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草蛉卵孵化

2024-07-0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716 次
草蛉卵孵化

草蛉卵孵化: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孵化率

草蛉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其卵孵化过程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孵化过程较为复杂且易受环境影响,草蛉卵孵化率较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草蛉卵孵化率,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草蛉卵的孵化过程

草蛉卵的孵化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完成。草蛉卵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孵化,通常在25℃-30℃之间。草蛉卵需要足够的水分,否则会导致卵死亡。草蛉卵的孵化过程还需要适宜的氧气浓度和光照强度。

提高草蛉卵孵化率的方法

1.优化环境条件

为了提高草蛉卵孵化率,我们需要优化环境条件。要保证温度适宜,一般在25℃-30℃之间。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通过***、覆盖湿棉布等方式来增加空气湿度。还需要保证足够的氧气浓度和光照强度。

2.选择优质卵

草蛉卵的品质也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选择大而光滑、表面没有破损的卵,可以提高孵化率。还可以通过卵的颜色和透明度来判断卵的品质,选择品质好的卵进行孵化。

3.合理饲养草蛉幼虫

草蛉幼虫的饲养也会影响卵的孵化率。在饲养草蛉幼虫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保证幼虫的健康成长。还需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和通风,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拓展百科知识

草蛉:草蛉是直翅目草蛉科昆虫的统称,体型较小,通常为棕色或灰褐色。草蛉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会危害农作物和果树。而草蛉卵则是草蛉繁殖的重要环节。

孵化率:孵化率是指卵或胚胎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熟并孵化的比例。在农业生产中,孵化率是衡量种子或幼虫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明.草蛉卵的孵化技术[J].中国农村观察,2024(06):77-78.

2.王亚男.草蛉卵孵化技术[J].农家科技,2024(06):134-135.

相关问答拓展:


草蛉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

  夏天,人们在田间漫步时,常可看到一类有着绿色而柔软的身体,长着四个大而透明的翅膀的昆虫,缓慢地飞翔于空中,这就是著名的灭虫能手——草蛉。草蛉是一类捕食性昆虫,属于昆虫纲的脉翅目。在全世界已知有86属共1350种,据调查中国有记载的就有15属约近百种,它们分布在中国南北各地。由于草蛉能够有效而大量地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所以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岭消灭害虫的工作。  昆虫纲,脉翅目,草蛉科。体细长,长约10毫米,绿色。复眼有金色闪光。翅阔,透明,极美丽。常飞翔于草木间,在树叶上或其它平滑的光洁表面产卵。卵***,有丝状长柄,称“优昙华”。幼虫纺锤状,在树叶间捕食蚜虫,故称“蚜狮”。近年来(1970s),用人工饲养大量繁殖,以防治棉铃虫、蚜虫等农业害虫,已获得成功。  多种脉翅目(Neuroptera)昆虫的通称,特征是有著似花边的复杂网状翅脉。最常见的草蛉是草蛉科(Chrysopidae)的绿草蛉和褐蛉科(Hemerobiidae)的褐草蛉。绿草蛉,有时又称金眼草蛉,体细长,淡绿色。触角长丝状,眼金色或铜色。前后翅形相似,有网状脉。世界性分布。飞行於草丛和灌木附近。能发出一种臭味以资保护。雌虫分泌许多长丝,卵产於每丝的顶部,以防止掠夺成性的幼虫吃尚未孵化的卵。有「蚜狮」之称的幼虫,它们有像吸管的口器和发达的足。草蛉捕捉蚜虫等软体昆虫并吸食其液体,幼虫连续取食两周后,在叶背面织一珠形的丝茧以化蛹,在成虫破蛹而出前有将近两周的蛹期。成虫长约1~1.5公分(0.4~0.6吋)。草蛉  褐草蛉为褐蛉科昆虫,形似绿草蛉,但较小,褐色,翅上常有褐色小点,产卵时不分泌长丝。有些草蛉幼虫以背上的钩和鬃毛附著许多残屑(包括被它所食的昆虫的残体)伪装起来,以便侵袭捕食对象,又可免受天敌的侵犯。1975年开始试验用中华草蛉防治果树红蜘蛛为害,几年来一直坚持不断地进行室内人工饲养和野外释放工作,至1977年就将防治面积扩大到90余公顷。通过释放草蛉卵,有效地控制了果树红蜘蛛的为害,不但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节省了开支和劳力,而且提高了防治效果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草蛉不但适于在野外进行人工释放,就是在温室和暖棚内,它们同样有着明显的治虫效果。例如1977年,在北京四季青公社试验站,利用人工饲养的中华草蛉防治温室内为害黄瓜的瓜白粉虱,就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种类  草蛉种类虽多,但在中国常见的和目前已开展试验做生物防治的只有下列十种,即大草蛉、丽草蛉、叶色草蛉、多斑草蛉、粘蛉草蛉、黄褐草蛉、亚非草蛉、白线草蛉、普通草蛉和中华草蛉。那么,这些草蛉都能捕食、消灭哪些害虫呢?据初步统计有粉虱、红蜘蛛、棉蚜、菜蚜、烟蚜、麦蚜、豆蚜、桃蚜、苹果蚜、红花蚜等多种蚜虫,另外它们还喜欢吃很多种害虫的卵,象棉铃虫、地老虎、银纹夜蛾、甘兰组蛾、麦蛾和小造桥虫等的卵,都很适合草蛉的口味。

