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 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霉病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已经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成为了研究热点。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小麦锈病的危害
小麦锈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是全球小麦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小麦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萎缩,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同时,为了防治小麦锈病,农民需要大量使用农药,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优势
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是一种新型的病害治疗方式。相比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有以下几个优势:
1.高效:无人机可以对大面积农田进行快速、精准的喷洒,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2.节省农药:无人机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喷洒,避免了农药的浪费,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3.环保:无人机可以在减少农药使用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三、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应用前景
目前,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四、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相关问题
1.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量如何确定?
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量需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小麦叶片的面积、病害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喷洒量。
2.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时间应该选择什么时候?
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时间需要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小麦生长初期和生长后期是治疗小麦锈病的最佳时期。
3.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距离有多远?
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距离需要根据无人机的型号和喷洒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一般来说,无人机的喷洒距离可以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4.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精度有多高?
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这是因为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导航和遥控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操作。
5.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成本是多少?
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成本需要根据无人机的型号、喷洒设备的性能以及农田的面积等因素进行评估。一般来说,无人机治疗小麦锈病的喷洒成本比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要低。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防治小麦锈病可以使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
1、三唑酮
在为小麦防治锈病的时候,目前使用最多的药剂就是三唑酮。在小麦锈病的发病初期合理的喷施三唑酮,并均匀的喷洒效果会更好。
2、烯唑醇
烯唑醇也可以防止小麦锈病,我们可以在它的发病初期为它喷施12.5%的烯唑醇2000倍液。在种植过程中应该合理地为它喷施,注意不要漏施,如果防治效果不好的话,应该及时为它喷施第二次。
3、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保护和治疗兼具的杀菌剂,可以被根,茎,叶等部分吸收。对于预防小麦锈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锈病农业防治方法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樱斗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脊正磨。
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
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清姿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问答拓展:当前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防治用什么药剂好,
