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菌清能治蒜黄病吗 百菌清治大蒜什么病
蒜黄病是蒜叶上出现黄斑,逐渐扩大并融合,最终导致叶片干枯死亡的一种病害。该病害会严重影响蒜的产量和品质,给蒜农带来经济损失。
百菌清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病害。那么,百菌清能否治疗蒜黄病呢?
经过实验证明,百菌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蒜黄病。在发现蒜黄病的早期,使用百菌清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展。在病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单纯使用百菌清已经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对于蒜黄病的防治,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要做好蒜田的管理,保持蒜田的良好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要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要选择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同时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性。
百菌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蒜黄病,但是需要综合治疗,并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性。
相关拓展:
问:百菌清可治大蒜锈病吗?
百菌清不能治大蒜锈病。百菌清,是高效低毒广谱的除菌剂,广泛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菜叶等多种害虫,对水稻、小麦、棉花等多种病害,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用作工业防霉剂、水果保鲜剂。;
对多种作用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药效稳定,残效期长。可用于麦类、水稻、蔬菜、果树、花生、茶叶等作凳早物。如麦类赤霉病,用75%可湿性粉剂11.3g/100m
兑水6kg喷雾;激谈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瓜类霜霉病)用75%可湿性粉剂135至150g,对水60至80kg喷雾;果树霜霉病、白粉病,用75%可湿性粉剂75至100g对水30至40kg喷雾。
使用方法
1、防治枣、苹果等果树病害。从初发病时开始,至8月中旬,每10至15天喷洒1次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果宝”(果树专用型),可防治多种果树腐烂病、霜霉病、褐斑病和白粉病等。注意与其他除菌剂交替使用。
2、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可于发病初期喷洒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果宝”(果树专用型),每7至10天1次,连续喷洒2至3次。
3、防治多种蔬菜的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菜宝”(瓜茄果专用型),每7至10天1次,连续喷洒2至3次。
4、蔬菜病害的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及霜霉病,在病害发生初期,每亩用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喷雾,每隔7至10天喷1次。
可防治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黄瓜灰霉病、叶霉病等。
使用时注意不能枣铅雀与石硫等碱性农药混用。FU和DP最好在叶面有结露的条件下使用,有利发挥药效。
使用浓度: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70%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5%烟剂200至250g/亩;5%粉剂1kg/亩。
注意事项
1、百菌清对鱼类有害,施药时必须远离池塘、湖泊和溪流。清洗药具的药液不要污染水源。
2、本品应该防潮防晒,贮存在阴凉干燥处。严禁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以防误服、误用。使用后的废弃容器要妥善处理。
3、10%油剂对桃,梨、柿、梅及苹果幼果可致药害。
4、对家蚕、柞蚕、蜜蜂有害,用时要做好预防工作。
问:大蒜叶枯病特效药
大蒜叶枯病特效药有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
1、氟环唑
