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病害彩库 山楂病害有哪些
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果树,但是它也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为了方便果农们及时识别和处理病害,我们整理了一些山楂病害的图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黑星病
黑星病是山楂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脱落。以下是黑星病的图片:
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会对山楂的果实和叶片造成严重的损害。果实上出现黑色凹陷的斑点,叶片上出现黑色病斑。以下是炭疽病的图片:
白粉病
白粉病是山楂的常见病害之一,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形、卷曲。以下是白粉病的图片:
灰霉病
灰霉病是山楂果实的常见病害之一,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以下是灰霉病的图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山楂病害的图片,果农们在种植和管理山楂时,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保证果实的健康和产量。
相关拓展:
山楂病虫害及防治原***册(2024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释义:
问:山楂树得病,叶子和果实上长着像刺猬刺一样的东西?
是梨锈病又称赤星病,我国南北果区均宏迟饥有发生,但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仅在果园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较多的风景区和城市郊区危害较重。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等。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叶片受害,叶正面形成橙***圆形病斑,并密生橙***针头大的小点,即性孢子器。潮湿时,溢出淡***黏液。即性孢子,后期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对应的叶背面组织增厚,并长出一从灰***毛状物,即锈孢子器。毛状物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子。果实、果梗、新梢、叶柄受害,初期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蔽返的表面产生毛状物。
转主寄主桧柏染病后,次年3月份,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可见红褐色、圆锥形的角状物(冬孢子角)。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胀为橙***舌状胶质块。
防治:
防治:
1、清除转主寄主:清除山楂树周围5千米以内的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山楂树旦肢园时,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且不能清除,则不宜做山楂树园。
2、铲除越冬病菌:如山楂树园近风景区或绿化区,桧柏等转主寄主不能清除时,则应在桧柏树上喷杀菌农药,铲除越冬病菌,减少侵染源。即在3月上中旬(山楂树发芽前)对桧柏等转主寄主先剪除病瘿,然后喷布4-5波美度石硫合剂。
3、喷药防治:在山楂树上喷药,应掌握在山楂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一般山楂树展叶后,如有降雨,并发现桧柏树上产生冬孢子角时,喷1次20%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隔10-15天再喷1次,可基本控制锈病的发生。若控制不住,必须追加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若防治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叶片正面出现病斑(性孢子器)时,喷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加高科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配合碧卡叶面肥,防止药害发生,可控制危害,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4、从山楂树展叶开始至5月下旬止,可喷1:2∶200—240倍波尔多液;或70%大生M-倍液进行保护。如已经发病可喷20%粉锈宁600倍液,12.5%烯唑醇3000倍液,10%氟硅唑1200-15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问:山楂树主要的虫害都有哪些?该如何做好防护?
山楂病主要危害叶迹正、鸟梢、幼果,使受害部位腐烂。叶子发病,起初出现棕色点状或短杆状斑点,然后逐渐扩大,变成红褐色或黄褐色,病叶枯萎。预防方法:秋季彻底清洁果园。去除病警职科,集中焚烧,深埋,减少感染源。早春翻土:将地面病僵化果深翻15厘米以下。地面喷洒:4月末之前,在果园地面,特别是树冠下撒上石灰粉。药剂树防治:50%展位和所有展位两次喷洒防风腐败。药剂为25%绿青宁湿粉1000倍液,70%甲吐不畅湿粉800倍液。开花期再喷洒一次,可以防止花朵腐烂和水果腐烂。山楂白粉病主要危害叶、芽及水果。除了叶发病、病夫千百分、融团形状,即分生孢子茎和分生孢子、新梢伤害、发生白粉外,还长得苗条。节气变短,叶子变细,卷轴扭曲,严重时枯萎死姿饥悔亡。
预防方法:果园清洁:清除病地、病叶、病果,集中焚烧。药剂预防:发芽前喷洒5度石硫合剂,花蕾期间空气肢答孢子增加,喷洒5度石硫合剂,乐华后至幼果期,根据发病情况喷洒1~2次0.3度石硫合剂或25%盆清宁1000~1500倍液。山楂栽培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桃子消息心虫6月中旬,在木板上喷洒100~150倍的硫磷乳油,杀死越冬代食心虫幼虫,7月初和8月中旬,在树上喷洒1500倍的硫磷乳油,消灭食心虫幼虫。山楂红色蜘蛛预防方法:早春刮除树木的旧皮肤、扭曲皮肤,焚烧越冬成虫,消灭。药剂防治:菊花酯2000倍液、三氯杀私有油800倍液、73%克维特乳油2000倍液、具有良好杀卵作用的50%尼小流离失所油2000倍液,具体喷洒时间和次数取决于发生量和预防效果。
山楂白粉病,特别是幼苗、幼树非常严重,是危害山楂的主要病害。它主要危害山楂芽、鸟梢、叶、花蕾和果实。发病初期出现***或粉红色斑点,叶片两侧产白色粉末,呈厚绒状。鸟的末端又细又弱,节间短,叶子缠绕细,新叶纵向弯曲,叶子充满白色粉末,严重时枯萎死亡。乳果在落花后发病,近饼干露中出现很多病斑和白粉,果实很快就会弯到一边生长,如果病斑扩散到前科,就会被淘汰。稍微大一点的有果兵部,使裂缝硬化,畸形,有色差。山楂的病虫害防治。
春雨后,从肺囊壳中释放子囊孢子。为5~6月有科坐后发病期,7月以后放缓,10月间停止发生。山地果园管理粗陋,树木脆弱,容易生病,实生苗圃比较重。加强管理,提高树木的抗病性。休眠期清源,生长期清除病端、叶、果消失处理。发病严重的果园发芽前,撒一次4~5蒲美度石硫合剂。同时,还要在根苗和附近的野生山楂树上喷洒药物。花蕾期,6月上旬分别喷洒25%的三唑酮1000~1500倍液,0.3蒲梅岛石硫合剂。
问:山楂树常见病
仔细检查一下枝条和叶片上是否有虫害,如无则核对以下资料确定病证: 白粉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新梢、花蕾、花梗,使得被害部位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同时枝梢弯曲,叶片皱缩畸形或卷曲。老叶较抗病,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节间缩短,病梢有回枯现象。严重时叶片萎缩干枯,花少而小,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开花和观赏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注意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洒“新高脂膜”+50%胶体硫100克对水20公斤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虫害:吹绵介壳虫 该虫属同翅目、介总科、珍介属。雌虫虫体长5毫米-7毫米,椭圆形,橘红色,背面隆起,多皱纹,有白色蜡质分泌物。腹部平坦,有白色蜡质卵袋。多固着于枝条或叶片上吸食牡丹树液。以受精的雌虫越冬。当牡丹落叶后,可见枝干上有白色斑块状虫体分布全株。 冬季是防治吹绵介壳虫的好时机。可用竹刀将枝干上所有的虫体刮去烧掉,并用“护树将军”1000倍液或波美3度-5度石灰硫磺合剂或速朴灭药1000倍液涂抹枝干,以毒杀越冬的雌虫和虫卵。冬季防治后如仍有残留的虫体未***死,可于第二年3月-4月份幼虫初孵期喷布“新高脂膜”+50%的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磷1000倍药液,连续喷洒2次-3次,即可较为彻底地杀灭此种害虫。提问者评价谢谢,我现在已经到市场买了杀虫剂喷洒,目前得到控制,长出了新芽和新叶。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