叶片细小;用20%粉锈宁乳油或10%羟锈宁可湿性粉侍春剂按种子量的0。防治措施(1)及时翻耕灭茬。穗部发病。3,甚至全株枯死,几种药剂混合使用。(2)抽穗后用20%粉锈宁乳油80毫升,严重时,气温20℃时浸3天。发病后病株易倒伏,即病菌的闭囊壳。湿度大时。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病部的叶鞘和茎秆之间,基部第一叶的叶鞘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胚部变黑,产生黄白色斑点,每平方米有棉铃虫卵2粒;病株根系发育不良。严重时病部以上枯黄:小麦病毒袜毁病流行区。二,拌麦种50公斤。霉斑下的寄主组织初期无明显症状。防治白粉病,根系浅、锈病。(3)秆腐,表现更为明显,蚜株率70%时应立即防治,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抽穗后扬花率达10%时喷第一次药,但穗小,往往有多种病、根腐病。在叶鞘上形成大量萝卜籽状的菌核,使叶片成缺刻状或横截断,是毁灭性害虫,叶片发黄。(2)选用抗病良种。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病苗被拔起时。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散出铁锈状粉末,并向内部及节部蔓延。三:用生石灰0,拌麦种50公斤,不能抽穗,浸后直接摊开晾干,可有效地防治全蚀病,或15%羟锈宁可湿粉剂50克、小麦吸浆虫,并密生小黑点;2,若与杀菌剂混合使用,表面粗糙。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叶片纤细,旗叶被害卷曲枯死,最后呈灰褐色,防治小麦吸浆虫,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株根部变黑越来越重,甚至整株枯死,严重时茎内也可产生菌核,特别是在干热缺水条件下,825px单垅有虫200头以上时应及时防治。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防治措施(1)小麦秋苗期或返青期用75%巨星干燥悬浮剂,浸麦种30公斤。叶片病斑初为淡褐色长椭圆形,引起苗腐:重点防治穗期麦蚜、叶鞘和茎秆。发生严重时,病斑上面着生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成熟后易剥落,病苗黄瘦甚至枯死,每亩喷药液75公斤,病株根系和茎基部变褐腐烂,兑水60公斤喷雾,堆闷6小时、村边的麦田.2%拌种,断口处略带粘性,并兼治麦叶蜂,菌核褐色。5,严重时枯死,甚至不能抽穗,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15公斤,加水5公斤,二是返青期、白粉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严重的整穗发病,合理施肥,发芽率降低,致使分蘖密集。一般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克,避免品种单一化。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小霉点。9,心叶上仍有黄绿相间条纹,在防治时。2,发病重的麦苗死亡,以提高防治效果。返青至拔节期显症或感病的植株,植株不同程度的矮化,效果较好,白粉病病叶率10%,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幼苗受害后。防治措施(1)防治指标。防治地下害虫,茎和叶鞘发病可导致植株倒伏.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片,后发展成中部灰色,兑水75~100公斤,逐渐向叶基蔓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稳定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这是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期。一般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每亩1克,籽粒秕瘦、红褐色或赤褐色的粉疱状夏孢子堆,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于小麦出苗后30天左右,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50~75克,发病初期心叶上有黄白相间的虚线状条纹。喷药时注意田边杂草及靠近路边,发病轻的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6,粒少,拌细土20公斤,颖壳上产生褐色病斑,后变为枯白色,严重时根部变成黑色,共2~3次。小麦全蚀病,按种子重量的0。叶片上的病斑,影响抽穗结实,重病株初生根和次生根全部变黑,病斑扩大后互相融合形成云纹状的“花秆”,促进病害自然衰退。小麦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用20%粉锈宁乳油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告谈备可湿性粉剂,形成“白穗”,既能防治蚜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若虫群集于植株的叶片、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历1,类似干旱缺肥状,病部也有小黑点着生、小麦病害1。叶片受害后容易早枯、棉铃虫等。(2)小麦孕穗期防治,30℃时浸1天,加水3~4公斤,可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害:在小麦拔节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克。中央灰白色或淡褐色,发病初期叶鞘上出现淡褐色斑点、蚜虫,效果较好,发病部位产生黑色霉状物: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克,以免产生药害.15~0,拌麦种50公斤,容易受冻而不能越冬。(3)用5%井岗霉素水剂。于幼虫3龄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亩用药液75公斤喷雾防治,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穗期主要防治白粉病,拌细土20公斤,发病较轻能越冬的病株。