氟环唑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其活性成分氟环唑抑制病菌麦角甾醇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形成,氟环唑分子对一种真菌酶有强力亲和性,与已知杀历卜做菌剂相比,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内吸性强可迅速被植株吸收并传导至感病部位,使局部施药防治彻底。
2、苯甲丙环唑
苯甲丙环唑成分为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形成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抑制分生孢子成熟控制病情发展。通过干扰病原菌细胞C14脱甲基化作用,抑制麦角甾生物合成,使甾醇滞留于细胞膜内,损坏膜生理作用致真菌死亡,治疗大蒜叶枯病。
3、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是一种非内吸性杀菌剂,能与真菌细胞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体中含有半黄氨酸弊碰的蛋白质结合。破坏真菌的活力,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破坏而丧失生命力,对多种作用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
大蒜叶枯病为害症状
大蒜叶枯病主要为害大蒜的叶或花梗。叶片多从叶尖开始发病,病斑初为苍白色小圆点,扩大后为灰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害发生严重时,全叶枯死,病害向茎部蔓延,由植株下部向上扩展。病部产生灰色的霉状物。
花梗受害,症状与叶相似,易从病部折断,最后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不能抽薹。该病不易侵染健壮的植株,常与大蒜霜霉病或大蒜紫斑病混合发生,侵染已经衰弱的植株。
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肢衡越冬,在温暖的中国南方地区则可以在病斑上越冬,部分地区也可能以子囊孢子越冬。在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中的越冬菌丝体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雨水气流传播。
问:大蒜在辉县可以种植吗
大蒜的种植技术一、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外皮稍带紫红色,皮薄,蒜瓣肥大,辣味浓,品质好,属于有薹种。生长健壮,耐寒性强,抽薹率高,耐贮藏,适于秋栽。
二、适期播种。大蒜必须适期播种,过早,出苗率低,且易出现复瓣蒜;过迟,冬前生育期短,幼苗太小,易受冻害,且影响大蒜产量及品质。
三、整地施肥。大蒜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沙壤、壤土和夜潮地都可以,但以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为好。在这样的土壤上种植大蒜,根系发达,返青早,抽薹早,蒜头大,而且辣味浓香,起蒜容易。精细整地,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大蒜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种植大蒜的地块需要深翻细耙,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养份的转化,有利于根系的发展和鳞茎肥大。上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早耕翻晒垄,耕地深翻20~30厘米。由于覆盖地膜,在大蒜生长期间不宜追肥,在播种前应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底肥,每亩地施优质圈肥5000公斤,饼肥8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
四、播种盖膜。选择个头大、蒜瓣大而整齐、蒜瓣硬实、颜色洁白而新鲜的蒜头作种。一般要求蒜瓣百粒重400克以上,当地温稳定在18~19℃,即可播种,这样到越冬时蒜苗高可达25厘米以上,有利于安全越冬。播种要求行距在15厘米左右,株距掌握在6~8厘米,开沟深度为10厘米,将种瓣排在沟中,并使其保持直立,每亩地密度掌握在~株,然后盖土覆膜。覆膜时,要求地膜在畦面上平展而无皱褶,地膜下面无空隙,使地膜紧贴畦面,以免滋生杂草当大蒜出苗50%以上时进行破膜,破膜用尖铁丝在膜上扎孔,孔口直径掌握在1厘米左右。
五、田间管理。播种后应立即浇一次透水,出齐苗后浇第2次水,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防冻水。数天后覆盖草帘或玉米秸秆,防寒防旱,保证蒜苗安全越冬。“春分”前后应及时清除地面覆盖物并选晴朗温暖天气浇水,促进蒜苗及早返青生长。4月初~4月底根据墒情浇一次发棵水、随水追肥2~3次,一般亩追施尿素15公斤,采薹前3~4天停止浇水。蒜薹收获后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蒜头迅速增大,直至收获前2~3天停止浇水。
六、病虫害防治。当蒜苗长到2叶1心时,用高效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蒜蓟马和蒜蝇等害虫。3月中旬注意防治蒜蛆、蒜螟,用药同上。用50%多霉灵或65%甲霉灵1000倍液防治大蒜叶枯病。
