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的国标标准是什么 杀虫剂的国标标准是什么呢
杀虫剂是一种常见的农药,用于防治各种害虫。这些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国家制定了一些标准来规范杀虫剂的使用和生产。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发布并实施的强制性标准。在中国,杀虫剂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GB2763-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这个标准规定了不同食品中各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杀虫剂。
- GB4285-2024农药通用名:这个标准规定了各种农药的通用名和命名原则,包括了杀虫剂。
- GB-2024农药登记管理规定:这个标准规定了农药的登记管理程序和要求,包括了杀虫剂。
- GB/T-2024杀虫剂分类:这个标准规定了杀虫剂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包括了化学结构、毒性等方面的要求。
标准的作用
这些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健康、规范农药生产和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GB2763-2024规定了食品中各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可以避免农药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GB/T-2024规定了杀虫剂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杀虫剂。
标准的实施
国家标准的实施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和监管。例如,农业部门需要对农药生产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农药的质量和使用安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需要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和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消费者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杀虫剂,并正确使用和储存。
总结
问答拓展:GB/T—2024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与评价杀蚊幼剂简介
目录
1拼音2英文参考3标准基本信息4前言5标准正文瞎尺5.11范围5.22规范性引用文件5.33术语和定义5.44模拟现场实验5.4.14.1实验目的5.4.24.2实验方法5.4.2.14.2.1容器实验法5.4.2.24.2.2自然孳生地笼子实验法5.4.2.34.2.3实验观察5.4.2.44.2.4实验重复次数5.4.2.54.2.5测定持效期5.4.34.3施药单位、方式及剂量5.4.3.14.3.1施药单位5.4.3.24.3.2施药方式、剂量5.4.44.4判定死亡标准5.4.54.5实验终止5.4.64.6记录与统计5.4.6.14.6.1实验记录5.4.6.24.6.2统计5.4.74.7评价5.55现场实验5.5.15.1实验目的5.5.25.2供试昆虫5.5.35.3测定场所5.5.45.4施药单位、方式及剂量5.5.55.5密度测定方法5.5.65.6实验步骤5.5.75.7记录与统计5.5.85.8评价标准6标准1拼音
GB/T—2024wèishēngshāchóngjìxiànchǎngyàoxiàocèdìngyǔpíngjiàshāwényòujì
2英文参考
Fieldefficacytestmethodsandcriterionsofpublichealthinsecticides——Mosquitolarvicides
3标准基本信息
ICS11.020
C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24《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与评价杀蚊幼剂》(Fieldefficacytestmethodsandcriterionsofpublichealthinsecticides——Mosquitolarvicide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4年06月02日发布,自2024年01月01日起实施。
