗,生长稳健。
(一)生育进程目标:5月1-11日,两片(2-3叶)真叶期;5月11-21日,四片(4-5叶)真叶期。
(1)苗期壮苗长势长相标准:2叶时,两片真叶与子叶在一平面,叶面平展,中心稍凸起,叶色浅绿,主茎节间短、粗,株高6厘米左右;四叶期株高10-12厘米,宽度大于高度,棉株矮壮,主茎日生长量0.3-0.35厘米。
(2)苗期旺苗长势长相:2叶时,真叶明显高于子叶,叶片过大,叶色深绿:4叶时,生长点下陷,叶片肥大,下垂,叶色深绿,主茎嫩绿,红茎比小于0.3,主茎节间过长,日生长量超过0.4厘米,株高超过12厘米。
(3)苗期弱苗长势长相:2叶时茎秆细弱,叶片瘦小,叶色黄绿:4叶时株宽等于或小于株高,叶片小,茎秆细,日生长量小于0.3厘米,红茎比>0.5。(二)苗期管理标准
(1)始果节高度标准:始果节高度控制在18-20厘米。
(2)苗期调控标准:化学调控是塑造棉花理想株型主要的措施,按照“早控、轻控、勤控”的化调原则,必须综合考虑品种、地力、水肥、棉花长势长相、密度、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化调时间及用量。化控缩节胺亩用量参照每片真叶0.2克左右,根据苗情、长势调整用量,化控间隔时间13-15天。
(3)及时调查苗情,做到促弱控旺,促控结合。对生长迟缓的棉苗,要加强管理,促弱苗升级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150g+尿素80g,亩喷水量不得少于40公斤,均匀喷雾,不重不漏。对正常棉田缩节胺用量正常使用,旺长棉田缩节胺用量酌情稍大一点,促花芽分化,提早现蕾。对弱苗不用或少用缩节胺。
三、抓好中耕、封土工作
我团棉田采用的是侧封土,侧封土的棉田一般采用机械封土,机械封前先进行中耕作业。建议棉苗抽真叶初期封完土或5月上旬封完土为宜。
(一)做好中耕工作。中耕增加地温破除土壤板结。中耕机必须要带小型人字铲、护苗器、镇压器、平土板,碎土轮,耕深14—16cm,耕幅30-40cm,护苗带宽度不超过5cm,确保耕后不压苗、不埋苗、不铲苗,地表松碎平整、无大土块、无夹墙、不拉沟、不拉膜,镇压确实,田间无杂草。此项工作在5月5日前全面结束。
(二)抓好封土工作,提高地温。在第一次化调后及时封孔(自然高度2-3cm开始),这是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侧封土的棉田更需要及时封苗眼。苗孔长期裸露在外对棉苗生长极为不利,主要表现在:一是杂草会从种孔处长出来,与棉苗争肥争水争光;二是苗孔周围土壤水分散失较快,影响棉苗生长;三是不利于土壤保温、保墒。
封土标准:苗行封土要严实,封严率要达98%以上;封土宽度小于5cm,厚度2cm;不埋苗,不压苗,上土均匀,线条清晰。此项工作在5月10日完成。四、抓好病虫综合防治工作
(二)棉蓟马
蓟马幼虫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棕色或黑色,大小只有1.1毫米,淡褐色。触角7节,未节很小。复眼紫红色。前后翅后绿的缨毛均细长色淡。卵为0.3毫米的肾形状黄绿色颗粒,若虫淡黄色,翅芽不明显。蛹形似若虫,触角披在头上,翅芽明显。
发生时间:早期从4月底开始进入大田,危害子叶期至1—2片真叶期的幼苗叶片和顶尖生长点,形成无头棉或多头棉。
识别方式:蓟马吸食植物幼嫩部分枝叶,在苗期引起顶尖缺失或叶片孔洞,导致后期发育成无头棉或多头棉。在阴天或晴天的日出前、日落后,拿白纸置于苗下,轻弹顶端针叶,肉眼下或可发现1毫米左右的黑色棉蓟马。
防治方法:因分布广泛,个头细小,发现危害时为时已晚,因此不要心存侥幸,齐苗化调时按时开展防治即可。
当百株有虫株率达到3-5%或百株虫口达到5-8头时,利用晴好无风天气,抓住早晚时间,使用20%或36%啶虫脒亩用量10-20克兑水40-50公斤;20%吡虫啉亩用量20-30克兑水40-50公斤;70%吡虫啉亩用量2-3克兑水40-50公斤,交替使用,防治蓟马,控制无头率、多头率在1%以下。
(三)棉叶螨:又名红蜘蛛
发生时间:今年4月下旬升温快,降雨少,适宜其生长繁殖,虫口数量较去年同期偏高,时间也比去年提前,5月8日已发现开始零星进入棉田为害,暂以中心株形式为主,请各单位做好调查和处理。
识别方式:早期在田间林床杂草背面,个头很小,一般以小红点和蜘蛛网来判断。棉田以真叶背面的红斑出现,可随着风力和动物活动点片蔓延开来。
(四)棉蚜
各单位要严格部署落实,温室大棚、室内花卉及室外寄主植物上越冬害虫要及早防控,在近期棉蚜迁飞期,及时摆放好黄牌,防止有翅蚜迁飞。
做好棉蚜的田间调查监测,田间发现零星蚜虫可用人工灭蚜,对中心株和点片发生的要插好标记,采用点片喷雾及时处理,防止中心株扩散蔓延。对于棉田已普遍发生,流油卷叶株率达10%以上,天敌益害比小于1:500的棉田要进行普防,药剂防治交替使用洗尿合剂、20%啶虫脒亩用15-20克兑水40-50公斤:20%吡虫啉亩用20-30克兑水40-50公斤防治棉蚜。
(五)严禁使用菊酯类、广谱性杀虫剂,做好用药后农药包装物的集中处理。
各单位通过科学引导和“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形式,争取促成由合作社牵头的统防统治,科学用药,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同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时两委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职工做好虫情调查,并提出防治意见,加大植保工作的服务力度,做好今年的植保工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