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噻虫胺 噻虫胺防治什么害虫-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02 次
噻虫胺 噻虫胺防治什么害虫-

噻虫胺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适用于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防治。噻虫胺有着优异的杀虫效果,能有效地控制螟虫、蚜虫、白蚁等多种害虫,对作物生长无明显影响,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噻虫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首选杀虫剂。

噻虫胺的特点

噻虫胺是一种杀虫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高效性:噻虫胺能够有效地控制多种害虫,对害虫的杀灭率高达90%以上。
  • 低毒性:噻虫胺对人畜无害,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广谱性:噻虫胺适用于多种作物的防治,如棉花、水稻、小麦等。
  • 安全性:噻虫胺使用方便,不易挥发、不易吸附、不易流失。
噻虫胺的使用方法

噻虫胺的使用方法如下:

  • 喷洒:将噻虫胺溶液喷洒在作物上,每亩用量为50-100克。
  • 灌溉:将噻虫胺溶液灌溉在作物根部,每亩用量为50-100克。
  • 熏蒸:将噻虫胺散布在土壤表面,然后覆盖上薄膜,进行熏蒸处理。
噻虫胺的注意事项

噻虫胺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剂量:噻虫胺使用剂量过大会对作物造成伤害。
  • 使用时间:噻虫胺使用时间应在害虫出现前或害虫密度较低时使用,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 安全性:在使用噻虫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接触药剂。
噻虫胺的百科知识

噻虫胺(Thiamethoxam),是一种新型的氯氰菊酯类杀虫剂。噻虫胺的化学名为N-(2-chloro-5-thiazolylmethyl)-N'-methyl-N'-nitroguanidine,是以氯氰菊酯为原料合成而来的。噻虫胺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对多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噻虫胺可用于棉花、水稻、小麦、果树、蔬菜等作物的防治,能有效地控制各类害虫,如蚜虫、螟虫、白蚁等。

氯氰菊酯(Chloronicotinyl),是一类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氯氰菊酯的化学结构与尼古丁相似,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和亲油性,能够很快地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分布。氯氰菊酯对多种害虫有着广谱的防治作用,如蚜虫、飞虱、螟虫、白蚁等。

蚜虫(Aphid),是一类小型的软体昆虫,多数种类有翅。蚜虫以植物汁液为食,会在植物的叶片和枝干上产卵,繁殖迅速。蚜虫会分泌出一种甜蜜物质,吸引大量的蚜虫捕食者,如瓢虫、蝽类等。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能够通过吸取植物汁液传播病毒,并且会导致植物生长迟缓、枯萎、死亡等问题。

螟虫(Lepidoptera),是一类鳞翅目昆虫,包括多个科、数百个属、数千种物种。螟虫的幼虫以植物的叶片、幼芽或果实为食,害虫种类繁多,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螟虫的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噻虫胺是一种用于防治螟虫的有效杀虫剂。

参考文献:

[1]周树荣.农药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雷凤仙,杨明霞,张瑞荣.噻虫胺在农业上的应用[J].中国农村观察,2024(1):82-83.

相关拓展:

噻虫胺(新**类杀虫剂)释义:

噻虫胺(Clothianidin)是新**类杀虫剂,其作用与**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又一品种。其结构新颖、特殊,性能与传统**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型杀虫剂品种。

问:噻虫胺的使用说明

噻虫胺可以采用喷雾、种子处理、茎叶处理、土壤处理等卖族多种方法施用,可以和联苯菊酯、醚菊酯等进行复配,马铃薯、水稻、玉米、油菜、果蔬等作物都可以使用噻虫胺,防治蚜虫、飞虱、蝽蟓等刺吸式害虫的效果较好。噻虫胺不宜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不能与食品、饲料存放一起,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

一、用法用量

1、噻虫胺可以和啶虫脒、联苯菊酯中激弊、醚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进行复配,常见的复配杀虫剂有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37%噻虫胺·联苯菊酯悬浮剂、25%啶虫·噻虫胺乳油等。

2、噻虫胺可以采用喷雾、种子处理、茎叶处理、土壤处理等多种方法施用。

3、防治白菜菜青虫,可以亩用6.4-12.8克50%噻铅消虫胺水分散粒剂喷雾;防治番茄烟粉虱,亩用噻虫胺制剂6-8克,兑水喷雾,安全间隔期为7天;种子处理使用剂量为200-400克每100公斤,茎叶处理、水田处理使用剂量为6克每亩,土壤处理使用剂量为10克每亩。