4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4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晌袜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市***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市***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晨熹、沈芃、王伟、秦娜、张静、赵彤言、李今越、刘婷、郝连义。
5标准正文
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与评价
杀蚊幼剂
5.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杀蚊幼剂模拟现场、现场实验的方法和条件的基本要求及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杀灭蚊幼虫制剂的模拟现场和现场实验及评价。
5.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
5.3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杀蚊幼剂mosquitolarvicides
杀灭或阻止蚊幼正常生长发育的化学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等药物。
3.2
药效efficacy
杀蚊幼剂对靶标蚊幼杀灭的效果及持效期。以相对杀灭率或相对羽化抑制率来表示。
3.3
持效期residualactivity
杀蚊幼剂对作用靶标蚊幼杀灭率达到一定程度,宴神激能持续的时间。
注:单位为天(d)。
3.4
相对杀灭率therelativerateofkillingmosquitolarvae
将灭蚊幼区处理前后的实际密度值,用对照区密度的自然变化系数予以校正,反映蚊幼数量减少值的百分率。
3.5
相对羽化抑制率therelativerateofpupathatdonotdevelopintosuccessfullyemerging***s
将灭蚊幼区处理前后的实际密度值,用对照区密度的自然变化系数予以校正,反映能阻止蚊蛹正常羽化成为成虫的百分率。
3.6
模拟现场simulat***field
为测试杀蚊幼剂对蚊幼虫的杀灭效果,人为设置的适合蚊幼生长繁殖近似于现场的孳生场所,如水缸、水池等进行实验的场所。
5.44模拟现场实验
注: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4.2.1或4.2.2中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5.4.14.1实验目的测定药剂对模拟现场条件的水体中生长的某种蚊幼虫的杀灭效果及持效期;确定最适宜的现场施药剂量。
5.4.24.2实验方法5.4.2.14.2.1容器实验法4.2.1.1容器选择及要求
选择罐子、水桶、盆、水缸等容器,容器的类型和尺寸根据目标蚊种幼虫自然孳生地的情况选取。装满水的容器应先在模拟现场放置至少24h。为阻止实验外的蚊虫或昆虫在容器内产卵,以及避免杂物落入实验容器水体中,容器表面应覆盖尼龙筛网或固体覆盖物。容器内水位在下降时,应随时添加以保持水位不变。
4.2.1.2试虫及实验步骤
应直接采用野外采集或经采集后在实验室饲养1~2代的3龄蚊幼虫投放在容器水中,每个容器根据大小投放25~100条。并加入幼虫饲料。使幼虫适应2h~3h后,按选定剂量向容器内加入药剂。
4.2.1.3实验观察
4.2.1.3.1对作用效果快的药剂,48h后检查所有容器,记录存活的幼虫数目以计算处理后幼虫死亡率。
4.2.1.3.2对作用慢的药剂,如昆虫生长调节剂,应在施药7d后或更长时间之后记录幼虫、蛹的存活数以及蛹皮的数目,然后将蛹皮从容器内移除。或每隔一天将蛹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容器中移出,放入带有水的小玻璃瓶或杯子内,再将小玻璃瓶或杯子放入笼子里,记录成虫羽化的情况。
4.2.1.3.3每处理剂量最少有4个重复,同时就设置4个对照。
4.2.1.3.4另选取一批相同蚊种的3龄幼虫加入容器中,然后隔日加入幼虫饲料。其他步骤同前,持续测定药效,直至蚊幼相对杀灭率及相对羽化抑制率<90%。
5.4.2.24.2.2自然孳生地笼子实验法4.2.2.1自然孳生场所选择
可选择排水沟、浇灌渠、稻田、溪流、小河、储水池、池塘、水井等场所进行实验,面积较大的可将其分割成4m2~10m2相对独立的实验场地。
4.2.2.2试笼要求
使用带筛网孔眼能漂浮在水中的笼子(尺寸200mm×200mm×200mm),笼子上孔眼的大小应在3龄幼虫不能随意进出及饲料和流水能进入笼中为原则。每个笼子放入25条3龄幼虫,将3龄幼虫暴露在小规模自然孳生场所环境中。试虫要求见4.2.1.2。
