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异丙甲草胺药害什么表现 异丙甲草胺对作物有损害吗

2024-07-1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677 次
异丙甲草胺药害什么表现 异丙甲草胺对作物有损害吗

异丙甲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如果使用不当,异丙甲草胺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那么,异丙甲草胺药害的表现有哪些呢?

对人体的危害

异丙甲草胺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皮肤接触:接触异丙甲草胺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 眼部接触:异丙甲草胺进入眼部会引起眼痛、流泪、视力模糊等症状。
  • 吸入:吸入异丙甲草胺的气体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 食入:误食异丙甲草胺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

对环境的危害

异丙甲草胺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土壤污染:异丙甲草胺会在土壤中残留很长时间,影响土壤质量,甚至导致土壤污染。
  • 水源污染:异丙甲草胺会随着雨水流入河流、湖泊等水源,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 生态破坏:异丙甲草胺对植物的杀伤作用很强,会破坏生态平衡。

如何避免异丙甲草胺药害

为了避免异丙甲草胺药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正确使用:使用异丙甲草胺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正确使用,不要超量使用。
  2. 保护措施:接触异丙甲草胺时,应戴好防护手套、口罩等保护用具,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气体。
  3. 妥善处理:使用完异丙甲草胺后,要妥善处理残留的药剂和包装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异丙甲草胺是一种有害物质,我们要正确使用、保护自身和环境,避免异丙甲草胺药害的发生。

问答拓展:异丙甲草胺对玉米有没有反应?

不会造成药害,百草枯遇土钝化,属于触杀除草,只对已出芽的玉米产生谈带药害或枯死,异丙甲草胺主要用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对已出芽的玉米会产生黄白化现象,严重的会造成死苗,辛硫磷估计你主要用于防除地下察迟害虫,这些在苗前都可以用,也可以混用,败侍李不会对玉米造成药害

问答拓展:异丙甲草胺对娃娃菜有药害吗?

异丙甲草胺1.概述异丙甲草胺主要通过幼芽吸收,向上传导,抑制幼芽与根的生长。作用机制主要抑制发芽种子的蛋白质合成,其次抑制胆碱渗入磷脂,干扰卵磷脂形成。由于禾本科杂草幼芽吸收异丙甲草胺的能力比阔叶杂草强,因而该药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效果远远好于阔叶杂草。异丙甲草胺属低毒除草剂。异丙甲草胺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鱼有毒,对鸟低毒,对蜜蜂有胃毒,无接触毒性。3.用途异丙甲草胺运用于旱地作物、蔬菜作物和果园、苗圃使用,可防除牛筋草、马唐、狗尾草、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苋菜、马齿苋等阔叶杂草和碎米莎草、油莎草。4.其它瞎燃介绍都尔是广谱性播后苗前除草剂。对多种作物如:
大豆、玉米、棉花、花生、马铃薯、白菜、菠菜、蒜、茄科蔬菜和果园、苗圃使用。其作用特点:都尔主要通过植物的幼芽即单子叶和胚芽鞘、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向上传导。出苗后主要靠根吸收向上传导,抑制幼芽与根的生长。如果土壤墒情好,杂草***死在幼芽期;如果土壤水纳神衫分少,杂草出土后随着降雨土壤湿度增加,杂草吸收都尔叶皱缩后整株枯死。因此施药应在杂草发芽前进行。药剂特性都尔为酸胺类选择性除草剂。纯品为无色液体,无臭味,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20℃以上时可部分溶于水。对人畜低毒。都尔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剂。对单子叶杂草,主要被种子上部的幼芽吸收;对双子叶杂草可以被幼芽和根部吸收,抑制
蛋白质的分解。土中持效期20-50天。防除对象及使用方法都尔可防除稗、
马唐、
狗尾草、
画眉草等一年生杂草及
马齿苋、
苋、
藜等阔叶性杂草。适用于马铃薯、
十字花科、西瓜和茄科蔬菜等菜田除草。(l)直播
甜椒、
甘蓝、大萝卜、小萝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西瓜、育苗
花椰菜等菜田除草,于播种后至出苗前,亩用72%乳油100克,兑水喷雾处理土壤洞腔。(2)移栽蔬菜田,如甘蓝、花椰菜、甜(辣)椒等,于移栽缓苗后,亩用72%乳油100克,兑水定向喷雾,处理土壤。注意事项(l)瓜类、茄果类蔬菜使用浓度偏高时易产生药害,施药时要慎重。(2)药效易受气温和土壤肥力条件的影响。温度偏高时和砂质土壤用药量宜低;反之,气温较低时和粘质土壤用药量可适当偏高。如果发生药害,你可以用以下药剂试试:1.植物动力倍叶面喷雾即可,2.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倍、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匀叶面喷雾。

问答拓展: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作用机制及主要症状是什么?

这类除草剂在水稻田使用非常信袭普遍,主要品种有:乙草胺、丁草胺、丙草胺、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苯噻酰草胺等。酰胺类除草剂作用于植物的多个代谢过程,如抑制脂肪代谢、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等,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扰扒制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这类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症状主要是种子发芽及幼芽、幼根生长受到抑制,造成幼苗矮化、畸形,幼滑李兄芽和幼叶不能完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