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梨树锈病是不是锈壁虱 梨树锈病是不是锈壁虱引起的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12 次

梨树锈病是否由锈壁虱传播

梨树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会导致梨树的叶片出现黄斑、褐斑、枯死等症状,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和产量。在治疗梨树锈病时,人们普遍认为它是由锈壁虱传播的。这一说法是否准确呢?

1.梨树锈病的病因

梨树锈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主要侵染梨树的叶片、花朵和果实。真菌侵染后,会在梨树的叶片上形成***的小斑点,随后逐渐扩散形成大的***斑块。受害的叶片会逐渐枯死,严重影响梨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病害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梨树的花朵和果实萎缩、脱落。

2.锈壁虱与梨树锈病的关系

锈壁虱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寄生虫,它会寄生在梨树的叶片上,吸取梨树的汁液。在寄生过程中,锈壁虱会将唾液注入梨树的叶片中,这些唾液中可能含有一些真菌孢子。有人认为锈壁虱可能是梨树锈病的传播媒介。

3.对锈壁虱的研究

虽然有人认为锈壁虱是梨树锈病的传播媒介,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证实这一说法。实际上,锈壁虱在梨树上的寄生量是非常小的,它的唾液中含有的真菌孢子数量也非常有限。即使锈壁虱将唾液注入梨树叶片中,也不足以导致梨树锈病的大规模传播。

4.梨树锈病的其他传播途径

除了锈壁虱以外,梨树锈病还有其他的传播途径。例如,梨树锈病的孢子可以通过风、雨水和人工传播。在梨树种植密集的地区,如果一个梨树感染了锈病,很容易通过这些传播途径传播到周围的梨树上。

梨树锈病并不是由锈壁虱传播的。虽然锈壁虱可能会将真菌孢子带到梨树叶片上,但是它的寄生量和唾液中孢子的数量都很有限,无法导致梨树锈病的大规模传播。在治疗梨树锈病时,应该采取其他的防治措施,例如及时清除感染部位、喷洒杀菌剂等。

拓展问题

1.梨树锈病有哪些预防措施?

梨树锈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及时清除感染部位、保持梨树的通风、适时喷洒杀菌剂、控制梨树的生长密度等。

2.梨树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梨树锈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叶片出现黄斑、褐斑、枯死等,花朵和果实萎缩、脱落等。

3.如何鉴别梨树锈病和其他梨树病害?

鉴别梨树锈病和其他梨树病害,需要根据梨树的症状、病程、病原体等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梨树白粉病的症状是叶片覆盖白色粉末,与梨树锈病有所不同。

4.梨树锈病对梨树的影响有多大?

梨树锈病会导致梨树的叶片、花朵和果实受损,影响梨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和产量。

5.如何治疗梨树锈病?

治疗梨树锈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及时清除感染部位、喷洒杀菌剂、控制梨树的生长密度等。