七、适时收获。我省中南部地区,一般天气条件下,地膜大蒜在5月中下旬收获。这时植株叶片大部分已经枯干,假茎变软,为采收的最佳时期,可抓住有利时机和较高的行情及时出售鲜蒜,如行情不好,可晾干后在错季出售干蒜或在冬季生产蒜黄。
大蒜冬季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蒜头是弦状根,吸水吸肥能力较弱,鳞茎在土壤中生长,膨大,所以蒜头应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有机质丰富,肥沃松软,保水力强的沙质土壤种植,良好的半泥沙地,有利于蒜头的根系生长。植地一般需适当深翻、晒白、起高畦、平畦均可,畦宽1.3~1.7m,坑宽0.5m。要打碎畦泥,铲平畦沟,做到排灌便利。
二、施足基肥。蒜头是耐肥力强,对氮、磷、钾三要素要求较高,以氮肥为主,磷肥为次,钾肥为更次。基肥以堆肥为主,将垃圾、火烧土、草木灰等拌匀,加入磷肥60kg、钾肥50kg或复合肥80kg混匀沤制腐熟,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沤制有机质肥1800~2000kg,这样才能满足蒜头的生长需要。如较肥沃的菜地可适当少施些。
三、适时早种。播种期可在10月下旬(即“霜降”前后)至11月上旬(即“立冬”前后),收蒜头在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种蒜前,应选择无病虫,充实,带有部分鳞基盘的蒜瓣,直接点种在泥土上。株行距9×12cm,一般667平方米用种量60~75kg。
四、肥水管理。①盖草。蒜种下泥后,畦面要铺盖一层禾草,防止太阳晒坏蒜种,减轻暴雨,淋水施肥等直接冲击,同时也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经常湿润、松软,有利于大蒜根系生长。在畦边可混播菜心、白菜于行间,代替覆盖,到移植期将菜苗移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分多次除草,使蒜苗正常生长。②灌溉。下种完毕,要迅速灌水进田,并随灌水淋洒畦面,待畦面全部湿透后,随即排清坑水,或留少量坑水,以后看天气及畦面的湿度进行淋水,以保持畦面半干半湿,切忌积水过深。③追肥。一般种蒜头的田块施3~4次肥。第一次在植后10~12天出苗施催苗肥,667平方米施稀人粪尿500kg加尿素3~4kg混匀泼施。第二次在植后30~40天苗齐后,667平方米施人粪水800kg,或尿素5~6kg。第三次在种后50~60天667平方米施人粪水1000kg,或尿素8~10kg,或复合肥20~25kg,氯化钾6-8kg。第四次在种后70~75天,促鳞茎迅速膨大,667平方米施人粪水1500kg,或尿素10~15kg,氯化钾8~10kg,或复合肥40~50kg。凡施肥后要喷清水一次,以防灼伤叶片而枯黄。
五、病虫防治。蒜头主要病虫是软腐病、黄叶花病、咖啡豆象等。防治病害可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施。虫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喷施。叶枯病、霜霉病可喷75%百菌清500倍液均有效。
六、适时收获。在蒜苔采收20~30天后即可收蒜头。但不能等到地上部叶子全部枯萎,如春暖遇雨水多,又过迟不收,容易腐烂,采收后蒜瓣容易散开,不耐贮藏。采收后,在阳光下凉晒几天,然后捆编成束,在阴凉干爽的地方堆藏或挂藏以作种用。或用火熏后成批出口。
大蒜的种植方法
1.精细整地。种植大蒜以肥沃、松软、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为好,尽量避免连茬。一般深耕在15~20厘米,结合深耕亩施厩肥1000~1500公斤,筑2米左右畦,挖好排水沟,畦面保持平整、松软。
2.适时播种。作蒜头种植的,以九月上旬至十月上旬播种为宜;最迟不得超过十月中旬。作青蒜种植的,以八月中下旬播种最佳。播种采取穴植,每穴2—3瓣,间距17×20厘米,深度保持在0.02~0.3米,播种后覆盖一层草木灰或浇上一层泥沙浆。亩播种量120—140公斤。要注意选择抗逆性较强的品种。
3.施肥管理。(1)基肥:在整地前亩施碳酸氢铵20~25公斤,过磷酸钙8~10公斤,氯化钾4~5公斤,或复混肥15~20公斤。(2)苗肥:全苗后三叶初,每亩施入畜粪尿1500~2000公斤,对加5公斤尿素。(3)腊肥:所谓腊肥,即在今冬至翌春给作物追施的一次补肥。每亩施碳酸氢铵10公斤,人畜粪1000—1200公斤。(4)抽薹肥:大蒜抽薹期,每亩施尿素15公斤。(5)叶面喷肥:在蒜头急速膨大期,亩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最好在谷雨前后喷施。
4.田间管理。大蒜齐苗后用竹片移苗、定苗。在定苗后施肥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大寒前后松土一次,翌春二月下旬及时疏通排水沟,如遇天旱,应及时沟灌进行抗旱。
5.防治病虫。大蒜主要病虫害有疫病、咖啡豆象。亩用25%多菌灵1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疫病;大蒜咖啡豆象可用磷化铝每立方米3—5克熏蒸防治。
6.及时采收。蒜薹的采收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当蒜薹上部向下弯曲时,或抽出叶顶0.1米时应及时采收,并削净蒜蒂,就地摊晒2—4天,然后贮藏。
问:播种大蒜人们要付出哪些劳动?