5.4.2.34.2.3实验观察每48h或72h记录一次存活数,直到所有幼虫都已经化蛹或羽化。
5.4.2.44.2.4实验重复次数每个剂量至少各设定3个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场所放置2个笼子。
5.4.2.54.2.5测定持效期另选取一批相同蚊种的3龄幼虫,每周分别在对照组和实验组笼中加入25条3龄幼虫进行持效观察。
5.4.34.3施药单位、方式及剂量5.4.3.14.3.1施药单位以有效成分含量g/m3或mL/m3计。
5.4.3.24.3.2施药方式、剂量按产品说明书推荐或生产厂家的要求实施。
5.4.44.4判定死亡标准用昆虫针轻轻触动幼虫头部或尾部呼吸管,如幼虫不能浮出水面或呈麻痹濒死状态或不能从蛹皮中羽化而出的试虫判定为死亡。
5.4.54.5实验终止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对杀死率或相对羽化抑制率。当两者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实验终止。
5.4.64.6记录与统计5.4.6.14.6.1实验记录记录实验水体的体积、地点、实验时间、施药剂量、水温、pH、气候情况,密度测定方法及蚊幼密度测定数量(蚊幼和蛹)等相关内容;昆虫生长调节剂应记录四龄幼虫、蛹、蛹皮数量及蚊幼虫总数。
5.4.6.24.6.2统计相对杀灭率及相对羽化抑制率计算方法,按式(1)计算,也可以使用相应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式中:
IE——相对杀灭率及相对羽化抑制率,%;
Cb——对照组处理前平均密度;
Ca——对照组处理后某天密度;
Ta——实验组处理后某天密度;
Tb——实验组处理前平均密度。
5.4.74.7评价4.7.1化学杀蚊幼剂和微生物杀蚊幼剂相对杀灭率≥90%为有效。
4.7.2昆虫生长调节剂相对羽化抑制率≥90%为有效。
5.55现场实验
5.5.15.1实验目的测定杀蚊幼剂在自然孳生场所对蚊幼的相对杀灭率或相对羽化抑制率及持效期。
5.5.25.2供试昆虫根据实验要求选定的测试场所蚊幼虫的种类。
5.5.35.3测定场所5.3.1选择标准
测定场所如池塘、洼地积水、不流动河道、积水器具等水体,应具有一定的积水量,并能保持一定时间(应在30d以上)不干涸,不得有其他人为干扰因素等,实验场所面积为4m2~200m2。
5.3.2蚊幼密度
实验场所针对的防治蚊种其平均蚊幼密度≥20条/勺。
5.3.3场所数量
至少选择6处,其中3处作为实验组,3处为对照组。
5.5.45.4施药单位、方式及剂量5.4.1施药单位
水体可测量时以有效成分含量g/m3或mL/m3计,不能测量时以有效成分含量g/m2或mL/m2计算。
5.4.2施药方式、剂量
按产品说明书推荐或生产厂家的要求实施。
5.5.55.5密度测定方法按照GB/T中幼虫勺捕法进行测定。水体面积≥150m2时沿孳生地每5m捞1勺,勺数应≥10勺;水体面积≤150m2时捞5勺。
5.5.65.6实验步骤5.6.1确定靶标蚊种
实验前应对实验场所进行密度测定并鉴定蚊幼种类,要求蚊种与该药物所防治蚊幼种类相符。
5.6.2实验观察
5.6.2.1对作用效果快的药剂,48h后检查实验及对照场所,记录存活的幼虫数目以计算处理后幼虫死亡率,以后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检查。
5.6.2.2对作用慢的制剂,如昆虫生长调节剂,应在施药7d后或更长时间之后记录幼虫、蛹的存活数目,以后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检查。
5.6.3实验终止
见4.5。
5.5.75.7记录与统计5.7.1实验记录
记录实验水体的体积、地点、实验时间、施药剂量、水体状况、水温、pH、气候情况,密度测定方法及蚊幼密度测定数量(蚊幼和蛹)等相关内容;昆虫生长调节剂记录四龄幼虫、蛹数量及蚊幼虫总数。
5.7.2统计
5.7.2.1密度计算
处理前(后)的蚊幼密度、四龄蚊幼密度、蚊蛹密度分别见式(2)~式(4):
式中:
I——蚊幼密度,单位为条每勺(条/勺);
N1——采集所得的蚊幼虫(蛹)总数,单位为条;
N——取样勺数,单位为勺。
式中;
IⅣ——四龄蚊幼密度;
NⅣ——采集所得四龄蚊幼总数,单位为条;
N——取样勺数,单位为勺。
式中:
Ip——蚊蛹密度;
Np——采集所得蚊蛹总数,单位为条;
N——取样勺数,单位为勺。
5.7.2.2相对杀灭率及相对羽化抑制率计算方法
见4.6.2。
5.5.85.8评价标准5.8.1化学杀蚊幼剂和微生物杀蚊幼剂相对杀灭率≥90%为有效。
5.8.2昆虫生长调节剂相对羽化抑制率≥90%为有效。
6标准
问答拓展:气雾杀虫剂有行业标准吗?国标是什么?
请参阅GB/T.2-2024《农药登记用枣闭脊卫态春生杀虫凳渗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2部分:气雾剂》。
详见附件。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