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桃瘤蚜,桃瘤蚜?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862 次
桃瘤蚜,桃瘤蚜?

桃瘤蚜是一种危害桃树的害虫,对桃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防治桃瘤蚜,农民们通常会采用农药进行喷洒,但是这种方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我们应该采用更加环保、健康的方法来防治桃瘤蚜。

桃瘤蚜的危害

桃瘤蚜是一种小型的昆虫,体长只有1.5-2mm左右,但是它对桃树的危害却非常大。桃瘤蚜会在桃树的嫩枝和嫩叶上吸食汁液,导致桃树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同时还会使果实变小、变形、变色,影响果实的品质。

环保健康的防治方法

为了防治桃瘤蚜,我们应该采用环保健康的方法。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利用桃瘤蚜的天敌——瓢虫。瓢虫是桃瘤蚜的天然捕食者,可以有效地控制桃瘤蚜的数量。我们可以在桃树上放置一些瓢虫,让它们自然捕食桃瘤蚜。还可以在桃树上喷洒一些天然的防治剂,如辣椒水、大蒜水等,这些天然防治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没有危害。

用户关心的问题

Q1:桃瘤蚜的繁殖期是什么时候?

A1:桃瘤蚜的繁殖期一般是在春季和夏季,这个时候它们会在桃树的嫩枝和嫩叶上产卵。

Q2:桃瘤蚜喜欢在哪些地方产卵?

A2:桃瘤蚜喜欢在桃树的嫩枝和嫩叶上产卵,特别是在新梢上。

Q3:用农药防治桃瘤蚜有哪些危害?

A3:用农药防治桃瘤蚜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因为农药中含有有毒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对土壤、水源等环境产生污染。

Q4:如何判断桃树是否感染了桃瘤蚜?

A4:桃瘤蚜感染桃树后,会在桃树上形成一些瘤状物,这些瘤状物就是桃瘤蚜。桃瘤蚜还会在桃树的嫩枝和嫩叶上吸食汁液,导致桃树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同时还会使果实变小、变形、变色,影响果实的品质。

Q5:如何预防桃瘤蚜的侵害?

A5:预防桃瘤蚜的侵害,可以在桃树成长的过程中定期检查桃树的健康状况,及时清除感染了桃瘤蚜的嫩枝和嫩叶,避免桃瘤蚜在桃树上繁殖和扩散。

防治桃瘤蚜应该采用环保健康的方法,如利用桃瘤蚜的天敌——瓢虫,喷洒天然防治剂等。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桃树的管理,定期检查桃树的健康状况,及时清除感染了桃瘤蚜的嫩枝和嫩叶,以预防桃瘤蚜的侵害。

参考来源:

1.《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2.《农业生产实用技术》

释义拓展:桃瘤蚜(半翅目蚜科动物)

昆虫名,为半翅目,蚜科(以前归于同翅目)。中国分布较广,南、北方均有发生。其寄主植物有桃、樱桃、梅、梨等果树和艾蒿等菊科植物。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以嫩叶受害为重,受害叶片的边缘向背后纵向卷曲,卷曲处组织肥厚,似虫瘿,凸凹不平,初呈淡绿色,后变红色;严重时大部分叶片卷成细绳状,最后干枯脱落,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发育。

问答拓展:桃树叶卷成耳朵形状,请问是得了什么病?

桃瘤蚜,一种蚜虫,害虫。又名桃瘤漏冲头蚜、桃纵卷瘤蚜,属同翅目蚜科。桃瘤蚜在我国分布较广,南、北方均有发生。其寄主植物有桃、碧桃、樱桃、梅、梨等园林绿化植物和艾蒿等菊科植物。桃瘤蚜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以嫩叶受害为重,受害叶片的边缘向背后纵向卷曲,卷曲处组织肥厚,似虫瘿,凸凹不平,初呈淡绿色,后变红色;严重时大部分叶片卷成细绳状,最后干枯脱落,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发育。
  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冬季修剪虫卵枝,早春要对被害较重的虫枝进行修剪,夏季桃瘤蚜迁移后,要对桃园周围的菊花科寄主植物等进行清除,并将虫枝、虫卵枝和杂草集中烧毁,减少虫、禅握卵源
  2、保护天敌。桃瘤蚜的自然天敌很多,在天敌的繁殖季节,要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不宜使用触杀性广谱型杀虫剂。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桃瘤蚜必须掌握“农药对口、防治及时、方法得当。”的原则。根据桃瘤蚜的为害特点,防治宜早,在芽萌动期至卷叶前为最佳防治时期。萌芽期天敌较少,可选用5.7%百树菊酯乳油2500倍、2.5%功夫乳油2000倍、90%万灵粉剂4000倍、70%艾美乐水分散颗料剂5000倍、返袭歼48%乐斯本乳油1000倍、芽萌动期,用5%的高效氯氰酯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30%菊马乳油2000倍液喷布,消灭初孵若蚜。喷雾时每桶药水加神效王1.5毫升,可破坏桃瘤蚜的腊质层,促进农药迅速进入蚜虫体内,能提高防治效果。上述药剂必须交替使用,以防桃瘤蚜产生抗药性。在卷叶后,天敌较多时要选用内吸性强的农药进行防治,避免卷叶对药效的影响。若采用40%氧乐果涂干防治桃瘤蚜,既能提高防治效果,又能保护自然天敌。具体方法是先围绕树干括3-4㎝宽的树皮,将40%氧化乐果加5倍的水,涂在括好的树皮上,用废报纸将树干包好,使药通过桃树组织传导到叶片,达到防治桃瘤蚜的目的。

问答拓展:桃子树出现卷叶的现象,需要打什么农药呢?