大蒜的种植技术一、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外皮稍带紫红色,皮薄,蒜瓣肥大,辣味浓,品质好,属于有薹种。生长健壮,耐寒性强,抽薹率高,耐贮藏,适于秋栽。
二、适期播种。大蒜必须适期播种,过早,出苗率低,且易出现复瓣蒜;过迟,冬前生育期短,幼苗太小,易受冻害,且影响大蒜产量及品质。
三、整地施肥。大蒜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沙壤、壤土和夜潮地都可以,但以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为好。在这样的土壤上种植大蒜,根系发达,返青早,抽薹早,蒜头大,而且辣味浓香,起蒜容易。精细整地,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大蒜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种植大蒜的地块需要深翻细耙,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养份的转化,有利于根系的发展和鳞茎肥大。上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早耕翻晒垄,耕地深翻20~30厘米。由于覆盖地膜,在大蒜生长期间不宜追肥,在播种前应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底肥,每亩地施优质圈肥5000公斤,饼肥8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
四、播种盖膜。选择个头大、蒜瓣大而整齐、蒜瓣硬实、颜色洁白而新鲜的蒜头作种。一般要求蒜瓣百粒重400克以上,当地温稳定在18~19℃,即可播种,这样到越冬时蒜苗高可达25厘米以上,有利于安全越冬。播种要求行距在15厘米左右,株距掌握在6~8厘米,开沟深度为10厘米,将种瓣排在沟中,并使其保持直立,每亩地密度掌握在~株,然后盖土覆膜。覆膜时,要求地膜在畦面上平展而无皱褶,地膜下面无空隙,使地膜紧贴畦面,以免滋生杂草当大蒜出苗50%以上时进行破膜,破膜用尖铁丝在膜上扎孔,孔口直径掌握在1厘米左右。
五、田间管理。播种后应立即浇一次透水,出齐苗后浇第2次水,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防冻水。数天后覆盖草帘或玉米秸秆,防寒防旱,保证蒜苗安全越冬。“春分”前后应及时清除地面覆盖物并选晴朗温暖天气浇水,促进蒜苗及早返青生长。4月初~4月底根据墒情浇一次发棵水、随水追肥2~3次,一般亩追施尿素15公斤,采薹前3~4天停止浇水。蒜薹收获后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蒜头迅速增大,直至收获前2~3天停止浇水。
六、病虫害防治。当蒜苗长到2叶1心时,用高效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蒜蓟马和蒜蝇等害虫。3月中旬注意防治蒜蛆、蒜螟,用药同上。用50%多霉灵或65%甲霉灵1000倍液防治大蒜叶枯病。
七、适时收获。我省中南部地区,一般天气条件下,地膜大蒜在5月中下旬收获。这时植株叶片大部分已经枯干,假茎变软,为采收的最佳时期,可抓住有利时机和较高的行情及时出售鲜蒜,如行情不好,可晾干后在错季出售干蒜或在冬季生产蒜黄。
大蒜冬季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蒜头是弦状根,吸水吸肥能力较弱,鳞茎在土壤中生长,膨大,所以蒜头应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有机质丰富,肥沃松软,保水力强的沙质土壤种植,良好的半泥沙地,有利于蒜头的根系生长。植地一般需适当深翻、晒白、起高畦、平畦均可,畦宽1.3~1.7m,坑宽0.5m。要打碎畦泥,铲平畦沟,做到排灌便利。
二、施足基肥。蒜头是耐肥力强,对氮、磷、钾三要素要求较高,以氮肥为主,磷肥为次,钾肥为更次。基肥以堆肥为主,将垃圾、火烧土、草木灰等拌匀,加入磷肥60kg、钾肥50kg或复合肥80kg混匀沤制腐熟,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沤制有机质肥1800~2000kg,这样才能满足蒜头的生长需要。如较肥沃的菜地可适当少施些。
三、适时早种。播种期可在10月下旬(即“霜降”前后)至11月上旬(即“立冬”前后),收蒜头在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种蒜前,应选择无病虫,充实,带有部分鳞基盘的蒜瓣,直接点种在泥土上。株行距9×12cm,一般667平方米用种量60~75kg。