二、用途

噻虫胺属第二代新**类杀虫剂,其杀虫机理与吡虫啉相同,是作用于昆虫神经后突触的**型乙酰胆碱受体,具有内吸性、触杀性和胃毒性,主要用于马铃薯、水稻、玉米、油菜、果蔬等种植地防治蚜虫、飞虱、蝽蟓等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

三、注意事项

1、噻虫胺在番茄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最多施药3次。

2、噻虫胺不宜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

3、禁止在河塘等水域中清洗装过噻虫胺的器具。

4、噻虫胺不能与食品、饲料存放一起,勿让儿童接触噻虫胺。

5、噻虫胺对家蚕剧毒,具极高风险性,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

问:葡萄树冲施噻虫胺有用吗?

葡萄树冲施噻虫胺有用。态丛橘
噻虫胺主要用于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又一品种。其结构新颖、特殊,性能与传统**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型杀虫剂品种。
噻虫胺及其用途
噻虫胺是具有噻唑环的新**类杀虫剂。纯品外观为白色晶体,无臭味。主要用于郑丛玉米、油菜、马铃薯、水稻、果蔬等,防治蚜虫、飞虱、蝽蟓等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具杀虫谱广,触杀,胃毒和内吸等特点。
噻虫胺用法、用量
药剂施用可采用喷雾、种子处理、茎叶帆团处理、土壤处理等多种方法。可与联苯菊酯、醚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等进行复配,生产复配杀虫剂,如37%噻虫胺·联苯菊酯悬浮剂、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25%啶虫·噻虫胺乳油。
茎叶处理、水田处理使用剂量为50至100克/公顷,土壤处理使用剂量为150克/公顷,种子处理使用剂量为200至400克/100公斤。防治番茄烟粉虱,在低龄若虫盛期施药,用35%水分散粒剂3至4克/亩对水均匀喷雾;防治白菜菜青虫,用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6至12克/亩喷雾。
噻虫胺拌种能够发挥明显效果的最小用量一般建议在9个含量,比如18%的噻虫胺种衣悬浮剂,需要用到50毫升拌种一亩地(30至40斤麦种)。
最后再说一说具体使用方法。一般建议在播种当天进行拌种,在河南地区,种植户一般拌种结束后直接进行播种。拌种时,将药液倒入300-500毫升的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种子搅拌机中(一般50斤种用500ml水),搅拌30秒左右,即可取出播种。

问:农药噻虫胺可以防治哪些害虫怎么施用?

可以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
不同剂型,使用方法不一样,您可以按照产品说明使用更安全。

噻虫胺是新**类中的一种杀虫剂,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其作用与**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又一品种。其结构新颖、特殊,性能与传统**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型杀虫剂品种。

问:噻虫胺的富集植物有哪些?

噻虫胺是一种新型的**类杀虫剂,具有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等特点。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酯酶,从而致死昆虫。噻虫胺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
噻虫胺在植物体内的富集程度因植物种类而异。一些研究表明,噻虫胺在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体内的富集顺序依次为:叶片>穗部>根系>茎部>种子。噻虫胺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也与其生长状态、生长环境、品种等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噻虫胺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对其在植物体内的富集规律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噻虫胺在植物体内的富集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确保其安全使用。

问:噻虫胺的作用与功效使用方法

一、噻虫胺及其用途
噻虫胺是一种含噻唑环的新**类杀虫剂,由拜耳公司和**武田公司联合研制。纯品外观为白色结晶,无气味。它主要用于玉米、油菜、马铃薯、大米、水果和蔬菜等。并能防治蚜虫、虱子等吸、嚼口器害虫。具有杀虫谱广、触杀、胃毒、内吸的特点。
二。噻虫胺的用法用量
农药施药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喷雾、种子处理、茎叶处理、土壤处理等。可与联苯菊酯、醚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等复配。生产37%噻虫胺联苯菊酯悬浮剂、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25%噻虫胺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25%烯啶虫胺乳油等复配农药。
茎叶处理和水田处理的用量为50-100g/ha,土壤处理为150g/ha,种子处理为200-400g/100kg。防治番茄烟粉虱,在幼若虫盛期施药,每亩均匀喷洒35%水分散粒剂3~4g防治菜青虫,每亩喷施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6.4~12.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