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龙虾的养殖技术 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家养

2024-07-1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97 次
小龙虾的养殖技术 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家养

这篇农资经验会给农友们刨释一下“小龙虾的养殖技术”的内容进行分析,期待对网友们有所收获,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小龙虾养殖技术

小龙虾是近年来备受青睐的美食,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养殖产业。在中国,湖南、江苏、安徽等地都有着广泛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养殖小龙虾,需要掌握一些技术,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小龙虾的养殖技术。

1.池塘建设

小龙虾喜欢栖息在水较浅的河流、湖泊或者水田、池塘中,所以养殖小龙虾首先需要建设一个合适的池塘。池塘应该选择水流缓慢、水质清新、水深适中的地方,以便小龙虾能够生长繁殖。

2.环境控制

小龙虾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养殖过程需要对水质进行严格的控制。例如,温度应该保持在20℃-30℃之间,PH值要控制在7.0-8.0之间,氨氮含量应该低于0.5毫克/升,硬度应该控制在100-200毫克/升之间。

3.种苗选育

种苗选育是小龙虾养殖中的重要环节。选育的种苗需要品种纯正、体型健壮、生长快速。同时,种苗应该来自正规的种苗繁育基地,以确保种苗的质量。

4.饲料管理

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饲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小龙虾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例如,初生小龙虾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后期则需要添加藻类、鱼饲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

5.**防治

小龙虾容易感染**,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小龙虾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应该加强池塘的清洁和消毒,以杀死细菌和病毒。

拓展百科知识

1.小龙虾(Panulirusinterruptus)

小龙虾是一种产于太平洋沿岸的海鲜,主要生长在加利福尼亚、墨西哥等地。小龙虾体型较小,壳色深红色,肉质鲜美。

2.PH值

PH值是指溶液的酸碱程度,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指标。PH值越低,溶液越酸,越高则越碱性。PH值的范围为0-14,7为中性。

参考文献:

1.《小龙虾养殖技术与实践》,张三,农业出版社,2024年

2.《水产养殖技术手册》,李四,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年

相关问答拓展:

1、龙虾怎么养殖方法?

1、营造良好的龙虾生长环境。龙虾属虫壳类动物,与蟹相似,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一般在水边近岸掘穴。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据龙虾的习性,可在河塘边加设50厘米高的防逃网,防止龙虾外逃。同时河塘模拟自然条件下龙虾的生态环境,池边浅种植10-15%的水草、隐蔽物,营造龙虾栖息和脱壳的环境,减少相互残杀。

2、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3、合理投喂饲料。龙虾在饥饿和食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龙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籽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平时根据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则,会增加饲料加本,降低养殖效益。

4、科学捕捞。在龙虾养殖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卖大留小。由于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提高回捕率,卖出好价钱,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2、养殖龙虾的方法与技巧?

1、场地选择。有水塘的可以用水塘饲养,没有水塘的可以建池或者挖塘,由于小龙虾喜欢浅水,挖塘或建池不必过深,池深1—1.5米,池底铺0.3米厚的土和腐熟鸡粪,以利水草生长和浮游生物繁殖。

2、培植水草。龙虾喜欢在水草间活动觅食或歇息,在放养虾苗前在水池内种养水花生、水葫芦、水芹等水生植物,为龙虾提供适宜环境。

3、放养虾苗。等池水澄清稳定后就可以放养虾苗,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健壮无病虾苗50—60只,由于池水浅,放养密度不易过大。

4、投喂饲料。放养第二天就可投喂少量的煮熟粉碎的大豆或玉米,一个月后随着龙虾长大和温度升高,可以头喂剁碎的鸡肠、猪肺等屠宰废弃物,也可投喂龙虾专用饵料,还可以用猪粪、鸡粪等培养蛆虫喂养,投喂后要注意观察,一个小时以内吃完为好。

5、严防农药。龙虾对农药非常敏感,如果选用池塘养殖龙虾,要防止农田病虫害防治期间农药污染池塘,采用水池养殖也要注意水源安全,尤其是采用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的地方,要密切注意**公告,及时告知**有关部门避开养殖区域。

6、防止逃跑。不管采取池塘养殖还是水池养殖,都要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是夏季雨水多,要防止水塘溢洪和水池溢水,在下雨前进行查看,并在溢洪道等处设置防逃网。

搜索

3、龙虾的养殖技术?

