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锈病有什么危害 玉米锈病有什么危害和严重性
玉米锈病的危害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玉米锈病却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会在玉米叶片和茎上形成***、橙色或褐色的斑点,最终导致叶片凋萎和脱落,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玉米锈病的危害不仅限于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甚至威胁粮食安全。
玉米锈病的危害分析
玉米锈病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影响玉米的品质和市场价值。据统计,玉米锈病每年可能导致全球玉米产量损失10%以上。除了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玉米锈病还会使土壤质量下降,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因为他们需要购买更多的化学农药来控制病害。玉米锈病还可能导致玉米的营养成分下降,从而威胁粮食安全。
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玉米锈病的发生和传播,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玉米锈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抗病品种可以通过选择抗病基因或者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来。这些品种对玉米锈病的抵抗力更强,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也是预防玉米锈病的重要措施。农民可以在播种前清除杂草,保持田间通风和阳光充足,及时清除病害部位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病菌的繁殖和传播,从而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3.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在玉米锈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农民可以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害。农民必须注意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选择适当的药剂和剂量,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玉米锈病的危害扩展问题
1.玉米锈病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玉米锈病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影响。如果农民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害,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2.玉米锈病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是什么?
玉米锈病会导致玉米叶片凋萎和脱落,从而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如果病害严重,可能会使土壤质量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玉米锈病是否会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锈病的发生和传播可能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从而影响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
4.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玉米锈病?
农民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玉米锈病,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
5.玉米锈病的症状有哪些?
玉米锈病的症状包括***、橙色或褐色的斑点,叶片凋萎和脱落等。
相关拓展:
问:玉米锈病对人有害吗?
玉米锈病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只对玉米造成伤害,大可放心
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玉米锈病症状
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病形成黑色疱,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更重时,造成叶片从收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二、玉米锈病发病规律
在南方,病原锈菌以夏孢子辗转传播,完成其病害周年循环,不存在越冬问题。在北方,病原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成为初侵染接种体,借气候传播侵染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作为在侵染接种体。除本地菌源外,北方玉米锈病的初侵菌源还来自南方通过高空远距离传播的夏孢子。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较抗病。当气温在20-30度,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偏施、过施氮肥的植株发病重。
三、玉米锈病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孢子的存活、萌发、传播、侵染,发病重。
2、土壤和种植。
(1)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发病严重。
(2)品种的敬斗卜叶色、叶毛的多少与病害轻重有关。一般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
3、施肥。病害的发生与田间施肥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四、玉米锈病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增施翠姆磷酸二氢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亮穗的抗病性。
3、栽培措施。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适量浇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必要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使用化学药剂的作用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防治病害。
(1)在孢子高峰期用药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97%敌锈纳原药250-35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40%福星乳剂9000倍液、50%胶体硫2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销信防治2-3次。
5、玉米收获后。收集并烧毁病株残体,以减少侵染来源。
问:玉米锈病对人有害吗?玉米得锈病后桔子能喂羊吗
不可以的。玉米锈旦档病是甘蔗叶片易发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体是由担子菌亚门的黑顶柄锈或屈恩柄锈菌引起的。病害发生时,起初在叶片上产生淡***小斑点,后来病斑在叶片正背两面产生长2~10ram的橙***至褐色夏孢子堆,因此称为锈病。后期变为黑色冬孢子堆。病情严重的叶片枯死。
拓展资料:
玉米锈病多发生在玉米生育后期,一般危害性不大,但在有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上也可严重染病,使叶片提早枯死,造成较重的损失。
1、病状
玉米锈病可发生在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后变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锈粉仔迟庆状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在叶两面形成冬孢子堆,长椭圆形,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2毫米,有时多个冬孢子堆汇合连片,使叶片提早枯死。
2、病原
玉米普通锈病的病原菌为高粱柄锈菌(Pucciniasorghi),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夏孢子球形,近球形或椭圆形,淡黄褐色,大小24~33微米×21~30微米,表面具微刺,膜厚1.5~2微米,赤道附近具4个发芽孔。冬孢子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栗褐色,顶端圆,少数扁平,表面光滑,具1个隔膜,隔膜处稍缢缩,大小28~46微米×14~25微米。柄淡***至淡褐色,长达50微米。
3、防治
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的病害、防治上必须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以栽培防病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病重地区应更换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搭配使用沃叶磷钾肥。发病初期要及时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65%代森锌5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800~1000倍液,0.2波美念握度的石硫合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4、发病规律
在我国,玉米普通锈病越冬和初次侵染来源问题尚未完全明确。北方玉米锈病发生的初侵染菌源主要是南方玉米锈病菌的夏孢子随季风和气流传播而来的。玉米锈病在相对较低的气温(16~23℃)和经常降雨、相对湿度较高(100%)的条件下,易于发生和流行。不同玉米品种和品系对玉米锈病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马齿型较抗病,甜质型玉米则抗病性较差,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发病较重。
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病形成黑色疱,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更重时,造成叶片从收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玉米锈病发病规律
在南方,病原锈菌以夏孢子辗转传播,完成其病害周年循环,不存在越冬问题。在北方,病原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成为初侵染接种体,借气候传播侵染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作为在侵染接种体。除本地菌源外,北方玉米锈病的初侵菌源还来自南方通过高空远距离传播的夏孢子。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较抗病。当气温在20-30度,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偏施、过施氮肥的植株发病重。
三、玉米锈病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孢子的存活、萌发、传播、侵染,发病重。
2、土壤和种植。
(1)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发病严重。
(2)品种的叶色、叶毛的多少与病害轻重有关。一般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
3、施肥。病害的发生与田间施肥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问:玉米锈病对人有害吗?
玉米锈病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只对玉米造成伤害,大可放心
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玉米锈病症状
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病形成黑色疱,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更重时,造成叶片从收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二、玉米锈病发病规律
在南方,病原锈菌以夏孢子辗转传播,完成其病害周年循环,不存在越冬问题。在北方,病原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成为初侵染接种体,借气候传播侵染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作为在侵染接种体。除本地菌源外,北方玉米锈病的初侵菌源还来自南方通过高空远距离传播的夏孢子。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较抗病。当气温在20-30度,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偏施、过施氮肥的植株发病重。
三、玉米锈病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孢子的存活、萌发、传播、侵染,发病重。
2、土壤和种植。
(1)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发病严重。
(2)品种的叶色、叶毛的多少与病害轻重有关。一般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
3、施肥。病害的发生与田间施肥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四、玉米锈病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增施翠姆磷酸二氢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3、栽培措施。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适量浇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必要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使用化学药剂的作用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防治病害。
(1)在孢子高峰期用药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97%敌锈纳原药250-35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40%福星乳剂9000倍液、50%胶体硫2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5、玉米收获后。收集并烧毁病株残体,以减少侵染来源。
问:玉米锈病对人有害吗
玉米锈病为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病害,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均有发生。
(1)症状该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可侵染苞叶、雌穗和雄穗。发病初期的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淡***小点。以后突起,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2)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玉米发病后,病斑上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重复侵染,并由南到北流行蔓延。当气温在20~30℃、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易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的地块,病害加重。玉米锈病菌的转主寄主是几种酢浆草属植物。(3)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一般马齿型品种较抗病;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勿偏施氮肥,促使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用0.2波美度石硫合剂均匀喷雾,发病严重时,间隔15天再喷1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