四、肥水管理。①盖草。蒜种下泥后,畦面要铺盖一层禾草,防止太阳晒坏蒜种,减轻暴雨,淋水施肥等直接冲击,同时也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经常湿润、松软,有利于大蒜根系生长。在畦边可混播菜心、白菜于行间,代替覆盖,到移植期将菜苗移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分多次除草,使蒜苗正常生长。②灌溉。下种完毕,要迅速灌水进田,并随灌水淋洒畦面,待畦面全部湿透后,随即排清坑水,或留少量坑水,以后看天气及畦面的湿度进行淋水,以保持畦面半干半湿,切忌积水过深。③追肥。一般种蒜头的田块施3~4次肥。第一次在植后10~12天出苗施催苗肥,667平方米施稀人粪尿500kg加尿素3~4kg混匀泼施。第二次在植后30~40天苗齐后,667平方米施人粪水800kg,或尿素5~6kg。第三次在种后50~60天667平方米施人粪水1000kg,或尿素8~10kg,或复合肥20~25kg,氯化钾6-8kg。第四次在种后70~75天,促鳞茎迅速膨大,667平方米施人粪水1500kg,或尿素10~15kg,氯化钾8~10kg,或复合肥40~50kg。凡施肥后要喷清水一次,以防灼伤叶片而枯黄。
五、病虫防治。蒜头主要病虫是软腐病、黄叶花病、咖啡豆象等。防治病害可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施。虫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喷施。叶枯病、霜霉病可喷75%百菌清500倍液均有效。
六、适时收获。在蒜苔采收20~30天后即可收蒜头。但不能等到地上部叶子全部枯萎,如春暖遇雨水多,又过迟不收,容易腐烂,采收后蒜瓣容易散开,不耐贮藏。采收后,在阳光下凉晒几天,然后捆编成束,在阴凉干爽的地方堆藏或挂藏以作种用。或用火熏后成批出口。
大蒜的种植方法
1.精细整地。种植大蒜以肥沃、松软、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为好,尽量避免连茬。一般深耕在15~20厘米,结合深耕亩施厩肥1000~1500公斤,筑2米左右畦,挖好排水沟,畦面保持平整、松软。
2.适时播种。作蒜头种植的,以九月上旬至十月上旬播种为宜;最迟不得超过十月中旬。作青蒜种植的,以八月中下旬播种最佳。播种采取穴植,每穴2—3瓣,间距17×20厘米,深度保持在0.02~0.3米,播种后覆盖一层草木灰或浇上一层泥沙浆。亩播种量120—140公斤。要注意选择抗逆性较强的品种。
3.施肥管理。(1)基肥:在整地前亩施碳酸氢铵20~25公斤,过磷酸钙8~10公斤,氯化钾4~5公斤,或复混肥15~20公斤。(2)苗肥:全苗后三叶初,每亩施入畜粪尿1500~2000公斤,对加5公斤尿素。(3)腊肥:所谓腊肥,即在今冬至翌春给作物追施的一次补肥。每亩施碳酸氢铵10公斤,人畜粪1000—1200公斤。(4)抽薹肥:大蒜抽薹期,每亩施尿素15公斤。(5)叶面喷肥:在蒜头急速膨大期,亩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最好在谷雨前后喷施。
4.田间管理。大蒜齐苗后用竹片移苗、定苗。在定苗后施肥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大寒前后松土一次,翌春二月下旬及时疏通排水沟,如遇天旱,应及时沟灌进行抗旱。
5.防治病虫。大蒜主要病虫害有疫病、咖啡豆象。亩用25%多菌灵1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疫病;大蒜咖啡豆象可用磷化铝每立方米3—5克熏蒸防治。
6.及时采收。蒜薹的采收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当蒜薹上部向下弯曲时,或抽出叶顶0.1米时应及时采收,并削净蒜蒂,就地摊晒2—4天,然后贮藏。
问:蒜黄叶打什么药好得快?
大蒜黄叶病在发病初期可用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进行喷雾,喷施次数视病情和气候而定,一般冬季喷施1次,春季喷施2次。
问:苦瓜灰斑病多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英语四级作文说明:写作部分占整套试卷的15%=106.5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二、英语四级听力部分
1、听力部分占整套试题的35%,总分248.5。
2、短对话8%
3、长对话7%
4、短文理解10%
5、短文听写10%
三、英语四级综合部分:分值比例:35%分数248.5分。
说明:
1、选词填空5%
2、长篇阅读10%
3、仔细阅读20%
四、英语四级翻译部分
汉译英15%30分钟分数106.5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