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 养殖场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4年
养殖场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动物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养殖场也开始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从养殖场的环境问题、粪便处理问题、动物保健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养殖场的环境问题养殖场的环境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养殖场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等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废水是养殖场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和有机物质,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对周围的水源和土地造成严重的污染。养殖场需要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
粪便的处理问题养殖场的粪便处理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养殖场的动物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对于养殖场的粪便处理,可以采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例如,将粪便进行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料,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
动物保健问题动物保健是养殖场生产的关键。动物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养殖场需要加强对动物的保健工作。要对动物的生长环境进行管理和卫生控制;要对动物进行**检查和预防接种;要加强饲料的管理和营养平衡,保证动物的健康成长。
拓展百科知识生物安全(shēngwùānquán)是指在生物物种的养殖、种植、繁殖、开发利用及其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科学、全面的预防措施,保障生物种的健康、生产的安全、环境的稳定,从而实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养殖场的管理过程中,生物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保障了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才能保证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能保护周围的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参考来源:《畜禽养殖科学技术》
《养殖场环境治理技术》
《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相关问答拓展:
1、娃娃鱼苗哪里有卖的?
一般大型的水产市场皆有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售卖,部分超市里也有售卖,具**置可以咨询当地居民或上网查询。娃娃鱼并非鱼类,是体形较大的一种两栖动物,成年娃娃鱼体长一般在1米左右,体重约20-25千克左右。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
2、那么请问野生的娃娃鱼苗呢!约十五公分长?
头大而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圆;外鼻孔小,略呈椭圆形,近吻端;鼻间距大于吻长的1/2;眼小,背位,无眼睑;眼间距较宽,约为眼与鼻孔间距离的1.5倍;口裂特大,偏腹位,上唇唇褶在口裂后部清晰,犁骨齿与上领细齿平行排列,齿列正中处微凹;舌大,扁圆形,前端连于**底部。
躯干部扁平,胁胯间距约为全长的1/3;肋沟10-13;体两侧各有一条很宽很厚的皮褶。
四肢短而粗扁,前肢4指,无爪;第四指外缘有宽厚的缘膜,体表皮肤较为光滑,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扩展资料:;生活习性;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头多向外,便于随时行动,捕食和避敌,遇惊扰则迅速离洞向深水中游去。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游泳时四肢紧贴腹部,靠摆动尾部和躯体拍水前进。;它在捕食的时候很凶猛,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突然张开大嘴囫囵吞下,再送到胃里慢慢消化。;食物包括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有时还吃小鸟和鼠类。
3、野生娃娃鱼鱼苗与人工繁殖娃娃鱼苗有什么区别?
野生的颜色偏深咖啡色,家养的偏黑色,体型相差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以后,家养的会明显大于野生的。娃娃鱼学名是大鲵。生活习性: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4、娃娃鱼养殖技术?
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甚至二、三年不吃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雌鲵产卵后,“任务”即告结束。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雄鲵从此就要担当所有的孵卵任务,直至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为止。
正文
1、大鲵养殖池的设计建造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
1.1.1水资源要求
根据我所多年采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1.1.2环境要求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2、大鲵苗种放养及种苗鉴定
2.1养殖池的消毒
