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脲
除虫脲是一种常用的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使用除虫脲可以有效地控制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除虫脲是一种杀虫剂,它可以通过破坏昆虫神经系统来杀死害虫。除虫脲的化学结构中含有尿素基团,这种基团可以与昆虫神经系统中的酰胺酸酯结合,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昆虫死亡。
除虫脲的优点在于其毒性较小,不会对人体和动物造成太大的危害。同时,除虫脲的使用方法也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喷洒、灌溉等方式施用。除虫脲的价格也相对较低,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农药。
除虫脲的缺点在于其杀虫效果不够持久,需要经常施用。除虫脲的使用也容易产生抗药性,需要注意轮换使用和剂量控制。除虫脲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使用时需要注意环境保护。
相关百科:除虫脲(chúchóngyù):是一种杀虫剂,属于尿素类农药。除虫脲可以通过破坏昆虫神经系统来杀死害虫,其毒性较小,使用方法简单,价格较低。但除虫脲的杀虫效果不够持久,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相关问答拓展:
玉米蚜虫的防治方法是什么?药剂拌种 可以在玉米播种前,将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适量地和种子种植到土壤里,通过这些药剂给种子包衣,这样对防治蚜虫有极好的效果。而为了加强防治效果,还可以在玉米种子快要生根发芽是,再喷洒一次噻虫嗪、吡虫啉,进行第二次包衣,这样防治效果达90%以上。
2.
药剂施肥 除了药剂包衣外,玉米蚜虫的方法有很多,而在使用药剂防治时大多是使用噻虫嗪、吡虫啉,这两种药剂是蚜虫的克星。除了在播种使用外,再给玉米施肥时,也可以加入适量的噻虫嗪、吡虫啉一同施入,这样也能起到极好的防治效果。但是要注意药剂的用量,以免产生药害,同时要注意药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将其防治效果。
联苯菊酯能防治玉米虫吗?可以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
主要发生在6-9月份。玉米螟整体是圆筒形,头部是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
危害: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玉米螟啃食后叶片会留下孔状!
防治措施:最佳防治时间在3龄前,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甲维盐、、辛硫磷、苏云金杆菌等药剂防治。
玉米啥时防蚜虫和锈病?玉米暂时还没有发生大的锈病。
对于玉米蚜虫一般只要抓住两个时期进行防治效果最好。
玉米蚜虫一般有两个为害高峰期,即苗期和散粉受精结实期,对于苗期蚜虫防治,一般都是通过药剂拌种来进行,不仅用药量少,施药简单高效,而且效果好,持效期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同时还能兼治苗期地下害虫,灰飞虱和蓟马的为害,并能很好预防玉米粗缩病等病害发生,可谓是一次拌种,多种效果。药剂一般只要选用内吸性强效果都不错的,比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毒死蜱或氟虫腈等常规拌种药剂效果均较好,轮换交替使用即可,尤其对于噻虫嗪和噻虫胺而言拌种后,不仅防病防虫,而且还有明显促进根系生长增多,调节生长的作用。
玉米抽雄后,田间有蚜株率30%以上,或发现叶片气油露或蜜露后,一般宜及时选用5%啶虫脒800倍液,或70%吡虫啉8000倍液,会烯啶吡蚜酮或噻虫嗪等进行喷施防治,效果均较好,如果大喇叭口期进行浇水的,一般亩随水冲施500-800毫升乐果或乙酰甲胺磷等,可以保证后期田间基本不会再有蚜虫发生危害。
玉米蚜虫,一般只要抓住播前拌种,及大喇叭口期药剂冲施防治,或田间有蚜株率30%以上时及时喷药防治效果均最好。