问答拓展:梨树的病虫的防治

梨黑星病
Pearscab
症状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鳞片、叶片、叶柄、叶痕、新梢、花器、果实等梨树地上部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其主要特征是在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层,很象一层霉烟。花序染病花萼、花梗基部产生霉斑。叶簇基部染病致花序、叶簇萎蔫枯死。叶片染病先在正面发生多角形或近圆形的褪色黄斑,在叶背面产生辐射状霉层,小叶脉上最易着生,病情严时造成大量落叶。新梢染病初生梭形病斑,后期病部皮层开裂呈粗皮状的疮痂。幼果染病大多早落或病部木质化形成畸形果。大果染病形成多个疮痂状凹斑,常发生龟裂,有些病斑呈放射状黑色星点,病斑伤口常被其他腐生菌侵染,致全果腐烂。
病原VenturianashicolaTanakaetYamamoto称梨黑星病菌,属子囊菌门真菌。主要为害中国梨和曰本梨,而V.pirinaAderh.主要为害西洋梨。梨黑星病菌的子囊壳在越冬的病叶上形成,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子囊壳扁球形或圆球形,黑色。颈部较肥短,有孔口,无刚毛,大小52.5~138.7(μm),壳壁黑色革质,由2~3层细胞组成。子囊棍棒状,聚生于子囊壳底部,无色透明,长35~60(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淡褐色,双胞,哑铃形,上大下小(与苹果黑星病菌相反),大小10~15×3.8~6.3(μm)。无性态为Fusicladiumpirinum(Lib.)Fuck.称梨黑星孢,属半知菌类真菌。病斑上长出的黑霉是该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由寄主角质层下伸出,倒棍棒形,暗褐色,直立或弯曲,孢痕多而明显,分生孢子淡褐色、卵形或纺锤形,两端稍尖、单胞,大小7.5~22.5×5~7.5(μm)。
梨黑星病菌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好,18~22℃条件下,生长较快,6~7天即可产孢,若超过24℃则较难培养。病菌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良好,2~30℃都可萌发,以15~20—最适,高于25℃萌发率急剧下降。分生孢子形成温度12~20℃,最适温度为16℃,秋冬季在落叶上形成子囊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芽鳞片、病果、病叶或病菌以菌丝团或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如遇冬季不良气候,分生孢子萌发力低时,有利于有性世代的形成,子囊孢子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的孢子主要靠雨水冲刷传播,在梨园中蔓延。在鸭梨等感病品种上,早春新梢上最先发病,病梢是重要的再侵染中心,在病梢以下圆锥形空间内的果实、叶片染病重,"病芽梢"是梨黑星病早期主要侵染源。
湿度袭裤是影响该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条件。春雨早且偏多,夏季多雨,病害就重。干旱年份则发病较轻。病菌孢子入侵要有一次5mm左右的降水或连续有5~48小时以上的阴雨天。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2~23℃,适宜范围5~30℃,梨树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抗病力弱。病菌入侵的最低曰平均温度为8~10℃,适宜流行的温度11~20℃。潜育期春季20~25天,夏季14~20天,温度高潜育期缩短。一般在落花期后不久即出现病梢,在叶或果上经4~5个周期的扩大蔓延,于7月份在雨季中进入盛发期,10月后停止扩展。
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果园或弊禅宴树势衰弱都易发生黑星病。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梨树的种和品种之间抗病力差异很大。一般中国系统的梨(白梨系统、秋子梨系统)最易感病,曰本梨次之,西洋梨较抗病。发病重的品种有鸭梨、秋白梨、京白梨、花盖梨、安梨,其次是莱阳在梨、肠山酥梨和雪花梨等,蜜梨、香水梨、胎黄梨、西洋梨、巴梨等抗病性较强。(2)清除病源。秋末冬初清除落叶和落果,早春梨树发芽前结合修剪清除病梢,集中烧毁或在梨芽膨大期用5~7%尿素溶液或硫酸镀溶液加上0.1~0.2%代森铵溶液喷洒枝条。发病初期摘除病梢和病花簇。也可在5月中旬结合促进花芽形成环剥大枝基部,宽度与枝粗度之比为1:10,深达木质部,把调好的医用四环素药片填平环剥口,后用塑料条包严,可有效地防治梨黑星病。(3)药剂防治。在梨树花前、花后或套袋前后,各喷一次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防效明显。