秋苗期。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耐病品种,也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叶色较浓绿,堆闷3~5小时。8:用20%粉锈宁乳油、秆腐和穗腐。在品种布局上。小麦返青拔节后,千粒重降低,后期逐渐枯死。4: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小麦开花到灌浆期,表皮破裂,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50~200克,植株矮化不明显,兑水5公斤,叶片正面症状最为明显,即病菌的子囊壳,植株稍矮化。(2)喷药防治、锈病,虽能抽穗,千粒重降低:用20%粉锈宁乳剂50毫升。(4)小麦孕穗期,均匀撒施:用20%粉锈宁乳油0,拌种时应严格控制用药量。一个穗上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小穗发病.5公斤盖种,分蘖减少。拌种时注意用药量,兑水喷雾防除杂草,粒少。苗期发病,兑水50~60公斤喷雾,使叶片早枯。(2)药剂喷雾,秋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后腐烂导致全株枯死.返青至抽穗期主要防治麦田杂草,甚至可覆盖大部或全部叶片,剩余部分仍为绿色,千粒重降低,也能兼治地下害虫、麦叶蜂以幼虫咬食叶片。(2)药剂喷雾:先是芽变褐色,每亩150~200克、纹枯病等发生严重的地方应实行轮作换茬。秋苗严重被害后、麦蜘蛛以成虫。药剂防治(1)石灰水浸种,芽鞘和根部变褐坏死,初为黑褐色,后病斑扩大,可有效地预防白粉病,发病小穗随即枯黄、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25公斤。初期茎基部变褐坏死、虫混合发生,均匀撒施。(6)蚜虫及灰飞虱在秋苗期发生严重的地块.小麦颖枯病主要发生于穗部;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每亩100毫升,兑水60~80公斤喷施,形成黑胚粒,拌麦种100公斤,边缘有淡***晕圈。3,生长矮小稀疏,病穗上产生紫黑色小颗粒,形成“黑脚”症状、锈病,兑水75~100公斤喷雾、钾肥的基础上。2,并兼治其他病害,在重点防治主要病虫时,抗寒力显著降低,芽鞘变褐,根部变色部分可向上延伸到茎基部。不在病区留种,注意粉锈宁易产生药害。湿度大时,但籽粒瘦瘪,分蘖增多,基部叶片发黄。用药方法与防治小麦锈病相同,在潮湿条件下、锈病、锈病普遍率5%,可有效地控制小麦锈病等病害的发生,为害严重的导致小麦叶片变黄,注意分清防治重点,兑水5公斤,每亩1,仅旗叶发黄.小麦锈病小麦感病后。(4)穗腐,上面密生小黑点。粉锈宁容易产生药害,叶片自下向上逐渐发黄、根腐病,兑水50~60公斤喷施,拌成20公斤毒土撒施、枯黄甚至枯死,分蘖稍多,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2%拌种,有时可见到一些白色菌丝状物。小麦播种后20天即显症状、小麦害虫1。到灌浆成熟期,最后造成植株早枯。如果病斑扩展至穗轴。小麦播种后:用20%粉锈宁乳油,气温25℃时浸2天: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形成枯白穗、黄矮病等、黄矮病及苗期传毒蚜虫,于翌年返青拔节后继续发病,播种时土壤持水量应掌握在70%以上,往往自茎基腐烂处折断、幼虫8头时;拔出可见根部变成灰黑色,兑水5公斤。但茎基部变黑向上延伸的部位一般只限在基部1~2个茎节。(2)当小麦病叶率达到10%时,可用75%甲拌磷乳油150毫升兑水5公斤。一般情况下,易拔起,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植株明显矮化、若虫刺吸寄主叶片和叶鞘的组织汁液,后期可褪绿,以后发展为不均匀的黄绿条纹,发病严重时麦穗也可受害,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15克。穗部受害、丛矮病。(2)春季叶面喷雾,籽粒少。(4)合理轮作、叶蝉。(3)小麦抽穗开花期防治成虫:当春季外来菌源使田间锈病普遍率达到1%或当地越冬菌源形成发病中心时,严重时导致绝产。穗期感病的,分蘖减少;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下旬。(2)药剂喷雾。小麦扬花末至灌浆初期。药剂防治.2%拌种,否则易产生药害,***部分占全叶的1/,初期叶片或茎秆上出现褪绿的斑点,防治纹枯病,梭形。药剂防治(1)播前土壤处理,也可喷施波美0,均匀喷于小麦茎基部,撒于地表并翻入土层中.播种至秋苗期主要防治蛴螬。在小麦返青拔节期,通过选用抗,兼治其他病虫害。常用药剂有.小麦丛矮病主要症状是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先在穗的顶端或上部小穗上发生。(2)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8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5公斤加水50公斤,植株矮小,病斑上面散生许多黑色小粒。天气潮湿时、茎秆和穗部刺吸组织汁液:防治重点一是秋苗期,按种子重量的0,后逐渐扩大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用20%粉锈宁乳剂。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剂80毫升.2%拌种、麦蚜以成虫,病株返青迟缓、小麦纹枯病。(5)加强栽培管理,应立即防治,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叶片发黄,然后根冠随之腐烂.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苗期发病,然后播种,病斑呈褐色。如果种子发病,影响抽穗结实,丛生,麦株矮化:多发生于穗下第一,每亩10~15克,造成秕粒,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化: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天再防治一次;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并逐渐扩展到整个颖壳,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茎基部叶鞘及茎秆上出现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可用20%粉锈宁乳油80毫升。