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叶锈病和什么相关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555 次
小麦叶锈病和什么相关

小麦叶锈病与农业生产安全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叶锈病是由叶锈菌侵染引起的小麦病害,可导致小麦减产、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会使小麦失收。如何防治小麦叶锈病是当前农业生产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小麦叶锈病的防治策略

小麦叶锈病的防治主要包括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农药喷洒到小麦上,以达到防治目的。长期以来,化学农药的使用已经导致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生物防治成为了一种新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有益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通过调节害虫、病害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来达到防治目的。相比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持久等优点。

小麦叶锈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针对小麦叶锈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抗病小麦品种

抗病小麦品种是指在小麦育种过程中,通过杂交、突变等方式获得对叶锈菌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这种方法具有环保、安全、经济等优点,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投入。

2.利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制成的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环保、安全、低毒、低残留等优点。目前,已经有多种生物农药用于小麦叶锈病的防治,例如拟青霉素、苯甲酸等。

3.利用生物拮抗菌

生物拮抗菌是指对小麦叶锈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例如青霉菌、芽孢杆菌等。通过施用这些生物拮抗菌,可以有效地抑制小麦叶锈病的发生。

小麦叶锈病的防治存在的问题

尽管生物防治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物防治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达到防治效果,而且生物防治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生物防治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专业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在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小麦叶锈病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相关问题:

1.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农药喷洒到小麦上,以达到防治目的。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有益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通过调节害虫、病害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来达到防治目的。

2.生物防治的优点有哪些?

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持久等优点。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然资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而且可以长期有效地防治病害。

3.气候变化会对小麦叶锈病产生什么影响?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导致小麦叶锈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气候变化会影响小麦生长环境,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4.生物防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生物防治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达到防治效果,而且生物防治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生物防治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专业人员的支持和配合。

5.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方案应该如何制定?

在使用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例如,需要考虑小麦品种、生长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

相关拓展:

问:小麦叶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小麦叶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小麦锈病属于真菌类型的病害。小麦锈病又叫黄疸,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分别是由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条锈病菌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是一种真菌病。

真菌感染会出现白霜、或者铁锈。小麦锈病是真菌类型的病害。小麦锈病是真菌感染,可分为叶锈,条锈和秆锈三种。直观表现衫茄是真菌有脓液腥臭味。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春含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小麦简介: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2024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2024年,中国农科院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贾继增领衔的研究团队,完成了染色体级别的D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并首次获得小麦D基因组一个完整的整合图谱。

2024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染色体精细图谱的绘制。全面揭示了小麦A基因组的或森察结构和表达特征。这一成果5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上。

问:小麦叶锈病的发病因素是怎样的?

叶锈菌侵入寄主的临界温度为10℃,春季到达这一温度的一旬及其前后一旬的30d为临界期。临界期温度回升早晚和雨量多少,是叶锈病能否流行的决定因素。温度回升早且多雨露,叶锈病发展早且重宽败锋。小麦生长中、后期,以湿度对叶锈病的发生影响较大。小麦抽穗前、后,如慎晌果降雨次数多,病害即可流行。同时,由于叶锈菌夏孢子可以在相对湿度高于95%的条件下萌芽。在雨水较少、田间湿度较高的条件下,病害仍有可能流行。

问:小麦叶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小麦叶锈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发生在西
南、华北、西北、东北麦区。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与条锈病基本相同,发生更为普遍。
(1)症状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但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
在茎秆或穗部。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一般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极少能穿透叶片,待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后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
小麦叶锈病于小麦收获后就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播种出
土后叶锈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冬小麦麦苗上。播种较早的由于气温较高,利于叶锈病的生长,因而受害小麦发病重。播种较晚,叶锈菌侵入之后由于气温较低不能形成夏孢子堆,就以菌丝潜伏在麦叶内越冬。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在锈病易发区,不宜过早播种;及时排、灌
水,降低麦田湿度,抑制病菌夏孢子萌发,清除落粒自生苗,消灭当地越夏菌源。
②药剂拌种:用96%天达恶霉灵2克加“天达2116”浸拌种型
25克(1袋),兑水2-3千克,均匀喷拌麦种50千克,晾干后播种,随拌随播,切勿闷种。可兼防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和腥黑穗病等。
③喷药防治: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条锈病病叶率达到1%左右
时,开始喷药。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5-60克,加水20-30千克喷雾,可防治条锈病和叶锈病,防治秆锈病每亩用药量应增加到110克。在喷洒粉锈宁或三唑酮时每15千克加入25克“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可明显提高防病效果,兼治白粉病、赤霉病,同时可增加小麦抗“倒春寒”、抗倒伏、抗干热风的能力。

问:小麦叶锈病有什么症状表现?

叶锈病一般只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危害叶鞘,但很少危害茎秆和穗。受害叶片上产也圆形或近圆形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夏孢子)。

叶锈病菌夏孢子堆较小,不规则散生,多发生在叶片正面。有时病菌可穿透叶片,在叶片两面同时形成夏孢子堆。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暗褐色至深褐色、椭圆形的冬孢子堆(图7-7)

图7-7叶锈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