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锈病防治实施方案
叶锈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叶锈病防治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叶锈病的病因
叶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植物叶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叶锈病病原菌也不同,但其发病原因大致相同。叶锈病病原菌通过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进入植物内部,利用植物体内的养分进行生长繁殖。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叶锈病病原菌会快速繁殖,并形成病斑,最终导致植物叶片枯萎、脱落。
二、制定综合防治方案
叶锈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1.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或机械设备对植物进行防治。常见的物理防治措施有:清除病株、清除病叶、烧毁病株、利用高温蒸汽灭菌、喷洒水等。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或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植物病害进行防治。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有:引入天敌、施用有益微生物、利用植物间作用等。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对植物病害进行防治。常见的化学防治措施有:喷洒杀菌剂、施用除草剂等。但化学防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等。
三、注意防治时机
在制定叶锈病防治实施方案时,还需注意防治时机。一般来说,叶锈病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此时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在植物生长期间,也需要定期检查病情,及时采取措施防范病害。
拓展问题:
1.叶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叶锈病会导致植物叶片枯萎、脱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同时,叶锈病还会降低植物的抗病能力,使其更易受到其他病害的侵袭。
2.如何预防叶锈病的发生?
预防叶锈病的发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等。
3.生物防治叶锈病的优势是什么?
生物防治叶锈病的优势在于具有环保、低毒、高效等特点。同时,生物防治还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抗病能力。
4.化学防治叶锈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化学防治叶锈病需要注意防止药剂残留、防止产生抗药性、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等问题。同时,化学防治也应遵循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5.叶锈病的防治措施是否适用于所有作物?
不同作物的叶锈病病原菌和发病特点不同,因此防治措施也有所区别。在制定叶锈病防治实施方案时,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不能一概而论。
相关拓展:
问: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方法
防治小麦叶锈病主要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的措施。
药剂防治:可用粉锈宁、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种派御子量0.06%的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种包衣,发病初期可喷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者用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
农业防治:选育推广抗病良种、田间精耕细作、合理密植、适量适时追肥等。
一、药剂防治
1、拌种处理:种植前用粉锈宁拌种,控制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数量,推迟春季小麦叶锈病流行。也可以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或种子量0.06%的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种包衣。
2、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10-20天喷1次,防治1-2次。也可以用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每10-2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
二、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选育推广抗(耐)病良种
(1)合理搭配埋敏和轮换种植多个品种,避免单一品种长期大面积种植,以延缓和防止因病菌新生理小种的出现而造成品种抗病性的退化。
(2)近年新育成的抗叶锈冬小麦品种有京冬1号、8号以及京核3号、京411、北农白、皖麦26、27、28号等;春小麦品种有垦九5号、龙麦23号、龙辐麦7号、蒙麦30号、京引1号、陇春8139、定丰3号等。
2、加强栽培防病措施
(1)田间精耕细作,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当地越夏菌源。
(2)在秋苗易发生小麦叶锈病的地区,应适当晚播,可有效减轻秋苗发病,弯羡枝减少越冬菌源。
(3)合理密植,提高根系活力,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
(4)小麦叶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应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应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
问:怎样对小麦叶锈病进行综合防治?
叶锈病的防治原理和措施与条锈病基本相同。
1.选用抗叶锈良种
2.消灭当地早期菌源
麦收后及时消灭自生麦苗和杂草,减少越夏菌源。
3.加强栽培管理
在秋苗容易发病的地区,应避免过早播种;合理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多、过晚,并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小察派麦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粉锈宁。它效果好、残效期长、用量低,无药害,既可用于拌种,又可用于叶面喷洒,具内吸治疗作用。其他如0.37%佛硅尿喷雾、叶锈特(RH124)、农抗120、叶斑清、三唑铜、菌毒必可等。
(1)拌种剂2%立克锈干拌种剂或5%速保利拌种剂、12.5%纹霉清、50%多菌灵、40%拌种双、70%甲基托布津或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用其中1种药剂,用种子重的0.2%~0.4%加适量水混匀拌种,拌匀后即可播种。
(2)浸种剂80%402抗菌剂5000倍液浸种24h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3)小麦拔节到抽穗阶段当病叶率达到1%,应喷第一遍药,以后隔7~10d再喷1次。药剂可选用20%粉锈宁乳油每666.7m230~50ml,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666.7m253~66g、12.5%速保利可败轮贺湿性粉剂每666.7m215~30g、25%病虫灵乳油每666.7m250g,对水50~60kg,叶面喷雾。还可用20%粉锈灵乳油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5%苯菌灵乳剂800~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桐纳60%多菌灵盐酸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4%杀毒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
问:小麦病害小麦叶锈病防治方法
1、铲除杂草,施足底肥;
2、药剂拌种;
3、病害发生后可以使用三唑酮进行喷施
问: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方法
主要靠种植抗病品种,辅之以药剂防治和栽培防病。
(1)种植抗耐病品种如黄淮海地区种植陕农7859、冀5418、鲁麦1号、小偃6号、徐州21号等冬小麦品种。近年新选育的抗叶锈冬小麦品种有:京冬1号、8号,京核3号(京核931),京411、北农白,皖麦26、27、28号,绵阳26号,百农64,周麦9号-矮优688系,新宝丰(7228),豫麦39(豫农8539),早麦5号,劲松49号,兴麦17号,滇麦19号,秦麦12号,冀麦48、40、冀92-3235、6021新系等;春小麦品种有:垦九5号、龙麦23号、龙辐麦7号、蒙麦30号、京引1号、陇春8139、定丰3号等。
(2)药剂防治①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的0.03%—0.04%(有效成分)叶锈特或用种子重量0.2%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②提供使用15%保丰1号种衣剂(活性成分为粉锈宁、多菌灵、辛硫磷)包衣种子后自动固化成膜状,播后形成保护圈,且持效期长。用量每kg种子用4g包衣防治小麦叶锈病、白粉病、全蚀病效果优异,且可兼治地下害虫。③于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可兼治条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隔10—20天1次,防治1—2次。
(3)加强栽培防病措施适期播种,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雨季及时排水,上湿气滞留。
问:小麦病害小麦叶锈病防治方法
1、铲除杂草,施足底肥;2、药剂拌种;
3、病害发生后可以使用三唑酮进行喷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