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水稻分蘖以下方法可以
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水稻分蘖
水稻分蘖是指水稻主茎的顶端分出许多侧枝,形成多个穗的现象。水稻分蘖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对水稻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水稻分蘖?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
1.品种因素
不同品种的水稻分蘖数量和分布情况不同。一般来说,分蘖性能好的品种,其分蘖数量也相对较多。同时,分蘖性好的品种分蘖能力强,分蘖能力差的品种分蘖数量也相应较少。
2.环境因素
水稻分蘖数量和分布情况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遇到过度干旱、水浸、低温、高温、盐碱等环境胁迫,都可能导致水稻分蘖数量减少或分布不均匀。
3.生长调节物质
生长调节物质对水稻分蘖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水稻分蘖,而乙烯则有抑制水稻分蘖的作用。
促进水稻分蘖的方法
1.适当施肥
在水稻分蘖期,适当施肥能够促进水稻分蘖。过量施肥会导致水稻分蘖数量过多,分布不均,影响产量。应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和水稻品种来确定施肥量。
2.合理灌水
水稻分蘖期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过度干旱或水浸都会影响水稻分蘖。要合理灌溉,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3.控制植株生长
在水稻分蘖期,适当控制植株生长能够促进水稻分蘖。例如,及时去掉水稻主茎上的心叶,促进侧枝生长。
拓展问题
问题一:如何判断水稻是否进入分蘖期?
答案:一般来说,水稻从插秧到分蘖期需要25~30天的时间。可以通过观察水稻的叶片和主茎来判断是否进入分蘖期。当水稻叶片较多,主茎上出现多个心叶时,就可以判断水稻已经进入分蘖期。
问题二:如何控制水稻分蘖数量?
答案:控制水稻分蘖数量可以通过适当施肥、控制植株生长等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选择分蘖性能较差的品种来实现。
问题三:有哪些常见的水稻分蘖品种?
答案:常见的水稻分蘖品种有晚籼稻、早籼稻、中晚粳稻等。
百科知识
水稻
水稻是禾本科植物中的一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秆中空,叶子长而窄,穗状花序,籽实为颖果。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大类,其中又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个品种,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们不同的口味需求。
参考来源
[1]陈宝生,等.水稻分蘖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4,34(34):1-9.
[2]王亮,等.水稻分蘖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4,35(35):1-11.
[3]朱荣贵,等.水稻分蘖及其调控机理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24,54(54):136-149.
问答拓展:想要增加水稻分蘖?这几个措施很管用!
农民朋友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当然都希望水稻能够高产量,多卖些钱。
一般来说水稻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不过大多在早期是有效的,因此做好增加水稻分蘖的措施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水稻才能够高产量,农民也才能高些收入,在下文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增加水稻分蘖的措施吧!
增加水稻分蘖的措施:
1、选用健壮秧苗
最好是选择旱育的适龄壮秧,这样的秧苗株形矮健、根系发达粗壮、吸收力与抗逆性强,其抛栽或插入水田后,发根迅速,能够很快返青生长,分蘖早、成穗率高,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2、水稻施用金科德硅肥
(1)水稻表皮细胞增厚,茎叶粗壮挺直,根系发达,叶片上冲,减少遮光,光合作用增强15%-20%。
(2)增加有效分蘖、结实率高、穗大粒多。
(3)抗旱、抗倒伏能力提高50%-85%。
(4)提早成熟4-5天,提高稻米质量和产量。
(5)抗病虫害,可降低发病率46%-75%,施用硅肥后水稻抗病性明显增强,特别是稻瘟病、稻曲病、茎腐病、前稿烂根病、稻飞虱、二化螟、蚜虫等病虫害发生率明显降低。
3、浅水勤灌
温度是影响水稻早期分蘖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水稻秧苗前期早发分蘖、形成大蘖。
水稻插秧返青后,应尽量做到浅水勤灌,除低温阴雨天气或寒冷的夜间需灌深水外,晴天田间保持3厘米左右水层即可,以提高水温、泥温,促秧苗早发分蘖,多发低位大蘖。
如果长期灌深水,会使秧苗分蘖迟发、分蘖节位抬高,不仅有效分蘖减少,稻穗也会变小。
4、早插、浅插秧苗适时早插
这样可增加其吸收面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延长稻株营养生长期,进而促进水稻早发分蘖、多发分蘖,形成大穗、提高产量;秧苗浅插,表土层通气良好,泥温易升高,有利于分蘖的发生;插秧过深,会使分蘖时间延迟、分蘖位提升,有效分蘖减少:要增加有效分蘖,应尽量做到早插、浅插,如果是旱育秧,最好实施抛栽,以促进水稻早发、多发低位分蘖,切忌让秧苗在秧田滞留时间过长,栽插过深。
5、早追促蘖肥
分蘖肥必须适当早追,确保分蘖时养分充足,才能够促使秧苗早发快长。
具体追肥时间在水稻根系恢复生长、植株返青后(移栽后7~10天)进行,肥料用量应旁橘根据土壤肥力、底肥已施量、秧苗长势灵活掌握,一般每亩追尿素5千克左右,地力差、底肥少,秧苗长势偏弱的田块可酌情增加。
如果追肥偏迟、过多,虽秧苗生长旺盛、分蘖较多,但大多数是无效分蘖,尽管中期有漂亮的长相,但是后期却无好的收成。
6、及时中耕除草
中耕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加速肥料分解、排除田间有毒物质,从而促进水稻秧苗根系发育,同时还能消除杂草,防止杂草与秧苗争夺养分,因此对促进水稻前期分蘖也十分重要。
中耕一般进行1~2次,第一次在慧启孝追施分蘖肥后进行,第二次视苗期长势在第一次中耕后7~8天进行。
好啦,以上就是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农民朋友还不知道怎样增加水稻分蘖的话,可以采取上文的六个措施哦,这样水稻更容易高产,希望本文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关于增加水稻分蘖措施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种植水稻常见的五个误区,农民朋友有必要牢记!
