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郑麦136麦种品种特性

2024-01-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97 次
郑麦136麦种品种特性

  本篇内容会给广大农资人分享一下“郑麦136麦种品种特性”的内容进行详细,但愿对各位网友们有所收获,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郑麦136是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为230至233天,株高为74.7-80.4cm,平均比较品种周麦18熟期略早。幼苗叶细,抗寒性好,分蘖力强,穗数多。种植的小麦圆润饱满,商品性好。

  郑麦136是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为230-233天。平均比周麦18熟期早一点。

  幼苗爬行,苗期叶片狭窄,苗木强壮,分蘖力强,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床延迟,两极分化快,抗春寒性一般。

  2、株高为74.7-80.4cm,株型松紧度适中,茎弹性好,抗倒性好。旗叶宽上升,茎叶蜡重,穗下节长,穗层整齐。叶片功能期长,成熟度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41.3-44、

  九万,穗粒数30.2-34.2粒,千粒重44粒。6-47.0g。

  审批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为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种者为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品种来源为百农AK58/济麦22、

  郑麦136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1.2023年蛋白质含量为13.16%,容重为828g/L,湿面筋含量为28.3%,降落值为440秒,沉淀指数为74mL,吸水量为63.2mL/100g,形成时间为3.2分钟,稳定时间为4.0分钟,弱化程度为80分钟FU,出粉率为72.3%,硬度为66HI。

  2.2023年,蛋白质含量为12.77%,容重为815g/L,湿面筋含量为25.1%,降落值为464秒,沉淀指数为56秒mL,吸水量为59.5mL/100g,形成时间4.5分钟,稳定时间6.0分钟,弱化程度48FU,出粉率为68.0%,硬度为69HI,延伸性127mm,最大拉伸阻力为250EU,拉伸面积为45cm2、

  1.2023-2023年参加河南省小麦冬水组区域试验,增产率80.0%,平均亩产量542.2kg,比较增产4.7%。

  2.2023-2023年续试,增产点率为91.7%,平均亩产量为558.4kg,对比增产9.9%。

  3.2023-2023年生产试验增产点率为100%,平均亩产量为563.7kg,比较增产6.7%。

  适用于河南省早中茬种植(长江南部中下游麦区除外)。播种期为10月中旬,每亩基础苗15-24万。

  种植时,应注意防治蚜虫、条锈病、叶锈病、红霉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好文探索:河南经济报 | 郑麦136:大国有重器 小麦“芯”标杆


  :《河南经济报》,2023年6月23日,现代农业,第8版。

  高产攻关田亩产历史性突破1900斤,千亩示范方亩产1600斤左右,万亩示范方亩产1500斤左右,黄淮麦区普遍高产,央视新闻频道连续4年进行报道。种植面积逐年成倍增加,种子繁育增长速度连续3年赶不上推广面积的增长速度,今年秋播种子春节前已经预订完毕。2023年所供应的种子,由省农科院以严格的三圃制进行优中选优,纯度更高、抗性更强、产量更高……这就是具有多抗广适、高产稳产、品质稳定、绿色高效等显著特征,且一马当先“领秀”黄淮麦区的“郑麦136”。

  大国有重器,小麦“芯”标杆。

  “郑麦136”已成为继2023~2023年度河南种植面积第一的“郑麦379”之后又一强势品种。

  6月4日,修武县郇封镇小位村“郑麦136”高产示范田内,焦作市农业农村局成立的验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小麦测产验收办法,扣除0.5%杂质,以国家粮食入库安全含水量为13%计算标准水分,不计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平均亩产1900.2斤,超出去年全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100多斤。

  6月11日,内黄县农业农村局对内黄县新型职业农民杨*种植的“郑麦136”高产高效示范田进行实打验收,示范田面积60亩,实收面积2.97亩,平均亩产1761.6斤,创内黄县小麦产量新高。

  豫南、豫西地区岗坡地、旱薄地较多,是我省传统的小麦中低产区域。6月1日,经实打验收,邓州市汲滩镇一块种植“郑麦136”的田地,平均亩产高达1752斤。汲滩镇井村九组村民张*种了21亩“郑麦136”,平均亩产1710斤。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小麦生产条件较差,基本上是粗放式管理,靠天吃饭。眼下收获的常规小麦品种亩产多在600~800斤。

  当地种子经销商纵*去年**了100多万斤“郑麦136”种子,在今年出现春旱和倒春寒的情况下,一般亩产1300多斤,1400多斤的地块也很常见。

  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群众徐伟华种了150亩“郑麦136”,平均亩产(实打)1439斤。“郑麦136”在当地表现良好,既耐倒春寒又抗病、抗旱,大部分亩产在1300~1400斤。

  据经销商魏*介绍,去年秋播安徽省涡阳县种植了近10万亩“郑麦136”,亩产在1300~1400斤,高产地块在1500斤以上。

  安徽省利辛县经销商陈*原来代理的没有大品牌种子,但是自从代理“郑麦136”后,不但小麦种子卖得好,还带动了一些玉米种子大品牌主动与他合作,其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乡镇代理商也因为代销“郑麦136”生意越来越好,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去年陈刚推广“郑麦136”种植面积七八万亩,产量稳定在1400斤左右。

