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及不同区域的种植条件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496 次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及不同区域的种植条件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及不同区域的种植条件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是我国小麦主要的种植区之一,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等省市。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干旱,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不足。小麦的种植需要依靠灌溉,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土壤水分,避免土壤侵蚀。在施肥方面,应该注重氮肥的使用,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比如要及时进行白粉病、赤霉病等的喷药。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寒冷,降水充沛,适宜小麦的种植。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这个地区的小麦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在种植上,应该注重增施磷肥,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比如要及时进行赤霉病、小麦条锈病等的喷药。

长江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湿润,降水充沛,适宜小麦的种植。在施肥上,应该注重磷肥和钾肥的使用,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品质。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比如要及时进行小麦条锈病、蚜虫等的喷药。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份,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干旱,降水较少,但是日照时间长,温差大,适宜小麦的生长。在施肥方面,应该注重有机肥的使用,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比如要及时进行小麦条锈病、蚜虫等的喷药。

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小麦种植需要注意哪些病虫害的防治?

答案:小麦种植需要注意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赤霉病、小麦条锈病、蚜虫等。在防治上,可以采用化学控制、生物控制、物理控制等综合手段,比如可以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生物农药等进行喷药、灭菌、灭虫等。

问题二:小麦种植需要注意哪些气候和土壤条件?

答案:小麦种植需要注意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主要有温度、水分、光照、土壤肥力等。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气候干旱的地区需要进行灌溉,同时在土壤贫瘠的地区需要增施肥料。

问题三:小麦种植需要注意哪些施肥方法?

答案:小麦种植需要注意的施肥方法主要有增施氮肥、磷肥、钾肥等。氮肥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磷肥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钾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品质。同时还可以增施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等。

百科知识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各种化学药剂。农药主要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调节剂等几类。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参考来源:《中国小麦产业发展报告》

问答拓展:什么叫小麦种植区划?我国有哪些麦区?

我国小麦分布地域辽阔,南界海南岛(现已无小麦种植),北止漠河,西起新疆,东至海滨。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类型和生产水平的差异,形成了明显的种植区域。种植区划是我国科学家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特别是年平均气温、冬季气温、降水量和分布以及耕作栽培制度、小麦品种类型、适宜播期与成熟期等因素,将我国小麦的种植区域进行的划分。根据李希达的研究,将全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为3个主区、10个亚区和21个副区(表1),现做简要介绍。

表1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划分

表1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划分(续)-1

引自李希达,北京,1996。

(1)春(播)麦区

春(播)麦区包括东北各省、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省全部或大部以及河北、山西、陕西各省北部地区。全区依据雨量、温度及地势又分为东北春麦、北部春麦及西北春麦三个亚区。

①东北春麦(亚)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大连、营口两市和锦州市个别县以外的大部,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以及通辽市、赤峰市。

②北部春(播)麦区。全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包括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以及呼和浩特、包头和乌海市,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市、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全部以及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以北部分县。

③西北春(播)麦区。全区以甘肃及宁夏为主体,包括内蒙古的阿拉善盟,宁夏银川、石嘴山市及册册银南地区全部以及固原地区大部,甘肃的兰州市、临夏、张掖、武威、酒泉各地区全部以及定西、天水和甘南自治州部分县;青海省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全部,以及黄南、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个别县。

(2)冬(秋播)麦区

冬(秋播)麦区是我国小麦生产的重顷银要麦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大、产量高、分布范围广,由于分别处在暖温带及北、中、南**带,致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主要受温度和降水量变化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其北为北方冬(秋播)麦区,以南则属南方冬(秋播)麦区。

北方冬麦区为我国主要麦区,包括山东省全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省大部,甘肃省东部和南部及苏北、皖北。依地势、温度和降水的不同,可分为北部冬麦区及黄淮冬麦两个亚区。

南方冬麦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折多山以东,包括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台湾、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等省、自治区全部,云南、四川、江苏、安徽等省大部以及河南省南部。依地形、气候、栽培特点又可分为长江中下游、西南及华南冬麦三个亚区。

①北部冬(秋播)麦区。本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与东南部、陕西北部、甘肃陇东地区、宁夏固原地区一部分及辽东半岛南部。

②黄淮冬(秋播)麦区。本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南以淮河秦岭为界,西至渭河河谷直抵春麦区边界,东临海滨。包括山东省全部,河南省除信阳地区以外大部,河北省中、南部,江苏及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及山西省南州乎宏部,甘肃省天水市全部和平凉及定西地区部分县。

③长江中下游(秋播)麦区。本区北以淮河、桐柏山与黄淮冬麦区为界,西抵鄂西及湘西山地,东至东海海滨,南至南岭。包括浙江、江西及上海市全部,河南信阳地区以及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各省的部分地区。

