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鹤花介绍
火鹤花,又称为火鸟花、花鸟画、鸟舞花,是一种热带植物,属于睡莲科。它的花朵像一只飞翔的火鸟,故得名。火鹤花在园林景观和室内装饰中广泛应用,是一种观赏性和经济价值兼备的植物。
火鹤花的特点火鹤花的花朵是它最具特色的地方,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橙色、***等多种颜色,花瓣呈羽状,如同火鸟在翱翔。火鹤花的花期较长,从春季一直延续到秋季,每天花朵只开放短暂的几个小时,花期结束后会结出坚果,种子可以用来繁殖新的火鹤花。
火鹤花的栽培与管理火鹤花生长适温为22-30℃,最低生长温度为15℃,最高生长温度不超过35℃。它对光照、水分和肥料的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水分,同时需要定期施肥。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
火鹤花的应用价值火鹤花在园林景观和室内装饰中应用广泛,可以用来装饰花坛、花墙、花篮等。火鹤花还可以用来制作花束、花环等鲜花装饰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火鹤花还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头痛、眼痛、口干等症状。
拓展百科知识睡莲科:睡莲科是一类水生或半水生植物,分布于全球各地,主要生长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睡莲科植物的花朵呈现出多种颜色和形态,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
坚果:坚果是一种由果皮和种子构成的果实,种子通常为单一或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坚果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来繁殖植物。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指预防和控制植物病虫害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使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旨在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参考来源:《园林植物学》、《植物学》、《花卉栽培技术》等。
相关问答拓展:
小红掌和大红掌花的区别?
叶片区别,红掌叶片呈革质,呈心形或卵心形,颜色呈绿色。火鹤花***为丛生,呈深绿色;佛焰苞不同,火鹤花株高在30米,佛焰苞呈红色,红掌佛焰苞呈卵心形,为橙红色;肉穗花序,火鹤花肉穗花序呈扭曲状,红掌肉穗花序长5~7厘米。
叶片区别,红掌叶片呈革质,呈心形或卵心形,颜色呈绿色。火鹤花***为丛生,呈深绿色;佛焰苞不同,火鹤花株高在30米,佛焰苞呈红色,红掌佛焰苞呈卵心形,为橙红色;肉穗花序,火鹤花肉穗花序呈扭曲状,红掌肉穗花序长5~7厘米。
1、叶片区别
小红掌和大红掌花的区别
一般小红掌指的是火鹤花,大红掌指的是红掌花。红掌花叶片为革质,由基部生长出,呈长圆形状心形或卵心形,颜色呈绿色。火鹤花的叶片为丛生,也呈革质,呈长圆披针形,颜色呈深绿色。
2、佛焰苞不同
小红掌和大红掌花的区别
火焰花和红掌的佛焰苞也也有所不同,火鹤花的株高可达30米,花梗较为细长,佛焰苞呈红色,为阔卵圆形,先端较尖,长15厘米,宽10厘米。红掌的佛焰苞为卵心形,为革质带有光泽,为橙红色或猩红色。
3、肉穗花序
小红掌和大红掌花的区别
火鹤花和红掌的花序也有所区别,火鹤花的肉穗花序呈螺旋状扭曲,形状为橙红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红掌的肉穗花序为5~7厘米,呈***,能够常年开花不断。
4、生长习性
小红掌和大红掌花的区别
火鹤花和红掌的生长习性也有所不同,火鹤花适宜生长在温暖半阴的环境中生长,不耐强光暴晒,耐寒性较差,适宜生长在20~30℃的环境下,在16℃以上的环境下能够顺利越冬。红掌适宜生长在26~32输送的的环境中,能忍耐14℃的低温。
怎样饲养火鹤花?养殖火鹤花时,需要为其叶片喷洒水分,保持环境的湿润,也可以为火鹤花提供富含氮磷钾元素的混合肥,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还可以为火鹤花补充全天的日照,让植株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保持叶片的翠绿,开出更多的花朵。
红掌跟红斑比诺是一样的吗?红斑比若是红掌的一个品种。
红掌,又名火鹤花,是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热带。茎节短;叶自基部生出,绿色,革质,全缘,长圆状心形或卵心形。叶柄细长,佛焰苞平出,革质并有蜡质光泽,橙红色或猩红色;肉穗花序***,可常年开花。
火鹤花的繁殖方法?红掌的扦插方法
1、扦插时间
宜选择在4-5月份进行扦插。
2、剪取插条
选择红掌植株上长势较好的枝条,将其上的叶片全都摘掉,并将它剪成数段,每1-2节为一段。用生根剂处理后,晾干备用。
3、准备基质
扦插的基质,盆栽花烛宜选用排水良好的基质,规模化生产用泥炭、珍珠岩、沙的复合基质等。调配好基质之后,需要将它加热或是放到太阳下曝晒,杀死其中的微生物,以减少新株的患病几率。
4、扦插方法
将剪好的插条竖插或平铺在基质表面,注意两段插条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够靠的太近。之后,将插床温度维持在25-35℃之间,4-5周左右生根。
向左转|向右转
红掌的养法和种法?红掌,又称安祖花、红鹤芋、火鹤花、烛台花。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原产中南美洲。