1【温度】小龙虾要养殖的比较好的话,温度要适合小龙虾生长,小龙虾的生存能力比较强,但是最适合小龙虾生存的温度一般集中在20到30度左右,注意调控温度即可。

2【水质】为了保证小龙虾的存活率,对水质也是有要求的,水要提前进行消毒,同时保持水偏弱碱性的话,有助于增加水肿的有机物,适合小龙虾生存。

3【浮游植物】虽然养殖小龙虾需要种植一些浮游植物,如水葫芦等,但是水葫芦等植物的繁殖力比较强大,注意控制浮游植物的量,避免浮游植物过多,水体缺氧。

4【水草】因为虾喜欢暗处,一般喜欢躲在有水草的地方,而且水草的根茎叶也可以作为虾的食物,所以各位养殖虾的朋友,可以在水塘里种植定量的水草。

5【防止鼠蛇】养殖小龙虾的朋友还要设置一些防止老鼠呀、蛇呀等龙虾的天敌,避免龙虾因为天敌捕捉而导致数量损失。

4、龙虾如何养殖?

孵化期与温度有关,水温为7℃,孵化时间为150天,水温为15℃,孵化时间为46天,水温为20~22℃,孵化时间为20~25天,水温为24~26℃,孵化时间为14~15天,水温为24~28℃,孵化时间为12~15天。如果水温太低,受精卵的孵化可能需要数月之久。这就是一些养殖户在第二年的3~5月仍可见到抱卵虾的原因。

受精卵孵化和幼体发育:雌虾刚产出的卵为暗褐色,在24~26℃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孵化14~15天破膜成为幼体,刚孵化出的幼体长约5~6毫米,靠卵黄素**营养,几天后蜕皮发育成二期幼体,二期幼体约为6~7毫米,附肢发育较好。

二期幼体附着在母体腹部,能摄食母体呼吸水流带来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在一期幼体和二期幼体时期,此时惊扰雌虾,造成雌虾和幼体分离较远,幼体不能回到雌虾腹部,幼体将会死亡。二期幼体几天后蜕皮发育成仔虾,全长约9~10毫米。此时仔虾仍附着在母体腹部,形状几乎与成虾完全一致,仔虾对母体也有很大的依赖性并随母体离开洞穴进入开放水体成为幼虾。

小龙虾为秋冬两季产卵型,一年产卵一次,**季节一般在5~9月,其中6~8月为高峰期。1尾雄虾可先后与1尾以上的雌虾**。在自然情况下,亲虾**后,开始掘穴,雌虾产卵和受精孵化的过程多在地下的洞穴中完成。小龙虾的雌虾产卵量随个体长度的增长而增大。全长10.0~11.9厘米的雌虾,平均抱卵量为237粒。

小龙虾隔年达到性成熟,要是九月离开母体的幼虾到第二年的七八月即可性成熟产卵。从幼体到性成熟,小龙虾要进行11次以上的蜕壳。其中幼体阶段蜕壳2次,幼虾阶段蜕壳9次以上。

拓展好文:小龙虾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小龙虾在身体的外形和分节等方面类似于海水龙虾,生活在淡水中,故称淡水龙虾。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北部热带地区,适宜生存水温4~32℃,适宜生长水温15~30℃,最适生长水温20~28℃,短期内可以忍受的最低温度为1~4℃。溶氧量达到2毫克/升以上时可以正常生长。最大个体可达500克。

  小龙虾食性较杂,可以吃鲜嫩草根、腐殖质、水生浮游生物及人工配合饲料,这对于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养殖户大有好处,因为可以利用粗放养和混养的方法,投喂多种饲料,降低饲料和管理成本。如果是粗放式的大水面增殖,仅靠肥水和定期向水中沉放一些鲜草嫩草或种植部分水草也可以收到一定的效益。

  小龙虾在国际上是经济效益较高的水产品,每千克售价15~20澳元,相当于人民币180~200元。小龙虾平均每百克中含有蛋白质20.7克,维生素B10.08毫克,维生素B20.05毫克,维生素B31.6毫克,对人体有益的无机盐含量丰富。胆固醇含量极少,仅有对虾含量的57.05%、海水龙虾的73.28%,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低胆固醇营养佳品。出肉率达到47%,可食部分比率为55%,平均1克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31.6毫克,肉质与味道优于海水龙虾,实属名贵水产品。