也可于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租银雨水较少的年份可用3000倍液或4000倍液或80%碱式硫酸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30%、35%碱式硫酸铜悬浮剂350~500倍液,每隔10天一次,共喷6次。对波尔多液及铜制剂敏感的品种可选用机油乳剂(蚧螨灵):代森锰锌:水=10:1:500能有效地防治梨黑星病,还可兼治梨木虱。此外还可选用70%果尔康超微可湿性粉剂1500~2(目的倍液或50%可灭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也可在梨落花后,降雨10mm以上时,喷洒普菌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5%特谱略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氧环宁乳油1000倍液、30%百科乳油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为增加药液黏着性,减少雨水冲刷,可加相当于药液量1/3000~1/4000的皮胶或500kg药液中加松香皂0.5kg,或0.1~0.2%的"6501"展着剂。喷药注意均匀,使果面和叶片正反面都能着药。近有报道:在发病初期喷40%新星乳剂7000倍液,防治梨黑星病效果突出。
梨树病害主要有黑星病、轮纹病、腐烂病和黑斑病,部分果园还可发生锈病、白粉病、褐腐病、根部病害及黄叶病,有些果园偶尔发生疫腐病,老梨树还常发生木腐病。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梨树病害的发生,必须搞好梨园病害的综合防治。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搞好果园卫生,消灭越冬菌源落叶后至发芽前,先树上后树下,彻底清扫落叶、病僵果等,集中深埋或烧毁(疫腐病果不能土埋)。将树上的各种枯死枝彻底剪除干净,并集中销毁。发芽前全园喷洒40%福美砷100倍液加助杀500倍液或75%五氯酚钠200倍液等,铲除树体上残余的各种越冬病菌。梨锈病发生地区,彻底砍除转主寄主桧柏,或发芽前彻底剪除桧柏上的冬孢子角,或春雨前在桧柏上喷2-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波美度石硫合剂与75%五氯酚钠300倍液混合液,防止冬孢子角萌发。彻底刮除木腐病树上的各种病菌子实体,集中销毁。4月下旬至5月下旬,巡回查找黑星病梢,发现后及时剪除并烧毁或深埋。
2、加强栽培管理,壮树防病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水,雨季注意及时排水,早春及时灌水,增加树体含水量,提高树体抗腐烂病能力;合理结果量,增强树势。黄叶病及小叶病发生较重果园,结合秋施肥,适量施入硫酸亚铁及硫酸锌。注意涂药保护各种较大机械伤口,如剪口、锯口、劈裂伤口等,防止木腐病菌侵染。定果后果实套袋,防治果实病害。
3、枝干病害治疗从3月下旬开始,注意检查和治疗腐烂病斑,并及时涂药保护,具体方法及有效药剂见前述。发芽前及时刮治轮纹病斑,并涂药治疗。木腐病树刮除病菌子实体后,注意涂药保护伤口。
4、及时发现和治疗根部病害梨树发芽开花后,及时检查发现和诊断根部病害,并及时对症治疗。
5、麦收前喷药防治病害需要防治的病害主要有黑星病、轮纹病、黑斑病、锈病及黄叶病等。其它次要病害兼治即可。黑星病一般年份需要喷3次药,即4月底或5月初、5月中下旬和6月上旬;干旱时需要喷2次药,即5月中旬和6月初;多雨年份需喷4次药,即4月下旬、5月上旬末、5月下旬和6月上旬。施药时间应视气候、病情等具体情况决定。轮纹病,从落花后10天左右开始喷药,15-20天一次,需喷2-3次,具体喷药时间应掌握雨后及时喷药,雨多多喷,雨少少喷,无雨不喷。黑斑病一般需喷药两次,即5月中下旬和6月上旬。锈病从展叶期开始喷药,10-15天一次,连喷两次即可。黄叶病:展叶后即开始喷药,7-10天一次,直至使叶片转绿为止。如同时需要喷药防治两种以上病害时,应选择对它们都有效的药剂,并考虑兼治其它病害。同时前期尽量避免使用铜制剂,以免产生药害。
6、生长中期喷药防治此期需要喷药防治的病害主要有黑星病、轮纹病、黑斑病、疫腐病及白粉病等。其它次要病害兼治即可。黑星病一般需要喷药2-3次,即6月下旬、7月上中旬及7月下旬。轮纹病一般需要喷药2-3次,即6月下旬、7月上中旬及7月下旬。具体喷药时间及次数仍需根据降雨情况而定。黑斑病一般需喷药2-3次,即6月下旬、7月上中旬及7月下旬。具体喷药时间及次数应根据病情轻重及降雨情况等而定。疫腐病一般需喷药1-2次,即7月上中旬和7月下旬。白粉病一般需喷药1-2次,即7月上中旬和7月下旬。此时期可尽量使用铜制剂,并考虑不同病害的兼治。
7、采收前喷药防治该期需要喷药防治的病害主要黑星病、褐病及疫腐病等。黑星病一般需喷药2-3次,即8月中旬、8月下旬及9月上旬。具体喷药时间及次数视病情轻重及降雨情况而定,但无论如何,9月上旬应按时喷药。褐腐病一般需喷药2次,即8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疫腐病一般需喷药1次,即8月上中旬。此期用药尽量选择内吸治疗性药剂;同时应避免使用波尔多液,以免污染果实表面。