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毒药物一般用1PPM的漂白粉或0.5PPM的90%晶体敌百虫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
2.2鲵种消毒
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2.3种苗鉴定
2.3.1大鲵苗种与其他苗种的区别
在两栖类中。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源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隐鳃鲵科(大鲵)、小鲵科、蝾螈科形态特征比较
2.3.2大鲵苗体质优劣的鉴定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功与否。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前外鳃完整无病变。反之,则为劣质鲵苗。
2.4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3、养殖管理
3.1饵料投喂
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3.2调节水质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3.3调节水温和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3.4防逃防偷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4、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4.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5.种苗放养:
大鲵养殖一般引进10厘米以上的幼鲵,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鲵20条左右。种苗放养前养殖地用硫酸铜2毫克/升浸泡5小时消毒,鲵体用氯化钠5%药浴10分钟。事先在池内用麻石搭建洞穴,放置水草以供大鲵躲藏。
6.饲喂: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7.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一、大鲵烂尾病发生的原因
(一)水质的影响
大鲵常生长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之中,水质新爽快活,无污染。而人工养殖大鲵的水质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水体中常繁衍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大鲵机体受到创伤时,这些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发病变。
(二)环境条件的影响
由于人工建造的养鲵场,难以达到野生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新建的养鲵池池壁(底)较为粗糙,易使大鲵肌肤擦伤,当大鲵爬行活动时,因尾部不停地摆动,更易受损。
(三)放养规格大小悬殊的影响
一般来说人工放养大鲵的密度比较大,如规格大小相差悬殊,饵料缺乏时,常为争食而发生格斗,个体小的争食能力较弱,常遭受大个体的攻击和撕咬,其尾部又常是受攻击的对象。
(四)饵料营养不良的影响
大鲵属肉食性两栖动物,常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当所投喂的饵料适口性较差,又缺乏必需的营养成份,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铁、钙、微生素等,会诱发大鲵相互之间的残杀。
二、大鲵烂尾病症状
大鲵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组织充血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当病期过长,形成疮样病灶,病灶处常粘附大量病原菌及杂物,严重时病灶部位出现肌肉坏死,尾部骨骼外露,病鲵食欲减退或停止进食,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尾部摆动无力,不久便会死亡。
三、预防方法
(一)营造舒适的环境条件
在修建养鲵场时应考虑到光照,排灌水管、饵料台、栖息陆地等设施。由于大鲵具有喜独居怕光照的特性,池内可用砖头砌成多个人工洞道,洞口直径12~20cm,洞内较宽敞,洞壁尽可能做得光滑,养鲵池建成后不能立即放养鲵种,因为新水泥池有较强的碱性,而大鲵适宜的pH值为6~7。
可将新建成的水泥池注满水,连续浸泡2~3天,再放干,并重复数次,使池水pH值接近中性及池壁、洞壁粘上一层光滑的附着物时,再投放鲵种。
(二)消毒处理
鲵种放养前应用1%浓度的龙胆紫药水作消毒处理,其方法是药与水的比为1∶100兑好后,将鲵种浸洗20分钟,龙胆紫药水对大鲵皮肤**小,可有效地防止真菌和细菌的体表感染。
(三)控制水质与水温
养鲵池水质要保持清爽,无污染,尽可能地应用溪水或清泉水。并做到定期更换池水,条件允许时,养鲵池可保持有常年流水。大鲵适宜生长水温为14℃~28℃,炎热夏季,更换池水显得更为重要。
(四)放养个体规格整齐
现阶段的鲵种,均由人工繁殖,个体规格基本一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个体大小差别越来越明显。这时应进行筛选,分级分池饲养,可避免以大欺少,以强欺弱的现象发生。
(五)投喂优质饵料
大鲵饵料应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如鲜活水鱼虾、动物内脏、动物**、下脚料等是大鲵的好饵料。投喂饵料时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科学投喂方法,切忌将动物内脏、血块、下脚料等直接投入水中,否则,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既要防止饵料浪费,又要防止部分个体吃不到或吃不好。
四、治疗方法
(一)当发现大鲵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鲵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有可能殃及整个养鲵场。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鲵患处的**,致使病鲵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二)用强氯精0.3~0.4ppm浓度或二氧化氯0.2~0.**pm浓度全池泼洒(包括栖息陆地、饵料台等)每天一次,连用3~4天为一疗程。
