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棉花知识哪类棉籽不适宜做种

2024-06-2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426 次
棉花知识哪类棉籽不适宜做种

棉花种子中有哪些不适合做种?

1.病虫害感染的棉籽

病虫害感染的棉籽不适合做种,因为这些棉籽中含有病菌和虫卵,可能会在田间感染周围的植株,从而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这些棉籽还可能会带来病害和虫害,增加农民的防治成本。

2.含有机体畸形的棉籽

含有机体畸形的棉籽也不适合做种。这些棉籽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化学物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它们的发芽率低,生长势弱,产量也不高。

3.过度老化的棉籽

过度老化的棉籽也不适合做种。这些棉籽可能是因为过度存放、阳光暴晒等原因导致的,它们的营养成分已经流失,发芽率低,生长势弱。

4.无法保证品种纯度的棉籽

无法保证品种纯度的棉籽也不适合做种。这些棉籽可能是由于品种混杂或掺杂其他品种的杂质导致的,无法保证种植出的棉花品质和产量。

以上几类棉籽不适合做种,农民在选择棉花种子时应该注意,选择优质的棉籽,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拓展阅读:

1.棉花如何防治病虫害?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棉花病虫害有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花黑斑病等。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2.棉花种植有哪些技巧?

棉花种植需要农民注意许多细节,例如土壤选择、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农民还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棉花品种。

3.棉花种子的保存方法有哪些?

保存好棉花种子可以保证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可以采用干燥、密闭、防潮等方法,将棉花种子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棉花种子质量检验规程》(GB/T-2024)

[2]《农业生产技术大全》

[3]《农村实用技术大全》

(本文中提到的农药为氟吡呋喃,以下为其百科知识)

氟吡呋喃

氟吡呋喃是一种杀虫剂,属于吡啶酮类农药。它可以用于防治棉铃虫、棉红蜘蛛等棉花病虫害。氟吡呋喃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但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问答拓展:如何选择棉花种子,哪些棉花种子不能用

一般棉花种子的优劣,主要是根据籽棉的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和杂籽百分率来判断。


(1)纤维平均长度:取籽棉50瓤,每瓤取中间籽棉键睁一粒,用左右分梳法测量每粒籽棉的纤维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求出纤维平均长度。将此长度与该品种标准长度进行比较。如与标准长度不符,则种子的真实性有问题或纯度较差。
计算方法:
(纤维平均长度±2毫米)的籽棉粒数÷测定棉籽粒数×100%
凡纤维平均长度±2毫米以内,籽棉粒百分数,在90%以上者表示纤维整齐,稿拍岁纯度好;80%~90%者表示整齐度较差,纯度也不高;80%以下者为不整齐,纯度很差。
(2)杂籽百分率,一般陆地棉的棉籽为灰色或白色,籽粒为锥形。如棉籽颜色、形状、大小有改变,表示品种退化或与原品种有差异,可列为杂籽。杂籽主要包括绿色籽(日晒后呈棕色)、稀毛籽、稀贺源毛绿籽、光籽。至于多毛大白籽、畸形籽、小籽则不列为杂籽。
计算杂籽百分率方法:
杂籽百分率=杂籽数÷检查棉籽数×100%
棉籽纯度=100%-杂籽百分率

问答拓展:如何种植棉花

棉花是秧苗种植。

栽培技术:

一、抓全苗

缺苗的地方应尽早采取措施:将同时播种的预备苗尽早移入缺苗处,移苗越早缓苗期越短,恢复正常生长越快,越能缩小与其它苗的差别。没有预备苗时,应尽可能移行间的多余苗,时间越早越好。

二、早防病

棉花在现蕾之前所发生的病害统称为苗期病害,这个时期营养面积较小,根系尚不发达,在遇到低温阴雨天气时,病菌极易感染,轻者棉苗生长弱小,重者造成大面积死苗。

三、中耕松土

对露地行早中耕松土能尽早消除播种时机械行走和人员踩踏形成的板结,能降低土壤湿度减轻苗期病害,能提高地温促进棉苗早发育。

在每次降雨过后要适时中耕松土,使土壤疏松层保持疏松,土壤温度、空气、水分、养分得到较好调节,促进根系生长快、扎的深、分布广,成为发达的根系,增强吸收水分、养分和抵抗外界不良条件的能力,实现壮苗早发。

露地行中耕深度以8~10cm为宜,中耕次数不宜过勤,经常保持地面无杂草、不板结、表土较为疏松即可。

四、消灭大小苗

俗话说大苗欺小苗,小苗不结桃,意思是说大苗形体大,有较强的争光、争营养优势,而弱苗处于劣势条件下越是被动,两者差距越是拉大,形成这样的群体结构不会获得理想产量。

棉田管理上要早动手对小苗施用偏心肥,用0.5%~1.0%尿素水溶液灌根(苗较小时用低浓度),方法是将溶液装入喷雾器内,卸下喷头顺棵流渗,每棵流渗溶液150~200毫升即可。