青蛉吃什么?

青蛉是典型的捕食性昆虫,吃蚜虫和介壳虫等害虫。

青蛉又名草青蛉,属脉翅目草蛉科昆虫,其幼虫通称蚜狮。成虫体长13-15毫米,前翅长17-18毫米,后翅长15-16毫米,体绿色较暗.头黄绿色,有黑斑2-7个.前翅前缘横脉列及翅后缘基半部的脉多为黑色.幼虫黑褐色,3龄幼虫体长9-10毫米,宽3-4毫米,头背面有3个呈“品”字形排殖的大黑斑。

青蛉以茧在寄予主植物的卷叶、树洞内或树皮下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羽化后,在有蚜虫的地方活动,在麦田活动的草蛉主要是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幼虫.草蛉不耐高温,超过35度,卵孵化率很低。

国槐蚜虫最佳防治方法?

国槐蛀虫的最佳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人工捕杀成虫:天牛成虫飞翔力不强,受振动易落地,可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于夜间在树干上捕杀产卵雌虫。

人工杀卵:每年7至8月天牛产卵期,在树干上查找卵块,用铁器击破卵块。

化学防治成虫: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活动盛期,对国槐树冠喷洒1500倍液攻牛或禾林道清蛀,每45天一次,连续喷洒二次,可收到较好效果。

化学防治幼虫:每年3月至10月为天牛幼虫活动期,可向蛀孔内注射禾林道清蛀5至10倍液,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

杏树叶上有密密麻麻的白虫怎么办?

人工防治

结合修剪剪除被害严重的有虫枝条,冬春季采用硬毛刷或钢刷,人工刷除和捏杀枝干上的虫体。生物防治

主要是保护自然天敌,在蚧壳虫雌体膨大期和若虫孵化盛期,选择生物农药,尽量少用或不用广谱杀虫剂,减轻对瓢虫、寄生蜂、草蛉等天敌的杀伤,充分利用自然天敌的控制能力。

药剂防治

春季树体萌动期,发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温度达10℃以上)或用40速扑杀500-700倍液喷雾,兼治多种蚧壳虫,若虫发生期必须在初孵若虫未被蜡前用25%灭幼脲3号或25%优乐得1000-1500倍液,发生严重可加配4.5%高效氯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

阴蔽施药在春季结合灌水,施高效低毒有机磷农药、果实采收后或日本龟蜡蚧、球坚蚧回枝前用1:2或1:3的氧化乐果等高效低毒内吸性农药涂抹树干,既兼治多种蚧壳虫又可保护天敌。

桃树叶子上长小白虫怎么办?

1.人工防治因其介壳较为松弛,可用硬毛刷或细钢丝刷刷除寄主枝干上的虫体。结合整形修剪,剪除被害严重的枝条。

2.化学防治根据调查测报,抓准在初孵若虫分散爬行期实行药剂防治。推荐使用含油量0.2%的粘土柴油乳剂混80%敌敌畏乳剂、50%混灭威乳剂、5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或50%马拉硫磷乳剂的1000倍液。(粘土柴油乳剂配制:轻柴油1份,干粘土细粉末2份,水2份。按比例将柴油倒入粘土粉中,完全湿润后搅成糊状,将水慢慢加入,并用力搅拌,至表层无浮油即制成含油量为20%的粘土柴油乳剂原液)。40%速扑杀乳剂700倍液亦有高效。

3.保护利用天敌田间寄生蜂的自然寄生率比较高,有时可达70~80%;瓢虫、方头甲、草蛉等的捕食量也很大,均应注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