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菌清配吡唑醚菌酯 百菌清配吡唑醚菌酯可以用吗
百菌清是一种用于消毒和杀菌的化学品,它可以有效地杀死各种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微生物。百菌清中的主要成分是吡唑醚菌酯,这是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化学物质。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它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包括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流感病毒等。吡唑醚菌酯还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长效杀菌的效果。
百菌清配吡唑醚菌酯的消毒效果非常显著,它可以有效地杀死各种细菌和病毒,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百菌清还具有易于使用、无刺激性、无毒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
百菌清配吡唑醚菌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毒化学品,它可以杀死各种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如果您需要进行消毒和杀菌,可以考虑使用百菌清来进行处理。
相关拓展:
吡唑醚菌酯(杀菌剂)释义: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别称百克敏、唑菌胺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
其作用机理为通过阻止细胞色素合成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问:吡唑醚菌酯能和百菌清乳油剂混用打大蒜苗吗?
吡唑醚菌酯不能和百菌清乳油剂混用打大蒜苗。吡唑醚菌酯,是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除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掉,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吡唑醚菌酯除对病原菌有直接作用外,还能诱变许多樱郑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现象,如提高对氮的吸收,从而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
作用方式及特点
属甲氧基氨基甲酸酯脊肢颂类,通过阻止病菌细胞中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应用技术
1、防治葡萄白粉病、霜霉病、黑腐病、褐枯病、枝枯病等,可用100克/公顷,施药5至7次,施药间隔期为12至14天。
2、防治枇杷角斑病,可用25%乳油1000至3000倍液喷雾,间隔10至15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3、防治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饥碧病等,可用50g/hm2施药2至3次,施药间隔期为34至58天,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若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4、防治草坪褐斑病,可用25%乳油125至250mg/kg喷雾。防治草坪病害如立枯病、疫病、白绢病、雪腐病等,可用250至560克/公顷,施药3至5次,间隔14天。
5、防治大花蕙兰、蝴蝶兰、凤梨等疫病,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等根腐病,海棠、吊兰、凤梨等叶斑病,玫瑰、康乃馨等锈病,玫瑰、百合、郁金香、康乃馨等枯萎病,使用浓度为1500至3000倍,即每一背包手动喷雾器水加10至20毫升25%凯润乳油,均匀细致地细喷雾。
6、葡萄黑痘病、白粉病,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发生蔓延,应采取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发病前喷1次,相隔7至10天视病情发展,气候条件情况再喷2至3次,可有效预防多种葡萄病害的发生。使用浓度为1500至3000倍,即每一背包手动喷雾器水加10至20毫升25%凯润乳油,均匀细致地细喷雾。
7、防治各种草坪腐霉枯菱病、夏季斑病、币斑病、镰刀枯萎、白粉病等病害,使用浓度为1500至3000倍,即每一背包手动喷雾器水加10至20毫升25%凯润乳油。
8、对蚕有影响,对附近有桑园地区使用时应严防飘移。梨树上使用时,在开花始期及落化的20天左右时间内,为防止药害应尽量避免施用。
问:百菌清加嘧菌脂治黄瓜白粉可以吗?
这个配方对黄瓜白粉病预防可以。两种药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百菌清油剂除外)。黄瓜白粉病,低温高湿病害。增温控湿的前提下建议用:醚菌酯,硝笨菌酯,吡唑醚菌酯,乙嘧酚磺酸酯,二甲嘧酚,醚菌酯.啶酰菌胺(翠泽),氟吡菌酰胺.肟菌酯(露娜森)、吡唑萘菌胺.嘧菌酯(绿妃散芹)、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健达)等,迅改效果好,安全性高,无抑制作用,不伤花,不伤果。也可用三唑类农药治疗如:氟硅唑,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腈菌唑,己唑醇等,成本低,但用量大了抑制生长或伤花伤果。药物防治的准则是:发病前、初期间隔10天喷施1次,连喷3~4次,防治该病效果较好。不能重复用药,在正常用药量的情况下冲昌毕,尽可能喷施均匀。问:这是甜瓜什么病如何治疗
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隐藏性,应上喷下扣,四面打透,甜瓜白粉病,是非常顽固的一种病害,防治不及时,叶片茎杆布满白色霉层,严重叶片枯干,气温异常或干旱交替易发生,白粉病一定要打匀打透,可以用乙嘧酚磺酸酯+甲基硫菌灵,腈菌唑加福美双,醚菌酯加百菌清,也可以用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肟菌脂,唑醚.氟酰胺等药剂防治,可以加入有机硅助剂喷施,提高防治效果。问:玉米幼苗能打吡唑醚菌酯吗?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主要防治作物上的真菌***害,可以喷施玉米,除了玉米外,其他大部分的作物也都可以使用。
吡唑醚菌酯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玉米上常见的真菌***害,比如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炭疽病、锈病、褐斑病、叶斑病等,喷施吡唑醚菌酯具有不错的防效,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随着多菌灵、百菌清等常见药剂多年的使用,在不少玉米种植区,防效已大大降低,虽然价格便宜,但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即使加量使用,防效也有限
问:.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何时喷雾,用量多少,请指导?
建议在玉米8-13片叶时用25%含量10-15毫升/亩。
吡唑醚菌酯通过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而发挥药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强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也能产生像延缓衰老、使叶片更绿、更好地耐受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胁迫以及有效使用水和氮等生理效应。
玉米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大斑病
1、症状
2、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亩用50-10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2)心叶末期至抽雄期,亩用50克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
二、小斑病
1、症状
植株的叶片、茎部、果穗为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病没档部会出现褐色的水渍状小病斑,之后病斑会扩大至0.5厘米左右,形状呈椭圆形,边缘具有紫红色晕圈,导致叶绿组织受损,穗粒腐烂掉落。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三、锈病
1、症状
(1)植株的叶片、果穗、苞叶为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叶片的正反面会出现浅***斑点,之后斑点会逐渐扩散成长圆形的脓疤(颜色多为褐色),脓疤破裂后会飘散出铁锈色的粉状物。
(2)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的圆形突起物,破裂后会飘散出黑色粉末,导致叶片提前枯死。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四、茎腐病
1、症状
植株的根茎部是此病害枯老乱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含滑,植株的茎基部皮层变为淡黑色(环绕茎基部1圈),叶片会变黄枯萎,如果病情较严重,则茎基部和根部会腐烂,导致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用土大厨功效生根剂预防茎腐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