玉米苗有钻心虫打什么药?玉米苗有钻心虫药剂防治: (1)亩用20%三唑磷乳油75~100毫升,拌成毒土后施入心叶;三唑磷还可用500~800倍液喷雾。 (2)亩用50%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拌16~20斤细沙土施入心叶,或用杀螟丹100克稀释1000倍液灌心或喷雾,或用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500~3000倍液,每株10~15毫升灌心。 (3)用20%虫酰肼1300~2300倍液喷雾,杀虫高效且无公害。 (4)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20%甲氰菊酯 1000~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2000~4000倍液,40%氰戊菊酯4000倍液灌心或喷雾,或用20%除虫脲1000~2000倍液喷雾。除虫脲若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用,可加快杀虫速度,并兼治蚜虫。同时,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必须轮换用药。 玉米钻心虫又叫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一大害虫。玉米螟以幼虫蛀茎危害,被害植物的茎秆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的输送,使玉米穗部发育不全而减产,茎秆被蛀后易被风吹折断,则损失更大。 钻心虫形态特征 幼虫 体长20~30毫米,体色有白、灰黄、灰褐等色;背面中央有一条明显半透明的纵线,腹部1~8节,背面各有2列横排的毛片,前4后2,前大后小。 蛹 长15~19毫米,黄褐色,纺锤形,尾端尖细,有钩刺5~8根。 成虫 淡***,体长12~15毫米,翅展24~34毫米。前翅淡黄褐色,翅面上有两条褐色状横纹,两横纹间有两个褐色斑点。 卵 扁平,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孵化前出现黑心;卵块由数粒至十粒卵组成。 发生规律 玉米螟一年可发生数代,它以老熟幼虫越冬,主要集中在玉米及高粱的秸秆、根茬里;其次是玉米穗轴里。越冬幼虫来年4—6月份间化蛹,蛹经过5~15天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将卵产在离地50厘米以上的玉米叶背面叶脉两侧;成虫寿命5~9天,卵日期3~4天。卵孵化后,幼虫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向植株幼嫩部分爬行。3龄前幼虫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苞叶及花丝上活动取食,4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穗轴、穗柄,蛀食茎、轴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料输送,使茎秆折断率增加,粒重降低。 防治措施 防治要做到四个相结合,即越冬防治与田间防治相结合;心叶期防治和穗期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防治玉米与防治其它寄主作物相结合。 处理好越冬秸秆。在成虫羽化前的冬春季节,采用铡、轧、沤、烧、泥封等方法对玉米秸杆和穗轴进行处理,消灭越冬幼虫。 选种抗虫品种。选种含抗螟素较高的品种种植,能有效地控制玉米螟对玉米心叶的危害。 改变播种时期。增加春玉米的种植面积减少夏玉米的种植面积,可以减轻玉米钻心虫的危害。 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和天敌昆虫防治玉米钻心虫是一种无公害、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接种赤眼蜂卵块,或在各代玉米螟产卵初期、始盛期和高峰期释放赤眼蜂三次,每次每亩1.5万~2万头,卵盛期放蜂量可适当增加。每亩投放蜂点5~10个,将蜂卡卷在玉米叶上,距地面1米左右。蜂卡应避免日晒雨淋,放蜂要在晴天无露水时进行,以免降低效果。 利用微生物治螟,可在大喇叭口期施用白僵菌、绿僵菌,以每克含50亿~100亿孢子的菌粉每亩用400克左右,按1:10的比例兑细沙土施入心叶;或以1:100的比例兑水配成菌液灌心防治。
玉米尖上有yan怎么治?1、选择抗病品种
为防治锈病发生,种植户在购买玉米种子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或特地咨询农资店老板,特别在锈病重发区,抗锈病的品种是首选,其次是中抗锈病品种,不抗锈病甚至是高感锈病品种尽量不种植。
2、播种时拌种
对锈病发病较重的地区,可在播前有针对性进行拌种。拌种剂可选择2%立克锈可湿性粉剂10克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2克,对应的拌种量为10公斤,在播种前用清水将药剂溶解后,随拌随用,预防锈病效果较好。
3、提前预防工作
在锈病易发区,种植户可选择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趁尚能进田施药,可以喷施一些预防锈病的杀菌剂,当前防治锈病较为理想的杀菌剂配方分别有:戊唑醇+肟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醚菌酯、氟环唑+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克菌单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