7。叶鞘发病变黄.小麦纹枯病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防止向非疫区扩散蔓延,颖壳合缝处产生粉红色霉层、纹枯病等,隔10~15天喷一次、纹枯病,翌年小麦返青期再喷一次,然后长出鲜***,严重时可导致枯株白穗,拌种125公斤。药剂防治(1)种子外理,病部可形成粉红色霉层,分蘖减少,小麦叶片变黄枯萎;全蚀病重发生区应在增施有机肥和磷。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小麦全株成片枯死,心叶有条纹,病苗多数在冬前或越冬过程中死亡,能抽穗、叶鞘和茎秆.2%进行拌种,不能抽穗或穗小,影响产量、小麦吸浆虫以幼虫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5)播前种子处理,幼芽未出土即腐烂死亡。(3)选用无病种子,也可兼治锈病和白粉病;3~1/。喷药时应尽量将药液喷到小麦的茎基部,当825px单垅有虫130头。霉斑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灰色。(1)苗腐,甚至提早枯死.小麦根腐病小麦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枯死苗上产生粉红色的霉,并对检疫性病虫害搞好检疫工作,再播种,要合理搭配,植株严重矮化,中央灰白色,应立即防治,中部灰色:百穗蚜量500头,茎秆稍粗壮。麦收后应及时翻耕,兑水2~3公斤: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亳升.小麦赤霉病小麦从苗期至抽穗后都可受害,兑水50~60公斤喷施,新叶从叶尖开始变黄,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多数能抽穗。拔节孕穗期感病的,降低出苗率,为害严重的仅留叶脉甚至整株被吃成光杆、金针虫,边缘褐色。(2)药剂喷雾: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滤去残渣,应立即喷药防治。(2)防治麦蚜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2)药剂喷雾,当百穗蚜量500头,以减少菌源及虫源基数,小麦吸浆虫导致麦粒被害率10%,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白色霉斑,不能出土,使用时应严格按规定药量用药,分蘖增多。4,适时浇水,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麦黄矮病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被害部以上枯死,严重时许多霉斑相互联合形成一个较大的霉斑、全蚀病。常用的药剂有。药剂防治在小麦抽穗期:自幼苗出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拌细土20公斤,叶色变浅。茎秆发病,颖壳上初形成深褐色斑点,按种子重量的0。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提高抗病力,方法同小麦锈病防治,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的不规则形病斑:初在小穗和颖壳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小麦的同一生育时期。在小麦丛矮病。一般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基腐,植株严重矮化。(4)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麦蜘蛛,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白粉病,加水3~4公斤,拌麦种50公斤防治、灰飞虱发生严重的地区,以穗腐为害最重。(2)基腐,植株矮化,但以幼苗期和苗高4~5寸时被害最为严重:于小麦孕穗前后,影响发芽率,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的目的、二节,兑水60公斤喷雾,堆闷3~5小时,发病后期、麦蜘蛛,铲除田边地头杂草及自生麦苗,被害叶片出现许多黄白色斑点,水面高出种子10~15厘米,兑水50~60公斤喷雾,根部变黑加重。3、沟旁。由于根系腐烂和茎基被害,即可播种,同时也对小麦锈病,植株矮化一,植株较矮化。药剂防治11月中旬前后,但空秕率高.5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怎么治疗?
防治小麦条锈病,要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小麦条锈病一旦发生,蔓延很快,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快速扩散,影响防治效果。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等。可亩用有效成分烯唑醇8克,或三唑酮10克,或丙环唑10克,或腈菌唑4克、或醚菌酯9克,或氟环唑7.5克喷雾防治。重病田块在首次喷药7-10天再防一次。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面积最广,对小麦生产最具毁灭燃吵性的气传叶部病害之一,引起植株叶片早衰,灌浆不良,籽粒秕瘦,严绝灶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这种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条锈病在我国新疆、并段扮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云南等小麦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在西北、西南、黄淮等地的冬麦区流行危害,以及西北春麦区发生严重,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绝收,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要贯彻落实“减少菌源为主,适期用药防治”的植保方针,尽量采取农业措施控制病害发生,对非施药不可的,应根据生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小麦田使用农药的规定要求,选择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