五、早治虫

棉花苗期虫害较为严重,不同的危害时间和危害方式,给棉苗生长带来较大影响,也搜闹对田间防治带来一定难度。害虫的发生有的传播病毒、有的影响棉长推迟发育,还有的失去生长点变成公棉花、或是断茎造成无头棵。

六、蕾期管理

棉花蕾期是指现蕾至开花这一段时间,一般棉田从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期间棉株生长最快,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但以营养生长占优势,以扩大营养体为主。

1、中耕:蕾期中耕可起到抗旱保墒、抑制杂草、促根下扎、提高地温、生长稳健的作用。

2、揭膜培土:进入盛蕾期后应及时揭膜,促根下扎,提高抗逆性。

3、施肥:蕾期施肥既要满足棉花发棵,搭丰产架子的需要,又要防止施肥不当,造成棉花徒长。因此要根据苗子的长势施用。对长势弱的棉苗,采用病苗10-15厘米偏施,多施,提高蕾期的生长整齐度,同时注意喷施叶面肥。

4、浇水:蕾期一般雨量偏小,易干旱,特别是底墒不足的棉田,适量浇水,对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对高产棉田容易徒长,应适当推迟浇水时间,有利棉株稳长,促根下扎,增强抗旱能力,如遇干旱年份,浇水时一定要控制水量,最好采用小水隔沟浇,切忌大水漫灌。

扩展资料:

棉花,是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世掘罩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吐絮期的管理:

棉花从开始裂铃吐絮到吐絮收花结束的时间段称为吐絮期。冀南一般棉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吐絮期,此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保根、保叶、促早熟、防早衰,具体做法是:

1、继续搞好整枝打杈。加强棉花后期整枝,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增结秋桃,提高铃重,促进早熟,并可减少烂桃。整枝的主要任务是:减去棉株下部老叶和空果枝,并打掉果枝群尖。

2、喷施叶面肥防早衰。由于后期温度较低,根的吸散段收能力较差,应喷施叶面肥,达到保叶增产的目的,一般每亩喷施60倍液的尿素溶液或5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0公斤,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3、加强病虫害防治。棉田后期主要害虫有:盲椿象、蚜虫、棉铃虫。盲椿象可用辛硫磷、马拉硫磷、锐劲特交替使用;棉蚜可用高深吡虫啉、啶虫脒喷雾防治;棉铃虫菊酯类、甲维盐高氯喷雾防治。防治时间一般掌握在上午9点前、下午5点后。

4、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棉花吐絮期虽然需水不多,但适宜的水分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保证,因此要旱能浇、涝能排。浇水时要小水沟灌,避免大水漫灌,遇涝要及时排水。

5、坚持中耕松土。俗话说“棵衰根先衰、防衰抓保根”,由于棉田后期土壤板结,影响根的呼吸、养分的吸收及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应中耕松土,以达到保根防早衰的目的,但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一般中耕3~5厘米即可。

6、化学催熟。对晚熟棉铃较多、不能适时吐絮的棉田,可采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喷药后3~5天气温保持在20℃以上或枯霜前15~20天晴天喷雾(即常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亩用40%乙烯利水剂300~800倍液60公斤,喷雾重点是棉株上的青铃。

7、适时采收。棉花从开裂到收摘以5~7天为宜。过早色泽差、品质低,过晚则纤维强度下降。采摘时应注意分开烂铃棉、虫蛀棉和僵瓣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棉花

问答拓展:棉花种子贮藏注意事项哪些棉花种子不能用

1.温度检查,入冬以后,水分在11%以下,每隔5~10天检查1次,12%以下则应每天检查。温度检查应在仓内的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定时定点进圆禅行。
2.通风,通风必须根据仓库内外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而定。当外界温、湿度均低于仓内时,是通风的最佳时机,此时通风既可降温又可排湿;当仓外温度与仓内温度相同,而仓外湿度低于仓内或仓内外湿度 基本相同,或仓外温度低于仓内时,也可以通风,前者以散湿为主,后者以降温为主。
3.定期检测棉花种子质量。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棉花种子质量,以便及时了解棉花种子的州悉贮藏情况,检测通常包括棉花种子发芽率试验,水分测定、游离脂肪酸测定、健子率测定,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如加强通风、晾晒、倒仓等。
4.防火。棉籽有短绒,本身册腔乎含油量又高,遇到火种就容易引起燃烧。所以要严禁火种接近棉花种子仓,仓库周围也不要堆放易燃品。工作人员进仓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