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发病特点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小麦条锈病给小麦的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引起的,它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小麦条锈病的发病特点是在植株的叶片和幼穗上出现***或橙色的小块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形成长条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条锈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穗粒减产,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程度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每年都会给小麦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威胁。小麦条锈病的危害程度与病害的严重程度有关,轻度感染可能只会对小麦产量造成轻微的影响,而严重的感染则会导致小麦产量大幅下降,甚至完全绝收。除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外,小麦条锈病还会影响小麦的品质,导致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下降、面筋质量变差等问题。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治小麦条锈病,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小麦条锈病有很强的遗传性,因此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避免小麦密植等措施可以减少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3.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减轻小麦条锈病的危害程度。
小麦条锈病的扩散途径
小麦条锈病的扩散途径主要有两种:
1.空气传播。小麦条锈病的孢子可以随着空气流动传播,因此相邻的小麦田之间容易相互感染。
2.种子传播。小麦条锈病可以通过种子传播,因此使用未经处理的种子种植容易导致小麦条锈病的扩散。
小麦条锈病的病害防治技术
目前,针对小麦条锈病的病害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化学防治。使用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但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制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而且对环境无污染。
3.物理防治。利用高温、紫外线等物理手段可以杀死小麦条锈病菌,但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和剂量。
小麦条锈病的相关问题
1.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小麦条锈病的影响程度与病害的严重程度有关,轻度感染可能只会对小麦产量造成轻微的影响,而严重的感染则会导致小麦产量大幅下降,甚至完全绝收。
2.如何选用抗病品种来防治小麦条锈病?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选择抗病品种时,要根据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品种的抗病性,选择适宜的品种。
3.如何加强田间管理来防治小麦条锈病?
加强田间管理可以减少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避免小麦密植等。
4.小麦条锈病的扩散途径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的扩散途径主要有两种:空气传播和种子传播。
5.小麦条锈病的病害防治技术有哪些?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病害防治技术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的发病特点
三种锈菌在我国都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为主的麦类作物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循环。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当夏孢子落在寄主叶片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l7℃、叶锈2~32℃、秆锈3~31℃)和有水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沿叶表生长,遇到气孔,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进而侵入气孔在气孔下形成气孔下卜旁册囊,并长出数根侵染菌丝,蔓延于叶肉细胞间—隙中,并产生吸器伸入叶肉细胞内吸取养分以营寄生生活。菌丝在麦叶组织内生长15天后,便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每个夏孢子堆可持续产生夏孢子若干天,夏孢子繁殖很快。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因此在不同时期,条锈菌就可以借助东南风和西北风的吹送,在高海拔冷凉地启裂区春麦上越夏在低海拔温暖地区的冬麦上越冬,构成周年循环。锈病发生为害分秋苗和春季两个时期。秋季发病:小麦条锈病,在高海拔地区越夏的菌源随秋季西南风吹送到以东冬麦地区进行为害,在陇东、陇南一带10月初就可见到病叶,黄河以北平原地区10月下旬以后可以见到病叶,淮北、豫南一带在11月以后可以见到病叶。在我国黄河、秦岭以南较温暖的地区,小麦条锈菌不需越冬,从秋季一直为害到小麦收获前。但在黄河、秦岭以北冬季小麦生长停止地区,病菌在最冷月日均型宏温不低于一6℃,或有积雪不低于一lO℃的地方,主要以侵入后未及发病的、潜育菌丝状态在未冻死的麦叶组织内越冬,待第二年春季温度适合生长时,再繁殖扩大为害。
问:警惕!小麦条锈病大面积发生,怎么防治效果好?
对于这种现象,提前防治不错的种植户安然在家、没有担忧,而田间小麦发病重的,则在忙着喷施农药。其实,这个时候,只要田间发生病害,小麦产量或多或少都绝穗渗已经受到了影响。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的一种,也是冬小麦区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除此之外,小麦锈病还有秆锈病和叶锈病,但只是在局部区域发生。
小麦条锈病侵染发病特点相比白粉病而言,小麦条锈病的预防和治疗难度都不大,只要在发病初期及时用对杀菌剂,效果都是不错的。小麦条锈病通常会在田间出现一个明显的发病中心,远远望去:有一片圆形的小麦区域叶子发族清黄,上面分布有孢子堆。
温度、湿度一旦适宜,该病害会迅速以此发病中心向四周传播扩散,侵染未感病的小麦。如此循环,会出现更多的发病中心,再次向四周传播。照此速度下去,5天~7天的时间就可以让整个小麦田块发病。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小麦条锈病可以危害叶片和茎秆,一旦发病,叶子会迅速发黄,那么这个叶片会逐渐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无法为小麦后期生长积累有机物(造成减产)。
如果仅仅是危害中下部叶片还好,最上部的旗叶一旦受到感染,这一株的小麦基本就没有产量了。因为小麦麦穗90%的营养物质都是由旗叶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的。所以在小麦植保策略当中,挽救旗叶是重中之重。
小麦条锈病的有效防治方案当前市场上,小麦条锈病的防治药剂以三唑类化合物为主,包括己唑醇、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和丙硫菌唑等等。
提前预防的话,每一个三唑类化合物都可以起到不错的预防效果,预防用药时间节点是小麦拔节后,可以混配叶面肥、吡虫啉一起使用;
发病初期治疗的话,使用三唑类化合物要适当增加50%的用药量,分别在小麦抽穗期和灌浆期各用药一次,每次喷施都需加入叶面肥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对小麦做一个全面的、稳产丰产的植保防护。
小麦条锈病的认知误区对于小麦条锈病,很多人都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抽穗扬花前才是最佳的防治时机。其实不然,拔节后部分田间就存在有锈病病原菌,只是在抽穗扬花期遇到合适的气候条件才会发病。
所以,广大种植户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八字植保方针,明年在拔节后就要及时把药剂用下去,做到有备无患。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