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条锈病叶片上的症状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071 次
小麦条锈病叶片上的症状

小麦条锈病叶片上的症状及其防治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到各种疫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或橙色的条状斑点,给小麦的生长发育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小麦条锈病叶片上的症状是什么呢?如何进行防治呢?

小麦条锈病叶片上的症状

小麦条锈病主要是通过小麦叶片上的症状来诊断的。一般来说,小麦条锈病的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条状斑点

小麦条锈病的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条状斑点。这些斑点通常呈现为条状,有时呈现为弧形或不规则形状。斑点的颜色通常是***或橙色,有时会呈现为褐色或黑色。在叶片上,这些斑点通常是分散的,但也会出现连片的情况。

2.斑点逐渐扩大

小麦条锈病的斑点通常会逐渐扩大,从而占据整个叶片。这些斑点的扩散速度通常很快,有时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够覆盖整个叶片。在扩散的过程中,斑点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从***或橙色变成褐色或黑色。

3.叶片变黄、干枯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对于小麦条锈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在种植小麦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抗病品种。这些品种对小麦条锈病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够有效地减轻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危害。

2.轮作制度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因此我们可以采取轮作制度来防治它。通过轮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小麦条锈菌的数量,减少小麦叶片上出现小麦条锈病的可能性。

3.合理施肥

小麦的施肥也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度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可以提高小麦的免疫力,减轻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危害。

4.及时喷药

如果小麦已经出现了小麦条锈病的症状,我们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有氧化锌、硫酸铜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蔓延。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种植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观察小麦叶片上是否出现了***或橙色的条状斑点,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轻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危害。

相关问题:

1.如何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种植;

(2)实行轮作制度,减少小麦条锈菌的数量;

(3)合理施肥,提高小麦的免疫力;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

2.小麦条锈病的症状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的症状主要包括:

(1)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条状斑点;

(2)斑点逐渐扩大,逐渐覆盖整个叶片;

(3)叶片变黄、干枯,最终枯萎死亡。

3.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1)种植抗病品种;

(2)实行轮作制度;

(3)合理施肥;

(4)及时喷药。

4.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是小麦条锈菌。

5.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何危害?

小麦条锈病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或橙色的条状斑点,给小麦的生长发育带来很大的危害。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小麦植株会变得***、干枯,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症状

苗期:幼苗的叶片上出现夏孢子堆,呈多层轮状分布排列形式。

成株期:发病叶片出现褪绿条斑,后逐渐形成隆起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

成熟期:发病初期,叶鞘上出现圆形夏孢子堆,后期出现短线状黑色冬孢子堆。

一、小麦条锈病症状

1、苗期

感染条锈病之后,幼苗的叶片上会出现较多的夏孢子堆,一般呈现为多层轮状分布排列形式。

2、成株期

(1)发病叶片先出现褪绿条斑,后逐渐形成隆起的***斑,即夏孢子堆。

(2)夏孢子堆较小,形状呈椭圆形,颜色为鲜***,在叶片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

(3)发病后期,夏孢子堆的表皮轻微破裂,散出鲜***粉末,即夏孢子。

3、成熟期

(1)此时染病,在发病初期小麦的叶鞘上会出现较多的圆形夏孢子堆,以及黑褐色卵圆形孢子堆。

(2)发病后期,开始出现短线状黑色冬孢子堆,叶背的症状一般比叶面更明显。

二、发病原因

1、品种因素:部分地区小麦品种连续种植多年,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

2、菌源因素:冬孢子、夏孢子在小麦田周围杂草或自生麦苗上越冬或越夏。

3、栽培管理: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以及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的田块易感病;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

4、温度:秆锈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25℃,叶锈为15-22℃,条锈为9-16℃。在春季一般条锈病发病最早,叶锈病次之,数碧秆锈病最迟。

5、湿度:结露、下雨和降雾都有利于锈病发生。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避免贪青晚熟、抗性降低等现象的发生。

(2)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肥,补充钾肥和微量元素,以增强小麦的抗病力。

(3)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宏御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

2、药物防治

(1)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克拌麦种150公斤,或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80克拌麦种50公斤。

(2)春薯绝举季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然后进行均匀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喷1次。

问:请问老师,小麦锈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
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友州冬孢子堆,蠢桥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
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带告猛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如果喷打一遍过后,如不理想,隔5-7天,继续喷施,严重的地块喷施3遍或以上即可
谢谢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