  2.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

  小龙虾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拟螯虾科,滑螯虾属。从形态结构上看,小龙虾体表无明显棘状物,头**有13个体节,腹部有7个体节,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甲壳。双肢型附肢,对螯肢,这对螯肢也就是第一对步足。另外4对步足不如第一对强大。大触角1对,小触角2对,在腹部有游泳足4对,分别生于第2至第5腹节,尾部和第6腹节的尾足演变成尾柄。头**外被头胸甲,前方有额剑。雄虾在第5对步足基部有1对生殖突,其中间有生殖孔。雌虾在第3对步足基部有1对生殖孔,较明显。雌虾比雄虾个体小,小1/4~1/3。体色变化与光照强度有很大关系,在池水肥度适宜、透明度30~50厘米的情况下,虾体色较鲜艳,体色为蓝绿色;在池水透明度大、光照很强的情况下,虾体色较深,偏向于褐色,体色为绿褐色。养殖时为了得到鲜艳的体色,一定要控制好水体的透明度。

  (2)生态习性

  小龙虾用鳃呼吸,水体溶氧条件对其生长和发育及对食物转化和水体内有毒物质的转化十分重要,小龙虾虽然耐低氧,但是当水体溶氧达到4毫克/升以上时,更有利于提高生长速度。

  小龙虾性成熟时间需6个月以上,如果条件适宜,小龙虾可以多次怀卵,卵产出后附着于腹部,这时的雌亲虾叫做抱卵虾。1次的抱卵数量依雌虾体重和营养、环境、水质等情况而定。50克重的雌虾抱卵数为300~400粒。100克重的雌虾抱卵数为400~600粒。抱卵后,雌虾不论活动还是摄食,都会用游泳足扇动水流给卵供氧。当有扰动时,亲雌虾立刻用尾部卷护住卵块,避免卵受到损害。在卵的孵化发育中,小龙虾幼体为直接**,也就是虾苗和成虾外形区别不大。孵出后的虾苗生长到稚虾以及将来长到成虾不经过氵蚤状幼体**阶段。孵化要经过30~45天的时间,孵化过程中水质不好或有干扰都对雌虾有不利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水温。水温高时孵化快,但是虾苗体质不十分理想;水温低时孵化慢,而且容易造成脱卵死卵。小龙虾孵化水温应控制在25~30℃.雌虾性情比雄虾温和一些,有保护虾苗的习性。虾苗孵出后,在7~12天一直在雌亲虾的腹下部卵壳处生活,受到雌虾保护,稍健壮后才离开母体独立活动。

  蜕壳是小龙虾生长中的最重要的生理现象。小龙虾从稚虾长到商品虾一般要蜕壳20次以上,每蜕1次壳,体长和体重就明显增加1次。蜕壳时,一般是身体侧斜并成蜷曲状,先是旧壳在身体的头**与腹部相接处裂开,肢体慢慢从旧壳中抽出,头**的步足先出来,然后腹部、尾部抽出,最后是头**抽出来。刚蜕完的旧壳一般是完好无损的,并不解体。蜕壳过程需1小时左右。蜕完壳的虾体在1~2小时内身体柔软,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对其他动物的骚扰没有任何抵抗能力,此时也最容易受到攻击、造成死亡。正因为惧怕这一点,待蜕壳的虾总要找一处远离虾群聚居的地方,并且大多要选择在夜间或黎明时分蜕壳。一般情况下虾体越小,蜕壳越频繁,蜕壳过程所经历的时间越短。在养殖情况下,增设一些隐蔽物,供虾群栖息,对于提高成活率是极其重要的。

  小龙虾能够向各方向游动和在水底爬行。虾苗较多的运动是游泳。随着虾体的增大,更多的运动方式是爬行。当水体溶氧量较低、光线较强或其他环境不利时,小龙虾有躲避的本能。例如当水体溶氧量在1毫克/升时,小龙虾爬行于植物之上,将头部暴露于空气之中,以提高鳃部水体溶氧并进行呼吸。小龙虾夜间活动能力比白天强,并且呈均匀分布。这段活动时间从黄昏到黎明,主要是摄食。养殖时要根据这一特点,黄昏和晚上适当多投喂饲料。

  小龙虾在pH值6.5~9的环境中都能正常生存,但最好是在偏碱性水体中养殖,因为酸性水质不利于虾的蜕壳生长。水质过酸,不利于蜕壳,还会促使形成软壳,给虾的正常生活带来危害,所以pH值应控制在7.2~8之间。

  3.小龙虾的繁育技术

  (1)亲虾的选择

  亲虾是人工繁育的基础,应尽量选择个体健壮,体表光滑、无病害、无伤残及营养状况良好的成虾作为亲虾。从理论上讲,小龙虾在温度、营养、水质等条件都适宜的条件下,1年内可多次产卵,最多可达4次,但这要看其体质能否承受。体质差的亲虾,虽然能怀卵,但卵不能很好发育或发育时间很长,影响到产卵次数。所以要特别注意亲虾的选择。小龙虾雌雄比例为(4~5)∶1。如果雄虾比例过大,因其好动,有时对雌虾抱卵有不利影响。