问答拓展:锈壁虱的为害状、主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

锈壁虱(Phyllocoptesoleivora)又名锈蜘蛛、锈螨。
【为害情况】
锈壁虱的成、若、幼螨多在叶背或果皮上吸食汁液。果皮油胞被刺后溢出芳香油脂,与空气接触后氧化变成黑色,俗称黑皮果,影响品质与价格。叶片由于锈壁虱群集在叶背中脉两侧为害,使叶背变为黄褐色或锈褐色,轻则引起卷缩,俗称“焙叶”,重则大量落叶,影响树势和来年产量。
【主要特征】
锈壁虱的虫体很小,成螨体仅0.1~0.2毫米,成螨橙***,呈胡萝卜形。只有红蜘蛛的1/6,肉眼很难看见。为害严重时可见灰尘状,用10倍手持放大镜观察,即可见虫体。卵圆形,灰白色,透明有光泽。若螨形似成螨,但体略小,一龄灰白色,二龄淡***。
【发生规律】
锈壁虱每年可发生20~24代,年积温高地区发生代数较多,一般以成螨在腋芽、卷叶等处越冬。华南各种虫态均可越冬。夏秋高温季节1个月可发生3个世代,晚春初夏1个月可发生2个世代。气温15℃左右开始产卵,10℃以下停止发育。卵期,在气温16~17℃时为12~13天,20~23℃时为5~7天,26~30℃时为3~4天。17~20℃时为18~25天,12℃时为28.5天。如越冬虫口基数大又逢春旱,春芽会受害扭曲。但多数地区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转移到幼果上为害,才大量繁殖,虫口密度开始激增,致使幼果大量脱落,同时还会造成春梢落叶,黑皮果相继出现。由于其繁殖最适宜气温为平均28℃左右,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夏秋季节高温干旱是它繁殖的有利条件。如果7~9月久旱未雨,天气***,常会大量发生,9月达到高峰。以后一直到采果前,甚至贮运期间,仍可发生为害。12月后气温下降,生长发育缓慢。成虫寿命最长者达71天,至翌年3月中旬开始产卵,1只雌螨平均产卵35粒左右,卵多产在叶背或果皮凹陷处。成、若螨怕阳光直射,大多数群集在树冠下部及内部、阳光难于直射的叶片背面和果实背光面。早期看似一层***粉状灰尘,不易觉察,待出现黑皮果后,即使喷药杀禅派死了锈壁虱,黑皮已不可逆转。暴雨对它有冲刷抑制作用。喷波尔多液等含铜的杀菌剂后,常发生猖獗。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防止树冠过度荫蔽。注意防旱防涝。每年采果后及时做好冬季清园工作,结合防治红蜘蛛进行喷药,杀死越冬成虫。
②防治指标:叶上或果上2~3头/视野(10倍手持放大镜的一个视野);当年春梢叶背出现被害状;果实中发现一个果出现被害状。
③每年2月底或4月中旬用10倍放大镜检查,当平均每叶有3~5头锈壁虱时开始喷药,减少转移到果上为害的数量。6月底至7月初如发现个别果起“灰尘”或黑皮果,要抓紧喷药防治。
③讲贺巧贺究喷药质量。喷药后如遇雨要补喷,严重发生要连续喷2~3次。
④选用下列农药进行防治:石硫合剂,冬季为0.8~1.0波美度,春、秋季为0.3~0.4波美度,夏季为0.1波美度;或固体石硫合剂250~400倍液(夏季高温石硫合剂易引起日灼果,应喷低浓度);硫磺胶悬剂夏季400~500倍液,冬季用300倍液;73%克螨特乳宽败油3000倍液(气温高于30℃不能喷);50%托尔克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8%虫螨克乳油或1.8%爱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或阿维菌素、齐螨素,均有良好防效;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问答拓展:苹果梨树地下可以使用什么杀菌杀虫的药

