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姜有虫用什么农药杀死 姜有虫用什么农药杀死最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611 次
姜有虫用什么农药杀死 姜有虫用什么农药杀死最好

姜有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在姜根、茎、叶等部位寄生,严重影响姜的生长和产量。为了防治姜有虫,农民们通常会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常用的农药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农药主要包括有机磷类、杀虫脒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有机磷类

有机磷类农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农药,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磷化合物。这类农药作用于虫体的神经系统,导致虫体麻痹、瘫痪、死亡。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包括敌敌畏、毒死蜱等。

杀虫脒类

杀虫脒类农药是一种新型的农药,其主要成分为杀虫脒。这类农药作用于虫体的神经系统,导致虫体麻痹、瘫痪、死亡。常用的杀虫脒类农药包括吡虫啉、噻虫啉等。

拟除虫菊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种新型的农药,其主要成分为拟除虫菊酯。这类农药作用于虫体的神经系统,导致虫体麻痹、瘫痪、死亡。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包括氟虫腈、吡虫腈等。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宜的农药,根据姜有虫的种类和数量进行选择;
  • 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进行喷洒,不可过量使用;
  • 在喷洒前,需要将姜田清理干净,尽量减少杂草和杂物的存在;
  • 喷洒时,需要注意风向,避免农药飘散到其他地方;
  • 喷洒后,需要进行充分的通风,避免农药残留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农药是一种有效的防治姜有虫的手段,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姜有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危害姜的生长和产量。为了保护姜的生长,农民们常常使用农药来杀死姜有虫。

常用的农药

常用的农药有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这些农药都有一定的杀虫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 有机磷类农药:杀虫效果好,但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效果较好,但对蜜蜂等有益昆虫也有一定的危害。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杀虫效果较好,但容易产生抗药性。

如何选择农药

选择农药时,应根据姜有虫的种类、数量、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农药。同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2. 遵循农药使用说明,按照比例稀释,不要超量使用。
  3. 注意农药使用的时间和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4. 农药使用后,应注意安全间隔期,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农药的替代品

为了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一些替代品也被广泛使用。比如,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

  • 生物农药:是指以微生物、植物、动物等为原料,通过发酵、提取等工艺制成的农药。生物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小,但杀虫效果较差。
  •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姜有虫的发生。但有机肥料的杀虫效果较差,需要与其他防治措施结合使用。

总结

选择合适的农药或替代品,是防治姜有虫的重要措施。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使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释义拓展:苏云金杆菌杀虫剂

日前,出一种,可广泛。该项目已得到国家“863”计划项目“利用蛛毒基因克隆进苏云金杆菌发酵生产高效广谱生物杀虫剂”(批准号:2024AA)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C-端区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批准号:)的资助,研究产品为高效新型微生物杀虫剂。

问答拓展:姜的后期,姜的底部有白虫,是什么情况?

1、生姜的生长环境

生姜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加上气候的影响,其生长习性符合热带作物的生长习性。生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也不耐旱,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28℃,如果遇到霜冻植物会凋谢,根茎叶不再具有发芽的能力,因此生姜的种植必须选择在无霜期内。

二、生姜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姜螟:

农民称其为钻心虫。这种虫以幼虫蛀食姜苗致使其叶片枯黄,严重时可致全株死亡。防治办法:及早扑灭姜螟成虫,捉除幼虫,或在一、二龄的幼虫期施药毒杀。此虫从5月份初即可见幼虫为害,以姜苗分枝盛期的7、8月为盛期。

防治方法:

防治以在幼虫低龄期施药效果较好。幼虫期毒杀肢槐可用除虫菊酯类农药50g对水300--400kg喷杀,或用速杀灭丁50g对水400kg在傍晚喷于姜苗心叶,待药液流到茎部就可把姜螟幼虫毒杀。

2.姜蛆:是生姜贮藏期的主要害虫,幼虫俗称姜蛆,也危害田间种姜,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姜蛆幼虫有趋湿性和隐蔽性,初孵幼虫即蛀入生姜皮下取食。在生姜“圆头”处取食者,则以丝网则饥耐粘连虫粪、碎屑覆盖其上,幼虫藏身其中。幼虫性活泼,生姜受害处仅剩表皮、粗纤维及粒状虫粪,还可引起生姜腐烂。姜蛆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可周年发生。尤其到清明节气温回升时,危害加剧。田间调查姜被害率达20-25%。

防治方法:精选姜种,发现被害种姜立即淘汰,或用1.80%爱福丁乳油1000倍液浸泡种姜5-10分钟,以杜绝害虫从姜窖内传至田间。生姜入窖孙春前要彻底清扫姜窖,用80%敌敌畏1000倍液喷窖,也可以放姜时在姜堆中放置盛有敌敌畏原液的开口小瓶若干个,还可以放好姜后加热敌敌畏原液进行熏蒸。在田间要注意精选姜种,淘汰被害种姜,播前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浸泡种姜5~10分钟可以杀死姜内的害虫。

生姜是一种不宜连作的植物,通常会与水稻、豆科植物进行轮作,如果连作会导致上面两种虫害逐年加重,同时还会引起姜瘟、根线虫等病害,产量会逐年减少乃至绝收。

问答拓展:生姜钻心虫该用什么农药?

大姜钻心虫又名姜螟、玉米螟,是危害大姜的主要虫害之一。幼虫孵出后即蛀食姜茎,虫孔处留有粪屑。幼虫主要集中在姜茎中上部蛀食,造成键档姜茎空心,被害茎秆枯黄调萎,很易折断。防治大姜钻心虫,应以防为主,综稿敏乱合防治。
田里有大姜钻心虫可以先喷施甲维盐、阿维三唑磷、阿维氟铃脲、丙溴磷氯氰进行防治,隔5—7天后,再喷施杜邦康宽进行预防即可。如若虫情严重,可轮换多次喷药。若姜田内虫害初发生,以杜邦康宽防治为主,其持效期在20天以上。但要注意,混药时需进行二次稀释,并加入有机硅助剂展透等,以增强展着性,喷药要周到,叶片正反面均要喷。
大姜钻心虫的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种植诱杀作物,大姜钻心虫食性杂,除危害生姜外,还危害玉米、高粱、甘蔗拿卖等作物。根据这个特点,可有目的的在姜田周围栽植诱杀作物,待成虫产卵后,可进行药剂防治或拔除沤肥。此法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已产过卵的诱杀作物。
2、处理越冬寄主,减少虫源基数大姜收获后,把姜秸清除干净,带出园外深埋或集中烧毁;在越冬虫化蛹前,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法,处理掉玉米、高粱等秸秆。
二、生物防治
赤眼蜂是大姜钻心虫卵期的主要天敌。在成虫产卵初期或初盛期、每亩多次放蜂1万头为宜,每3天放一次,防治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