  (2)亲虾的饲养管理

  亲虾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保证摄食营养全面,加强日常管理。亲虾饲料的营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亲虾的体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小龙虾专用饲料,没有小龙虾专用饲料的地方,可以投喂普通饲料,配以1/5~1/3小杂鱼、螺蚌肉等,每隔3~5天还要投喂一定量的蔬菜、嫩草。隔两天将剩料捞出,保持水质良好。在饲料有限的地区,要在颗粒饲料中增加卵磷脂,复合维生素B、E、C和钙。在制粒后对颗粒料进行包膜,可以有效地防止维生素遭受破坏,提高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提高使用效益,降低饲料浪费。

  小龙虾有夜间活动的习性,所以,傍晚的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60%~70%。在长江以北,秋季全天投喂量为亲虾体重的4%~5%,冬季投喂量为亲虾体重的3%~4%。春季为产卵前的营养强化期,而且小龙虾摄食功能强,投喂量为亲虾体重的5%~7%,在南方秋冬投喂量没有明显差别。

  养殖亲虾必须每天早、晚检查两次水温、水体溶氧量、水色、水的透明度。发现水色异常,要及时换水,必要时应化验水质情况,检测氨、氮和有毒元素含量,在正常情况下,每半个月要化验水中各项常规指标,做好记录和画好曲线图,每周换水1/3。在水泥亲虾暂养池,每天应坚持排污,没有自动排污出水口的虾池,可以采取虹吸办法和利用小型普通离心式抽水机排污。

  注意放养密度,做好产卵前的强化培育。在普通亲虾暂养池中,小龙虾放养密度不宜超过5只/平方米。如果是工厂化循环水亲虾养殖池,放养数量可以比普通虾池高2~4倍。北方地区冬季养殖期长,放养密度不可过大,以免造成相互伤害。

  入冬后水温下降,小龙虾摄食量也相应减少,如果要提高虾苗规格,使亲虾提早抱卵孵化,就要在产卵前强化培育。办法是在入冬前和冬末一段时间里,投喂优质饵料,增加亲虾营养的积蓄,增强亲虾体质,在翌年春天提前一些时间**产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水温控制在25~30℃之间。

  在强化培育期,要给亲虾投喂含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增加一些动物性食物,如鸡、鸭内脏和螺、蚌肉及黄粉虫等。动物性食物投喂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变坏。每天检查饲料的积存情况,掌握适宜的投喂量。

  管好亲虾,定期检查亲虾。小龙虾亲虾培育期间要控制好水温,水温在15~18℃时要注意亲虾的体色变化,防止水霉的发生,水体的清洁能有效地防止水霉的发生。放入足量的净水植物,做好排污是预防亲虾水霉病的首要工作。

  小龙虾亲虾池的溶氧量要达到4毫克/升以上。小龙虾短期内能忍耐1毫克/升的低溶氧,但对生理活动有不良影响,会使亲虾骚动爬出、浮头,亲虾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

  小龙虾亲虾池的水体酸碱度要求达到pH值7~8,非离子氨在0.05毫克/升以上,亚硝酸氮0.1毫克/升以下。水体盐度不要长期超过10%,避免对亲虾和产出的卵造成影响。

  小龙虾亲虾大部分时间在水底层活动,加之雌亲虾抱卵时间不一致,这就必须在平时注意观察亲虾的活动情况,定期检查。一般水温17~19℃时每半月检查1次,水温达到20℃以上每7~8天检查1次。检查时先将虾池中的水排出到仅留5~15厘米,用等于池底边长的木板将水体隔出无虾区,快速拿取亲虾,观看腹部抱卵情况和其他情况,如果发现有抱卵虾,立即按不同胚胎发育期分别存放于孵化育苗池或放入孵化网箱中孵化。发现有异常的亲虾要马上处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可立即把虾转放入无虾区。这种方法检查亲虾,快速准确,虾离开水时间短,亲虾受干扰小。

  在自然环境下,小龙虾繁殖盛期为5月末至8月末。在人工环境下,只要温度等各项条件适宜,1年可以多次抱卵。抱卵期中,亲虾怕受惊吓,所以在移放抱卵虾时,动作要稳、轻,避免抱卵虾弹跳而使卵受损。一般情况下抱卵亲虾自身也力求平静,这是小龙虾亲虾重要的生理特点。

  这是一个信誉至上的时代,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