④西南冬(秋播)麦区。本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秦岭以南,川西高原以东,南以湖南、贵州两省省界以及云南盘江和景东、保山、腾冲一线与华南冬麦区为界,东抵鄂西山地、湘西丘陵区。包括贵州全省,四川、云南大部,陕西南部以及湖北、湖南西部。

⑤华南冬(晚秋播)麦区。西至**国界,南迄海南省以及与**和老挝的边界,北以武夷山、南岭横跨闽、粤、桂以及云南省南盘江、新平、景东、保山、腾冲一线与长江中下游及西南两个冬麦区分界。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等省(自治区)全部及云南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分或部分县。

(3)冬春麦兼播区

本区位于冬、春分界线以西,包括新疆、**全部,青海大部和四川、云南、甘肃省部分地区。本区又分两个亚区。

①新疆冬春(播)麦区。本区位于我国西北边疆,以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印度等国为北界及西界,南以喀喇昆仑山及阿尔金山和**自治区及青海省为邻,东部为甘肃省。

②青藏春冬(播)麦区。本区包括**自治区全部,青海省除西宁及海东地区以外的大部,甘肃省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大部,四川省西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省西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部分县。

问答拓展:不同区域的种植小麦的条件不同,东北种植小麦注意哪些?

小麦在中国广泛分布,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由于不同地方的自然条件不同,种植区域也明显不同。早就根据气候和小麦生产状况划分为七个区域,包括掘液六个冬小麦区和一个春小麦区。东北地区的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快、土壤墒情差的特点,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了计划,提出了“突出强筋优势,合理选择品种,推广留茬轮作,提高耕地地力,科学施肥、用药,适时适度墒情播种”,力争实现适时全苗播种的目标,为春小麦丰收奠定基础。东北种植小麦注意哪些?

一、突出优势,选择良种

根据小麦品质和优势区域分布,发挥东北春小麦区土壤肥力好、连片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综合考虑抗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败伏病害的特点,选择早熟、高产、抗旱、抗倒伏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同时,种子用种衣剂包衣或用药物敷料处理。

二、精细整地,科学轮作

最好在前一年秋季准备好土壤并施肥,以免春季翻耕。秋季未整地的地块,应坚持少耕、免耕、深松、秸秆覆盖、留茬覆盖,保证防风保墒,以雪增加土壤水分,减少沙尘,防止表土流失。同时,根据“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小麦与玉米、大豆、油菜、杂粮等作物轮作留茬,提高耕地地力水平。

三、施足基肥,适时补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每亩一次性施纯氮5~6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2.5~3.5公斤作为基肥。在分层施肥的机械条件下,施肥和播种同时完成。秋季未施肥的地块,杜绝种子和肥料一起播种,分开施肥和播种,但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应在当天或次日进行。小麦三叶期除草亩喷施纯氮0.25kg、硼酸20g、磷酸二氢钾0.2kg,开花后期防除亩喷施纯氮0.25kg、磷酸二氢钾0.2kg。

四、适时播种,及时压制

土壤冻结5~10厘米时,适时播种,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和种子质量确定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40~45万株。对已一次性播种**的地块,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播种深度,干地适当深播,但**后深度不得超过5厘米。未一次性察散携播种**的地块,应根据播种后土壤水分状况,及时**一次或两次。土壤完全解冻后,可根据土壤水分和天气情况,在出苗前再次抑制。

问答拓展:小麦适合哪些地方种植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几乎每个人都会念得一首古诗,描述了庄稼的来之不敏庆易,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

我国小麦分布广,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形成明显的不同种核拿桥植区

东北春麦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均接近全国的8%左右,故为春小麦主要产区,其中以黑龙江省为主,本区改猛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为40~500m,西北部的内蒙古部分地区可达600~800m,以黑钙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及北部黑河地区小麦面积比较集中,有大批国营农场起小麦产量占黑龙江全省春小麦总产量1/2左右,全区属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冬夏气温相差极大,温度为自北向南递增,绝对最低气温为全国气温最低地区,年降水量320~870mm,但东部多雨,西部干旱,东部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后期常因雨水偏多而形成失落灾害病,影响收获。

西部吉林省白城与辽宁省朝阳等地区则又因春旱多风而造成干旱和风沙为害,本区小麦品种数春兴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病害以赤霉病为主,种植制度一年一熟,4月中旬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全区对各类病害及时防治,东部排涝防湿,北部防除杂草,西部兴修水利,采用少耕,免耕等防风固沙和减少蒸发的耕作技术,均为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