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柳树叶锈病是什么菌门 柳叶锈病病原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05 次
柳树叶锈病是什么菌门 柳叶锈病病原

柳树叶锈病是什么菌门?——揭秘柳树叶锈病的真面目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深知柳树叶锈病对柳树的危害。那么,柳树叶锈病究竟是什么菌门呢?

柳树叶锈病的菌源

柳树叶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菌源为锈菌。锈菌属于真菌门的锈菌目,包括多种不同的菌种。柳树叶锈病主要由柳树锈菌引起,其学名为Melampsoraspp.。

柳树叶锈病的危害

柳树叶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柳树病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柳树生长发育

柳树叶锈病会导致柳树叶片上出现***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黄,并逐渐枯死。这会影响柳树的光合作用,导致柳树生长发育不良。

2.降低柳树产量

柳树叶锈病会导致柳树叶片凋萎,影响柳树的养分吸收和水分运输,从而降低柳树的产量。

3.影响柳树品质

柳树叶锈病会导致柳树叶片变黄、枯萎,严重时会导致柳树死亡。这会影响柳树的品质,降低柳树的市场价值。

如何防治柳树叶锈病?

针对柳树叶锈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加强柳树管理

及时修剪、清除枯叶,保持柳树干净整洁,避免病菌滋生。

2.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柳树叶锈病的发生率。

3.使用化学药剂

在柳树叶锈病初期,可以使用适量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控制病情发展。

柳树叶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病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柳树生长发育、降低柳树产量和影响柳树品质等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加强柳树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和使用化学药剂等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柳树叶锈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关问题:

1.柳树叶锈病如何传播?

柳树叶锈病主要通过风、雨水、昆虫等途径传播。病菌在柳树枝叶上越冬,随着温度升高、湿度增加,病菌开始繁殖,病斑上的孢子通过风、雨水等途径传播到其他柳树上。

2.柳树叶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柳树叶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植物品种、病原体等多种因素有关。气候湿度大、温度适宜、风力小是柳树叶锈病易发和流行的主要条件。

3.柳树叶锈病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

目前还没有发现柳树叶锈病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的证据。柳树叶锈病会影响柳树的生长发育和品质,降低柳树的市场价值,从而对柳树种植业产生不利影响。

4.柳树叶锈病如何进行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柳树叶锈病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柳树叶片表面是否有***小斑点、叶片变黄、枯萎等症状。同时,需要对病叶进行取样,进行病原学检测,明确病害的病因。

5.柳树叶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柳树叶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柳树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和使用化学药剂等。其中,加强柳树管理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问答拓展:我咨询下碳疽病和锈病有什么区别呢?

炭疽病和锈病都是真菌性病害,但属于不同亚门真菌,炭疽病病菌是半知菌亚门,锈病病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发病症状也不同,炭疽病病斑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上有黑色配返此小点。锈病是在叶片上生有***泡状世薯小点,后期破裂散出黄培迅色粉末即夏孢子。

问答拓展:典型锈菌存在转主寄生现象,在防治上有何特点?