(三)对病情较重的大鲵,先用15~25ppm浓度高锰酸钾或0.3~0.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鲵15~20分钟,并彻底清洗创伤表面的附着物,随后用消治龙软膏或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涂敷患处,每天一次,4~7天可治愈。
(四)用氯霉素2~3g十卡那原粉2g+Vc2g+Ve2g+Vb2g(每公斤体重用药量),将上述药物均匀拌入饵料中投喂,连用3~4天。
5、辫子鱼可以人工饲养吗?
可以人工养殖。娃娃鱼的生活习性:娃娃鱼多生活在山间溪河的阴凉水域中,栖居石孔石隙,活动吃食常在夜间,白天一般隐匿在岩石孔洞内,食饵主要为水生昆虫、鱼虾、螃蟹、青蛙等(其他动物肉类也吃)。娃娃鱼幼小时,其头前颈部两侧长有3对须枝状的外腮,是它早期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约3年左右,幼体外腮自行消失,其呼吸器官由肺取代。这类动物随着地理条件的变化和影响,目前仅保存下来隐鳃鲵科三个种。除美国和**东部有分布外,主要产地有我国,全国十七个省区皆有,尤以长江、黄河、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地溪河中为多。较长时间来,由于对天然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力,加上人工捕捉量大,致使娃娃鱼这一我国特有的水产资源严重衰退,有些产地近些年几乎濒临绝迹。人工饲养:从野外引进一批具有繁殖能力的娃娃鱼放人人工生态模拟池饲养。这种饲养池是根据娃娃鱼畏光喜暗、栖藏孔洞的特点。人工饲养池均建在光线较暗的拱室内,每口池4—5平方米,池深l米,放2.5—5公斤的鱼4—5尾。饲养池的水源为天然溪水,水温变幅全年保持在10—22℃范围。
人工饲养娃娃鱼的日常管理重点是做好授食管水,投喂螃蟹、蛀类、鱼虾及动物肉等。只要娃娃鱼吃食活动正常,生长发育就能收到良好效果。除投足适口饵料外,池水的管理也很重要。如果池水过满,娃娃鱼会自行逃循;水质不好,环境恶化,则会引起损伤死亡。人工饲养应经常注意水质、水温情况,更新池内水体,使娃娃鱼有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工繁殖:对性成熟雌雄亲体,采用激素(绒毛膜**和促黄体生成素)催情、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获得人工繁殖的娃娃鱼苗。娃娃鱼卵呈念珠带状。颗粒大(卵球直径为1.7一1.8厘米),胚胎发育变化缓慢,受精卵从开始到出苗需35—40天,这样孵化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受精卵的孵化是用静水孵化法,孵化用水的水质要清新,水温要较稳定,以18—20°C为宜,24小时内交换孵化水体4一5次。水体更换的次数可根据水质、水温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水温变幅不大,受精卵经30多天孵化期即可出苗。孵出的幼苗待开口吃食后,即可入池培育。
幼苗培育池不宜大,以l一2平方米为宜,池深60—80厘米,每口池放鱼苗10尾左右、饲养管理方法与成体差不多,只是投喂的食料在份量和数量上要适合幼体胃口。每次投量不宜多,投喂料要便于幼体摄取吞食。娃娃鱼苗的培育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管理要精细,不得疏忽。
拓展好文:【蝇蛆养殖】扔掉铁饭碗回乡养蝇蛆,年赚200万
2024年,董善石放弃建筑公司的绘图工作,回到老家长丰杨庙镇,他告诉父亲自己要养苍蝇。当时,父亲几乎认为董善石“疯了”。过去人们的印象中,蝇蛆是种肮脏的东西,唯恐避之不及。而董善石却把这些蝇蛆变成了发家致富的宝贝。如今,养殖蝇蛆每年能为董善石带来近两百万元的利润。
辞职回乡创业
2024年从一家电脑学校毕业后,董善石在合肥一家建筑公司从事绘图工作。虽然工资不太高,但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来说,也算是体面而安逸的工作。家里人为他感到高兴,鼓励他在合肥早点安家,但谁也不知道他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2024年在一张报纸上,董善石得知用苍蝇产出的蝇蛆可以喂养出高质量的甲鱼,但目前还没有规模化的人工养殖。细想之后,董善石变得无比兴奋,做没有人做的生意,应该是个不错的路子吧。他用了大半个月时间,查阅了大量与养殖业有关的书籍资料,最终发现,当时只有在山东有人养殖苍蝇。董善石迫不及待地赶到山东,向养殖户取经。回来之后,他就辞职,回家创业。
产品供不应求
“当时创业我没啥积蓄,手上只有5000元,全部投入养殖苍蝇。”董善石从山东引进种蝇,在老家选了一块地,就开始“依葫芦画瓢”养殖。与此同时,他开始在网上发布信息,出售干苍蝇和蝇蛆。很快,他就得到第一单,这一单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那家公司是新成立的,主要开发生物蛋白,需要大量的干苍蝇。由于对方也是第一次采购干苍蝇,不知道价格,所以让董善石自己定价。董善石说自己心里也没底,随便核算了一下成本开出了200元/公斤的价格,对方满口答应。这让董善石对这行更加充满信心。直到现在,美国这家公司仍然与他保持着业务往来。
但是光靠这家公司收购干苍蝇,自己的事业是不可能做大的。“前几年我主要把蝇蛆卖给当地的养鸡户,每斤活蝇蛆也就几元钱,利润不大。”正当董善石愁眉苦脸的时候,一个搞观赏鱼养殖的朋友找到他,买了一些蝇蛆喂观赏鱼,反响不错。于是,董善石开始将蝇蛆作为观赏鱼、观赏鸟的饲料推向市场。“养殖宠物的人都是比较有经济能力的,所以价格高一点也无所谓,活蝇蛆每斤卖6元,利润有2元。”
后来,国内沿海地区的鲍鱼、甲鱼等高档海鲜养殖户也慕名找到了他,订购蝇蛆作为饲料。目前,这样的客户越来越多,董善石的供货已经非常吃紧。“现在我的养殖场每天可以生产出活蝇蛆300斤,每年可以供货近60吨,就这样也仍然供不应求。”董善石初步估算了一下,每年的利润可以达到近200万元。
今年要扩大规模
“刚开始所有的养殖模式都照搬山东那边的,但很快问题就出来了。”董善石首先发现,按照山东的养殖模式,想提高产量是个很大的难题。由于蝇蛆养殖是在室内的水泥槽内,这样的平面养殖,能容纳的蝇蛆十分有限。后来,董善石研究出盆钵养殖法:用大小一样的陶盆养殖蝇蛆,然后将陶盆堆起来,这样,有限的面积内容量大了几十倍,蝇蛆的产量自然就上去了。
另外,山东的蝇蛆养殖所用的原料为麦麸,成本较大,且近年来上涨很快,给养殖增加了不少压力。董善石查资料发现,泰国也有养苍蝇的案例,但原料用的是泔水。事实上,在业内,蝇蛆被称为“清道夫”,清洁功能十分强大,泔水养殖蝇蛆比较可行。随后,他开始跑合肥的大小饭店,并与泔水经纪人形成合作关系,每天让人将泔水送往他的养殖场。这一项改良,让养殖成本大大减小。
现在,董善石正在拓展蝇蛆养殖的产业链,今年他要在家乡继续新建养殖场,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这一行业,还要兼营蟾蜍、生态虫子鸡、龙虾等养殖,让蝇蛆的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