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锈病都有哪些药
近年来,小麦黄锈病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针对这一问题,农业专家提出了多种药物防治方案。不同药物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方法也存在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药物防治方案一:拜菌唑
拜菌唑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其防治小麦黄锈病的效果显著,且对小麦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使用方法为在发病初期喷洒,每隔7-10天重复喷洒1-2次,喷洒浓度为1500倍液。
药物防治方案二:环氧菌酯
环氧菌酯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对小麦黄锈病的防治效果也非常好。使用方法为在发病初期喷洒,每隔7-10天重复喷洒1-2次,喷洒浓度为1000倍液。
药物防治方案三:硫酸铜
硫酸铜是一种广谱、低毒的杀菌剂,对小麦黄锈病的防治效果也不错。使用方法为在发病初期喷洒,每隔7-10天重复喷洒1-2次,喷洒浓度为1500倍液。
药物防治方案四:三唑酮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对小麦黄锈病的防治效果也非常好。使用方法为在发病初期喷洒,每隔7-10天重复喷洒1-2次,喷洒浓度为1500倍液。
药物防治方案五:氧化锌
氧化锌是一种低毒的杀菌剂,对小麦黄锈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使用方法为在发病初期喷洒,每隔7-10天重复喷洒1-2次,喷洒浓度为1500倍液。
综上,针对小麦黄锈病的防治,不同药物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方法存在差异。农民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防治方案,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问题一:小麦黄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答案:小麦黄锈病的症状为叶面出现***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长椭圆形或条状的***斑,后期斑点中央逐渐变为棕色,形成“锈”状斑块。
问题二:小麦黄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小麦黄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减少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产量。严重时会导致小麦死亡。
问题三:使用杀菌剂防治小麦黄锈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使用杀菌剂防治小麦黄锈病时,应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使用时间和频率,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问题四:小麦黄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小麦黄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小麦品种等因素有关。气温、湿度和风速是影响小麦黄锈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土壤中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地区,小麦黄锈病易发生。不同品种的小麦对小麦黄锈病的抗病性也不同。
问题五:使用杀菌剂防治小麦黄锈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
答案:使用杀菌剂防治小麦黄锈病时,如果按照使用说明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如果药物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没察空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没拆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枯瞎、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包衣和拌种:用种子量0.2%的20%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0.15%的2%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农药喷洒:可选用丙环唑乳油、烯唑醇、粉锈宁以及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喷施,或者选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
一、液衫包衣和拌种
1、以种子的0.2%为灶芦使用量,浓度为20%的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2、如果使用粉锈宁要在拌种结束后的6-8小时开始播种,这样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拌种时注意用药量不要过大,以免造成药害隐埋带,降低出苗率。
二、农药喷洒
1、防治小麦锈病,可用500ml左右25%丙环唑乳油兑750kg水喷洒,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也可使用600g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一定量水混合进行喷洒,每10-20天喷1次。如果病害严重的话,可在第一次喷洒后的13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喷洒。
2、防治小麦锈病,还可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于花前喷施,或者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农药需要交替使用,以免小麦产生抗药性。
3、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秆锈病的感染率在1-5%、叶锈病的感染率在5-10%、条锈病的感染率在1-2%,这三个阶段采用农药喷洒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问:请问小麦黄锈病什么药好?
小麦黄矮病是由麦二叉蚜、长管蚜、缢管蚜传播,在用药防治上应注意病虫兼治。
1,防治好苗期蚜虫。在11月上旬用10%吡虫啉3000倍或2.5%高效氯氟氰菊脂1500倍加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混合喷雾,可有效地控制黄矮病的发生。
2,早春小麦起身拔节期发现有黄矮病发生的地块,用50%菌成粉剂1000倍加2.5%高效氯氟氰菊脂1500倍加600倍天达2116混合喷雾,防治效果很好,同时能兼治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蚜虫和红蜘蛛。
不好意思,看错字了。
用粉锈宁或三唑哃加天达2116防治效果较好。
供老师参考,谢谢评价。
问:小麦黄锈病用什么药小麦叶子上有黄粉
治疗粉锈病的都可以。三唑酮,己唑醇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