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白粉病小苏打浓度 白粉病小苏打比例

2024-07-0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24 次
白粉病小苏打浓度 白粉病小苏打比例

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常见于茄科植物,如番茄、辣椒等。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菌丝,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甚至死亡。为了防治白粉病,许多农民采用小苏打溶液进行喷洒。小苏打的浓度对于防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苏打的作用机理

小苏打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变叶片表面的pH值,使其不适合白粉病菌的生长繁殖。小苏打还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小苏打浓度的选择

小苏打喷洒液的浓度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病害程度而定。一般来说,小苏打的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过高的浓度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其死亡。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浓度。

番茄

对于番茄,一般建议使用小苏打浓度为1%-2%的喷洒液。如果病情较轻,可以使用1%的浓度;如果病情较重,可以适当提高浓度至2%。

辣椒

对于辣椒,一般建议使用小苏打浓度为0.5%-1%的喷洒液。与番茄相比,辣椒的叶片较为敏感,过高的浓度会对其造成伤害。

其他作物

对于其他茄科作物,如茄子、青椒等,可以参考番茄的喷洒浓度进行选择。对于其他作物,如瓜类、豆类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小苏打喷洒液的制作方法

制作小苏打喷洒液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将适量的小苏打溶解在水中即可。具体步骤如下:

  1. 将适量的小苏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搅拌均匀。
  2. 待小苏打完全溶解后,将溶液过滤,去除杂质。
  3. 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喷雾器中,即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喷洒液时应使用清洁的容器和工具,避免杂质污染。另外,喷洒液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洒,避免高温时对植物造成伤害。

小苏打是一种安全、环保的防治白粉病的方法,但是其浓度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使用小苏打喷洒液时,需要注意浓度选择、制作方法以及喷洒时间等因素,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拓展:

问:丽格海棠长了白粉病怎么办?

可以自制药品对海棠花进行治疗,也可以直接购买多菌灵喷洒。

自制药品

(1)大葱液:取大葱50克捣成泥状,加水50克,浸泡12小时,过滤后用滤液喷施,一天多次,连喷3~4天,可治蚜虫等软体害虫及白粉病。

(2)米醋液:米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对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用稀释150~200倍的米醋溶液喷洒于叶面,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可防治白粉病、黑斑病、霜霉病等。

(3)小苏打溶液:取5克小苏打(又名碳酸氢钠),先用少量酒精使其溶解,然后加水约1000克,配成0.5%浓度的溶液,喷洒植株,可防治白粉病。

问:月季白粉病会随风传给其它月季吗?

会传染的,一定要及时治疗

很多家中养了月季花的朋友们,都会对月季花产生的白粉便无可奈何,在这个季节是月季花白粉病最常犯的一个阶段,而且只要月季花的一片叶子感染了白粉病,如果不及时的把它摘除或者转移的话,那么就会很快的感染第2片叶子,甚至是身边的其他月季花。

用小苏打代替多菌灵,方便实用,效果好

在之前许多朋友,用来治疗月季花白粉病,都是用多菌灵溶液来进行消毒处理的,但是时间一长却发现,其实效果并不好。那么不妨就使用小苏打来代替多菌灵,给月季花消除白粉病吧!

因为小苏打是属于一种碳酸盐类物质,用来清除白粉病,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毕竟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物质,所以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也需要讲究技巧。

用小苏打来给月季花治疗白粉病,不能大范围的喷洒液体,如果大范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月季花其他健康叶片受到损害,所以只能把小苏打和清水混合,装到一个小喷瓶当中,只针对患有白粉病的叶片进行喷洒。

来给月季花食用的小苏打,必须要和清水稀释倍之后,才可以给植株进行喷洒,这样才不会因为小苏打浓度过高,对月季花叶片造成损伤。只需要每隔1~2天给月季花的叶片喷洒一次,连续喷洒7天之后,就能够看到比较明显的效果了。

在最开始喷洒小苏打液体的时候,会发现月季花的叶片稍微有点发皱,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忧。如果白粉病比较严重的话,建议大家往小苏打的液体当中,加入一些洗洁精或者是洗衣粉,然后在月季花的白粉病叶片,正反两面都喷洒到,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增强小苏打液体在叶片上面的附着力,使杀菌效果变得更加好。

给月季花的叶片进行喷洒药水的时候,建议大家在一个无风也不下雨的时候进行,这样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家中月季花白粉病又反复的话,那么就用小苏打来代替多菌灵溶液进行治疗吧,对植株黑斑病也有着相同的效果哦

月季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盆土

花盆的选择不用很花哨,透水、透气的普通泥盆就可以。新的泥盆在使用之前,先用水将其浸透,然后使用。刚扦插的小买哦选择15厘米左右的小花盆,1~2年生的月季苗选择18~20厘米的花盆,根据植株的大小逐渐增大。

月季花喜欢湿润一点的土壤,很怕干旱或者积水,所以必须保证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又有一定的保水、保肥的作用。

二、温度

月季花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20℃,因此在每年的4~5月,9~10月,花朵较大,花色艳丽。随着温度升高当温度稳定在30℃左右时,花朵色小,味淡,观赏价值低,易受到病虫的侵害。

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下月季花卉进入休眠状态,可能会出现落叶现象,无需担心。

三、光照

月季花为喜阳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每天的光照时间不能低于5~6小时,否则枝叶瘦弱,会出现徒长枝。一般盆栽月季的养护,将其放在阳光充足处,夏季遮阴,降温即可。

四、浇水

春季是月季花萌芽长枝的季节,水分的供应很重要。3月,新叶长出,2天浇一次水,上午进行;4月,花蕾逐渐形成,每天浇一次水;5月进入花期,一天浇两次水,一般上午8点左右浇一次,下午4点左右根据盆土的干湿情况酌情补水。

其他季节根据“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浇水,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降温。

五、施肥

月季花施肥要薄肥勤施。

春季发芽之前,施肥一次,选用腐熟的人粪、豆饼等。含苞欲放之时,增施翠姆矿质磷酸二氢钾肥。夏季花朵凋谢之后,施一次腐熟的液肥,促进秋季开花。冬季在根部施少量的有机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六、注意事项

1、防冻。月季花的耐寒能力很强,可以耐-10℃的低温。通常来讲,南方可以直接放在朝南的屋檐下过冬即可,北方盆栽月季在温度降到10℃以内移到室内通风处。需要注意的是,10月花朵凋谢之后,不要修剪,施一次腐熟的磷肥,促进枝条健壮充实,增强耐寒能力。另外,冬季温度很低的时候,可以在稍暖时适当浇水,避免植株干冻致死。

2、修剪。月季的新枝长到15~20厘米的时候,需要剪掉顶部的3厘米左右,促进形成分枝,当侧枝长到一定的程度还可以进行摘心,不断的反复,月季株型丰满,花开较多。

3、上盆。家中的盆栽月季都涉及到一个换盆、上盆的问题。换盆一般在早春发芽之前进行,换上一部分新土,浇透水,放在阴凉处,一周之后转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

4、病虫害防治。环境通风不畅,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月季花很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干扰,比如蚜虫、白粉病、黑斑病等,出现病虫害是及时喷洒药剂,避免影响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