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总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几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水资源总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为5.5万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但是要注意的是,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却非常有限。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中国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非常匮乏,而南方地区则非常丰富。根据统计,中国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占到了全国总量的80%以上,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占比则不到20%。这种不均衡的分布情况导致了中国许多地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
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也对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工业化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为了解决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节约水资源。这些措施包括改善农业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以及加强环境保护等。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够保证中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关百科知识:水资源总量(shuǐzīyuánzǒngliàng)——指一个地区或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总和。水资源总量是一个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概念,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水资源总量差异很大。
可利用量(kělìyòngliàng)——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是一个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概念,它受到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
节水技术(jiéshuǐjìshù)——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降低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从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节水技术包括改进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方式,推广节水型家电、建筑材料等,加强水资源管理等。
参考资料: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24.
[2]朱勇.中国水资源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科学进展,2024,20(02):227-233.
相关拓展:
中国水资源(中国淡水资源状况)释义:
中国水资源是指中国淡水资源状况。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很少。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较丰富,以北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
问:我国水资源总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是指降梁枯水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水资源总量并不等于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简单相加,需扣除两者重复量(原因是水资源量统计有一个时间上的间隔,此间会产生水资源类别的转换)。
1、提高全面素质,节约用水。除企业生产用水之外,还有平常全民的生活用水,要养成节约用水的>惯。
2、绿色生产,拒绝污染。作为企业应该加大科研力量转变生产模式,走绿色生产道路。
3、退毁渣滚耕还林,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和保护水资源一脉相承,是不冲突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质优劣,可以有针对性开展退耕还林活动,真正意义上保护环境。
4、企业转型,优化资源。企业可以考虑进行企业转型,或者**加纤余大投资力度进行科研创新,抛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对生产造成的水污染进行净化,并考虑采用循环用水,以解决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水利科技名词中有关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
问:2024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几位
2024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8位。
扩展资料: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INTERNATIONALGLOSSARYOFHYDROLOGY》(国际水文学名词术语,第三版,2024年)中有关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带镇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水利科技名词(科学出版社,1997)中有关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
水的溶解力很强,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并解离为离子状态,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和脂肪可悬浮在水中形成胶体或乳液,便于消化、吸收和利用;水在人陵行唯体内直接参加氧化还原尺培反应,促进各种生理话动和生化反应的进行;没有水就无法维持**循环、呼吸、消化、吸收、分泌、排泻等生理活动,体内新陈代谢也无法进行,可以调节体温,保持恒定。
问:中国的水资源是多少
水资源水资源概况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世界倍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科学体系。公元前250年左右,秦代李冰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解决成都平原水旱灾害的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明显的一例。长期以来,水利界人士一直认为水利就是兴水利、除水害。在西方国家文字中,暂时还找不到与我国"水利"一词完全相对应的较贴切的译文。我国水利与水资源两词并行,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随着时间的发展,西方的"水资源"也越来越具有"水利"的意义。
本世纪70年代以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水资源出现了短缺,所谓短缺是指相对水资源需求而言,水资源**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导致生产开工不足,饮用发生危机,造成了巨大社会经济损失,逐渐显现出水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水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的趋势;
(2)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它们一方面污染了水源,导致水资源功能下降,使本来就具有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给经济环境带来极大不利影响,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恶化的世界性难题,污水处理回用已迫在眉睫;
(3)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尽可能将其对环境所形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样水利工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也只有这样,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从现实角度来看,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环境属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经济属性。世界银行负责环境持续发展的副总裁伊斯梅尔·塞诺丁说:对世界上正耗尽的水资源的管理需要有一个全球性政策,水应该被看做是一种经济资源。
水资源包含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细加分析此定义,我们会发现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1)将经济、技术因素隐含在水资源中,强调了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因而水资源量具有相对的动态性。一些暂时无法利用的水,如南极的冰山,尽管暂时对国民经济没有影响,但当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开发利用时,它就是水资源,水资源量含有一定的经济技术水量。
(2)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划归到水资源行列中。在以往的水资源概念中,污水没有相应的地位,很少论及。世界各国每年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水,它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每年因水资源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约400亿元。污水也是待开发利用的资源,目前正在兴起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环境带来了佳音,如果在理论上不给它相应的地位,这是很不符合现实要求的;
问:我国水资源总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是指降梁枯水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水资源总量并不等于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简单相加,需扣除两者重复量(原因是水资源量统计有一个时间上的间隔,此间会产生水资源类别的转换)。
1、提高全面素质,节约用水。除企业生产用水之外,还有平常全民的生活用水,要养成节约用水的>惯。
2、绿色生产,拒绝污染。作为企业应该加大科研力量转变生产模式,走绿色生产道路。
3、退毁渣滚耕还林,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和保护水资源一脉相承,是不冲突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质优劣,可以有针对性开展退耕还林活动,真正意义上保护环境。
4、企业转型,优化资源。企业可以考虑进行企业转型,或者**加纤余大投资力度进行科研创新,抛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对生产造成的水污染进行净化,并考虑采用循环用水,以解决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水利科技名词中有关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
问:2024年全年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B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