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铁锈病的症状与防治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763 次
小麦铁锈病的症状与防治

小麦铁锈病的症状与防治

引言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小麦铁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病害。该病害不仅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导致小麦种植区域的扩大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掌握小麦铁锈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对于保障我国小麦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症状

小麦铁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橙***或棕色的小点,随着病情的加重,这些小点会逐渐扩大并合并成为不规则的斑块,最终导致叶片枯黄、干枯甚至死亡。小麦铁锈病还会导致小麦穗部变形、收缩和减少,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

对于小麦铁锈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多个抗小麦铁锈病的品种,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2.合理施肥

小麦铁锈病的发生和病害的严重程度与土壤的肥力状况密切相关。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小麦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具体来说,应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小麦生长的需要,适量施用有机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3.做好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小麦田间的秸秆和杂草,保持田间空气流通和光照充足,可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4.使用化学药剂

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使用化学药剂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以免对小麦生长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问题拓展

问题一:小麦铁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小麦铁锈病的病原菌是小麦铁锈菌(Pucciniatriticina)。

问题二:小麦铁锈病的防治有哪些副作用?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小麦铁锈病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问题三:小麦铁锈病的发生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小麦铁锈病的发生和气候有着密切关系。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铁锈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增加了病害的发生风险。

问题四:小麦铁锈病的防治是否需要专业技术?

小麦铁锈病的防治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包括小麦品种的选择、施肥管理、田间管理以及化学药剂的使用等方面。

问题五:小麦铁锈病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什么影响?

小麦铁锈病可以导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死亡。

相关拓展:

问:请问老师,小麦锈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
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友州冬孢子堆,蠢桥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
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带告猛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如果喷打一遍过后,如不理想,隔5-7天,继续喷施,严重的地块喷施3遍或以上即可
谢谢好评!

问:小麦锈病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植株枯死,不能抽穗,历史上曾给小麦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一般发病越早损失越重。

(1)症状历历识别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短褐斑”,这是区别三种锈病的口诀。条锈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含烂让,以后形成***粉疱,即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叶锈病初期出现褪绿斑,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秆锈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可为害叶片及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合成大斑;后期病部长出黑色、长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使秋苗发病。春季,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麦或靠气流从远方传来病菌,使小麦发病;发病轻重与品种有密切关系,易感病的品种发病较重。春季气温偏高和多雨年份,植株密度较大,以及越冬病菌量或外来病菌较多时,易发生锈病流行。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耐、避)病品种。二是药剂拌种。用粉锈宁按种子重量0.03%的有效成分拌种,或12.5%特谱唑按种子量0.12%的有效成分拌种。三是叶面喷药。发病初期每666.7米2用20%粉锈宁乳油30~50毫升,或12.5%特谱谈局唑15~30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问:小麦刚过扬花期得了铁锈病怎么办?

现在小麦已经进入了生长中后期,也有很多农户在讨论扬花期以及灌浆期如何浇水,“一喷三防”用干什么配方的问题,其中有农户对扬花期能不能浇水这个问题有很大的疑问,有的人说干旱了就浇,而有些人说,不能浇,会影响授粉。这两种说法,那个正确呢?

小麦进入孕穗扬花期后,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病虫害高发时期,可能有些农户开始打药浇水施肥,当然也有一些农户不做任何管理。我的建议是在小麦扬花期最好不要浇水,也不要打药。

因为小麦在生长中后期,有些地区会发生赤霉病,锈病以及蚜虫等病虫害,在这个时期浇水就会增加田间湿度,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大。小麦赤霉病会在连续阴雨天,降雨的天气发生严重,所以田间湿度大时,就有利于病害和虫害的传播。如果前期就比较干旱了,尽量在扬花前进行浇水,而不是在扬花期间浇水。

有些地块小麦长势很旺,浇水后可能会增加倒伏的危险。另外,小麦孕穗后仍然需要养分和水分,即使田间特别干旱,小麦扬花期一般也就几天的时间,这个阶段很短,可推迟几天再浇小水,后期雨水也会增多,以防水量过大,对根系造成损伤,加重倒伏的情况。

小麦进入孕穗扬花期后,这个时间也是特别重要,我认为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浇水,而是要做好病虫害以及干热风的预防。因为今年的天气情况偏差,不太正常,有些地区的小麦生育期往前提了半个月,再发生病虫害,也会减少产量。而且小麦赤霉病流行较快,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生就会减少产量。所以,为了保证小麦的产量,在生长中后期一定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往年发生过赤霉病的地块,一定要提前预防。

防治病害可用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氟环唑等药剂,蚜虫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吡虫啉等药剂,打药时最好避开阴雨天,因为连续阴雨天会降低药效。如果打药后遇到下雨,应当雨停后进行补喷,特别是一些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块。

小麦扬花期的时间比较短,尽量不打药不浇水,同时在扬花期就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着重预防赤霉病,以保证小麦的产量。

问:小麦赤霉病是铁锈病吗?

小麦赤霉病和锈病是不同的病态:锈病在小麦上呈黄褐色或铁锈色,而赤霉病主要呈黑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