物候期防治主要对象杀菌剂杀虫剂备注休眠期
上年10月中旬~4月中旬
黑星病、黑斑病、腐烂病、叶肿病、
红蜘蛛及主要越冬病虫害。
福美砷400-700倍。
45%石硫合剂300倍
芽前喷雾70~100倍。
枝干表面都要喷上药液,芽前使用。
萌芽至开花前
4月下旬
黑星病、
金龟子
花蕾分离期喷世高`福星等杀菌剂以铲除病原。
杀虫剂用菊酯类、有机磷类均可。
开花至幼果期
5月初旬~5月下旬
黑星病、黑斑病
梨木虱、蚜虫、金龟子、梨食心虫、梨象甲、卷叶蛾
70%代森锰锌800-1200倍。
10%世高6000~7000倍
可选用80%大生M--800倍
80%敌敌畏1000倍
4.5%高氯1000~1500倍。
5%来福灵2000-3000倍。
2.5%敌杀死1500-2500倍。
2.5%银功2000-4000倍。
20%虫酰肼1000-2000倍
1.8%阿维菌素6000倍液
菊酯类农药应交替使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落花80%以上时使用。
幼叶幼果期
6月上旬
黑星病、黑斑病、锈病
梨木虱、红蜘蛛、蚜虫。
12.5%腈菌唑2000倍。
70%代森锰锌800~1200倍。
80%大生M-45、70%甲基托布津
1.8%阿维菌素6000倍液
10%除尽2000-3000倍液
70%艾美乐倍
3%莫比朗3000倍
视病虫害发生情况,每14~20天喷药。
幼果期
6月下旬~7月上旬
黑星病、锈病、
梨木虱、蚜虫、
红蜘蛛、卷叶蛾
40%福星8000倍、10%世高6000倍
50%翠贝2000倍、12.5%腈菌唑2000倍、75%达科宁800倍
1.8%阿维菌素6000倍液
10%除尽2000-3000倍液
90%万灵3000倍
3%莫比朗3000倍
果实膨大期
7月下旬~8月上旬
黑星病、黑斑病
锈病、
梨木虱、蚜虫、食心虫、蚧壳虫、黄粉虫蚂历、卷叶蛾、闷升搜蝽蟓、锈壁虱
40%福星8000倍
10%世高6000倍、50%翠贝2000倍
12.5%腈菌唑2000倍、75%达科宁800倍、俊尔600倍、80%大生M-45
70%甲基托布津
90%万灵3000倍
70%艾美乐倍
20%速灭杀丁
施药时药液中混加磷酸二氢钾、果王等生长剂。
高温天气应避开中午时间打药;雨季应用药神必加,以免雨水冲洗
果实成熟期
8月下旬~9月下旬
黑星病、黑斑病
锈病、
梨木虱、蚜虫、食心虫、蚧壳虫、黄粉虫、卷叶蛾、蝽蟓、锈壁虱
40%福星8000倍、10%世高6000倍
50%翠贝2000倍、12.5%腈菌唑2000倍、75%达科宁800倍、65%俊尔600倍、80%大生M-45、70%甲基托布津
90%万灵3000倍
70%艾美乐倍
20%速灭杀丁
采果前15天停药,使用生长剂提高品质
采后期
采后及早施足有机肥,喷45%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害虫
黑斑病:梨的整个生长期及各部位均可发病笑姿。侵害梨的叶片、新梢、花及果实。
1.幼嫩叶片最易染病,开始现针尖大小黑斑,后扩大至1厘米、近圆形,微带有淡紫色轮纹,遇潮湿条件,表面生黑色霉层。叶上病斑多时合并为不规则大斑,引起叶片早落。成叶染病,病斑淡黑褐色,微现轮纹,直径可达2厘米左右,上生黑霉。
2.一年生新梢染病,病斑初为黑色、椭圆形稍凹陷,后期变为淡褐色溃疡疤,与健部分处常产生裂纹。
3.幼果染病,表面上形成黑色圆形小斑,逐渐扩大,深达果心,病果往往早落。
黑星病:从落花期到果实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鳞片、叶片、叶痕、新梢、花器、果实等所有绿色幼嫩组织。主要特征是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层。
锈病:梨锈病又称赤星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叶面发病初现黄橙色是光泽小斑,后扩展为近圆形病斑,外圆是***晕圈与健部分开,直径4~8厘米,病斑表面密生橙***小斑点,从中溢出粘液。
上一篇:喷瓜是什么 下一篇:日本晚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