  安徽省蒙城县种植大户岳*今年种了2000多亩“郑麦136”,亩产1300~1400斤,连续两年种植单产都比当地其他品种高二三百斤。

  湖北省襄阳市种植大户李*种的“郑麦136”生育期内一水未浇,亩产比一般小麦高出100多斤,这个品种在当地很受欢迎。

  陕西省鄠县群众张*是当地“郑麦136”的总经销商,2023年秋播时推广面积10万亩,也是一水未浇,亩产普遍在1300~1400斤。据悉,当地其他品种小麦一般亩产在1000~1200斤。

  今年江苏省小麦种植区遭遇罕见的干旱,不少地区自3月中旬至今未有效降雨,灾情严重的地区农作物早衰明显。

  由于“郑麦136”大面积种植,豫北、豫东等传统高产地区出现了大批超高产种植户,豫南、豫西等地区旱薄地产量稳定上升,安徽、湖北、陕西地区产量普遍超出当地主流品种,江苏省部分遭受严重旱情的区域没有明显减产。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面对黄淮麦区各地传来的高产捷报,这是“郑麦136”的经营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自2023年通过省审、2023年通过国审以来,“郑麦136”种植面积逐年成倍增加,连续3年种子繁育生产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市场对种子需求量的增长速度。

  “郑麦136”推广示范到哪里,经销商和农户就**到哪里。

  每年麦收时节,总有农户把刚从地里收获的种子“抢走”,还有的抢不到就把种子堵在路上不让走……这让帝益麦种业经营人员“叫苦不迭”。

  在南阳,由于“郑麦136”近年表现极好,去年秋播前许多种植户拿着手机刷着介绍“郑麦136”的抖音视频,到乡镇找零售商指名要买“郑麦136”。

  如果零售商有“郑麦136”的种子,还能带动其他农资的**。如果说没有,种植户往往转身就走,其他农资也卖不动了。

  在我省各小麦主产区,以及安徽、湖北、陕西、江苏等“郑麦136”推广区域,**“郑麦136”的现象总在上演,个别地区因为买不到“郑麦136”原种,还出现了自留种现象。

  在此,省农科院专家指出,自留种种出的小麦发育期不同步,抗病性降低,造成产量降低,基本上一亩地能减产100~200斤。而今年供应的“郑麦136”种子,都是经三圃制提纯的种子,小麦的病害抗性更强,穗子也比以前稍大,整体产量会更高,因此不建议种植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当种子用。

  “郑麦136”为什么得到众口一词的夸赞和广大种植区域群众的追捧,归根结底是因为其优异的抗逆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郑麦136”是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培育的国审小麦新品种。

  据院县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县(延津县)项目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吴政卿介绍,“郑麦136”是利用黄淮南片第一麦“矮抗58”和黄淮北片第一麦“济麦22”育成的超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可谓双剑合璧、谁与争锋。

  “郑麦136”矮秆抗倒,抗条锈病、叶枯病、白粉病,同时对抗赤霉病表现为超亲遗传,抗逆方面表现突出,先后通过了河南、湖北和国家审定。

  在近年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过程中,“郑麦136”先后抵抗了2023年的纹枯病、2023年的赤霉病、2023年的锈病、2023年的倒春寒、2023年罕见高温和持续干旱、2023年的**,连续多年表现出抗逆、稳产、高产的特性。经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郑麦136”在黄淮麦区及长江中下游审定区域深受农民热捧。

  “郑麦136”最高容重可达866克/升,平均容重高达835克/升,高于国家收购的一等麦标准50克左右,容重目前居我省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首位。据当地粮食部门检测,湖北省襄阳市今年收获的“郑麦136”容重达到845克左右。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郑麦136”容重达到850克左右。

  因该品种容重高、出粉率高,所以不仅好卖,而且价高。“郑麦136”不仅提高小麦产量,而且明显改善面粉品质,促使广大农民更好地“攥紧种子,端牢饭碗”。


精选问答:


  1、郑麦136是由哪个品种杂交培育?

   矮抗58与济麦22品种杂培育而成。

   郑麦13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用矮抗58与济麦22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高产品种。

   半冬性,全生育期225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天熟期略早。抗病性鉴定,小麦慢条锈病,中感小麦纹枯病,高感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叶锈病。区试两年品质检测结果,籽粒容重844克/升、822克/升,蛋白质含量13.44%、13.51%,湿面筋含量30.7%、34.3%,稳定时间7.2分钟、1.9分钟,吸水率57%、62%,最大拉伸阻力299E.U.,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

  2、河南北部有什么好麦种?

  第一个品种,百农207,该品种是目前河南种植面积最大,种植范围最广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好,抗倒抗病性好,2023年最高亩产862.53公斤。

  第二个品种,郑麦136,该品种是一个优质高产中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具有抗寒性好,抗倒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2023年最高亩产达950.1公斤。

  第三个品种,丰德存麦20号,该品种是一个抗病抗倒、稳产高产的小麦新品种。2023和2023年,连续两年亩产超过800公斤的基础上,2023年最高亩产高达999.6公斤。

  第四个品种,百农307。该品种是目前种植范围最广的小麦新品种,具有矮秆大穗、稳产高产等特性,2023年最高亩产949.78公斤。

  第五个品种,百农4199,该品种是我国唯一一个高光效小麦新品种,与普通小麦相比,叶光效提高10%,穗光效提高40%,产量提高200斤,具有抗倒伏、耐高温、灌浆速度快、优质高产等优点,2023年最高亩产达930.9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