红掌的花茎较短,不宜用作切花,主要作中小盆栽培。春天开花时绿叶配以鲜红色而有光泽的佛焰苞,甚为美丽,佛焰苞可维持50~60天或更长,是优良的盆花;不开花时又是很好的观叶花卉。常用于家庭居室、客厅及会议室的美化布置。
1.红掌养殖的花盆选用
(1)花盆盆质要求:生产上多用暗红色塑料盆。为与家庭装潢相协调,可以用色彩有变化的塑料花盆栽培。
(2)花盆大小:红掌分株苗或组培苗长有2叶时即可移栽至9厘米直径的盆中,每盆移栽1株。待长满盆后,即可定植于16-20厘米盆径的盆中。
2.红掌养殖的盆土配制
红掌喜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排水好的土壤。生产上多用泥炭土或腐叶土加1/3的珍珠岩。家庭可使用如下配方:泥炭土:腐叶土:沙:珍珠岩=4:2:2:2。
3.红掌养殖的浇水方法
红掌喜湿润偏潮湿的土壤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春、夏、秋生长旺季保持盆土的潮湿,同时经常向其叶面和四周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秋末气温下降至18℃左右时逐步减少供水,使盆土湿润。冬季是开花的季节,不能缺水,但因冬季温度较低,浇水不宜多,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同时因室内空气湿度较低,应注意向其叶面和四周喷雾数次。如布置于空调房间,应增加喷雾次数。开花时注意不应将水喷在花上。
4.红掌养殖的施肥方法
红掌喜肥,但不耐浓肥。秋末、冬季、春初气温较低时不施肥,春季见新叶长出后开始追肥,每10天追施腐熟的10倍液肥混合等量的1000倍磷酸二氢钾液,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1次。秋末气温下降至15℃后停止施肥
5.红掌养殖的四季管理
(1)春季管理
春季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换盆(幼株每年换盆1次,成株一般2-3年换盆1次),待成活后移至光照合适处培养。
红掌怕强光照直射,喜半阴。在早春气温不超过25%时应放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培养。春季后期应移至半阴处培养。红掌的花期很长,条件合适时可开花不断。如长时间布置于室内光线较暗处,会影响后续开花,而且叶片易失去光泽,新生叶叶柄也易徒长伸长,致使株形涣散。
春季气温在20℃以上时红掌开始发新叶生长。见新叶出后开始追肥。出叶初期盆土以湿润为宜,待出叶后增加浇水量,保持盆土的潮湿。
(2)夏季管理
红掌生于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所以夏季是红掌的生长旺季,管理上应保持土壤的潮湿,注意补充空气湿度,定时施肥。但红掌怕强光,应放置于室内光线明亮处或庭院半阴处培养。布置于室内时,因室内空气湿度较低,不能满足其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应经常向其四周和叶片喷雾洒水。夏季最好不要将红掌放置于空调房间内培养。
(3)秋季管理
秋初气温较高时管理同夏季。秋季气温凉爽后可适当增加早晚光照或放置于半阴处培养,其他管理同夏季。随着气温的降低,可逐步增加光照。
秋季气温下降至20℃时,在庭院培养的红掌应及时移人有光照的室内或窗台上培养。注意保持室内的温度,并逐步减少浇水的次数,使盆土湿润。布置于室内时注意补充室内的空气湿度。气温下降至18℃以下时停止施肥。
(4)冬季管理
红掌不耐寒,冬季室内气温应保持在15℃以上,不然不能开花。如温度低于10℃,红掌容易受冻。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红掌开花,光照充足时红掌开花多而花色艳。故应将盆栽放置于有光照的窗台上培养。但光照较强时叶色易发黄,不利于观赏,应遮去中午的强光照。开花后可将盆栽布置于光线明亮的房间内观赏。
冬季室内气温保持在15—20℃时,应保持盆土湿润,继续施肥,中午时向红掌叶片和四周喷雾数次,以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如室内使用空调增温,会使室内的空气湿度降低,应定时向红掌叶片和四周喷雾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5)花期管理
保证充足的早晚光照,保持室内的温度在15℃以上,盆土以湿润为宜,注意施肥,以提供营养,保证后续开花。6.红掌养殖的修剪方法
(1)生长期及时剪除枯黄叶、病叶。
(2)叶片过密时适当间除部分老叶。剪除老叶,还可促使新叶的生长。
7.红掌养殖的注意事项
盆栽用土,以腐叶土6份、河沙(或珍珠岩)3份、腐熟牛粪或鸡粪等有机肥1份混合配制成的培养土为好。上盆栽植时。盆底部填充深1/4~1/3颗粒软的碎砖块等物,以利盆土排水。
成株2~3年换1次盆,换盆时去掉旧土更换新的培养土,并结合进行分株繁殖。生长季节每10~15天追施1次液肥,注意保持盆土有充足的水分,并经常向叶面及盆周围地面***,以增加空气湿度,但不要将水喷到花上,以免影响开花质量。春、秋季应适当遮荫。早晚见光;夏季可遮去50%~70%左右的阳光;冬季温室栽培不遮光。家庭中可放在靠南面窗子附近。
8.红掌养殖的繁殖方法
红掌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1)分株繁殖
于4~5月份将开花后的植株从盆中倒出,将有气生根的侧株剪下,单独盆栽成为新株。分升的子株至少应带有3~4片叶。
(2)扦插繁殖
将较老的枝条剪下,去叶片,每1~2节为一插穗,直立或平卧插在河沙、蛭石或珍珠岩中,温度保持在25~35℃,30天左右可长出根和新芽。在高温环境中栽培的红掌,经人工授粉可以得到种子,收种子后立即播种,温度25~30℃,15天左右可发芽。
播种繁殖主要用于育种工作中。近年来,多应用组织培养法大量繁殖红掌。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