发现一株桃树上的叶片,从边缘处向外卷曲,还有叶肉增厚现象。可能对于这种情形不甚了解的人,会误以为这是桃树缩叶病,是一种病害。因为从叶片的外观来看,根本没发现有害虫的迹象。所以,还真有可能这种情况被当成缩叶病来防治。

桃树瘤蚜

桃树缩叶病

樱桃瘤蚜

桃瘤蚜也是这样,里面也会藏着很多蚜虫。桃瘤蚜危害桃树的症状,主要是以成、若虫群集叶背取食汁液,卜滚受害叶边缘向背后纵向卷曲。卷曲处叶肉逐渐增厚,开始为淡绿色,后变为红色,严重时整叶成绳状,叶片边缘形成凸凹不平。不封闭有孔口的伪虫瘿,虫体在伪虫瘿内危害,往往一个枝梢上大部分叶片均卷缩,后期干枯脱落。

桃树瘤蚜

桃瘤蚜可分为无翅胎生成雌蚜和有翅胎生成雌冲弊清蚜。无翅胎生成雌蚜体长约2.1毫米,长椭圆形,较肥大,深绿、黄绿、黄褐至暗黄褐色。头部黑色,额瘤显著,向内倾斜。***黑色,短小,有覆瓦状纹。而有翅胎生成雌蚜体长约1.8毫米,体淡黄褐色,***黑色,额瘤显著。桃瘤蚜的卵为椭圆形漆黑色,若蚜近似无翅的胎生雌蚜,体小色淡绿至淡黄。

桃树瘤蚜

桃瘤蚜一年可以发生很多代,在北方一年大致可以发生10代左右,而在南方一年能发生30多代。桃瘤蚜主要以卵在桃树的枝条、芽腋处越冬,第二年春当桃芽萌动后,卵开始孵化。4月份蚜虫开始为害,5、6月为害开始加重。成虫或者若蚜在桃树叶的背面取食,使桃树叶卷曲形成虫瘿。夏天或者秋天形成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艾蒿等菊科植物及禾本科植物上为害,后又迁回到桃树上产生有性蚜,交尾产卵繁殖越冬。

桃树瘤蚜危害症状

因为桃瘤蚜为害症状表现出来后,会躲在虫瘿里为害,在这个时候防治,难度相当大。所以,防治桃瘤蚜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如果发生了,则要进行综合防治。以前我们说到樱桃瘤蚜的防治时,也说到几点,桃树瘤蚜和樱桃瘤蚜的防治方法也大致相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A农业防治:农业防治首先要加强桃树的管理,尤其是水肥管理,让桃树有一个极强的树势,让其本身具有强大的抗性。除了增强树势以外,在冬季修剪之时,要注意剪掉有桃瘤蚜越冬的虫卵枝集中烧毁。到了春夏季节,发现又被危害的枝梢或叶片,要及时剪除,然后清除桃园中的杂草集中烧毁。

桃树瘤蚜危害症状

B生物防治。所谓的生物防治就是通过诱杀桃瘤蚜的成虫或者通过其天敌来捕杀,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诱杀桃瘤蚜成虫可以用黄板来诱杀,因为桃瘤蚜成虫对***具有强烈的趋性,利用黄板可以诱杀桃瘤蚜有翅蚜,在有翅蚜高峰期到来之前,在桃园中悬挂黄板诱杀,能够减少桃瘤蚜的种群数量。除了诱杀,可以通过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桃瘤蚜的天敌来捕食,也能减少其种群数量。

桃树瘤蚜危害症状

C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就是通过喷洒农药来进行防治。但用农药来防治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桃瘤蚜危害时期,正好是桃树幼果生长发育期,在这个时候用农药,可能会导致农药残留;二是桃瘤蚜为害后叶片卷曲成管状、药液难以接触到虫体,用药不一定奏效。但如果通过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效果不明显的话,也需要辅以农药防治,但要在关键时期用药,即在早春幼芽萌动期至卷叶前和秋季桃瘤蚜回迁时。具体用什么药,在这里就不说了,如果有需要,可私信我们,再具体详说。

问答拓展:桃瘤蚜为害大樱桃有何特点?怎样防治?

(1)为害状

桃瘤蚜俗称蜜虫。主要为害桃、樱桃的叶片。被害叶片边缘向背面纵卷,并肿胀,形成“似虫瘿”,被害处淡绿以致紫红色。

(2)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成雌蚜体长2.1毫米,淡黄褐色,***黑色,短小,有覆瓦状纹。有翅胎生成雌蚜体长1.8毫米,淡黄褐色,***黑色,额瘤显著,触角黑,第三节有次生感觉孔约30个,第四节9~10个,第五节4个。卵为椭圆形,漆黑色。若蚜近似无翅的胎生雌蚜。

(3)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樱桃枝梢、芽腋处过冬。第二年4月越冬卵孵化,群集叶背吸食。6月为繁殖盛期和为害最严重时期,并开始产生有翅胎生雌蚜,陆续迁飞到其他寄主植物上为害,直到10月又生有翅胎生雌蚜飞回樱桃等果树上,产生有性蚜,交尾后产卵越冬。

(4)防治方法

主要采取药剂防治,应伍枯团抓紧在早春造成卷叶以前进行。

①春季开花以前,在卵已全部孵化,但尚未卷叶前喷洒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加28%灭虱王乳油1500倍液,或凯速达1500~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

②花后及初夏根据虫腔橘情再喷1~2次,消灭有翅蚜在迁飞以前。

秋季9月下旬到11月上、中旬,虫口数量大时,还可喷药,以减少越冬数量。在果树休眠期,一般在发芽前喷5%蒽油乳剂或柴油乳剂,对越冬卵有杀伤作败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