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松干锈菌CronartiumribiaolaFisch.是一种转主寄生菌,有单维松亚属五针松组的Pinussp.作为配子体寄主,以及茶藨子属(Ribes)、马先蒿属(P***icularis)和火焰草属(Castilleja)植物作为孢子体寄主。Colley、Temple、Buller和Wilson等在评述C.ribicola的转主寄生现象时都认为:锈孢子只能侵染孢子体寄主,不能再侵染配子体寄主;Spaulding和Boyer通过锈孢子来侵染美国白松(Pinnastrobus)的再三努力都失败了,其可能是:寄主转换是专性的。 锈病是花卉和景观绿化树木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类病害,世界均有分布,我国各地多有发生。锈病种类很多,在园林方面主要危害蔷薇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松科、柏科和杨柳科等近百种花木。发病后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作用弱,生长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或引起枝干***、果实畸形等,降低产量和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死苗,造成重大损失。
  1 症状特点
  病株大量出现锈色孢子堆而得名,在叶、茎等部位,先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扩大成锈褐色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为夏孢子堆;有的成橘红色到黑色小粉堆,为冬孢子堆;也有生蜜***到暗褐色点或粒状,为性孢子器;还有的生许多淡***、灰***到灰褐色稍隆起或刺毛状物,为锈子器、枝干上生***、丛枝和粗皮等,果实畸形或开裂。
  2 病原菌及其生活史
  2.1 病原菌种类
  锈病由锈菌寄生引起。锈菌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锈菌目,侵染花木常见的锈病有以下几种。
  2.1.1 柄锈菌属(puccinia)
  如引起萱草锈病,草坪禾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和冠锈病,结缕草锈病,鸢尾锈病,菊花柏锈病和黑锈病,紫菀锈病,向日葵锈病,天竺葵锈病和蜀葵锈病等10多种。
  2.1.2 单孢锈菌属(uromyces)如引起唐菖蒲锈病,香石竹锈病和紫菀单胞锈病等。
  2.1.3 多孢锈菌属(phragmidium)有玫瑰、蔷薇和月季等锈病。
  2.1.4 胶孢锈菌属(gymnosporangium)有垂丝海棠、贴梗海棠、苹果属、梨属等20多种锈病,桧柏、龙柏等多种柏树锈病。
  2.1.5 柱锈菌属(cronartium)有牡丹、芍药锈病、松瘤锈病、红松疱锈病、樟子松疱锈病等。
  2.1.6 鞘锈菌属(coleosporium)有紫菀锈病、红松松针锈病、油松松针锈病和樟子松松针锈病等。
  2.1.7 层锈菌属(phakospora)有菊花褐锈病等。
  2.1.8 栅锈菌属(melampsora)有毛白杨锈病,落叶松-杨锈病,胡杨锈病等。
  2.2 生活史
  2.2.1 孢子种类
  锈菌的生活史最简单的只有冬孢子(代表符号Ⅲ),最复杂的有五种类型孢子,即性孢子(○)、锈(春)孢子(Ⅰ)、夏孢子(Ⅱ)、冬孢子和担孢子(Ⅳ)。
  2.2.2 生活史型
  典型的锈菌要顺序经历5个不同发育阶段,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才能完成全部发育过程,有的锈菌则有变异,缺少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孢子类型。
  长(循环型)生活史型  产生5种孢子阶段的类型称长生活史型或长循环型生活史型,长生活史型中,又可分为转主寄生长生活史型和单主寄生长生活史型两种。前者在锈孢子萌发后侵染的寄主与原来产锈孢子器的寄主植物种类不同,且其亲缘关系较疏远,如香石竹锈病,其○和I阶段寄生于大戟属植物上,Ⅱ和Ⅲ阶段,寄生于石竹属植物上。松芍柱锈菌,其○和I在马尾松、油松等松树植物上引起松疱锈病,病部的多年生菌丝,第二年仍可继续产生锈孢子,其Ⅱ、Ⅲ和Ⅳ在芍药和牡丹上。松柱锈菌其○和I在松树上,Ⅱ、Ⅲ和Ⅳ在壳斗科的栎属上。单主寄生长生活史型的各孢子阶段在同一寄主上完成,如三种多孢锈菌引起的玫瑰锈病,向日葵柄锈菌引起的向日葵锈病,蚕豆单孢锈菌引起的蚕豆和豌豆锈病等。

问答拓展:好多柳树叶片背面发黄生锈一样,手指一抹能抹下***粉状,该怎么处理?

垂柳锈病厅陪铅。
越乱粗冬的冬孢子,于4月下旬遇雨水或潮气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东北地区则稍晚。借风力传播扮好到紫堇上,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7~10天后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助风力传播到垂柳叶片上,萌发后由气孔侵入叶内,7~13天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以反复多次侵染垂柳。8月下旬,垂柳病叶上形成冬孢子堆,以后随病叶落地越冬。越冬后的夏孢子不能萌发。
可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20天喷一次,三次后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还可喷洒2,4-DJ酯1000倍液,消除转丰寄丰,其效果可达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