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用什么药剂防治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病害发生后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化和枯死的现象,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了防治小麦纹枯病,农民们需要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小麦纹枯病防治方法之一。农民们可选用一些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洒,以达到防治病害的效果。常用的药剂有50%氯硝柳胺可湿性粉剂、5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等,这些药剂均能有效地防治小麦纹枯病。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小麦纹枯病防治方法,它采用一些天然的生物制剂来防治病害。比如,可以使用一些寄生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来对抗小麦纹枯病,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竞争、拮抗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效果。
农业措施防治
除了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之外,农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农业措施来预防小麦纹枯病。比如,可以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适当的施肥、及时的灌溉等方式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合理轮作等也是预防小麦纹枯病的有效方法。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小麦纹枯病的病因是什么?
小麦纹枯病是由小麦纹枯病菌引起的真菌病害,该病菌主要寄生在小麦上,通过风、雨等途径传播,引起病害的发生。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期是什么时候?
小麦纹枯病发病期一般在小麦拔节-抽穗期,这个时候气温较高、气候湿度较大,是病害发生的高发期。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如何评估?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可以通过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来进行评估。如果小麦生长良好、产量高、品质好,说明防治效果比较好。
药剂和主要名词的百科知识
50%氯硝柳胺可湿性粉剂
50%氯硝柳胺可湿性粉剂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等小麦病害。该药剂施用方便、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
5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5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等小麦病害。该药剂施用方便、安全可靠,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小麦病害防治药剂之一。
小麦纹枯病菌
小麦纹枯病菌是引起小麦纹枯病的病原菌,属于拟革菌科真菌。该病菌主要寄生在小麦上,通过风、雨等途径传播,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
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一种通过利用生物资源来防治病害的防治方法。它包括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酶制剂等,能够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害,同时具有环保、安全等特点。
参考来源
- 《小麦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 《农业病虫害防治手册》
- 《现代农业技术大全》
问答拓展:小麦纹枯病用什么药最好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衫携常见的病害,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可以使用的药物有噻呋酰胺、己唑醇、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戊唑·嘧菌酯等多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噻呋酰胺,有着治疗效果快、耐雨性强、保护期长的特点。小麦纹枯病用什么药最好
纹枯病是小麦上的常发***害,可导致病株裤咐茎蘖死亡,或造成麦株养分与水分运输受阻,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小麦纹枯病,应掌握在小麦拔节前后、纹枯病初发时用药,也可以适当提前用药预防。
小麦纹枯病茎秆、麦穗症状
噻呋酰胺、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丙环·嘧菌酯、戊唑·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等药,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种,持效期长达半个月左右。
在小麦拔节前后,用戊唑醇等三唑类药及其与醚菌酯、嘧菌酯的混配剂防治小麦纹枯病。
对控制后期白粉病的发生也有较好效果,以后视白粉病发生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施药防治。
①戊唑醇
三唑类药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后胡塌纯遇强降温低温天气时小麦生长受抑制程度加重。注意施药后短期内不能遇强降温低温天气,弱苗田块不宜使用,以免过度抑制小麦生长。
一般情况下,用这些三唑类药防治小麦纹枯病,不会严重抑制小麦生长。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在小麦拔节前后用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基部节间的长度。
尤其适合在旺长或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较大剂量使用,能在有效防治纹枯病的同时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对控制后期白粉病的发生也有较好效果。
②噻呋酰胺
噻呋酰胺是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持效期长,混配性好,对小麦纹枯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渍害等原因导致麦苗长势不太好的麦田,可以优先选用噻呋酰胺防治纹枯病。
它能在较长时间内防止小麦发生纹枯病。麦田施用噻呋酰胺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的“满穗”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登记用于小麦喷雾防治纹枯病,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54~72克
问答拓展:小麦纹枯病用什么药
防治小麦纹枯病,应掌握在小麦拔节前后、纹枯病初发时用药。适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药,施药对温度一般无特殊要求。适用于防治纹枯病的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三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药,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后遇强降温低温天气磨肆汪时小麦生长受抑制程度加重,容易发生药害,影响小麦生长。一般情况下,用这些三唑类药防治小麦纹枯病,不会严重抑制小麦瞎仔生长,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在小麦拔节前后用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药,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种,一般每亩用纯药6~10克即可取得较好防效,持效期长达半个月以上。每亩用43%戊唑醇30克,折合每亩用纯药12.9克,用量略偏大,但在小麦长势正常时施药,一般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并能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苗弱时不宜加量施雹雹药。注意施药后短期内不能遇强降温低温天气,以免过度抑制小麦生长。
防治小麦纹枯病,除选对药种、用足药量外,用足水量很关键,应加大水量粗喷雾,将药物送到小麦基部易发病部位,以提高防治效果。小麦拔节前后用戊唑醇等三唑类药防治小麦纹枯病,对控制后期白粉病的发生也有较好的效果。
问答拓展:小麦纹枯病用什么药防治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减少冬前病原侵染棚戚麦苗的机会。合理密植,加强田间排灌水系统的建设,勤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适当增施钾肥,链首陵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有病残株的粪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2)种子处理。
用种子芹升质量0.1%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
(3)田间喷药。
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喷雾,或每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2~64克对水喷雾。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