问答拓展:水稻“分蘖”少咋整?怎样才能提高水稻有效分蘖?
看土质情况,土质腐烂、泥脚深的田块应早晒、重晒,低洼田、冷浸田已使苗木生长势不旺,发苗不足的也应早排丛亮水、轻晒田。盐碱地晾晒后易造成碱液泛滥,新开水田保水能力差,晾晒后漏水加剧,部分冷凉地区可采用"深水漫灌"的方法抑制分蘖。
氮素营养在水稻分蘖中起主导作用,分蘖期施肥量为水稻整个生长阶段的25-30%,早施分蘖速效氮肥可使叶色迅速变黑,是促进早期分蘖的主要措施。早熟品种分蘖期短,分蘖肥必须在移栽后7-10天内施一次。或水面有气泡,此时应注意适当控制晒田水,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少有害物质对水稻的危害。
中、晚熟品种,应羡兆在移栽后15天左右施用分蘖肥。在有效分蘖末期,如果有效茎数明显少于预期的适宜圆锥体数,应适当施用分蘖肥,促进分蘖稳定生长。根据田间生长情况,适当施用速效氮肥促进分蘖,每亩施氮标准为10kg以下,不建议施用尿素或复合肥,每亩可结合施用锌肥1-2kg。需要注意的是,分蘖肥必须在8叶前施用,以免无效分蘖过多。7月10日前后施用穗肥,与钾肥结合,促进水稻形成大穗。
问答拓展:想要增加水稻分蘖,哪些措施很管用
农民朋友们一年四季都在努力工作。他们都希望水稻能高产,卖更多的钱。一般来说,水稻分蘖能力较强,但大多在早期有效。有必要采取措施增加水稻分蘖。只有这样,水稻才能高产,农民的收入才能更高。让我们分享一些增加水稻分蘖的措施吧!选择壮苗
最佳选择是选择适宜苗龄的旱育壮苗,这种苗短而健,根系发达而结实,吸收能力和抗逆性强,抛秧或插秧后,根系快,能迅速转绿生长,分蘖早,穗率高,增产效果显著。
施肥
(1)结果表明,水稻表皮细胞增厚,茎、叶粗壮挺直,根系发达,叶片通红,遮荫减弱,光合提高15%~20%。
(2)增加有效分蘖,结实率高,穗大粒多。
(3)抗旱抗倒伏能力提高50%~85%。
(4)提前4-5天提高稻米手和品质和产量。
(5)对病虫害的抗性可降低发病率46%-75%。施用硅肥后水稻抗病性显著提高,特别是稻瘟病、稻曲病、茎腐病、烂根病、稻飞虱、二化螟和蚜虫的发生率显著提高。
浅水频繁灌溉
温度是影响水稻分蘖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早分蘖和大分蘖的形成。返青后应尽可能多地在浅水中浇灌水稻秧苗。除低温雨天或寒夜深水灌溉外,晴天田间应保持3cm左右的水层,提高水温和泥温,促进早分蘖,多低分蘖。长期进行深水灌溉毕握盯,分蘖延迟,分蘖节抬高。不仅有效分蘖减少,而且穗变小。
早栽浅栽
增加吸收面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延长植株营养生长期,促进早分蘖和多分蘖,形成大穗,提高产量;移栽浅,表土通风好,土壤温度易升高,有利于分蘖;移栽深度过深,分蘖时间推迟,分蘖位置提高,有效分蘖减少。为了增加有效分蘖,应尽量做到早栽、浅栽。如果是旱育秧,最好实行抛秧,以促进水稻早、多低分蘖,避免秧苗在秧田停留时间过长,移栽深度过深。
早皮巧期追肥促进分蘖和施肥
分蘖肥必须早施,保证分蘖期间养分充足,促进苗木早期生长。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基肥施用量和苗期生长情况灵活控制。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对土壤肥力差、基肥少、苗木生长弱的田可适当增加。如果追肥过迟过多,虽然秧苗生长旺盛,分蘖多,但多数是无效分蘖。虽然他们在中期有漂亮的外表,但在后期没有好的收成。
及时犁地除草
它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肥料分解,消除田间有毒物质,从而促进水稻幼苗根系发育。同时,还可以除草,防止杂草与苗木争夺养分。促进水稻早分蘖也非常重要。第1次为分蘖肥追施后,第2次为第1次追施后7~8d。
好吧,这就是我想和你分享的。如果农民不知道如何增加水稻分蘖,他们可以采取上述六项措施。这样,水稻更容易高产。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